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理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

合集下载

动能动量定理全面总结

动能动量定理全面总结

1. 定律成立的条件⑴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⑵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⑶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⑷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1),即p1 p2=p1/ p2/,(2)Δp1 Δp2=0,Δp1= -Δp2 和3.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

(2)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定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3)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写出初动量和末动量表达式。

注重:在研究地面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时,各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应取地球为参考系。

(4)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求解。

4.注重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①条件性;②整体性;③矢量性;④相对性;⑤同时性.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两个物体作用时间极短,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以认为动量守恒。

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如: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物体A以速度v1向质量为m2的静止物体B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分析:在Ⅰ位置A、B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B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B远离,到Ⅲ位位置恰好分开。

(1)弹簧是完全弹性的。

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分开过程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

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实A、B的最终速度分别为:。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以后经常要用到。

)(2)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

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Ⅱ状态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损失的动能小;分离过程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

(3)弹簧完全没有弹性。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有很多关于守恒的定律,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能量守恒的定律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介绍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守恒定律也称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其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高中物理都研究了哪些形式的能量?研究能量守恒定律,要搞明白咱们主要研究哪些能量呢?从解高中物理题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主要分析的是这五种形式的能量: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内能、电势能。

注:内能包括摩擦生热与焦耳热两种形式,高中不考磁能。

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这三种形式能量之和称之为机械能。

当然,上述五种形式的能量,是力学与电磁学常考到的。

选修内容中的机械振动也是具有能量的,还有光子能量,核能等等,这些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不过同学们需要知道,光电效应方程与波尔能级方程也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E1=E2即,初始态的总能量,等于末态的总能量。

或者说,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说上文提到的五种形式的能量之和是恒定的。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特殊形式。

两者大多都是针对系统进行分析的。

(1)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系统对应的只有动能、弹簧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三种形式能量之间的变化。

(2)在有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场力、摩擦力、安培力等等,众多形式的力做功时,系统对应的有动能、弹簧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电势能、摩擦热、焦耳热等等众多形式的能量变化,而这些能量也是守恒的。

从上述对比中不难看出,机械能守恒是能量守恒的一种特例。

因此,在熟练掌握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能量守恒来解决机械能守恒的问题。

或者说,能量守恒掌握的非常棒了,我们就可以把机械能守恒忘掉了。

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条件问:什么情况下能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回答,我们是建立在解物理题技巧的基础上的。

研究动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

研究动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个人报告总结模板
A
B
研究动力学问题三大观点的比较
自主学习
三大 观点
力的观点
能量观点
动量观点
规律
力的瞬时效应
力的空间积累效应
力的时间积累效应
牛顿第二定律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规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 ,跟物体的质量成
撤去力F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v1、车的速度v2分别为多少? 金属块与CB段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 (1)撤去F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金属块有μmg=ma1 对平板车有5μmg-μmg=2ma2
[总结提升] 物块与滑板之间有摩擦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系统损失机械能.对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对物块和滑板分别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解之.系统损失的动能等于滑动摩擦力和物块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的乘积.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解析:(1)设物块与小车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2v0=(m1+m2)v
01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Ft=m2v-m2v0
02Biblioteka 其中F=μm2g,解得t=
03
代入数据得t=0.24s.
04
STEP3
STEP2
STEP1
要使物块恰好不从小车右端滑出,须使物块到小车最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设其为v′,则m2v0′=(m1+m2)v′
代入数据解得v0′=5m/s
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应不超过5m/s.

静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

静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

高中物理资料静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一、规律1.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简谐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螺旋线运动的规律;2.动力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能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2)动量定理(单体的动量定理、系统的动量定理)(3)动能定理(单体的动能定理、系统的动能定理)(4)机械能守恒定律(单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5)功和能的关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安培力做功与电能变化的关系)(6)动量守恒定律(7)能量守恒定律二、思路1.选择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2.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3.根据运动特点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规律列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资料 模块一:动力学观点思路:1.选择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2.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动力学方程;根据运动特点列运动方程;4.联立方程求解。

例题1: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A 、B 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

有一质量m 、电荷量q (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 相距L 处静止。

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 、B 间加一电压32AB mgd U q μ=-,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变为2q -,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

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

则:(1)小物块与金属板A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高中物理资料例题2: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

动量章节知识点归纳

动量章节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选修3-5复习资料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归纳1。

力的三种效应:力的瞬时性(产生a)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2.动量观点动量:p=mv=K mE 2冲量:I =Ft {I :冲量(N•s),F:恒力(N ),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 决定,单位是牛顿·秒} 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公式: F 合t = mv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I=F 合t=F 1t 1+F 2t 2+———=∆p=P 末-P 初=mv 末—mv 初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p p =;0p =∆;21p -p ∆=∆P =P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ΔP =0 (系统总动量变化为0) 如果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两个物体构成,动量守恒的具体表达式为P 1+P 2=P 1′+P 2′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ΔP =-ΔP ' (两物体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际中应用有:m 1v 1+m 2v 2='22'11v m v m +; 0=m 1v 1+m 2v 2 m 1v 1+m 2v 2=(m 1+m 2)v 共原来以动量(P)运动的物体,若其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P ),是导致物体静止或反向运动的临界条件.即:P+(-P )=0注意理解四性:系统性、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矢量性:对一维情况,先选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速度取正,反之取负,把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相对性:所有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参照系。

同时性:表达式中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主要公式:1.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位失r=x i +y j +z k,质点运动方程(位矢方程):k t z j t y i t x t r)()()()(++=参数方程:。

t t z z t y y t x x 得轨迹方程消去→⎪⎩⎪⎨⎧===)()()(2.速度:dt r d v =3.加速度:dt vd a =4.平均速度:trv ∆∆=5.平均加速度:t va ∆∆=6.角速度:dt d θω=7.角加速度:dtd ωα=8.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ωR v = 9.切向加速度:ατR dtdva ==10.法向加速度:Rv R a n 22==ω11.总加速度:22n a a a +=τ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主要公式:1.牛顿第一定律:当0=合外F时,恒矢量=v。

2.牛顿第二定律:dtP d dt v d m a m F===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F F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主要公式:1.动量定理:P v v m v m dt F I t t∆=-=∆=⋅=⎰)(12212.动量守恒定律:0,0=∆=P F合外力当合外力3、 动能定理:)(21212221v v m E dx F W x x k -=∆=⋅=⎰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保守内力做功时,0=∆E 第五章 机械振动 主要公式:1.)cos(ϕω+=t A x Tπω2= 弹簧振子:mk=ω,k m T π2=单摆:lg =ω,g lT π2=2.能量守恒:动能:221mv E k =势能:221kx E p =机械能:221kA E E E Pk =+= 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得合成:仍为简谐振动:)cos(ϕω+=t A x 其中:⎪⎩⎪⎨⎧++=∆++=22112211212221cos cos sin sin cos 2ϕϕϕϕϕϕA A A A arctg A A A A Aa. 同相,当相位差满足:πϕk 2±=∆时,振动加强,21A A A MAX +=;b. 反相,当相位差满足:πϕ)12(+±=∆k 时,振动减弱,21A A A MIN -=。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高中物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1、功的计算:力和位移同(反)方向:W=Fl, 功的单位:焦尔(J)2、功率:3、重力的功:重力做功:为重力和竖直方向位移乘积W=mglcosα=mgh重力势能:为重力和高度的乘积。

Ep=mgh位置高低与重力势能的变化: W=mglcosθ=mgh=mg(h2—h1)4、动能定理:物理意义: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注意: a、假如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则W为合力做功。

b、适用于变力做功、曲线运动等,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

=EK2-EK15、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EP1+EK1=EK2+EP2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可不能消灭,也可不能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知识点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1+W2+W3+……=½mvt2—½mv02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因此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

“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ΔEK>0表示动能增加,ΔEK<0表示动能减小。

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关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个地方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关于动量定理的所有公式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动量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小编
整理了关于动量定理的公式,供大家参考!
1 动量定理公式有哪些1.动量和冲量:动量:P = mV 冲量:I = F t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F 合t = mv’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3.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
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一p2或p1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4.功:W = F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理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

动能定理指的是物体受到力的加速,物体的动能就会增加,其表达
式为:
µv2 =W,其中µ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W为物体受力的势能。

只要施加力,物体的动能就会改变,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动
能为零。

机械能守恒定律认为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变的,总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
与势能的总和,表达式为:K0+U0=K+U,其中K0是物体的初始动能,U0为物体初始势能,K是物体的最终动能,U为物体的最终势能,表
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均不变、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认为,物质运动时,能量不会被创建或消失,也就是说
能量是守恒的,它们只能以同样的形式互相转变,表达式为:Ε=Ε0,
其中Ε表示物体最终的能量,Ε0代表物体的初始能量,Ε等于Ε0,表
示能量守恒。

动量定理指的是物体受到力时,其动量就会改变,表达式为:p = mv,其中p为物体的冲量,m为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物体的冲量
与其质量和速度成正比。

动量守恒定律认为物体的总冲量是守恒的,不会改变,表达式为:
∆p=0,虽然物体加力后,它的总冲量会改变,但是这个变化是可以由
其他物体抵消的,总的冲量是守恒的。

所有这些定律和定理都适用于物体受到力而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是相同的,即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的适用。

只要物体的势能发生变化,就可以使用这些定律和定理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