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过关练习
刻舟求剑练习题

刻舟求剑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刻舟求剑的故事背景?A. 舟在水中行驶B. 剑掉入水中C. 江水上涨D. 舟在岸上2. 下列哪项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主要人物?A. 船夫B. 渔夫C. 楚人D. 楚王3. 刻舟求剑故事中,楚人刻舟的目的是什么?A. 留作纪念B. 帮助船夫定位C. 帮助自己找回剑D. 帮助渔夫捕鱼4. 下列哪项不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教训?A. 事物是不断变化的B. 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C. 要有耐心等待D. 要善于观察5. 下列哪项不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寓意?A. 坚持原则B. 适应变化C. 勤奋努力D. 善于思考二、填空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2. 楚人刻舟时,船在______。
3. 楚人刻舟后,剑掉入______。
4. 楚人根据刻舟的位置,在______找到了剑。
5.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要______。
三、判断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2. 楚人刻舟是为了帮助船夫定位。
()3. 楚人刻舟后,剑掉入水中。
()4. 楚人根据刻舟的位置,在水中找到了剑。
()5.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四、简答题1. 简述刻舟求剑的故事情节。
2. 刻舟求剑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 你认为刻舟求剑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4. 你认为刻舟求剑的故事对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5. 你认为刻舟求剑的故事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价值?刻舟求剑练习题(续)五、论述题1. 结合刻舟求剑的故事,论述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刻舟求剑”的错误。
2. 分析刻舟求剑故事中楚人的心理活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3. 阐述刻舟求剑故事在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工程师,在设计中遇到了类似于刻舟求剑的问题,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如何解决。
2.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如何将刻舟求剑的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3. 在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更新迅速,请结合刻舟求剑的故事,谈谈如何避免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中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0篇)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0篇)《刻舟求剑》阅读答案1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1)遽契其舟()(2)求剑若此()(3)不亦惑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求剑者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根据寓言的寓意用四字短语完成下面填空。
我会对他说:“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不应该墨守成规、____________________,而应该随机应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立刻、匆忙(2)像这样(3)迷惑、糊涂。
2.(1)这是我剑掉下水的地方;(2)船停了,从刚才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3.前一横线可填: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因循守旧……后一横线: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符合要求,意对即可)《刻舟求剑》阅读答案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小题1】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字。
(3分)涉()契()惑()【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
(2分)是吾剑之所从坠【小题4】为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对你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小题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小题1】渡过;雕刻;迷惑,糊涂。
【小题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刻舟求剑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与“刻舟求剑”的寓意最为接近?A. 画蛇添足B. 对牛弹琴C. 买椟还珠D. 掩耳盗铃2. 下列哪位古代人物与“刻舟求剑”的故事有关?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列子3. 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的情境最为相似?A. 班门弄斧B. 杯弓蛇影C. 井底之蛙D. 画龙点睛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角色?A. 楚人B. 舟夫C. 剑客D. 水手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地点?A. 江边B. 山顶C. 河畔D. 湖心二、填空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______》。
2. 故事中的楚人将剑掉入______。
3. 楚人刻舟求剑的行为,体现了他______。
4. 舟夫劝阻楚人时说:“______。
”5. 故事告诉我们,要______。
三、判断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2. 楚人刻舟求剑的行为是正确的。
()3. 舟夫最终帮助楚人找到了剑。
()4.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做事要灵活变通。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四、简答题1. 简述“刻舟求剑”的故事梗概。
2. 分析“刻舟求剑”故事中楚人的行为。
3.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4. 如何将“刻舟求剑”的寓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五、论述题1. 结合“刻舟求剑”的故事,谈谈你对“墨守成规”这一现象的看法。
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避免“刻舟求剑”的错误?六、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类似于“刻舟求剑”?2.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楚人,你会如何处理剑掉入江中的情况?七、翻译题1. 将“刻舟求剑”的故事翻译成英文。
2. 将“刻舟求剑”的寓意翻译成法文。
八、扩展题1. 如果将“刻舟求剑”的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会如何构思剧情?2. 如果将“刻舟求剑”的故事改编成一部话剧,你会如何设计舞台布景?九、案例分析题1. 分析“刻舟求剑”故事中,楚人、舟夫和剑客的性格特点。
刻舟求剑阅读题及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题及答案《庄子》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刻舟求剑”。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把剑掉入了江水中,而他却在每到对岸就刻一刀船底,以为这样可以找回剑来。
这个故事看似荒谬,但是却隐藏着深刻的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们可以把把剑比作知识。
当我们失去一段知识时,我们不能死命地回忆过去,而应该学会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掌握它们。
否则,就像那个把船刻得乌烟瘴气的人,最后把自己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思维轨道,而无法自拔。
其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归纳经验教训。
当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人生,我们应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这样,我们才不断成长,才拥有越来越多的智慧。
我们可以像这个故事中的人一样,将自己的经验教训用一种便于他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分享,这样可以给不懂事的人提供一份宝贵的财富和启示。
还有,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具备“创新”意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推行了许多创新性的政策和理念。
同样地,做人也需要具备创新性。
不要一味地复盘过往,而是应该注重思考未来,创造新的机会和可能。
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价值。
另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弃。
当我们面对挫败或失败时,我们不应该选择逃避。
这时候,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现实,尝试寻找新的机会。
正如这个故事中的人一样,他并没有放弃寻找剑的机会,而是一直坚持不懈地刻船求剑,最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剑。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要不断追求更加深刻的道理,走进各种领域,开启全新的思路。
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让我们发现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发现生命中的精彩和有趣之处。
总之,这个故事的含义是博大精深的。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思考,不可轻率行事;要勇于探索、创新;要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不断总结和思考。
在人生中,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和问题,用智慧和勇气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刻舟求剑》课时练习D卷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刻舟求剑》课时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1分)1. (4分)我能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约:A.邀请 B.俭省 C.大概①我国先民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发明了纺织,于是出现了麻、葛布做的衣服。
________②我约小芳周末到我家去玩。
________释:A.解释 B.消除 C.放开;放下③因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④我们要学会对照注释理解小古文。
________2. (4分)拼一拼,写一写chén jìxī shēng mái fu chén jì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9分)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看拼音写字。
①思yuán________弓zhuò________而射之。
②wèi________是其智fú________若yú________?③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yú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④日初出cāng cāng________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⑤shú________为rǔ________多知乎?4. (2分)《刻舟求剑》中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A . 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 . 立即跳下河去捞。
C . 不管不顾。
5. (4分)读拼音,写汉字。
yùyán chuán xián cuīcùkèzhōu qiúj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3分)选一选。
刻舟求剑练习

检测题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7分)(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3)宁()信度(4)遽()契()其舟2.你觉得下边的字容易写错的部位是什么,或容易与什么字混淆,试作说明。
(3分)(1)遂:(2)涉:(3)坠: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6分)(1)置之其坐坐:(2)而忘操之操:(3)反归取之反:(4)遽契其舟遽:(5)楚人有涉江者涉:(6)宁信度,无自信也无:4.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4分)(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5.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6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6.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4分)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7.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8分)(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8.读句子,回答问题。
(8分)(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个郑人自己去集市上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码。
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9.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
(10分)(1)郑人最可笑的“言”:(2)楚人最可笑的“行”:10.填空。
(4分)(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题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刻舟求剑》课时练习(II)卷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刻舟求剑》课时练习(II)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5分)1. (2分)《刻舟求剑》中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A . 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 . 立即跳下河去捞。
C . 不管不顾。
2. (4分)读拼音,写汉字。
yùyán chuán xián cuīcùkèzhōu qiúj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分)选一选。
宝剑 ________(jiàn jiàng)着________(zháo záo)急靠________(kào lào)岸4.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克________ 遇________ 剑________刻________ 寓________ 箭________5.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寓________ 掏________ 舷________偶________ 淘________ 弦________6. (4分)去掉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催________ ________ 刻________ ________7. (3分)读拼音,写汉字。
(1)马小跳被木ɡǔn________碰了一下脑袋,pā________在地上直叫唤,表情有些jǔ________丧。
(2)一块陨石,shànɡ________可不能jiē________示一个星球全部秘密,却能为我们解开一些mí________团。
(3)故宫博物院过去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huáng gōng________,它规模hóng dà________,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刻舟求剑阅读练习题

刻舟求剑阅读练习题
刻舟求剑是一道古代典故,它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将船上的剑刻下去,准备等到河水流动后再找回剑的故事。
这个故事背后蕴含了思维定势和创新能力的含义。
以下是几道刻舟求剑的阅读练习题,供大家练习和思考。
题一:矛盾冲突
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一个人如何面对矛盾冲突,并提出你对解决该矛盾冲突的建议。
题二:思维定势
请列举三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思维定势,并解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题三:突破固有思维
描述一个你在工作或学习中突破固有思维的经历,并分析该经历对你的成长和个人能力的影响。
题四:创新思维
从你所了解的某一产业(如科技、医疗、教育等)出发,提出一个创新思维的观点,并说明这个观点对于产业的发展和改进的作用。
题五:多元化思考
你认为多元化思考在解决复杂问题上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举一个你所熟悉的案例,论述多元化思考对于解决该案例中问题的意义。
题六:培养创新能力
提出三种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题七:价值观冲突
描述一个你曾经经历过的价值观冲突,并说明你是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个冲突的。
题八:尝试新事物
描述一个你曾经尝试过新事物或者新领域的经历,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和收获。
以上是刻舟求剑阅读练习题的内容,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训练。
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并逐渐培养出创新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通过思考这些题目,相信能够加深对刻舟求剑故事背后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舟求剑》过关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8分)
涉.江()遽契
..()()矣.()
二、请任意写出5个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课文中的两个除外)。
(15分)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0分)
涉.江者自.舟中坠于.水遽契
..其舟
是吾
..乎...剑之所从坠求剑若.此. _____ 不亦惑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24分)
之至之.市入水求之.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______ 而.剑不行
其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4分)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六、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