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案
浅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人才管理方案

浅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人才管理方案【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人才管理方案的重要性,探讨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以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在人才管理方面,文章讨论了人才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及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留住。
结论部分指出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人才管理的密切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人才管理方案的持续优化。
通过对信息化建设和人才管理的探讨,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人才管理、现状、特点、关键要素、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引进、留住、密切关系、发展趋势、持续优化。
1. 引言1.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其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让读者更轻松地获取信息和借阅图书。
信息化建设可以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让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可以推动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人才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人才管理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推动力量和核心资源。
人才管理旨在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以确保其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并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人才管理可以帮助图书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拥有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
通过制定人才招聘、选拔、培训和评价机制,图书馆可以吸引、留住并激励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果。
人才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促进员工的自我提升和发展。
通过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图书馆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保证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需求。
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浅析摘要:目前,各大高校处于大发展时期,无论从馆舍建造、计算机网络设备、数字资源、期刊图书资源等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与此同时,作图书馆建设者、管理者及服务者的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职能的实现与发展可持续性和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资金投入大,发展迅速,馆舍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期刊图书、数字资源等软硬件建设得到极大提升。
经历了由传统实体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变化下,作为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的实践者馆员队伍更需要相应的提升,需要一大批敬业爱岗、业务能力强、信息素质高、服务质量优的优秀馆员。
馆员队伍建设是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各大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有各自指导思想与实践,本文主要以馆员要求围绕馆员的要求为主线去探讨如何更合理高效地进行人才培养与实践。
在提升馆员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上,各馆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向调整:一、总体人才培养原则与制度图书馆领导要重视馆员队伍建设,要有目标性、可行性、层次性、动态性和长期性。
制定本馆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培养方案,需要结合现有的人才结构现状、本校重点学科、重点项目分别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梯队型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与方针,要从人才评价、培养方案、激励机制、资金投入介入。
要培养学科馆员、信息咨询员与网络数字化方面的高端人才,既要引进具有学科专业背景高层人才,又要从本馆队伍中提升培养;又要重视提升面向读者且数量较多的普通服务馆员的能力,围绕各自的服务内容与项目,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培养方针,全面提升综合能与服务水平。
人才考核制度上既参照考试成绩、学历学位等级,更要以实际能力的发挥水平为准则;选拔晋升制度上既要提升有特长明显的高素质馆员,也要给综合能力较平均普通人才有提升机会。
人才激励机制上需要以平等、灵活为原则,既向优秀人才的倾斜,又要兼顾默默奉献的普通馆员利益。
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501授予管理学硕士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学科的科学内容。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信息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它与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处理与应用、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咨询与服务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图书馆学研究和应用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层面更加广阔。
华中师范大学于2005年获得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硕士学位点现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师资力量较强。
已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代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高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从事图书馆业务和管理工作,到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能从事图书馆学教学与研究,并能担负图书馆、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
2、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学术理论,深入实践,学风端正,遵守科学研究规范;坚实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档案馆工作实际情况,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三、研究方向简介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简介1 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企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运动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用户类型与心理的分析与研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对网络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两种方式下的信息载体、信息组织方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机构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刍议盛立琨

*收稿日期:2012-10-28作者简介:盛立琨(1979-),女,硕士学位,馆员,就职于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刍议盛立琨,谢春鸣,曹冰凌(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江西330045)摘要:从高校图书馆馆员现状入手,对人才成长周期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不同阶段的人才,要采取不同方式、不同内容进行培养,以延长人才的成熟期,最大化地做到人尽其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3)01—0121—02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必将要求更高素质的人才来管理。
人才,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因素。
图书馆拥有人才资源质量和数量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何对高校图书馆馆员培养并挖掘他们深层次的潜力已成为现阶段图书馆界研究的新课题。
1高校图书馆人员现状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构成主要是:①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②毕业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改行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③取得各种专业成人教育学历的人员;④未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其中二三类人员占了大多数,从以上可以看出图书馆人员构成上存在问题。
1.1专业人才稀缺从以上馆员的构成来看,只有少数人才是科班出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
这说明了专业人才比较稀少。
据笔者了解,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毕业的职工占不到全体职工的20%。
1.2专业人才有所流失从图书馆人员构成上来看,学图书情报专业的专业人才本来就不多,特别是学习本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还常出现专业人才流失的情况。
如果图书馆的待遇跟不上,工作上又无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则最容易离开图书馆。
所以,领导要多了解高学历人才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人员的才能。
如今人才流动性越来越高,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有待遇,还要有感情,更要事业留人。
馆员导师制:佛山市图书馆人才培养新模式

佛山道路佛山经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佛山实践”馆员导师制:佛山市图书馆人才培养新模式陈艳1背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54条规定:国家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加强多层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
人才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岗位培训在增强员工专业素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佛山市图书馆于2016年实施“导师制”项目,聘请图情专家作为导师,指导员工进行学术研究,用研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规律。
该项目作为佛山市图书馆学术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馆员多思考、勤动笔,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研团队;另一方面运用学术研究方式总结业务实践,创新业务发展,推动图书馆专业化发展。
2做法2.1搭建组织架构导师制项目的运行模式为:由一位导师指导3~5名学员,组成研究小组,学制两年。
组织结构上,分为“导师工作组”和“研究小组”。
“导师工作组”作为管理机构,由导师及馆领导班子成员、联络人组成,主要任务为:结合佛山市图书馆工作实际,研讨指导工作总体部署、重点方向与选题;协调导师及学员的研究任务;督促各研究小组的科研进度;协调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及时解决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组织、协调导师来馆交流、学员赴外地交流等工作。
“研究小组”由数名学员组成,其中一位被指定为组长,组长在导师的指导下,带领本组学员研究制定科研计划,督促本组各成员科研进度,根据研究计划的节点汇报进度。
2.2聘请图情专家佛山市图书馆明确了导师的遴选标准:国内图书情报学科、公共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或图书馆管理者,有一定的时间,愿意为图书馆行业培养人才。
导师职责包括:指导本组学员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员科研水平;两年学制内指导本组学员发表论文;协助学员申报各级课题,并指导课题研究;每年至少1~2次来馆考察,为佛山市图书馆业务发展及实践提供咨询及建议。
2016年1月,佛山市图书馆邀请12位专家担任导师,导师的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立法、图书馆管理、阅读推广、参考咨询等方面,从宏观、微观理论到实践研究都有涉猎,是佛山市图书馆人才发展的有力支撑。
图情档硕士培养方案

档案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从事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档案学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进行研究和应用的能力,适应档案学教学、科研及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一般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1.档案信息化管理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3.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发展四、课程设置(见表)五、论文工作1.修满规定学分后,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二学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撰写计划,作一次开题报告,由本专业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评议,论文选题及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提高研究能力,并在档案学专业刊物上发表1—2篇论文,达到上海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要求,论文完成后,经包括导师在内的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认可,组织校内外同行专家评审答辩。
3.论文通过答辩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上海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规定,经评审后授予学位。
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The training program about Postgraduate of archivesdegree1.The training ObjectivesPrimarily engaged in the professional archival information,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rchives bas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 and other areas of research. Graduate Master of training with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files, a strong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to study the files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the cause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files.2. The study periodGeneral for three years3. Research direction(1) Archival Information(2)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3) Archives bas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4. CurriculumSee the attached table5. Working papers(1)Academy provides credit, the paper work can be entered stage. Master of Science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file professional in the second academic year,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structors in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s and completed graduate thesis papers written plan for an open and report 3-5 by the professional title of senior teachers have comments,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s and content papers must have specific academic value.(2)Postgraduate Master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papers, tutors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enhance research capacity, and in the archives of professional journals 1-2 papers, reaching Shanghai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research quantified indicators, papers completed by the instructor, including three senior titles with the teachers recognized, school organizations outside expert peer review reply.(3)Papers through replied, according to the "PRC Regulations degree", "Shanghai University awarded degrees work rule", after the award of degrees accredited。
图书馆人员管理及培训方案(二篇)

图书馆人员管理及培训方案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必要条件之一。
它所拥有的馆藏文献极大满足学校师生的学习需求,是师生们进行学习的好场所。
它不仅广泛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们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德、总结、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真正把图书馆办成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一、图书馆人员管理二、图书馆人员培训(一)、常规工作的培训1、学习图书馆各阅览室的规章制度。
2、了解图书馆管理的要求、原则。
3、开设图书馆藏书的工作及分类的知识讲座。
4、了解___幼师图书馆管理、借阅的现状,熟悉馆内读者借阅图书的具体要求和步骤。
5、学习了解文献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制度。
6、了解馆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排列法,会熟练进行排架和顺架工作。
(二)、阅读指导培训图书馆每学期都开展读书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然而到馆参加阅读的学生很多人员忙不过来,需要图书管理员帮忙。
因此,培训图书管理员参与管理势在必行。
本学期,___图书管理员进行阅读指导工作的培训,内容包括:1、学习《学生阅览室规章制度》。
2、图书与图书馆知识的介绍。
3、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4、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
5、读书卫生知识。
图书馆人员管理及培训方案(二)人员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将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并利用其潜能,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培训方案则是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增强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图书馆人员管理1. 招聘与选拔招聘与选拔是建立优秀人力资源队伍的关键步骤。
图书馆管理者应制定完善的招聘与选拔程序,通过面试、考核等方式选拔符合资格、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素质的人才。
同时,注重引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提高图书馆员工的整体素质。
2. 岗位设置与分工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业务需求,合理划分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责。
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实施方案 - 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办法(2011-2013)讨论稿一、意义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的素质、规模、学术成果及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是衡量一个单位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特制订本办法。
二、人才培养实施办法1、目标图书与信息中心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目标分三个层次(1)中心学术带头人:符合学校正高级职称晋升条件,能主持省、部级专业研究项目,主持中心重大业务建设或研究项目,在国内图书馆界或信息化建设领域有较高声望和学术影响。
(2)中心学术骨干:符合学校副高级职称晋升条件,能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完成省、部级专业研究项目,承担中心重要业务建设或研究项目,在国内图书馆界或信息化建设领域有一定声望和学术影响。
(3)中心学术后备骨干:符合学校中级职称晋升条件,能熟练掌握图情或信息化专业技能,独立开展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
2、培养对象遴选条件图资档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1)中心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立志于图书馆建设事业;·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业绩显著;·副高(含,下同)以上职称,从事图书资料工作10年以上,业绩突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晋升副高后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于本学科国内一级刊物(或出版10万字以上著作一本),或SCI、EI、SSCI、A&HCI收录的期刊或会议论文;·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过省、部级课题研究;·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近三年内被评为校级或院级先进的优先考虑。
(2)中心学术骨干的培养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立志于图书馆建设事业;·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业绩优良;·中级职称,硕士以上学位,从事图书资料工作3年以上;或学士以上学位,从事图书资料工作5年以上;·晋升中级后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图书馆学专业主要“以管理科学为龙头,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根本”培养图书馆学和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XX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始建于1984年,1984年、1989年曾招收图书馆学专科,自1985年开始招收图书馆学本科生,2002年开始招收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之一。
本专业是河北省图书情报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河北省唯一的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的图书情报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
本专业具备雄厚的教学科研条件,除学院的信息技术实验室、文献保护实验室和资料室以外,图书馆学系专门设有图书馆学专业实习室,学校定期拨款予以建设,在专业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基础理论,掌握管理科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网络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基本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图书馆学、信息学、管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的搜集、处理、研究、开发利用的技能,突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部门实践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2、熟悉我国关于经济建设、图书馆事业和信息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熟悉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能力;
6、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四、学制:四年
五、主要课程:
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导论、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管理、网络应用技术、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描述、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信息预测与决策、信息经济学、信息市场学、文献计量学等。
六、主干学科:图书档案学。
七、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 165 学分方能毕业。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北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型修读方式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分
合计
学时
合计学分学时学分学时
公共基础课
必修34 645 2 68 36 713
选修10 170 10 170
学科(专业)基础
课必修24 408 1 26 25 434 选修10 170 10 170
专业课
必修29 493 4 136 33 629
选修17 289 1 34 18 323 合计124 2175 8 264 132 2439
集中实践教学环
节修读方式学分学时(周)学分合计
学时合计
(周) 必修23 204/17周
33
选修10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表
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表1-1 公共基础课(必修)
3-2 专业课(选修)
辅修图书馆学专业教学计划表
图书馆学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