渡槽设计规范
最新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要求

最新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要求一、引言渡槽是指为了越过水体或其他障碍物而建的水工建筑物,它既是输水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设施。
在金融、电力、环保、农业、园林等行业的建设项目中,渡槽被广泛应用。
如何设计出经济、安全、美观的渡槽,是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要求1. 渡槽位置选择渡槽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地质条件、水质条件、水流情况等因素,选择地势平缓、村庄较少、用地条件适宜的地点。
2. 渡槽工程构造设计(1)建立合理的渡槽桥型渡槽桥型的建立应考虑水体宽度、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合理选择桥型,可以减小施工工期、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使渡槽更牢固、美观。
(2)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渡槽工程的结构形式和选用的材料应当兼顾抗压、防腐、耐老化的特点。
选用无砂率低、固定性能好、耐腐蚀的优质混凝土,或者选用不锈钢、玻璃钢等材料。
3. 渡槽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渡槽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合乎国家规定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保证渡槽工程的安全。
4. 渡槽工程安全管理渡槽工程的安全管理要求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有保证渡槽工程安全的完善措施。
5. 渡槽工程建设节能环保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渡槽工程建设中,应加大对设备和工艺的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6. 渡槽工程美观设计规划要求渡槽工程的美观设计规划应符合地方的风俗习惯和道路规划。
在设计过程中应多思考,多比较,在不违背渡槽工程原有构造基础上,提高其美观度。
7. 渡槽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要求渡槽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应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进行定期的巡检、维护工作,确保渡槽工程的正常运行。
8. 渡槽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渡槽工程的方案设计中,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协调、社会效益的提高。
以上是最新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要求的一些基本要点,只有满足这些基本要求,才能保证渡槽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
渡槽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一、概述该渡槽位于***省、****************工程K9+处,该渡槽槽位原为一片农田,因公路基础建设的需要,此处修建公路,横断面为路堑形式,阻断了原有农灌沟渠,应农灌的需求及在不阻碍正常的交通往来情况下,故在此位置修建此渡槽。
该渡槽作为民生工程,为保证当地居民正常田灌溉、道路通畅、通行安全,修建此渡槽很有必要。
(一)设计依据1、采用规范、标准及文件1)外业勘察资料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3)*************************施工图设计。
4)《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14执行。
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6)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程等。
(二)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工程规模:渡槽设计总长,其中渡槽段长,跨径为1×+1×+1×现浇U型槽身,进水口段长55m,出水口段长60m;工程总投资万元;平均每延米渡槽造价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万元,占总投资的%。
主要工程内容:渡槽基础:基础、挖基、基坑回填;下部构造:槽台台身拱肋、横向连系梁、支架;上部构造:U型槽身;其他工程等。
二、地质、水文、航运等基础资料(一)地质根据《****省地图集》(),项目槽位地质为寒武系:硅质岩、岩质页岩,砂页岩及灰岩。
(二)不良地质槽位无不良地质。
(三)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态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项目路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等于,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采用简易设防。
三、设计技术标准(一)渡槽工程1、跨径、槽型:1×+1×+1×现浇U型槽身,渡槽段全;2、槽身纵向比降:%。
四、材料、建筑产品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一)材料1、水泥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水利工程中的渡槽设计规范要求

水利工程中的渡槽设计规范要求随着中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渡槽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和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渡槽的设计规范要求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渡槽类型、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渡槽类型根据水利工程实际需求,渡槽可以分为人行渡槽、机动车渡槽和鱼类通行渡槽等多个类型。
其中,人行渡槽主要用于供行人通行,机动车渡槽则用于提供机动车通行,并且通行能力更大,而鱼类通行渡槽则是为了保护水生生物的迁徙通道。
各种不同类型的渡槽在设计规范要求上有所不同,但都要考虑到安全性、流量控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二、设计要求1. 结构设计渡槽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工程的载荷要求,包括水力学及地震荷载等。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还需考虑地基承载力等因素。
设计时还需充分考虑渡槽结构的防水、防渗功能,以确保渡槽内水流不会泄漏或渗透出来。
2. 流量控制渡槽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水流的控制与调节。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河道水流情况、洪水频率和流量计算等因素确定渡槽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确保渡槽能够稳定地承载水流。
3. 安全设施设计中需考虑到渡槽的安全设施,如护栏、防滑设施等,以确保行人和机动车辆能够安全通行。
同时,还需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避灾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
4. 环境保护渡槽设计中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水生生物的研究和保护。
设计中应根据当地水域生态环境特点,合理设置鱼类通行设施,保证渡槽通行时不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三、施工标准在渡槽建设过程中,施工标准的遵守至关重要。
施工过程需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包括土建工程、水利工程、结构施工等各个环节。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渡槽设计规范要求的严格遵守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项要求,才能够建设出符合标准的渡槽。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经验的积累,渡槽的设计规范要求也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利工程的需求。
渡槽工程管理规程

渡槽工程管理规程渡槽是一种水下建设物,对于河流交通、航运、农田灌溉、城镇供水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渡槽建设需要参考教科书专业技术,但是管理工作同样重要,规程的制定与执行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完成渡槽工程的任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渡槽工程管理规程的主要内容。
1.渡槽工程设计管理规程渡槽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基础,规范的设计能够避免后期施工发生错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后期工作的执行。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审查,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渡槽设计管理规范,包括以下内容:1.1 建立渡槽设计管理制度针对差异化和复杂的渡槽设计,建立渡槽设计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主要包含设计管理组织机构、设计管理流程、设计管理文件、设计管理收费和验收。
1.2 渡槽设计审查管理设计审核是判断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的过程。
设计审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对审查结果的追责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设计审查应该强调标准化、程序化。
2.渡槽施工管理规程渡槽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人员应当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按时全面执行施工任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渡槽施工管理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渡槽施工总体安全规程要求建设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理念,坚持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确保安全生产。
主要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安全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指导等。
2.2 渡槽施工质量规程要求建设人员对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设计要求相匹配。
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管理、工具和机械设备租赁、人员技术培养等。
2.3 渡槽施工竣工验收规程按照相关法规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渡槽施工的竣工验收,确保工程可以达到规定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主要包括验收程序、验收标准、验收结论和验收文件的拟定等。
3. 渡槽运行管理规程渡槽建成投入使用后,进行正常运行阶段。
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保渡槽运行安全和正常运作,保持和提高工程的使用价值。
水利毕业设计-渡槽设计

渡槽设计专业与班级:学生姓名:完全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设计提交日期:目录一、基本资料 (2)二、槽身的水力设计 (5)1.槽身过水断面尺寸的确定 (5)①渡槽纵坡i的确定 (5)②槽身净宽B0和净深H0的确定 (5)③安全超高 (7)2.进出口渐变段的型式和长度计算 (7)①渐变段的型式 (7)②渐变段长度计算 (7)3.水头损失的计算 (8)①进口水面降落Z1 (8)②槽身沿程水头损失 (9)③出口水面回升 (9)④渡槽总水头损失 (9)4.渡槽进出口底部高程的确定 (9)三、槽身的结构设计 (10)1.槽身横断面形式 (10)2.槽身尺寸的确定 (10)3.槽身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2)①荷载计算 (12)②内力计算 (12)③配筋计算 (13)④底部小梁抗裂验算 (14)⑤底部小梁裂缝宽度验算 (15)4.槽身横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6)①荷载计算 (16)②内力计算 (16)③底板配筋计算 (18)④底板横向抗裂验算 (19)⑤侧墙配筋计算 (20)⑥侧墙抗裂验算 (21)四、槽架的结构设计 (22)1.槽架尺寸拟定 (22)2.风荷载计算 (24)①作用于槽身的横向风压力 (24)②作用于排架的横向风压力 (25)3.作用于排架节点上得荷载计算 (25)①槽身传递给排架顶部的荷载 (25)②作用于排架节点上得横向风压力 (27)4.横向风压力作用下的排架内力计算 (27)①计算固端弯矩 (27)②计算抗变劲度 (27)③计算分配系数和查取传递系数 (28)④计算杆端弯矩 (28)⑤计算剪力和轴向力 (29)5.横杆配筋计算 (29)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9)②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0)6.立柱配筋计算 (31)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②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2)一、基本资料某灌溉工程干渠需跨越一个山谷,山谷两岸地形对称。
按规划,在山谷处修建钢筋混凝土梁式渡槽。
山谷谷底与渠底间最大高差8m,岩石坚硬。
渡槽设计

目录第一章槽身的水利设计及高程的确定 (3)1渡槽的水利计算 (3)1.1基本资料 (3)1.2确定槽身的基本尺寸及过水能力 (3)1.2.1渡槽的基本尺寸 (3)1.2.2槽身的过水能力及直段水深的确定 (4)1.2.3渐变段长度的确定 (5)1.2.4计算渡槽的总水头损失 (6)1.2.5进出口高程的确定 (7)第二章槽身的结构设计 (8)2.1槽身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8)2.1.1槽身尺寸的确定 (8)2.1.2槽身纵向外荷载及内力计算 (10)2.1.3渡槽纵向内力计算 (13)2.1.4正截面的配筋计算 (14)2.1.5槽身纵向抗裂验算 (16)2.1.6截面抗剪验算 (18)2.1.7挠度验算 (19)2.2槽身横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20)2.2.1设计水深时的内力计算: (21)2.2.2加大流量水深时的内力计算: (27)2.2.3人行道板的配筋: (29)2.2.4拉杆的配筋: (31)2.2.5槽身横向配筋计算: (32)2.2.6端肋的内力计算: (35)第三章排架的设计 (40)3.1排架布置 (40)3.2排架尺寸拟定 (40)3.2.1冲刷深度计算: (40)3.2.2排架尺寸拟定: (41)3.3排架的内力计算与配筋 (43)3.3.1荷载计算(13.1米) (43)3.3.2排架内力计算(13.1米排架) (45)3.3.3(13.1米高排架的配筋计算) (47)3.3.4(9米)排架内力与配筋计算 (60)3.3.5排架横梁配筋计算: (64)3.3.6立柱纵向配筋计算: (65)3.3.7排架吊装验算: (69)3.3.8柱顶牛腿计算: (71)第四章排架基础的结构计算 (72)4.1排架基础尺寸的拟定 (72)4.2排架基础底板厚度计算: (73)4.3基础底板内力计算: (75)4.4排架底板的配筋计算 (77)第五章渡槽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78)5.1槽身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78)5.2渡槽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79)5.3渡槽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80)5.4浅基础的基底压应力验算 (80)5.5渡槽基础沉降计算: (81)5.6边墩稳定性计算: (81)第六章细部结构 (82)6.1伸缩缝及止水 (82)6.2支座 (82)第一章槽身的水利设计及高程的确定1渡槽的水利计算1.1基本资料根据丰田灌区渠系规划,在灌区输水干渠上需建造一座跨越小禹河的渡槽,由左岸向右岸输水。
第八章 渠系建筑物设计(渡槽)

第八章渠系建筑物设计(渡槽)渡槽设计步骤建议:一、了解任务书及原始资料(一)了解任务书中渡槽的设计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二)了解设计基本资料:基本资料是设计渡槽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1、规划提出的任务、要求及数据,建筑物的设计标准。
2、地形资料:本次设计仅提供了万分之一地形图,供初步选线,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初拟线路测沟道的断面图。
3、地质资料:通过勘探了解槽址地质构造,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测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渗透性能。
4、水文气象资料:包括沟道洪水水位、流量,沟道冲刷线,气温风速等。
5、建筑材料调查:当地的砂、砾石、石料及砼骨料储量、质量以及外来材料的运输条件。
6、有关施工方面资料:交通线路与工地联系情况,动力及供水来源,工作人员的居住条件及施工场地,临时交通等。
二、渡槽线路选择(槽址拟定)本渡槽拟定初步线路时建议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渡槽与上、下游渠道连接要平顺。
2、渡槽与沟道间的净空及槽长度。
3、上、下游渠道的填方高度。
4、地基土层分布。
5、节省的渠道长度(无渡槽方案的渠道绕线长度)。
6、考虑沟道过洪水及有无过车要求。
三、渡槽总体布置及型式选择1、按初定的渡槽线路,画出沟道的横断面图。
2、根据沟道断面和渠道的上、下游设计高程,要看了本渡槽的沟道开阔,沟道至渡槽底设计高程高度不大,可考虑采用梁式简支渡槽,矩形断面、整体浇注。
3、渡槽长度初步拟定。
(1)进出口处的填方高度不要过大,可考虑渡槽进、出门底部高程落在挖方上。
(2)初估渡槽的沿程损失(渡槽底坡初定为1/1000),初步根据渡槽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水头损失。
(3)进出口断面型式可选用扭曲面。
(4)进、出口渐变长度拟定。
Ld=C(B1–B2)B1 渠道水面宽(由灌区规划提供,可根据渡槽进、出口椿号在相应的干渠查各水力要素)。
B2 渡槽水面宽。
C:系数,进口取1.5~2.0,出口取C=2.5~3.0。
(5) 在平面上将渡槽与原渠道进行连接布置,看其合理性。
渡槽设计—渡槽结构设计

U型槽身上部是否不需要装横拉杆,请大家查阅相关资料。
梁式渡槽支撑结构
渡槽支撑结构
目 录
支承结构
重力墩式
排架式
组合式
桩柱式
一、重力墩式
又分为实体重力墩和空心重力墩。
墩帽 墩身
一、重力墩式
实体重力墩
材料:砖石、混凝土 高度:8—15m
一、重力墩式
空心重力墩
材料:混凝土预制块、 现 浇混凝土
3 箱式结构 既可以满足输水,顶板又可以作为交通桥,其用于中小流量双悬臂梁式槽身
较经济。
箱中按无压流设计,净空高度 0.2—0.6m,宽深比可采用0.6—0.8 。
角度30—60度。 边长15—25cm。
一、矩形槽身
3 箱式结构
案例
陕西省泾 惠渠灌区 西郊水库 溢洪道上
方的 箱式渡槽
02
U形槽身
课程小结
1.梁式渡槽的概念 2.梁式渡槽的类型
梁式渡槽槽身
渡槽槽身形式
矩形槽身
U形槽身
箱式槽身
目 录
1 矩形槽身 2 U型槽身
01
矩形槽身
一、矩形槽身
矩形槽身
无拉杆槽身 有拉杆槽身 箱式结构
一、矩形槽身
1 无拉杆槽身 通常用于有通航要求的渡槽。
顶部厚度不小于8cm 底部厚度不小于15cm
肋间距:(0.7—1.0)侧墙高 肋宽不小于侧墙厚度 肋厚度一般为2.0—2.5倍墙厚
纵梁间距1.5—3m
一、矩形槽身
2 有拉杆槽身
对于无通航要求的渡,减少侧墙横向钢筋使用量。
主要作用
侧墙等厚,厚度=(1/16—1/12)墙高,一般为10—20cm。
一、矩形槽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5.2.1 (1)支承型式(简支或双悬臂): (2)每节槽身长: (3)中跨净跨长: (4)悬臂段长: (5)槽身净宽: (6)底板厚: (7)侧墙高: (8)侧墙顶厚: (9)侧墙底厚: m; m; m; m; m; m; m; m; m;悬臂板平均厚: m;槽内校核水深: kN/m
2
;
(10)人行道悬臂板宽: (11)槽内设计水深: (12)人群荷载: (13)槽身混凝土标号: (14)钢筋混凝土容重:
5. 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槽身设计....................................8 6. 钢筋混凝土 U 形断面槽身设计 .................................18 7. 钢筋混凝土排架设计...........................................23 8. 重力式槽墩及槽台设计.........................................26 9. 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悬链线无铰肋拱设计...........................28 10. 空腹变截面悬链线无铰石拱设计.................................34 11. 钢筋混凝土整体板式基础设计...................................35 12. 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基础设计.....................................37 13. 工程量及材料量计算...........................................43 14.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43
m; m;
kN/m
3
(15)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16)混凝土抗裂设计强度: (17)混凝土弯曲抗压设计强度: (18)钢筋设计强度: (20)安全系数见表 5.1。 MPa (19)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 MPa
MPa MP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 5.1 荷载组合 基本荷载组合 特殊荷载组合 钢筋混凝土受弯
设计洪水重现期: 设计洪水流量: 设计洪水位: 设计洪水流速: (2)基本风压:
3
a;校核洪水重现期: m /s;校核洪水流量: m;校核洪水位:
2
a m /s。
3
m m/s。
m/s;校核洪水流速: kN/m 。
(3)多年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
表 3.2 多年月平均气温表 月 份 1 2 3 单位:℃ 4 5 6 7 8 9 10 11 12
FJD34200
FJD
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设计阶段 渡槽设计大钢范本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1998 年 12
工程 技术设计阶段
渡槽设计大纲
主
编
单
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 编 单 位:
主 要 编 写 人 员: 软 件 开 发 单 位: 软 件 编 写 人 员:
勘测设计研究院 年 月
目
次
1. 引言..........................................................4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4 3. 基本资料......................................................4 4 水力计算......................................................6
安全系数 钢筋混凝土抗裂 钢筋混凝土斜截面受剪
5.2.2 侧墙按底部为固端的悬臂板计算; 底板按两端以竖向支承链杆支承于侧墙底部的板计算, 除
5.2.2.1 (1)侧墙底部最大弯矩 MA 按下式计算: MA=γh /6+M0 式中:γ——水的容重; h——水深,设计情况时用设计水深,校核情况时用校核水深; M0——槽顶荷载(人行道板重及人群荷载等)对侧墙底部中心产生的力矩。 (2)侧墙钢筋计算时可不计轴向力影响,近似按受弯构件计算配置受力筋。 (3)侧墙临水面均受拉,应满足抗裂要求,按下式验算抗裂: KfM≤γRfW0 式中:M——计算弯矩; W0——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Kf——抗裂安全系数; γ——塑性系数; Rf——
多年月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4)最大冻土深度: 3.8
提示:(1)砂料、石料及混凝土骨料的储量、质量、产地及开采运输条件; (2)钢材、水泥、木材的供应情况。
m
3.9
提示:(1) (2)槽上横跨槽身(渡槽进出口) (3)槽下河道有无交通要求及要求的净空高度。
4
4.1
水力计算
4.1.1 (1)拟定槽身纵坡i及相应的沿程水头损失 Z3=iL,L 为槽身长; (2)计算确定槽身宽度 B(槽内水深 h 一般为给定值); (3)根据槽身宽度 B 计算渡槽进口水面降落值 Z1; (4)根据进口水面降落 Z1 确定出口水面回升值 Z2; (5)计算渡槽进出口总水头损失ΔZ; (6)如ΔZ 小于已定的总水头损失值, 则加大槽身纵坡, 反之则减小槽身纵坡, 重复(1)~(5) 步骤,直至ΔZ 与已定总水头损失值相等时为止; (7)根据最后确定的槽身纵坡、过水断面及进出口水头损失,确定进出口槽底高程及相应的 水面高程。 4.1.2 (1)给定槽身纵坡 i 及水深 h(或给定槽身宽度 B 及水深 h),相应 Z3=iL; (2)计算确定槽身宽度 B(如给定槽身过水断面,则计算确定槽身纵坡 i 及相应的 Z3=iL); (3)根据槽身宽度 B 计算进口水面降落值 Z1;
(4)根据进口水面降落 Z1 确定出口水面回升值 Z2; (5)计算渡槽进出口总水头损失ΔZ; (6)确定进出口槽底高程及相应水面高程。 4.2 (1)在槽身水力计算中,槽内水深多为给定值,一般略小于上下游渠道水深,必要时也可等 于或略大于上下游渠道水深。 (2)槽身水力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Q=AR i /n 式中:Q——设计流量,m /s; A——槽身过水断面面积,m ; R——水力半径,m; i——槽身纵坡; n——糙率系数,混凝土槽身一般采用 n=0.013~0.014 4.3 (1)渡槽进口流态与淹没的开敞式水闸相似,一般按淹没式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进口水面降 落值: Z1=Q /(2gε φ A )-V 1/2g 式中:Z1——进口水面降落,m; ε——侧收缩系数,一般可采用 0.95; φ——流速系数,一般可采用 0.95; V1——上游渠道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 (2)出口水面回升 Z2 值一般根据进口水面降落按下式计算: Z2=Z1/3 (3)槽身沿程损失 Z3 计算: Z3=iL 式中:i—— L—— (4)槽身进出口总水头损失ΔZ 按下式计算: ΔZ=Z1-Z2+Z3 (4.5) (4.4) (4.3)
1
引言
提示:简要说明:工程位置、设计规模等概况,前阶段设计结论及审批意见,基本资料变动情 况,专题研究结论,有关会议或协议情况,对本阶段设计要求及注意的问题„„等。
2
2.1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1)灌区(或引水工程) (2) (3) (4) 2.2 (1)SDJ 12-78 分)(试行); (2)SDJ 217-87 (3)SDJ 20-78 (4)SDJ 10-78
3
3.1
基本资料
① 范本是按 SDJ 20-78 编写的,如采用新标准 DL/T 5057-1996,有关内容应作相应修改。 ② 已有新标准 DL 5073-1997。
根据 SDJ 12-78 及其补充规定(或 SDJ 217-87)及规划资料,本渡槽定为 筑物。 3.2 正常设计流量:
项目 底宽,m 内边坡 正常水深,m 加大水深,m 渠底高程,m 正常水位,m 加大水位,m 渠深,m 堤顶宽 左,m 右,m
2 2 2 2 2 2 3 2/3 1/2
(4.1)
(4.2)
5
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槽身设计
5.1
提示:(1)槽身过水断面深宽比,一般采用 h/B=0.6~0.8。对于大流量的多纵梁式矩形槽,深 宽比则不受经验尺寸的限制。 (2)槽身跨径及支承型式(简支或双悬臂)根据流量大小、 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 简支 梁式渡槽的跨径一般为 10 m~15 m;双悬臂梁式渡槽每节槽身长度一般为 20 m~30 m,可根据 实际情况布置为等跨双悬臂式、等弯矩双悬臂式或不等跨不等弯矩双悬臂式。 (3)槽身侧墙及底板厚度,应满足强度及抗裂要求,由应力分析确定。侧墙一般兼作纵梁,还应 满足纵向稳定要求。 对于带横杆的矩形槽, 侧墙厚度 t 与墙高 H 之比值一般为 t/H=1/12~1/16; 对于无横杆加肋式槽身,墙厚可适当减小,但一般不小于 15 cm;对于无横杆无肋式槽身,侧 墙应适当加厚,一般采用变厚度,墙顶厚度一般不小于 15 cm。槽底板厚度一般采用与侧墙底 部厚度相同,对于多纵梁式槽身,底板厚度可小于侧墙底部厚。侧墙与底板交接处加设补角, 补角宽及高一般为 20 cm~30 cm。 (4)带横杆矩形槽的横杆间距采用 1.5 cm~2.5 m,截面边长为 20 cm 左右。 (5)槽身纵向在支承处一般加设横肋,以改善支座处的受力情况,肋宽约等于侧墙厚度,肋净厚 等于或略大于肋宽。 (6)无横杆加肋式槽身的横肋间距,应满足侧墙及槽底板成为双向板的要求。侧墙高 H 与肋距 L1 的比值 H/L1 及槽底板宽 B 与肋距 L1 的比值 B/L1 一般采用 1.0~2.0。肋宽一般不小于侧墙 及槽底板厚,肋净厚一般等于或略大于肋宽。如欲使侧墙及槽底板均成为四边固定支承板,侧 墙顶部及底部需局部加厚,并要求侧墙顶部、底部及肋的刚度应大于 8 倍板的刚度。 (7)无横杆矩形槽的侧墙顶部一般设置外伸人行道悬臂板,板厚 6 cm~10 cm,板宽 70 cm~100 cm。带横杆的槽身人行道板一般搁置于横杆上。 (8)箱形槽身的侧墙、顶板及底板多采用等厚,厚度一般不小于 30 cm。 (9)侧墙超高根据流量大小及总体规划要求确定,一般等于或略小于上下游渠道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