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酚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酚类化合物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 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 二酚,甲醇(色谱纯)
定性标准溶液: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 二酚,含量均为100μgml-1单标水溶液 定量标准溶液:含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 苯二酚各适量,至于50ml容量瓶中,用二次 蒸馏水定容,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100μgml1和200μgml-1的混合标准溶液。
附Ⅱ:(预习)实 验 报 告 格 式
1.工作准备 实验室级别:温度: 相对湿度: 高效液相所用液体的确认 样品确认 2.高效液相柱状态确认 柱型: 。高效液相柱连接是否完好 平衡柱 流动相: 流速: (ml/min)时间: (min) 2、上样 上样量: μl 流速: (ml/min) 样品采集时间 (min) 检测波长 (nm) 3 、清洗 流动相: 流速: (ml/min)时间: (min) 4、封柱 流动相: 流速: (ml/min)时间: (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 苯酚类化合物
指导教师:刘晓宇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高压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使 用方法。 2、了解反相液相色谱仪的分离非极性与弱极 性化合物的基本原理。 3、站我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苯酚类化合物试 验条件。 4、对水中苯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反相液相色谱法 是指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 性的分离体系。 分离机理:基于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疏水作用力 的差别。 2、定性分析: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条件 1)色谱柱: 2)流动相:甲醇水溶液(甲醇:水=20:80)流 量为1.2mlmin-1 3)紫外光度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0nm 4)进样量:20μg
2、具体步骤 1)用20%甲醇清洗进样针 2)进样针吸取对本二酚标准溶液,测得保留时 间吸光度(t1,A1) 3)进样针吸取邻本二酚标准溶液,测得保留时 间吸光度(t2,A2) 4)进样针吸取样品溶液,测得3个峰值的保留 时间,吸光度(t1’、t2’tx’ A1 ’ Ax’ A2 ’ ) 5)计算邻本二酚、对苯二酚的浓度

水样中苯酚测定

水样中苯酚测定

反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苯酚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
2. 学会利用内标法对物质进行色谱定量分析
二.仪器与试药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10AVP型)、溶剂过滤器、样品溶液过滤器、微量进样器
试药:甲苯(分析纯)、苯酚(分析纯)、甲醇
三、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250×4.6,5um)
流动相:甲醇-水=70:30 (v/v)
检测器及检测波长:紫外检测器254nm
流速:1.0ml/min
四、实验操作
1. 内标物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甲苯,加甲醇溶解后制成0.5 mg/mL的内标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苯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后制成0.4 mg/mL的对照品溶液。

3. 调用或创建咖啡因测定方法并运行方法
4. 测定
⑴校正因子的测定:取400uL内标溶液和200uL对照品溶液混合。

待基线平稳后,吸取5μL 进样。

⑵样品测定:取400uL内标溶液和200uL样品溶液混合。

待基线平稳后,吸取5μL进样。

五、数据处理及计算
六、思考题
1.如何判断第一个色谱峰就是苯酚的峰?
2.简述三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

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样品制备:量取适量待测溶液,使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得到待测样品。

2.仪器检查:按洗脱的初始体积比将流动相A(如1.0‰TFA-乙腈溶液)和流动相B(如1.0‰TFA-水溶液)接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C色谱柱中平衡,检查仪器各系统,确保仪器正常。

3.检测前准备:设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包括压力警戒、检测波长、流速、进样量、柱温等参数。

随后继续按初始体积比将流动相A和流动相B 接入C色谱柱中,直至C色谱柱内的各物质含量达到动态平衡。

4.苯酚洗脱:将步骤1中得到的样品加入至已平衡的C色谱柱中,按流动相A和流动相B之间的体积比的不同分成多个洗脱阶段,依次对样品中的苯酚进行梯度洗脱,记录色谱图。

5.绘制线性回归方程:精密量取不同浓度的苯酚标准溶液作为标准对照液,按照上述洗脱阶段进行梯度洗脱,记录色谱图,测得标准对照液的吸收峰面积。

以标准对照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的线性回归方程。

6.苯酚含量测定:将待测样品的苯酚的吸收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中,计算得到样品中苯酚的含量。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1.原理:供试品加水溶解后,取适量置碘瓶中,加入溴滴定液和盐酸,摇匀后静置,再加入碘化钾试液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苯酚的含量。

2.试样制备:制备溴滴定液、碘化钾试液、淀粉指示液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等所需试剂。

3.操作步骤:按照上述原理中的步骤进行操作,记录滴定结果,并用空白试验校正。

根据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苯酚的含量。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苯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α-萘酚

实验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α-萘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和α-萘酚一、实验目的1、了解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初步学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α-萘酚。

二、实验原理1、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溶于流动相中的各待测组分经过色谱柱固定相时,由于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收、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又称色层法、层析法。

2、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四个系统即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正是根据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关系,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测物所含有的物质。

3、苯酚及α-萘酚的分离原理及标准溶液准备对于一些组分比较简单的已知范围的混合物,或无已知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保留值定性。

保留值的大小取决于分配系数之比,即与组分的性质、固定液的性质及柱温有关,与固定液的用量、柱长、流速及填充情况无关。

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用对照品配成不同浓度的对照液,定量进样,用峰面积或峰高对对照品的量(或浓度)做校正曲线,求回归方程,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分析试样,计算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校正曲线法。

通常截距近似为零,若截距较大,说明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本实验,苯酚的波长为270nm,α-萘酚的波长为295nm。

使得两种物质的吸收峰达最大值,最终选定在254nm条件下。

分别配置单样和混合液浓度为100mg/L、80mg/L、60mg/L、40 mg/L、20mg/L标准溶液,分别进样,记录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用于定性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废水中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废水中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废水中酚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废水中酚类物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步骤;2.熟悉水中分离化合物的分离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酚类化合物是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

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酚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化学毒物。

低浓度时使细胞变性,高浓度时使蛋白质凝固。

酚类化合物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体内。

低浓度可引起蓄积性慢性中毒,高浓度可引起急性中毒以致昏迷死亡。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类化合物可以保持原化合物的组成不变,直接测定,对各种不同取代基的酚类化合物可以同时进行分离和分析,此法具有重现性好,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三、仪器条件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紫外光度检测器、六通进样阀、色谱工作站2、试剂:苯酚、甲酚、间苯二酚为分析纯;甲醇为色谱纯;纯水为重蒸水.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配制苯酚、甲酚、间苯二酚浓度为250 mg/L,甲醇溶液10.0 mg/L。

3、实验条件:色谱柱:C18 柱(4.6 mm ×250 mm,5 μm) ,柱温:28 ℃流动相:甲醇:水= 45:55,流量:1.0 ml·min-1紫外分光检测器:测定波长233、274 nm进样量:20μl四、实验步骤1. 将配制好的流动相于超声波清洗器上脱气15 min 。

2. 根据实验条件,将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步骤调节至进样状态,待仪器液路和电路系统达到平衡,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

3. 吸取20μl 标准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重复进样。

4. 检测废水的酚类物质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酚.do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酚.doc

实验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酚一、实验目的1.1熟悉HPLC仪器的各个部件及熟悉操作方法;1.2掌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酚的定性、定量分析;1.3掌握水样中苯酚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HPLC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特点1.高压: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

一般可达150~350×105Pa。

2. 高速: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较经典色谱快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相色谱法少得多,一般少于1h 。

3. 高效:近来研究出许多新型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4.高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如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1g。

另外,用样量小,一般几个微升。

5.适应范围宽: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

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 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挥发性酚(以苯酚计)、2,4,6-三氯酚、五氯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挥发性酚(以苯酚计)、2,4,6-三氯酚、五氯酚
世界最新 医学 信息 文摘 2018年 第 1 8卷 第 20期
· 论著 ·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同 时测 定 水 中挥 发 性 酚
(以 苯 酚 计 )、2,4,6一三 氯 酚 、五 氯 酚
瞅 人成 ,郭申色,;j=2,陈 少 , 俯 ,练
(1. J)-iflI 4 女 】=!iII; - l{l4 { ,tL、,j’ : 厌 526060;2. {哭f} l巧 l 0突 0{:!j}f ̄h-It!rflIfIJ tL,.J 。 }足 5201()0)
protection.Methods To explore and study detect ion condit ions and te chnical indicators(1i near correlat ion coefficient,
detection limit,recovery rate and precision degree)of 3 kinds of phenolic compounds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high
u Tian—cheng ,G
UO Yan—fen 2t CH
EN
Shao—fang ,
TAN Qian ,LIAN Cui.w
en
f】.Zhaoqing Cit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for,Zhaoqing Guangdong 526060;
摘 要 : 目的 建立 一种 高效、 实用、环保 的新检 测方 法。方 法 对采 用 固相 萃取 .高效液相 色谱 法对 3种酚类 化合物 的检 测条件和技 术指标 (线性 相关 系数 、检 出限、 回收 率和精 密度 等 )进 行探讨研 究。结 果 线性相 关 系 数均 在 0.9999以 上。检 出限分 别是 0.08 u g几、0.04 u g/L、0.02 Ij g/L。回收 率分 别是 97.5%.I】6.9%、94.4%一 l20.0%、87_3%一l18.7%,RSD值分 别是 2.1%一2.7%、2-2%.2.6%、2.0%一2I3%。结论 所 建立的新 方法 。灵敏 度 高 。 低 毒环保 。具有很 高的 实用性。 关键词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 ;挥发性酚 ;2,4,6.三氯酚 ;五氯酚 :固相 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物质

2017年04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物质景阳贺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319)摘要:在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中,水资源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酚类物质作为一种较为常见且难以处理的污染物,其在淡水资源中的存在极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相关环保部门应该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淡水资源酚类物质含量、种类的测定,以便更加精确地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

本文以某地区河水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河水样本中含有的酚类物质进行精确测定和分析。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类物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酚类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工业污水、地下水等途径汇入河流、湖泊,对水资源产生污染。

对于作为一种工业化学污染物,酚类物质的存在会对水资源的质量、安全性产生极大影响。

相关环保部门需要通过测定水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改善水资源的质量,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

与其他酚类物质测定方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水中酚类物质种类、含量方面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

1实验仪器与试剂这里选用Mill 色谱管理软件、2690型分离系统、996型紫外线检测器、Inte 质谱检测器作为测定水中酚类物质的实验仪器。

在实验试剂方面,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水中酚类物质检测所需的试剂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磷酸二氢钾、二甲基苯酚、乙腈、蒸馏水、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四硝基苯酚等。

为了保证酚类物质的检测质量,本研究选用的酚类物质含量全部高于95%[1]。

2样品选择这里以某地区的河水作为样品来源,利用孔径参数为0.45μm 的滤膜对样品进行初步过滤。

将过滤后的河水体积控制在250mL[2]。

当初步处理完成后,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提高河水样品的pH 值。

经测定,原河水样品的pH 值为10.45,采用碱溶液将其pH 参数提高为13左右时,停止上述处理;利用流速参数为每分钟10毫升的速度,将pH 值为13的河水样品通过活化好的小柱[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酚
一、实验目的
1.1熟悉HPLC仪器的各个部件及熟悉操作方法;
1.2掌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酚的定性、定量分析;
1.3掌握水样中苯酚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HPLC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特点
1.高压: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

一般可达150~
350×105Pa。

2. 高速: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较经典色谱快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相色谱法少得多,一般少于1h 。

3. 高效:近来研究出许多新型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4.高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如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1g。

另外,用样量小,一般几个微升。

5.适应范围宽: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

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 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

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的要求配备一些附属装置,如梯度洗脱、自动进样及数据处理装置等,如图1所示。

图1 液相色谱仪结构示意图及工作流程图
方法原理: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相同物质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据此可对某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待测物质含量与仪器响应值呈线性关系,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可实现对待测物质的定量分析。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⑴岛津(SHIMADZU)LC-20A液相色谱仪:
①流动相:乙腈、MQ水(由铝箔纸包裹,防止其中产生藻类,堵塞进口)
②高压输液泵:并联式微体积柱塞往复泵(Prominence LIQUID CHROMATOGRAPH)型号:LC-20AD
厂家:UFLC SHIMADZU
③色谱柱:固定相填充物:十八碳(C18)
型号:Intertsil ODS-SP
参数:填充物粒径:5 μm 内径×长度:4.6×250 mm
④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
型号:SPD-M20A 电压:230V
厂家:SHIMADZU
⑤脱气装置:型号:DQO-20A5
⑥进样装置:高压六通进样阀
两个状态:Load:样品进入六通阀,未入色谱柱 Inject:位于六通阀的样品进入色谱柱种类:SIL-10A 、SIL-10Ai 、SIL-10ADVP
⑦淋洗液(洗针、洗阀):甲醇
⑵移液管2 mL、5 mL各一支
⑶具塞离心管10 mL三支、1.5 mL一次性离心管一支
2. 试剂:甲醇(色谱纯);苯酚标准使用溶液(10 mg/L)
待测水样。

四、实验步骤
1 标准系列配制
取苯酚标准使用液0.50、1.00、2.00 mL于10 mL的具塞离心管中,用甲醇定容至5 mL,混匀。

待测。

2 样品的制备
取水样约1 mL于1.5 mL一次性离心管中。

待测。

3 色谱参数
色谱柱:C18 柱;
流动相:乙腈、水;
梯度洗脱程序:
流速:1.0 mL/min;
柱温:室温;
进样量:20 μL;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80 nm
4 测定
测定标准系列,再测定样品。

根据标准系列中苯酚的保留时间,定性确定样品中的目标物。

记录标准系列和样品中目标物的峰面积。

五、数据记录与计算
(1)标准系列c=4mg/mL的谱图及样品的谱图:
样品谱图(图2)中,三个明显高的峰的记录数据如下表
表1 样品的谱图中三个峰的特征数据
保留时间(t/min ) 色谱峰面积/counts 色谱峰高/mAU 第一个峰 3.892 22907 2928 第二个峰 4.307 182.47 第三个峰
4.879
20567
图1 标准系列c=4mg/mL 的谱图
图2 样品的谱图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min
-0.5
0.00.51.01.52.02.53.03.54.04.55.05.56.0mAU
280nm,4nm (1.00)3.773/6662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min
-0.5
0.00.51.01.52.02.53.03.54.04.55.05.56.0mAU
280nm,4nm (1.00)3.773/66625
2. 标准系列和样品中苯酚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等实验数据:表2 标准系列和样品中苯酚的谱图峰的特征数据
标准样品体积/mL 保留时间t/min
色谱峰面积
/counts
色谱峰高/mAU
浓度
/(mg/mL)
1 0.5 3.951 17640 1209 1.0
2 1.0 3.837 34754 296
3 2.0
3 2.0 3.773 66625 5258 4.0
样品- 3.892 22907 2928 1.3
六、思考题
1液相色谱使用的注意事项;
答:流动相必须用HPLC级的试剂,使用前过滤除去其中的颗粒性杂质和其他物质(使用0.45um或更细的膜过滤),气泡会致使压力不稳,重现性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每次做完样品后应该用溶解样品的溶剂清洗进样器,C18柱绝对不能进蛋白样品,血样、生物样品。

如果进液管内不进液体时,要使用注射器吸液:通常在输液前要进行流动相的清洗,更换流动相时应该先将吸滤头部分放入烧杯中边振动边靖洗,然后插入新的流动相中,更换无互溶性的流动相时要用异丙醇过渡一下。

2何谓梯度洗脱,有何特点;
答:梯度洗脱是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洗脱能能力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和极性的一种洗脱模式.当样品混合物中化合物的保留差异很大,用单一流动相等度洗脱时,分离时间太长,而且随保留值增大,后洗脱的色谱峰谱带变宽,使峰检测发生困难.有时甚至会发生部分化合物保留太强,不能洗脱下来,此时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一般用液相色脯装置来实现.高压梯度,低压梯度两种装置.
3正相高效液相色谱与反相有何差别。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也就是以及性键合相为固定相(常以氨基、氰基键合相等作为固定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也就是以非极性键合相为固定相(常以十八硅烷C18、辛烷C8、甲基C1、苯基等作为固定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