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测试题

中学历史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反映出武王分封()。

A.主体是先代帝王的后人

B.加速了宗法制的衰落

C.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说明分封的对象是先代帝王的后人,但不能理解为其主体就是先代帝王的后人,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的主体是同姓分封,排除A项;分封制度体现的是宗法制,排除B项;分封制与C项无关;从分封的目的来看,对异姓、先代帝王后人分封,是拉拢这些势力的手段,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故选D项。

答案:D

2.《晋书》记载:晋自中原丧乱,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钱既不多,由是稍贵。安帝元兴中,桓玄辅政,立议欲废钱用谷帛。这表明东晋时期()。

A.缺乏制造货币的材料

B.对货币的管制松弛

C.江南经济发展较迅速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解析:材料表明东晋一是货币混乱,二是货币量小,三是有人主张废除货币,这些说明了东晋时期,货币流通领域十分混乱,政局一直不稳,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A项;C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令农衣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服用貂裘。这实质上反映出明朝政府()。

A.对商人的着装严格限制

B.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C.对商人经营范围的限制

D.注重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材料表明是对商人穿着的限制,因此排除A项;材料本身没有体现B、C两项的意思;严格限制商人穿着,其目的是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以维护小农经济,故选D项。

答案:D

4.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包括

...()。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讽讥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学

D.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宋明理学

解析:材料“徒讲义理”是宋明理学的特征,八股取士和明朝理学都具有“不顾郡邑之利大害”“误人家国”的这种恶劣影响。A、B、D三项都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符合材料意思,因此被排除。题干中无C项信息,故选C项。

答案:C

5.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这说明()。

A.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体现社会思想

B.元曲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元曲的兴起促进了封建社会瓦解

解析:材料展现的是王昭君宁可自杀也不肯到匈奴和亲的故事,这与基本史实不符。作者

此举反映了作者以及社会对元朝的种族等级统治的反抗思想,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意思。

答案:A

6.近代有人说:“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伊古以来,盛衰治乱之机总此矣。况今日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议院兴而民志合,民气强耳。”这一思想应该出自()。

A.清末维新派

B.近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C.明末清初思想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有“天生民而立之君”“立议院”“议院兴而民志合”,说明此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是维新思想,故A项正确。

答案:A

7.近代某一宣言指出:“革命战争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三民主义拥护国家及人民之利益,故必集中革命之势力于三民主义之下。推倒军阀,与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这一宣言发表后的革命战争()。

A.彻底结束了军阀的混战局面

B.推动了中国民族革命的进程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D.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解析:从材料“推倒军阀,与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可以得出这次革命应该是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因此A、C两项表述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是蒋、汪和中共内部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北伐战争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答案选B项。

答案:B

8.“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不同于以前的是,这次既同步又碰撞带来了较长时期的复杂关系。”这段评述是针对()。

A.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

B.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D.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

解析:由材料“专注于文化批判始”“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可知材料所评价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故C项正确。

答案:C

9.1935年11月3日,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了施行法币布告:“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对法币政策实施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

B.标志着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加快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D.证明了资产阶级有能力治国

解析:材料表明的是法币政策,这一政策统一了中国币制,实现了国家对金融货币的统一管理,打破了先前货币市场的紊乱状况,所以推动了本国经济及对外结算事业的独立发展,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故A项正确,排除C项。B、D两项认识错误。

答案:A

10.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宋庆龄的电报说:“庆龄先生: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中共邀请宋庆龄是为了()。

A.帮助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

B.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解题关键首先是时间“1949年1月”,此时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部队基本被消灭。“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表明A项表述不准确;新中国即将建立,宋庆龄是民主党派

的优秀代表,故答案是B项;C项在1956年出现;D项是1952年制定的。

答案:B

11.尼克松政府考虑到第二十五届联大的表决,明摆已很难再把中国拒于联合国大门之外,因而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向第二十六届联大提出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但也“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美日意在()。

A.推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结束中美两国互相敌视状态

C.促进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制造两个主权中国的事实

解析:美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但也“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说明一个国家同时在联合国内有两个席位,这不符合联合国大会一国一席的法定原则。因此美日意在制造两个中国的事实,分裂中国,故选D项。

答案:D

12.下面是2007年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与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说明()。

A.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沿海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

C.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

D.全国人口分布不平衡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总产值与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大部分份额,反映了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比其他地区总量大、效益高,故C项正确。A项错误,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在安徽、四川等地较早发生;B项是材料反映的问题,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13.文化部长陆定一曾说:“要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的发展,必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这一讲话的背景是()。

A.文学艺术取得巨大成果

B.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中国高科技成就卓越

D.促进科学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解析:“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A项是“双百”方针推行的结果;C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目的,不是背景。故选B项。

答案:B

14.《希腊小史》中说:“希腊的地理特点对这里的人民的政治命运起着很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的表现是()。

A.直接民主的形式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形成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解析:据材料,希腊的地理特点是多山,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这一特点是雅典直接民主政治形式出现的重要因素,结合设问可知A项正确。B项表述不正确;代议制的形成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物,排除C项;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

答案:A

15.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查尔斯·辛格等主编的《技术史》中说:“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或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若干因素”不包括

...()。

A.国力增强,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C.君主立宪,保障资本主义发展

D.经济发展,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解析:D项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是原因,所以答案选D项。

答案:D

16.狄德罗说:“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当契约已无必要时,全民恢复权利,享有完全自由去同他们所愿意的任何人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重订新契约。”由此可知,狄德罗主张()。

A.废除君主制度

B.天赋人权

C.建立法制社会

D.民主共和制

解析:由材料“君主属于国家”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B、D两项;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突出社会契约,突出法律至上,所以答案是C项。

答案:C

17.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罗伯特·唐斯在《改变世界的书》中介绍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本书,具有是:《君主论》《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心血运动论》《相对论和空间问题》《论法的精神》《国富论》《战争论》《精神分析论》。《物种起源》被选入的原因之一是它()。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解析:A项是牛顿的贡献;B项的范围影响较小,不足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C项表述本身有误;《物种起源》是否定上帝的权威,解放了思想。故答案是D项。

答案:D

18.16世纪时,欧洲的黄金数量大约从55万千克增加到119.2万千克,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这些黄金白银的流入,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②加速欧洲各国资本原始积累③确立了英国的霸主地位④促进欧洲生产关系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市场,引发了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故①④正确;②对于西班牙与葡萄牙不适合;③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也不符合时间要求。

答案:C

19.下面是1842~1851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值走势图。其中出现1846~1851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产品没有吸引力

B.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工业品输入太多

D.英国产品价格高于国内价格

解析:1846~1851年是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期,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依然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导致英国产品在中国销售不畅,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不当。

答案:B

20.某诗文中写道:“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符合该诗文所体现的文学流派风格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西风颂》

C.《红高粱》

D.《百年孤独》

解析:材料“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却又蔑视群小”侧重于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世界,这是浪漫主义的特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作家雪莱的代表作,故选B项。

答案:B

21.某时期俄国社会的一份传单中有以下内容:“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这些委员会的代表将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它将负担起组织运动的任务,并建立临时革命政府。”这一传单引导的革命()。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从材料“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可知他们的革命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所以传单引导的是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排除B、C、D三项,选A项。

答案:A

22.1936年法国大罢工爆发后,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资、政三方谈判——马提尼翁谈判,其结果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还确立了40小时工作周、带薪休假、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这表明法国政府()。

A.已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府

B.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C.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D.通过缓解劳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解析: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表明法国政府在干预经济,调节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关系,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故答案为D项;A项错在“社会主义性质”的表述上;材料与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关系,B项错误;C项本身与史实不符。

答案:D

23.赫鲁晓夫在1961年党的会议上作报告说:“在最近二十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这表明赫鲁晓夫()。

A.盲目推广玉米的种植

B.欲彻底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改革中出现“左”倾思想

D.推动了中国“左”倾思想产生

解析:材料表明苏联要在20年内在经济上超过美国,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具有极大的主观盲动性,这是“左”倾的表现;A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B项与史实不符;中国“左”倾思想产生是“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和人们迫切希望改变生产力落后的愿望导致,所以D项不准确。

答案:C

24.1990年9月,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和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相关的一切机构。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两极格局终结的影响

B.德国人民武装斗争的结果

C.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D.四国认识到各自的错误

解析:材料问题出现时,世界格局还是两极格局,所以A项错误;B、D两项与史实不符;C 项反映了德国发展、欧盟发展、苏联改革与美苏争霸等若干因素的综合,故答案选C项。

答案:C

25.下面是2003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

美元)

发展中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

美元)

美国37870 印度540 英国28320 中国1100 德国25270 巴西2670 法国24730 秘鲁2140

瑞士40680 埃塞俄比亚90

A.经济全球化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较大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D.加强区域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作用重大

解析:材料表明美英等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一结果虽与全球化有关,但材料不能体现。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尚书省领二十四司,尚书令一员。正二品。武德中,太宗为之,自是阙而不置。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其属有六尚书。凡庶务,皆会而决之。……门下省侍中二员。……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中书省,中书令二员。……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材料二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依据第一种权力,国王或执政官制定临时的或永久的法律,并修正或废止已制定的法律。依据第二种权力,他们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持公共安全,防御侵略。依据第三种权力,他们惩罚或裁决私人讼事。我们将称后者为司法权力,而第二种权力则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三权宪法,人皆知为孟德斯鸠所倡,三权以后不得增为五权。不知孟德斯鸠以前一权皆无,又不知何以得成立三权也。宪法者,为中国历史风俗习惯所必需之法。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五权为中国所需要,故独有于中国。……中国立宪何不将欧美任一国宪法抄来一通,曰孟德斯鸠所定,不能增损者也。

——孙中山《与刘成禺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分工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5分)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孟德斯鸠的主张与三省六部的异同。(5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五权宪法在当时中国能实施吗?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1)三省主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负责草拟诏敕,门下省掌审议诏敕;尚书省是最高的行政机构。(3分)关系:三省之间存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2分)

(2)同:都主张中央权力的分权与制衡。(1分)异:孟德斯鸠主张国家的核心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三者之间分工与制约,防止专制;中国古代是丞相权力的分权制约,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4分)

(3)第一种:能。理由:五权宪法是孙中山着眼于中国的实际国情,把西方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认知理路无疑是可取的。(3分)

第二种:不能。理由:孙中山没有认清五权宪法实施的条件是以民族独立为前提的,五权宪法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施。(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在他的文集中热情歌颂孔子,他认为儒学是“理性的宗教的楷模”,而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称赞孔子“卓然不以先

知自诩,绝不以自己受神的启示自诩,他根本不相信新的宗教,求助于魔力”。他的书房挂着孔子的画像,并在诗剧《中国孤儿——孔子学说五幕剧》中描写了崇尚武力的成吉思汗最后怎样折服于孔子的仁义德行。在该剧《前言》中他写道:“这是一个巨大的证明,体现了理性与才智对盲目与野蛮力量有着自然的优越性。”

——根据邵龙宝《中西方文明交融冲突中的儒学价值及其命运》整理材料二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真是惨酷极了!一部历史里面,讲道德、说仁义的人,时机一到,他就直接间接的都会吃起人肉来了。就是现在的人,或者也有没做过吃人的事;但他们想吃人,想咬你几口出气的心,总未必打扫得干干净净!

——吴虞《吃人与礼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法国历史分析法国伏尔泰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董仲舒与吴虞对儒学认识的不同之处,并选择其中一人的观点进行评价。(8分)

答案:(1)欧洲思想家借用儒家的某些观点是将其作为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为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提供理论基础;儒学不是宗教,伏尔泰借儒学抨击天主教会,抨击等级制。(4分,答出两点即可)

(2)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维护大一统;吴虞反对作为专制思想的封建礼教。(2分)[评价]其一:董仲舒提出神化皇权的新儒学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新儒学的形成扼杀了不同流派的思想发展;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4分)

其二:吴虞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专制思想,有利于近代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但应该避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恩格斯指出:“蒸汽机教我们把热能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三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教育体制与模式一再受到挑战;网络多媒体特质对人类感性认识产生巨大影响,正在逐步改变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远程教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的形成,正在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教育功能,孕育着整个教育领域的革命。

——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材料四1978年,纽约港丢失了一份只有一些奇怪的数据、符号的提货单,这张提货单当初并不惹人注意,然而,当这张提货单落到一伙熟悉计算机技术的歹徒手里时,他们简直欣喜若狂。他们根据提货单上的数码,很快找到了控制这批货物的计算机终端。他们利用已掌握的密码,立即使终端显示屏上映出了物品的名称、数量、价值、取货地点等。接着,他们又按动键盘,通知计算机将这批货物转到黑市出售。1亿美元的货物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纽约港不翼而飞了。

——黄顺基、李庆臻主编《大动力——科学技术动力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改良蒸汽机的影响。(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预测“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四,以网络为例,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4分)

答案:(1)影响:推动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世界市场的逐步拓宽,以蒸汽机作为动力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学理论完善。(4分)

(3)认识:网络应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互联网也使得犯罪活动猖獗起来;人们在认识利用科技,不仅要关注它积极的一面,也不应忽视它的消极面;应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和网络安全立法;能否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决定着综合国力的强弱和文明程度的高低。(4分,言之有理亦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

时间(年) 铁路线特点

1952 成渝铁路建成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1953~1957 建成新干线有:成都至重

庆、天水至兰州、来宾至凭

祥、宝鸡至成都等

西部地区首次开通铁路

1957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

1958~1962 新干线有:包头至兰州、北

京至承德、兰州至西宁等

铁路建设以中国北部为主

1994 广深铁路建成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

2006 青藏铁路通车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8 京沪高铁等20多条时速

200~350公里铁路相继开工

建设

高铁时代开始

2008 京津城际铁路开通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

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据《新中国铁路建设60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艰难。(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铁路运营的特点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得到的启示。(9分)

答案:(1)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对;洋务派内部的矛盾;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受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竞争和侵略。(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特点:里程长;覆盖面广;发展速度快;现代科技含量提高。(3分)原因: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和国力的日益强劲,促进中国铁路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中国铁路提速,准高速时代到来。(4分)

启示:民族独立是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经济发展是铁路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发展是铁路建设的技术支持。(2分)

新课程标准2022版初中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2022版初中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D、进行双基教学 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理解与掌握 B.过程与方法 C.科学与探究D、继承与发展 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C、教课标D、教课本 4、( )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5、( )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6、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发展变革 B、改革开放 C、改革创新 D、勤俭节约 7、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 ( )条件。 A、基础 B、特定 C、保障D必要 8、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 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能力。 A、学习 B、实践 C、表达 D、探究 9、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是考查学生( )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 B、历史学习结果 C、历史常识 D、科学探究 10、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 ) A、历史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D、学校图书室 11、《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 )建议.

初中历史中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中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中考测试题及答案 准备历史中考的时候,我们除了要将课本的知识点理解好,记牢固,还需要做试题,做到熟练运用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中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中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布克哈特在《____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书中这样说:”在中世纪,人类一时的两方面一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____,这层纱最先烟消云散。”据你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2、“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创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思想解放的潮流 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5、右边这幅纹章一般被视为法国的国家标志。其中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束棒——古罗马高级执法官象征权威的权标,在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与之联系最为直接的政治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6、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②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 ③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从这些话里,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法国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有一定的积极性,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8、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9、英国严重依赖国外市场。1845年至1849年,毛纺织业原料进口的比重高达43%。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在1844年至1846年的.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和原料所占比重高达95%。上述材料反映工业革命后 A.英国城市化的步伐加快 B.英国急需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C.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英国需要大量的原料市场 10.下列事件发生在图示发展阶段一的是 ①处死查理一世②《权利法案》③来克星顿枪声④美国南北战争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历史学科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也迎来了新的改革与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历史知识的要求更加全面和深入,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要求。 一、知识运用题 1. 以下哪个朝代对中国影响最大?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清朝 答案:C. 秦朝 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五四运动 B. 五卅运动 C. 七七事变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二、分析判断题 1.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 D. 秦始皇统一天下 答案:B. 辛亥革命 2. 下面哪个选项中的人物属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 A. 孔子 B. 毛泽东 C. 孙中山 D. 刘备 答案:C. 孙中山 三、论述题 请根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 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略。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演变。 答案略。 四、应用题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红楼梦》 材料三:《论语》 1. 请分析并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历史文化价值上的不同,为什么这些作品对于历史的研究与理解有重要意义? 答案略。 2. 材料一中《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被称为中国历史学家的鼻祖,请解释他的贡献及对后世历史研究的影响。 答案略。 总结: 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历 史知识、思维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能够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和转折点,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应 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这些试题的分析

中学历史测试题

中学历史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反映出武王分封()。 A.主体是先代帝王的后人 B.加速了宗法制的衰落 C.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说明分封的对象是先代帝王的后人,但不能理解为其主体就是先代帝王的后人,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的主体是同姓分封,排除A项;分封制度体现的是宗法制,排除B项;分封制与C项无关;从分封的目的来看,对异姓、先代帝王后人分封,是拉拢这些势力的手段,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故选D项。 答案:D 2.《晋书》记载:晋自中原丧乱,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钱既不多,由是稍贵。安帝元兴中,桓玄辅政,立议欲废钱用谷帛。这表明东晋时期()。 A.缺乏制造货币的材料 B.对货币的管制松弛 C.江南经济发展较迅速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解析:材料表明东晋一是货币混乱,二是货币量小,三是有人主张废除货币,这些说明了东晋时期,货币流通领域十分混乱,政局一直不稳,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A项;C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令农衣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服用貂裘。这实质上反映出明朝政府()。 A.对商人的着装严格限制 B.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C.对商人经营范围的限制 D.注重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材料表明是对商人穿着的限制,因此排除A项;材料本身没有体现B、C两项的意思;严格限制商人穿着,其目的是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以维护小农经济,故选D项。 答案:D 4.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包括 ...()。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讽讥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学 D.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宋明理学 解析:材料“徒讲义理”是宋明理学的特征,八股取士和明朝理学都具有“不顾郡邑之利大害”“误人家国”的这种恶劣影响。A、B、D三项都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符合材料意思,因此被排除。题干中无C项信息,故选C项。 答案:C 5.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这说明()。 A.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体现社会思想 B.元曲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元曲的兴起促进了封建社会瓦解 解析:材料展现的是王昭君宁可自杀也不肯到匈奴和亲的故事,这与基本史实不符。作者

初中历史总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历史总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班级:姓名: ★请把答案全部填入答题卡,否则不计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请问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什么发展而来的。 A、钟鼎铭文 B.大篆 C.甲骨文 D.隶书 3、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完成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宋朝 D. 元朝 6、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B.英国 C.法国D.美国 8、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 “自由”和“平等” B “自强”和“求富” C “民主”和“科学” D “改革”和“开放”

9、某年的某天,一对队群情激奋的学生打着旗帜,在街上游行,他们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中的一幕?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劝蒋——扣蒋——放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1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他寒窗苦读终成状元,却弃官从商兴办实业,他是 A.张謇 B.詹天佑 C.魏源 D.严复 13、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俄国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提到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工业化政策 14、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保护关税 C.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D.压缩农业生产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6、“二战”后的欧洲逐步走向联合。欧洲在1993年建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设计 教育论文 随堂检测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年普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 1.向阳中学某历史研学小组计划暑假实地考察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的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 周口店遗址 B. 半坡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元谋遗址 2.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上下求索、敢为人先是其重要特征。开启湖湘文化源头的人是 A. 屈原和周敦颐 B. 周敦颐和王船山 C. 屈原和贾谊 D. 贾谊和王船山 3.下列历史事件与广受热议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相关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4.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如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 A. 隋朝、五代、宋朝 B. 隋朝、宋朝、元朝 C. 明朝、隋朝、宋朝 D. 商朝、三国、隋朝 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演变。下列演变开始于北宋的是 A.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B. 由杂乱形状向统一货币演变 C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 D.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演变 6.自1405年起,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两者成功航行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7.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一些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实践探索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A. 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B. 交通通讯新变化 C. 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 D. 自由平等新风尚 9.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本文提供的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不代表出题者或答 案正确性)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预测未来。下面是一些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 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 隋唐时期,士人文化达到了鼎盛,其中代表性的士人文化为: A. 道家文化 B. 儒家文化 C. 佛教文化 D. 法家文化 答案:B 2. “八旗”是哪个朝代建立的制度?

A. 明朝 B. 清朝 C. 元朝 D. 隋朝 答案:B 3. 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形成于哪个时期? A. 新石器时代 B. 旧石器时代 C. 青铜器时代 D. 金银器时代 答案:C 4. 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哪个行业的变革? A. 纺织业 B. 煤矿业 C. 铁路业

D. 食品饮料业 答案:A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答案:A 二、填空题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展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修建了长城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避暑山庄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依次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印刷术 3.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_________________月 _________________日。 答案:7月1日 三、简答题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介绍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改革和措施。 答案: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大力开展经略和屯田、统一货币法度等,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如修建了长城和避暑山庄。

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对于了解人类的过去和预测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考历史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以下是近年来部分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历史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抗日战争答案:B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德国突袭波兰 C. 英法对德宣战 D. 太平洋战争爆发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有 A. 《九章算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E. 《孙子兵法》答案:ABCD 2、下列哪些国家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A. 荷兰 B. 西班牙 C. 英国 D. 法国答案:A

1、牛顿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在数学、天文学和力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答案:正确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率军赢得特伦顿战役和约克镇战役。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答案:辛亥革命发生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内部是封建统治的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外部是列强侵略和瓜分,民族危机加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请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矛盾,纷纷扩军备战。其次,德国和日本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压制,企图打破束缚,获取更大的势力范围。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被强行吞并,也引发了民族主义和反抗情绪。最后,一些战争狂热分子和极端主义组织的出现,也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 标准、实施建议。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目标。正确答案为C。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思想性。正确答案 为B。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正确答案为C。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历 史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研究,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正确答案为C。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正确答案为C。 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阐明”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层次要求。正确答案为B。 7、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正确答案为A。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答案为B。 9、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正确答案为B。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正确答案为C。

11、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思考的核心是以转变学生的研究方式为核心。正确答案为A。 12、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研究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践。正确答案为B。 13、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正确答案为A。 14、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正确答案为C。 15、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和氛围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为学生主动研究、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 16、历史作主要包括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和历史书籍等。这是一种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方式。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 A. 南宋 - B. 元朝 - C. 明朝 - D. 唐朝 答案:D 2. 北京故宫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 A. 元朝 - B. 清朝 - C. 唐朝 - D. 明朝 答案:D 3.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 A. 1842年 - B. 1895年 - C. 1911年 - D. 1949年 答案:A 二、判断题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2. 《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历史的正式纪录。-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主要 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县城举行,选拔出举人;会试是由省级举行,选拔出进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 主持,在北京的紫禁城举行,选拔出状元。科举制度的实施推动了 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 2. 请举例说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答案:平津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发 生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华北平原地区进行。中国人 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 得了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标志着国共内战的胜利进程。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文革?

答案: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指从1966年到1976年,领 导的中共中央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 斗争、社会动荡和文化破坏。文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唐太宗的治理成就有哪些? 答案: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成就较为突出,他实行了多项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在政治方面,他实行了开元政治,推行行贤政策,聚贤纳士,使政治更具活力。在经济方面,他推行均田制和保护农 民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军事方面,他加强了边 防防御和军纪管理,巩固了唐朝的国防力量。

初中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借助历史的镜鉴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面是一些初中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1. 请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文艺复兴是一个由意大利开始并在欧洲成为风尚的思想文化运动,主要特点有:对古代文化的追求和赞美;强调人类的自由和个性;鼓励人们分享和欣赏真美、善美、教导美;注重艺术的物质性和技巧性,呈现出精美的视觉效果;信仰人文主义,崇尚人类的尊严和个性的实现;注重知识和研究,鼓励人们探索知识和扩展视野。 2. 请列举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是指社会制度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封建制度长期存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主要特征有:封建等级森严,上下级别分明;奴隶主体系逐步消失,农民成为封建地主的附属品;唯上贵族、士大夫的主宰地位,侵害人民的权益,导致社会的不公和不稳定;科举制度的实行,士人贵族的阶层逐渐形成,知识和官职成为社会名利的终极追求;封建宗法制的盛行,宗族长老的势利盘根错节,社会关系属于封闭的

局面。 3. 请简述近代中国的经济现状和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是一个面临着多方面挑战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都处于混乱状态。经济上,中国长期处于推崇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下,缺乏开放和改革的氛围,导致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外国国家;外交政策上,近代中国首先面临的是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需要为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奋斗。后来的一些政府试图进行自强运动,逐步改变自身的经济格局和外交态度,引进先进思想和技术,追求国家的现代化和强大。 4. 请分析近代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严重的反清起义,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其起因是在清朝内部出现的一些政治和经济危机,比如朝代日趋腐败、官员贪污横行、民间经济遭受侵害等。加之长期以来中国民间的宗教思想和民间传统的地方势力,给这次起义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基础。太平天国的主张和理念也更能引发人民的共鸣,比如反对清政府,提倡平等、共产、自由等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尤其是民间的宗教信仰和地方势力,使得太平天国起义拥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变成了一次既有政治、又有宗教和经济因素的综合反叛。

初中历史习题练习题目

初中历史习题练习题目 初中历史习题练习题目精选 一、选择题: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A、约五六千年 B、约一万八千年 C、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D、约四千多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大汶口文化时期 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 3、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D、圈养猪、狗等家畜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①水稻②白菜或芥菜等蔬菜③鱼④猪肉⑤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6、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D、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 7、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8、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

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 B、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交换食品 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 材料二:在半坡遗址中也发现有谷物的皮壳,是比较耐旱的粟的皮壳。关于粟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与埃及或印度。但许多学者认为后两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问题? (2)会引发原始居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 2、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已经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2B3D4C5B6B7C8B9A

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尤溪县2021年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月23日下午4:30—5:30 考试形式:开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现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2.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是 A.秦朝 B.商朝 C.夏朝 D.西周 3.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并成县。这一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统一度量衡 4.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全国各地的货币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B C D 5.观察图5,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图5) A.曹操 B.曹丕 C.孝文帝 D.刘备 6.“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

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C. 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8.请你根据图6和图7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图6 图7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9.某中学的同学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10.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以下不属于民族英雄的是A.林则徐 B.郑成功C.岳飞 D.邓世昌11.木偶任人摆布,受人控制。在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受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辛丑条约》 12.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①割地②赔款③允许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遵义”、“金沙江”、“泸定桥”“雪山”、“草地”等地名使我们联想到的共同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4.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初中历史习题

初中历史习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初一历史期末模拟题 一、(每题1分,共30分,答案填在后面空格中)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应当是()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2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大汶口人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5.商朝被后世成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相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6.战国时期的下列各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7.历史故事“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与它有关的史实是() 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 C、诸侯争霸 D、秦并六国 8.下列诸国,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 B、晋国 C、燕国 D、赵国 9.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0.“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句中的李太守的功劳是() A、发明水排 B、开凿郑国渠 C、开凿灵渠 D、修筑都江堰 11.和孔子同一时代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 12.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最高统治者称() A.皇帝 B.总统 C.国王 D.主席 13.下列有关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央集权 B、刑法严酷 C、赋税繁多 D、徭役繁重 1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于()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209年 C、公元前208年 D、公元208年 15.下列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朝的成与败() (1)城濮之战(2)巨鹿之战(3)长平之战(4)垓下之战 A、(1)(2) B、(2)(3) C、(2)(4) D、(3)(4) 16.皇帝的马车都很难配齐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是在() A.西汉初年 B.文帝时期 C.景帝时期D秦始皇时期 1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李斯B.孟子C.董仲舒D.商鞅 18.东汉初期,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19.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着名商路() A.西亚和欧洲 B.日本 C.朝鲜 D.东南亚 20.生活在东汉时期,着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 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单选题(共50题) 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2、下列人物中,其思想主张被顽固派指责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李鸿章 【答案】 B 3、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迹之为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言。这里涉及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比较法 B.时空定位法 C.归纳法

D.因果分析法 【答案】 B 4、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A.郡国并行 B.内阁专权 C.地方割据 D.门阀政治 【答案】 D 5、史学家评论某一文件“是一份对既定权威造反有理的声明”,是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标志。这一文件是()。 A.《常识》 B.《独立宣言》 C.《邦联条例》 D.《联邦宪法》 【答案】 D 6、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答案】 C

7、某位作家为后人留下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这位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列夫·托尔斯泰 D.伏尔泰 【答案】 A 8、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 B.创立了分封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答案】 C 9、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新课程不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式 B.理解式 C.自主式 D.合作与探究式 【答案】 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