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的实验步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的实验步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浓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
下面是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苯酚在紫外和可见光区都有吸收峰,根据它的吸收峰特征可以测定其含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苯酚在240 nm处的吸收峰进行测定。
实验仪器、试剂以及玻璃仪器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试剂:苯酚、甲醇玻璃仪器:比色皿、移液管、醇灯、玻璃棒、烧杯等。
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苯酚样品溶液将1 g的苯酚粉末称到50 mL的烧杯中,加入约30 mL甲醇并混合均匀,然后用甲醇稀释到50 mL。
最后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2:制备苯酚标准曲线将制备好的苯酚样品溶液定容到50 mL,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检测波长为240 nm,然后将苯酚标准溶液分别放入比色皿中,取0、0.2、0.4、0.6、0.8 mL苯酚标准溶液,然后用甲醇稀释成10 mL。
最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步骤3:测定未知样品将待测样品取5 mL,加甲醇稀释成50 mL,然后放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苯酚的含量。
注意事项1.制备苯酚样品溶液的时候,要充分混合均匀,防止苯酚沉淀。
2.操作过程中,不可碰触紫外光管等易损部件。
3.实验前,应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预热操作,以保证测试准确性。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测定的吸光度可以绘制出苯酚标准曲线,通过计算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即可求出其苯酚含量。
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此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总结本实验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的实验步骤。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该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和操作要点,还能够提高实验技巧,从而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苯酚含量的测定(溴酸盐法)(精)

苯酚含量的测定(溴酸盐法)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所属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计划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量法测定苯酚含量的方法原理及碘量法操作的基本技能。
2、了解空白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空白试验”的方法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内容:测定苯酚含量实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碘量法测定苯酚含量的方法原理及碘量法操作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 化学试剂:1. 0.0017mol/L KBrO 3-KBr 溶液: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5克KBr 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溶解,移入试剂瓶中,加水至500毫升,混匀备用。
2. 6 mol/L Hcl 溶液。
3. 20%KI 溶液。
4. 0.2%淀粉溶液,取0.2克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溶于100毫升沸水中,此溶液使用前现配制。
5. K 2Cr 2O 7 (分析纯,基准物)。
6. 0.1mol/L Na 2S 2O 3 溶液。
2. 仪器和设备常规玻璃仪器四、实验原理利用准确过量的KBr KBrO --3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定量地放出2Br 。
O H Br H Br BrO 2233365+→+++--所产生的Br 2与苯酸发生取代反应,溴可取代苯酚芳环上的氢,定量地生成稳定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剩余的Br 2与过量KI作用,将KI中的I-氧化I 2,,然后用3220S Na 的毫克当量数之差,即可计算出苯酚的含量。
由苯酚与Br 2的反应可知,一个分子苯酚相当于6个原子的溴。
苯酚的式量=94.11五、实验步骤1. 0.1mol/L Na 2S 2O 3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配制方法::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3克Na 2S 2O 3 5H 2O 毫升烧杯中,加入场300毫升新煮沸的冷蒸馏水,待完全溶液后,加入0.2克Na 2S 2O 3,然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保存于棕色磨口瓶中,在暗处放置7~10天后标定。
苯酚检测方法

苯酚检测方法嘿,你问苯酚检测方法啊?那咱就来聊聊呗。
首先呢,可以用化学分析法。
就是用一些化学试剂来检测苯酚。
比如说用三氯化铁试剂,把它滴到可能含有苯酚的溶液里,如果溶液变成紫色,那就说明里面可能有苯酚哦。
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不太准确,只能大概判断一下。
还有一种方法是分光光度法。
这个就稍微复杂一点啦。
先把要检测的样品处理一下,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的值,就可以算出里面苯酚的含量啦。
这个方法比较准确,但是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
另外呢,还可以用色谱法。
比如说气相色谱法或者液相色谱法。
把样品注入到色谱仪里,然后根据苯酚在色谱图上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就可以确定苯酚的存在和含量啦。
这个方法非常准确,但是设备也比较贵,操作也比较复杂。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要检测一个水样里有没有苯酚。
我们先用了化学分析法,滴了三氯化铁试剂,发现溶液变成了紫色,我们就觉得里面可能有苯酚。
但是为了更准确地确定苯酚的含量,我们又用了分光光度法。
我们把水样处理好后,放到分光光度计里测量吸光度。
最后算出了苯酚的含量。
还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工厂检测废水,他们怀疑废水里有苯酚。
我们就用了色谱法,把废水注入到液相色谱仪里。
果然,在色谱图上看到了苯酚的峰,我们就确定了废水里有苯酚,还测出了含量。
总之呢,苯酚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要是你只是想大概判断一下有没有苯酚,化学分析法就可以啦。
要是你需要准确地知道苯酚的含量,那就可以用分光光度法或者色谱法。
苯酚含量测定

1 溴酸钾法KBrO 3是强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半反应如下:BrO3- + 6H + + 6e - = Br- + 3H 2O E q = 1.44VKBrO 3容易提纯,在453K ( 180 C)烘干后,可以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也可以配成近似浓度后,用碘量法标定。
在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KBrO 3与过量KI作用,析出12,反应如下:BrO3- + 6I - + 6H + = Br- + 3I 2 + 3H 2O析出的|2,用Na2S2O3标准溶液来滴定。
溴酸钾法可用于测定Sb3+。
在酸性溶液中,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可用溴酸钾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Sb3+:3Sb3+ + BrO 3- + 6H+ = 3Sb5+ + Br- + 3H2O过量一滴 KBrO 3溶液,即将指示剂氧化,使甲基橙褪色,从而指示终点的到达。
此法也可直接滴定 AsO 33-及TI+等。
在酸性溶液中, KBrO3-KBr 标准溶液发生以下反应: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生成的Br2与待测物(如苯酚)作用,剩余的 Br2用KI还原Br 2 + 21 - 2Br- + I 2析出的I2可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溴酸钾-碘量法主要用于苯酚的测定。
通常在KBrO3的标准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KBr,将溶液酸化。
2溴酸钾碘量法在酸性溶液中KBrO3-KBr标准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定量的 B"。
KBrO3 + 5KBr + 6HCI = 3Br 2 + 6KCI + 3H 20Br2与苯酚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过量的Br2与三溴苯酚继续反应,生成溴化三溴苯酚过量的Br2、溴化三溴苯酚均与KI反应,生成120H+2H+ + 2I-OErBr2 + 21 - = 2Br - + I 2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1212 + 2S 2O32- = 2I - + S4O62-3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及相应条件;相关的计算公式:(1)苯酚,Br2,S2O32-之间的摩尔比;(2)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3)每升试样中苯酚含量(C6H5OH)(g ・-1L的计算公式。
苯酚含量的测定

苯酚含量的测定一、实训目的1.掌握KBrO3-KBr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溴量法测定苯酚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本实验空白实验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二、原理KBrO3与KBr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可产生相当量的Br2。
Br2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稳定的三溴苯酚,反应如下:KBrO3 + 5KBr + 6HCl = 3 Br2 + 6KCl + 3H2O若加入过量的Br2与苯酚反应后,剩余的Br2用过量的KI还原,析出的I2可用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Br2 + 2KI = I2 + 2 KBrI2 + 2Na2S2O3 = Na2S4O6 +2NaI三、试剂1.苯酚试样。
2.固体KBrO3、KBr。
3.浓HCl。
4.KI溶液(100g/L)。
5.NaOH溶液(100g/L)。
6.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 mol/L。
7.淀粉指示液(5g/L)。
8.氯仿四、实训内容1.配制KBrO3-KBr标准溶液c(1/6 KBrO3)=0.1 mol/L:称取0.5g(准至0.1g) KBrO3和2.5gKBr,放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稀释至150mL,搅匀备用。
2、苯酚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苯酚试样0.2~0.3g(称准至0.0001g)放于盛有5mLNaOH溶液的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仔细将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烧杯数次,定量转入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试液25.00mL,放于碘量瓶中,用滴定管准确加入KBrO3-KBr标准溶液30.00~35.00mL,微开碘量瓶塞,加入10mL(1+1)HCl,立即盖紧瓶塞,振摇1~2min,用蒸馏水封好瓶口,与暗处放置15min。
微启瓶塞,加入KI溶液10mL,盖紧瓶塞,充分摇匀后,加氯仿2mL,摇匀。
打开瓶塞,冲洗瓶塞和瓶壁,立即用c(Na2S2O3)=0.1 mol/L 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
苯酚系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 掌握苯酚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3. 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苯酚(C6H5OH)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和环境中。
苯酚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而鉴定则可通过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来实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定苯酚含量的常用方法,基于苯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苯酚标准溶液2. 水样3. 无水乙醇4. 氢氧化钠溶液5. 氢氧化钠固体6. 碘化钾溶液7. 碘单质8. 氯化铁溶液仪器: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分光光度比色皿3. 电子天平4. 移液器5. 烧杯6. 滴定管7.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苯酚的提取-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 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相,备用。
2. 苯酚的鉴定- 取少量苯酚标准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沉淀。
- 取少量苯酚标准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紫色沉淀。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 配制一系列苯酚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在270-295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苯酚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取水样,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其在270-295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苯酚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苯酚的提取- 水样与无水乙醇混合后,分层明显,有机相为上层,苯酚主要存在于有机相中。
2. 苯酚的鉴定-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标准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苯酚存在。
- 加入氯化铁溶液后,苯酚标准溶液中出现紫色沉淀,进一步证明苯酚的存在。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9。
- 水样中苯酚含量为XX mg/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苯酚的提取效果受水样中其他有机物的影响较大,可能影响苯酚的提取效率。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2011-01-2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2011-01-1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测试目的】一、掌握紫外光谱法举行事物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学习UV85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施用方法。
【测试原理】含有苯环和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区有特性吸收。
事物结构不同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曲线不同。
其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摩尔吸收系数εmax 及吸收曲线的形状不同是举行事物定性分析的依据。
由于在λmax处吸光度A有最大值,在此波长下A随浓度的变化最为明显,方法的灵敏度最大,故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作苯酚水溶液(试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再由曲线上找出λmax,据此对事物举行定量分析。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举行定量分析时,若被分析事物浓度太低或者太高,可以使透光率的读数扩大10倍或者缩小10倍,有利于低浓度或者高浓度的分析,其方法原理是依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
【仪器与试药】⑴主要仪器:岛津UV17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吸收池二个;25mL容量瓶7支;5mL、10mL移液管各1支;100mL、250mL烧杯各一个;吸耳球一个。
(2)试药:苯酚标准溶液:100mg/L;样品溶液(未知浓度)【测试内部实质意义与步骤】一、定性分析⑴、分析溶液的配合制造取5支25mL的容量瓶,用移液管分别准确加入1.0mL、2.0mL、3.0mL、4.0mL、5.0mL浓度为100mg/L的苯酚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5mL刻度,摇匀。
测试数据记录于标准表中。
(2)、确定最大吸收波长苯酚未知液的配合制造:取A或者B溶液1mL于25mL的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浓度大约为0.003mol/L,取稀释后的苯酚标准溶液,在UV17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用1cm石英吸收池,去离子水作参比溶液,在200~330nm波长规模内举行扫描,绘制苯酚的吸收曲线。
在曲线上找出λmax一、λmax2。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酚含量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酚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2、熟悉定性、定量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吸收光谱法,它是研究分子吸收200.0~80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是研究物质电子光谱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定分子对紫外光的吸收,可以对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苯酚已经被列入有机污染物的黑名单。
但在一些药品、食品添加剂、消毒液等产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苯酚。
如果其含量超标,就会产生很大的毒害作用。
苯酚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270nm。
对苯酚溶液进行扫描时,在270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
定性分析时,可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标准样品和未知样品进行波长扫描,通过比较未知样品和标准样品的光谱图对未知样进行鉴定。
在没有标准样品的情况下,可根据标准谱图或有关的电子光谱数据表进行比较。
定量分析是在270nm处测定不同浓度苯酚的标准样品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再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可得出未知样中苯酚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容量瓶(1000ml、250ml、50ml)3.吸量管(5ml、10ml)4.苯酚(AR)于5支50ml的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5 ml、2ml、5ml、10ml、20ml的10ug/ml苯酚标准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四、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在标准系列溶液中任取一种,以水为参比,分别在波长200~300nm之间以10为间隔测定其吸光度,在吸光度最大值附近以间隔2nm为单位测定,直至找到最大吸收波长。
五、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1)、标准表(2)、苯酚的吸收曲线图(根据上表任意组标准溶液数据作图)(3)、标准曲线图C phenol (mg/L)标准曲线方程:Y =0 .055+ 0.1515 * X相关系数r=0.9979六、苯酚浓度的测定在相同情况下,直接测定未知样品的吸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1.样品制备:量取适量待测溶液,使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得到待测
样品。
2.仪器检查:按洗脱的初始体积比将流动相A(如1.0‰TFA-乙腈溶液)和流动
相B(如1.0‰TFA-水溶液)接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C色谱柱中平衡,检查仪器各系统,确保仪器正常。
3.检测前准备:设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包括压力警戒、检测波长、
流速、进样量、柱温等参数。
随后继续按初始体积比将流动相A和流动相B 接入C色谱柱中,直至C色谱柱内的各物质含量达到动态平衡。
4.苯酚洗脱:将步骤1中得到的样品加入至已平衡的C色谱柱中,按流动相A
和流动相B之间的体积比的不同分成多个洗脱阶段,依次对样品中的苯酚进行梯度洗脱,记录色谱图。
5.绘制线性回归方程:精密量取不同浓度的苯酚标准溶液作为标准对照液,按
照上述洗脱阶段进行梯度洗脱,记录色谱图,测得标准对照液的吸收峰面积。
以标准对照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的线性回归方程。
6.苯酚含量测定:将待测样品的苯酚的吸收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中,计算
得到样品中苯酚的含量。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
1.原理:供试品加水溶解后,取适量置碘瓶中,加入溴滴定液和盐酸,摇匀后
静置,再加入碘化钾试液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苯酚的含量。
2.试样制备:制备溴滴定液、碘化钾试液、淀粉指示液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等
所需试剂。
3.操作步骤:按照上述原理中的步骤进行操作,记录滴定结果,并用空白试验
校正。
根据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苯酚的含量。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苯酚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