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2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专题16工艺流程题(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广东卷)硒(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含硒化合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自我国科学家发现聚集诱导发光(AIE )效应以来,AIE 在发光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一种含Se 的新型AIE 分子IV 的合成路线如下:(1)Se 与S 同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2H Se 的沸点低于2H O ,其原因是_______。

(3)关于I~III 三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I 中仅有σ键B .I 中的Se-Se 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 .II 易溶于水D .II 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只有sp 与2spE .I~III 含有的元素中,O 电负性最大 (4)IV 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有_______。

(5)硒的两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24H SeO _______23H SeO (填“>”或“<”)。

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适量硒酸钠(24Na SeO )可减轻重金属铊引起的中毒。

24SeO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6)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

化合物X 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 、y 、z 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

①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设X 的最简式的式量为r M ,晶体密度为3g cm ρ-⋅,则X 中相邻K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 (列出计算式,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2022·湖南卷)铁和硒(Se )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如下:①基态S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_______; ②该新药分子中有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 原子;③比较键角大小:气态3SeO 分子_______23SeO -离子(填“>”“<”或“=”),原因是_______。

专题17化学实验综合题——三年(2020-2022)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17化学实验综合题——三年(2020-2022)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17 化学实验综合题1.(2022·浙江卷)氨基钠(2NaNH )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夹持、搅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制备。

简要步骤如下:Ⅰ.在瓶A 中加入100mL 液氨和()3230.05g Fe NO 9H O ⋅,通入氨气排尽密闭体系中空气,搅拌。

Ⅱ.加入5g 钠粒,反应,得2NaNH 粒状沉积物。

Ⅲ.除去液氨,得产品2NaNH 。

已知:2NaNH 几乎不溶于液氨,易与水、氧气等反应。

3222Na+2NH =2NaNH +H ↑ 223NaNH +H O=NaOH+NH ↑22234NaNH +3O =2NaOH+2NaNO +2NH请回答:(1)()323Fe NO 9H O ⋅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

(2)步骤Ⅰ,为判断密闭体系中空气是否排尽,请设计方案_______。

(3)步骤Ⅱ,反应速率应保持在液氨微沸为宜。

为防止速率偏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步骤Ⅰ中,搅拌的目的是使()323Fe NO 9H O ⋅均匀地分散在液氨中B .步骤Ⅱ中,为判断反应是否已完成,可在N 处点火,如无火焰,则反应己完成C .步骤Ⅲ中,为避免污染,应在通风橱内抽滤除去液氨,得到产品2NaNHD .产品2NaNH 应密封保存于充满干燥氮气的瓶中(5)产品分析:假设NaOH 是产品2NaNH 的唯一杂质,可采用如下方法测定产品2NaNH 纯度。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操作并排序_______。

准确称取产品2NaNH xg ()()()→→→→计算 a.准确加入过量的水b.准确加入过量的HCl 标准溶液c.准确加入过量的4NH Cl 标准溶液d.滴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的pH 范围4.4~6.2)e.滴加石蕊指示剂(变色的pH 范围4.5~8.3)f.滴加酚酞指示剂(变色的pH 范围8.2~10.0)g.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用4NH Cl 标准溶液滴定i.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答案】(1) 催化 防止氧气、水进入密闭体系(2)试管中加满水倒扣于水槽中,M 处通入氨气,将N 处排出的气体导入试管内。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工艺流程题(习题版)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工艺流程题(习题版)

2020年高考真题工艺流程题1.(2020年山东新高考)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 3,含少量SiO 2,Fe 2O 3和A12O 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O 2,Fe(OH)3和Al(O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浸出镁的反应为4232MgO+2NH Cl=MgCl +2NH +H O ↑B .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 .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 3、NH 4ClD .分离Mg 2+与Al 3+、Fe 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 sp 的不同2.(2020年新课标Ⅰ)钒具有广泛用途。

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 4VO 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Fe 3+ Fe 2+ Al 3+ Mn 2+ 开始沉淀pH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3.2 9.04.7 10.1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 +和VO 2+被氧化成2VO +,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

写出VO +转化为2V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252V O xH O ⋅,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 +、Mg 2+、Na +、___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252V O xH O ⋅转化为钒酸盐溶解。

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调pH”中有沉淀生产,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 4VO 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 4Cl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专题16 种群和群落-(2021-2023)高考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6 种群和群落-(2021-2023)高考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6 种群和群落11.(2023·山东·高考真题)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答案】D【解析】种群是指同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根据题意“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可知,观察的并非是该地的全部灰松鼠,A错误;标记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一种估算法,若要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B错误;图示为“某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的逐年存活情况”,由图可知,随着灰松鼠年龄的增大,其存活率逐渐下降。

但当地灰松鼠的种群数量未知,不能推断其种内竞争的情况,C错误;据图可知幼体存活率下降较高,0-1年死亡个体较多,成年后死亡较少,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D正确。

2.(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年龄结构D.性别比例【答案】D【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B不符合题意;老龄化会导致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衰退型,C不符合题意;理论上男女比例是1∶1,人口老龄化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符合题意。

3.(2022·山东·高考真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

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

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答案】A【解析】由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为x,则有1000/x=950/(x-1000),计算得出x=2×104,即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为2×104条,A正确,BCD错误。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6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教师卷)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6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教师卷)

专题16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考点命题趋势考点1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近几年的高考题对于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的考查,命题思路相对稳定,试题难度基本不变。

题目覆盖有机物主干基础知识,侧重考查新信息获取、新旧知识的整合应用能力,考查学生有序思维和整合新旧知识解决有机问题的能力。

从背景上来看,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核心物质的选取以及题干的设计以材料科学、药物化学等具体应用为情境,渗透有机化学的重大贡献,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将高中阶段的有机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新反应通过信息给出,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题干设计趋于稳定,仍然采取“流程+新信息给予”的模式。

流程中的物质以分子式、结构简式、字母、名称等四种形式呈现。

流程中的一些反应,如果是学生未知的,会以新信息的形式单独呈现,或者在流程中以反应条件的形式给予。

需要学生现场学习新信息,并进行灵活运用。

设问角度及分值,相对固定。

设问形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且考点稳定。

核心物质、反应基本类型、典型条件等设计成基本问题。

题日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最后两问多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

这两年的高考题中,一些高考卷中没有涉及合成路线的设计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道试题的难度。

1.(2024·全国甲卷)白藜芦醇(化合物I)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消炎等功效。

以下是某课题组合成化合物I 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1)A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

(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已知G可以发生银镜反应,G的化学名称为_____。

(6)选用一种鉴别H和I的试剂并描述实验现象_____。

(7)I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手性碳(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为手性碳);②含有两个苯环;③含有两个酚羟基;④可发生银镜反应。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工艺流程(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工艺流程(原卷版)

已知:MnO2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25℃时相关物质的 Ksp 见下表。
物质 Fe(OH)2
Fe(OH)3
Al(OH)3
Mn(OH)2
Ksp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3
110−38.6
110−32.3
110−12.7
回答下列问题 (1)软锰矿预先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 与 BaS 溶液反应转化为 M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 BaS 投料量不变,随 MnO2 与 BaS 投料比增大,S 的量达到最大值后无明显变化,而 Ba(OH)2 的 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减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 CaF2 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Ksp (CaF2 ) =5.310-9 , Ka (HF)=6.310-4 ]。
(4)沉铁:将提纯后的 FeSO4 溶液与氨水-NH4HCO3 混合溶液反应,生成 FeCO3 沉淀。 ①生成 FeCO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以 FeSO4 溶液、氨水- NH4HCO3 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 FeCO3 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FeCO3 沉淀需“洗涤完全”,Fe(OH)2 开始沉淀的 pH=6.5】。 【2019 年】 1.[2019·新课标Ⅰ]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 以硼镁矿(含 Mg2B2O5·H2O、SiO2 及少量 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考点1 化学与STSE考法01 化学变化的判断1. (2024ꞏ湖北卷)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舰体表面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形成表面钝化膜的是A. 发蓝处理B. 阳极氧化C. 表面渗镀D. 喷涂油漆2. (2024ꞏ黑吉辽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发明关键操作化学原理A 制墨松木在窑内焖烧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黏土高温烧结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草木灰水浸泡树皮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2022ꞏ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4.(2022ꞏ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考法02 化学与材料5.(2024ꞏ浙江卷1月)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材料组成和结构变化性能变化A 生铁减少含碳量延展性增强B 晶体硅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导电性增强C 纤维素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吸水能力提高D 顺丁橡胶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强度提高6 (2024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7.(2023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2022年高考真题1.(2022ꞏ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

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

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汉字载体选项A .兽骨B .青铜器C .纸张D .液晶显示屏2.(2022ꞏ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 .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 .科学家成功将2CO 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 .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2CO 跨临界直冷制冰3.(2022ꞏ广东卷)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2H 为氧化性气体 B .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 .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 .核电站反应堆所用轴棒中含有的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4.(2022ꞏ浙江卷)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白磷:2PB .2-甲基丁烷:()3232CH CHCH CHC .胆矾:42FeSO 7H O ⋅D .硬脂酸:1531C H COOH5.(2022ꞏ浙江卷)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醛的结构简式:3CH COHB .2-丁烯的键线式:C.2-S的结构示意图: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2021年高考真题6.(2021ꞏ广东)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

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选A B C D项文物名铸客大铜鼎河姆渡出土陶灶兽首玛瑙杯角形玉杯称7.(2021ꞏ广东)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6 工艺流程题1.(2022·浙江卷)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相关实验:化合物X在空气中加热到800℃,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1)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溶液C的溶质组成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①写出由X到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X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尾气中相对活泼的2种气体_______。

【答案】(1)Ba、Cu、O BaCu3O4(2)HCl、H2SO4(3)2NH3+BaCu3O4ΔBa(OH)2+3Cu+N2+2H2O BaCu3O4+12NH3⋅H2O=3Cu(NH3)24++Ba2++8OH-+8H2O(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尾气出口,若变蓝,说明尾气中有NH3。

将尾气通入冷的集气瓶中,若有液珠,说明有H2O【解析】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在加热条件下和足量氨气反应生成固体混合物A,A 和盐酸反应生成0.960g紫红色固体应该是Cu,无色溶液B中加入0.015mol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1.165g应该是BaSO4,无色溶液C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330g是BaSO4,据此解答。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u的物质的量是0.96g÷64g/mol=0.015mol,第一次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1.165g÷233g/mol=0.005mol,第二次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2.33g÷233g/mol =0.01mol,因此1.965gX中一定含有0.96gCu,Ba的质量是0.005mol×137g/mol=0.685g,二者质量之和是1.645g<1.965g,相差0.32g,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应该是氧元素,物质的量是0.32g÷16g/mol=0.02mol,则Ba、Cu、O三种原子的个数之比是1:3:4,所以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Ba 、Cu 、O ,X 的化学式为BaCu 3O 4。

(2)根据氯原子原子守恒以及溶液C 仍然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可知溶液C 的溶质组成为HCl 、H 2SO 4。

(3)①反应中Cu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则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氮气,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由X 到A 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BaCu 3O 4ΔBa(OH)2+3Cu+N 2+2H 2O 。

②X 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中,说明有Cu(NH 3)24+生成,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u 3O 4+12NH 3⋅H 2O =3Cu(NH 3)24++Ba2++8OH -+8H 2O 。

(4)反应中氨气可能过量,高温下水是气态,氮气性质稳定,所以需要检验的是氨气和水蒸气,实验方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尾气出口,若变蓝,说明尾气中有NH 3。

将尾气通入冷的集气瓶中,若有液珠,说明有H 2O 。

2.(2022·广东卷)稀土()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

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一种从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已知:月桂酸熔点为;月桂酸和均难溶于水。

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价不变;的,开始溶解时的pH 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 见下表。

(1)“氧化调pH ”中,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

(2)“过滤1”前,用溶液调pH 至_______的范围内,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过滤2”后,滤饼中检测不到元素,滤液2中浓度为。

为尽可能多地提取,可提高月桂酸钠的加入量,但应确保“过滤2”前的溶液中低于RE ()1123C H COOH 44C ︒()11233C H COO RE 3+()11232C H COO Mg 8sp 1.810K -=⨯3Al(OH)NaOH 3Al +Mg 2Mg +12.7g L -⋅3RE +()-1123c C H COO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

②“操作X ”的过程为:先_______,再固液分离。

(5)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写化学式)。

(6)稀土元素钇(Y)可用于制备高活性的合金类催化剂。

①还原和熔融盐制备时,生成1mol 转移_______电子。

②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能在碱性溶液中高效催化的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答案】(1)Fe 2+(2) 4.7pH<6.2(3)4.010-4(4) 加热搅拌可加快反应速率 冷却结晶 (5)MgSO 4(6) 15 O 2+4e -+2H 2O=4OH -【解析】由流程可知,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加入酸化MgSO 4溶液浸取,得到浸取液中含有、、、、、等离子,经氧化调pH 使、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滤液1中含有、、等离子,加入月桂酸钠,使形成沉淀,滤液2主要含有MgSO 4溶液,可循环利用,滤饼加盐酸,经加热搅拌溶解后,再冷却结晶,析出月桂酸,再固液分离得到RECl 3溶液。

(1)由分析可知,“氧化调pH ”目的是除去含铁、铝等元素的离子,需要将Fe 2+氧化为Fe 3+,以便后续除杂,所以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Fe 2+,故答案为:Fe 2+;(2)由表中数据可知,沉淀完全的pH 为4.7,而开始沉淀的pH 为6.2~7.4,所以为保证、沉淀完全,且不沉淀,要用溶液调pH 至4.7pH<6.2的范围内,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7pH<6.2;;(3)滤液2中浓度为,即0.1125mol/L ,根据1mol L -⋅3RE +3Pt Y 3YCl 4PtCl 3Pt Y 3Pt Y mol 3Pt Y/C 2O ≤()33Al 3OH Al OH +-+=↓⨯3RE +2Mg +2Fe +3Fe +3Al +24SO -3Fe +3Al +3RE +2Mg +24SO -3RE +()11233C H COO RE 3Al +3RE +3Fe +3Al +3RE +NaOH ≤3Al +()33Al 3OH Al OH +-+=↓≤()33Al 3OH Al OH +-+=↓2Mg +12.7g L -⋅,若要加入月桂酸钠后只生成,而不产生,则=410-4,故答案为:410-4; (4)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加热搅拌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加热搅拌可加快反应速率;② “操作X ”的结果是分离出月桂酸,由信息可知,月桂酸熔点为,故“操作X ”的过程为:先冷却结晶,再固液分离,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5)由分析可知,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MgSO 4,故答案为:MgSO 4; (6)①中Y 为+3价,中Pt 为+4价,而中金属均为0价,所以还原和熔融盐制备时,生成1mol 转移15电子,故答案为:15;②碱性溶液中,氢氧燃料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4e -+2H 2O=4OH ,故答案为:O 2+4e -+2H 2O=4OH -。

3.(2022·湖南卷)钛(Ti)及其合金是理想的高强度、低密度结构材料。

以钛渣(主要成分为,含少量V 、Si 和Al 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降温收尘”后,粗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的值只决定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忽略、随温度的变化。

若,则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根据下图判断:时,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

()()22-sp 112311232[C H COO Mg]=c(Mg )c C H COO K +⋅()11233C H COO RE ()11232C H COO Mg ()-1123C H COO c <⨯1mol L -⋅⨯3RE +()1123C H COOH 44C ︒3YCl 4PtCl 3Pt Y 3YCl 4PtCl 3Pt Y 3Pt Y mol 2TiO 4TiCl ΔG=ΔH-T ΔS ΔG ΔH ΔS ΔG<0600℃A .B .C .D .(2)与C 、,在的沸腾炉中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如下表:①该温度下,与C 、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随着温度升高,尾气中的含量升高,原因是_______。

(3)“除钒”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除硅、铝”过程中,分离中含、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

(4)“除钒”和“除硅、铝”的顺序__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

(5)下列金属冶炼方法与本工艺流程中加入冶炼的方法相似的是_______。

A .高炉炼铁 B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C .铝热反应制锰D .氧化汞分解制汞【答案】(1)C (2) 5TiO 2+6C+10Cl 25TiCl 4+2CO+4CO 2 随着温度升高,CO 2与C 发生反应22C(s)O (g)CO (g)+=22C(s)O (g)2CO(g)+=2242TiO (s)2Cl (g)TiCl (g)O (g)+=+2242TiO (s)C(s)2Cl (g)TiCl (g)CO (g)++=+2TiO 2Cl 600℃2TiO 2Cl CO 4TiCl Si Al Mg Ti 600℃2C+CO 2CO 高温(3) 3VOCl 3+Al=3VOCl 2+AlCl 3 蒸馏(4)不能 若先“除硅、铝”再“除钒”,“除钒”时需要加入Al ,又引入Al 杂质; (5)AC【解析】钛渣中加入C 、Cl 2进行沸腾氯化,转化为相应的氯化物,降温收尘后得到粗TiCl 4,加入单质Al 除钒,再除硅、铝得到纯TiCl 4,加入Mg 还原得到Ti 。

(1)记①,②,③,④;A .由图可知,600℃时的,反应自发进行,故A 不符合题意;B .由图可知,600℃时的,反应自发进行,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图可知,600℃时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C 符合题意;D .根据盖斯定律,可由①+③得到,则600℃时其,反应自发进行,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C 主要生成CO 和CO 2,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可知TiCl 4、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约是5:2:4,所以TiO 2与C 、Cl 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5TiO 2+6C+10Cl 25TiCl 4+2CO+4CO 2,故答案为:5TiO 2+6C+10Cl 25TiCl 4+2CO+4CO 2;②随着温度升高,CO 2与C 发生反应,导致CO 含量升高,故答案为:随着温度升高,CO 2与C 发生反应;(3)“降温收尘”后钒元素主要以VOCl 3形式存在,加入Al 得到VOCl 2渣,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VOCl 3+Al=3VOCl 2+AlCl 3;AlCl 3、SiCl 4与TiCl 4沸点差异较大,“除硅、铝"过程中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AlCl 3、SiCl 4,故答案为:3VOCl 3+Al=3VOCl 2+AlCl 3;蒸馏;(4)若先“除硅、铝”再“除钒”,“除钒”时需要加入Al ,又引入Al 杂质,因此“除钒”和22C(s)+O (g)=CO (g)22C(s)+O (g)=2CO(g)2242TiO (s)+2Cl (g)=TiCl (g)+O (g)2242TiO (s)+C(s)+2Cl (g)=TiCl (g)+CO (g)22C(s)+O (g)=CO (g)G<0∆22C(s)+O (g)=2CO(g)G<0∆2242TiO (s)+2Cl (g)=TiCl (g)+O (g)G>0∆2242TiO (s)+C(s)+2Cl (g)=TiCl (g)+CO (g)G<0∆600℃600℃2C+CO 2CO 高温2C+CO 2CO 高温“除硅、铝”的顺序不能交换,故答案为:不能;若先“除硅、铝”再“除钒”,“除钒”时需要加入Al ,又引入Al 杂质;(5)本工艺中加入Mg 冶炼Ti 的方法为热还原法;A .高炉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剂将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铁,属于热还原法,故A 符合题意;B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原理是电解法,故B 不符合题意;C .铝热反应制锰是利用Al 作还原剂,将锰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为热还原法,故C 符合题意;D .Hg 为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备汞,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C ,故答案为:A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