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是怎样的
地膜覆盖的方法

地膜覆盖的方法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在作物生长季节将特殊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表面,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节约水源、抑制杂草生长等目的。
在实施地膜覆盖技术时,有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膜覆盖的方法,并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意义。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膜材料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用的地膜材料有黑色和透明两种。
黑色地膜可以有效地吸收太阳光热,提高土壤温度,适用于寒冷地区或者寒冷季节种植的作物。
透明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和光照,适用于暖地区或者温暖季节种植的作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膜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节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
其次,准备工作要做到位。
在使用地膜覆盖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松土和平整处理,以确保地膜与土壤接触紧密,避免出现气泡和断裂。
此外,还要设置好农田的排水系统,避免水涝情况的发生。
这些准备工作对于地膜覆盖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务必要认真对待。
然后,正确的覆盖地膜。
在覆盖地膜时,需要确保地膜的紧密贴合土壤表面,尽量减少气泡的产生。
可以使用专门的地膜覆盖机械进行覆盖,也可以手工铺设。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保证地膜的整齐、紧凑和平滑,以利于作物的种植和管理。
接下来,注意进行及时的养护管理。
地膜覆盖后,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由于地膜的覆盖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杂草的生长,因此可节约用水,减少人工除草的频率。
但同时也要注意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及时进行施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地膜使用完后要及时清理。
在作物生长季结束后,需要将地膜进行清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更好地保护土壤资源。
清理地膜时,可以将其剪成小块,再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地膜覆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能够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节约水源和减少杂草生长。
在实施地膜覆盖时,选择合适的地膜材料,做好准备工作,正确覆盖地膜,并进行及时的养护管理和清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地膜蔬菜的种植方法

地膜蔬菜的种植方法
1、地膜覆盖之前应重施底肥、一般按蔬菜作物一季所用总肥料量的60%~70%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2、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果菜类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底肥采用窝施或沟施的方式在定植前3~5天施入。
3、定植后在进行农事操作管理时,要尽量不损坏地膜,发现地膜破裂或四周不严时应及时用土压紧,保证地膜的效果;在肥水管理上应掌握“前期控、中后期追”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塑料管前端套竹扦插入膜内土壤喷施粪水。
4、早春蔬菜地膜覆盖栽培茄果类定植时间在气温高于12℃时定植,其他瓜类、豆类蔬菜可以提前,茄果类一般带蕾定植。
5、蔬菜定植后要立即盖膜(有的地方是先盖膜后定植,但经过多年实践比较这种方式地膜损坏较大,也不利于拱棚育的蔬菜苗对外界气温的适应),地膜必须拉紧铺平无皱折,并尽可能与厢面紧贴,但不能压到菜苗,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压实,对杂草较多的地块可在盖膜前厢面实施芽前除草技术。
6、针对早春气温低茄果类蔬菜落花严重,应采用2-4D等生长素等激素稳花稳果。
第 1 页共1 页。
红薯盖地膜的栽种方法

红薯盖地膜的栽种方法
红薯盖地膜是一种种植红薯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保温保湿,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红薯盖地膜的栽种方法:
1. 确定种植时间:红薯适合在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春季、夏季和早秋季节种植。
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栽种。
2. 地面准备工作:先将地面平整,清除杂草,再将土壤深耕30-40厘米,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肥力。
接着将土壤压实,再次平整土地。
3. 盖地膜:栽种前,需要先将黑色的地膜铺在土地上,然后用石头或其他重物将其紧密地压在地面上。
地膜的作用是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防止杂草生长。
4. 种植红薯:在地膜上切开一条长约20厘米的缝隙,将红薯插入土壤中,注意红薯的深度应该在10-15厘米之间。
同一个缝隙内,每株红薯的距离应该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
5. 水肥管理:红薯栽种后需要及时浇水,并适量施入肥料,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浇水和施肥的次数和量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红薯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调控。
总之,采用红薯盖地膜的栽种方法可以增加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避免杂草的生长和害虫的侵害。
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种植方法,值得尝试。
- 1 -。
水稻覆膜种植技术

水稻覆膜种植技术水稻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在水稻生长期间,将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在水稻田地表面,以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的一种种植方法。
以下是水稻覆膜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1. 土壤准备:在选择种植地点之后,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清除杂草和残留物,并耕作犁地,使土壤松软。
2. 覆膜材料选择:水稻覆膜通常使用黑色或透明的聚乙烯薄膜。
黑色薄膜可以吸热,提高土壤温度,透明薄膜可以保持湿度和控制杂草生长。
3. 覆膜操作:将薄膜铺设在整个水稻田地表面上,并用土壤或钉子固定边缘,以防止被风吹走。
确保覆盖整个水稻田地,使膜与土壤接触良好。
4. 播种:在覆膜完成后,进行水稻的播种。
可以通过在覆膜上划小的孔来种植水稻种子,也可以先在覆盖薄膜之前进行直播。
5. 管理措施:水稻覆膜种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
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
覆盖薄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提高水稻的生长条件。
6. 膜的使用期限:水稻覆膜一般在水稻苗期到抽穗期之间进行。
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使用期限。
通过水稻覆膜种植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提高土壤温度:薄膜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增加土壤温度,有利于水稻生长。
- 保持土壤湿度:薄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控制杂草生长:覆盖薄膜可以阻断杂草的生长,减少与水稻的竞争,提高水稻产量。
- 减少水分浪费:覆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用水资源。
- 增加产量: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措施,水稻覆膜种植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水稻覆膜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合理的管理和操作也是确保水稻覆膜种植效果的关键。
地膜的使用方法

地膜的使用方法
地膜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覆盖材料,可以起到保温、保湿、防止草害、促进作物生长等作用。
下面介绍地膜的使用方法。
1.选购合适的地膜
选择合适的地膜是关键。
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期,选择不同厚度和颜色的地膜。
一般来说,夏季选用黑色或黑白相间的地膜,冬季选用透明或白色地膜。
2.清理土壤
在使用地膜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清理和平整。
将残留在土壤表面的秸秆、杂草等去除,并将土壤进行平整。
3.铺设地膜
铺设地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较低湿度天气进行铺设。
(2)将地膜展开并摊平在待种植区域上。
(3)将边缘部分埋入土中,以防止风吹动或水流冲刷。
(4)对于大面积铺设时,应该采取机械化作业方式。
4.固定地膜
为了使地膜更加牢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固定:
(1)使用专用的地膜夹,将地膜夹住。
(2)将石头或其他重物放置在地膜边缘处,以增加稳定性。
5.开孔种植
开孔种植是指在地膜上开出适当大小的孔洞,将种子或幼苗放入其中。
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孔洞大小应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
(2)在开孔前,需要先确定好种植的密度和行距。
6.维护管理
铺设地膜后,需要及时进行维护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定期检查地膜是否破损或变形,并及时修补或更换。
(2)控制土壤湿度,避免过度干旱或水浸。
(3)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等工作。
以上就是地膜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
通过正确使用地膜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周期等效果。
盖地膜的技巧

盖地膜的技巧
盖地膜是种植作物的一种常见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持土壤温湿度、提高作物产量。
以下是几种盖地膜的技巧:
1. 土壤准备:先将土地杂草清除干净,并整平土壤表面,去除大块物质和杂质。
2. 选用适合的地膜材料:根据不同的作物和栽培需要选择适合的地膜材料,有黑色、透明、微孔等不同种类。
3. 固定地膜:在地膜四周挖掘凹槽,并将地膜用夹具或者土壤轻轻镶嵌固定。
4. 铺设地膜:将地膜均匀平整地覆盖在土壤表面上,尽量减少地膜褶皱和空隙。
5. 开孔定植:根据需要,在地膜上开孔,开孔大小适当,避免损伤作物根系和细胞,并方便植物生长。
6. 浇水与施肥:在开孔处进行浇水和施肥,避免水分和养分流失,并保持作物的正常生长。
7.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地膜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及时修补,清除地膜下的杂草和积水。
8. 及时拆除地膜:当作物生长结束或需要调整土壤环境时,及时拆除地膜,方便土壤通气和养分循环。
总的来说,盖地膜技巧旨在确保地膜的牢固和完整,维持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生长的质量和产量。
地膜覆盖操作方法

地膜覆盖操作方法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生产技术,用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以及防止土壤侵蚀等。
地膜覆盖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土壤准备:先平整耕作地,清除杂草和石块,犁地并耙平,保持土壤湿润。
2. 铺设地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地形情况选择合适的地膜类型(例如黑色反光地膜、透明地膜等),将地膜整齐铺放在耕作地表面,要保证地膜与地面紧密贴合。
3. 固定地膜:将地膜两侧的边缘埋入土壤中,或者使用专用的地膜固定器或钉子固定地膜,以防止风吹或水冲移动。
4. 种植作物:在地膜上开孔,根据作物的品种和行距适当留出种植孔,然后将作物的幼苗或种子种植到孔中,并保持良好的灌溉和管理。
5. 地膜维护:定期检查地膜和固定装置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及时修补或更换。
6. 收获和处理地膜:在作物生长周期结束后,及时对地膜进行收获和处理。
收获作物时,要小心地将地膜抬起,避免将地膜损坏或留在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
地膜覆盖的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良,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
和土壤状况。
简述地膜覆盖的方法

简述地膜覆盖的方法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种植技术,它可以有效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地膜覆盖的简要方法:
1. 地面清理:清除农作物残留物和杂草,确保地面平整。
2. 土地整理:耕作、平整土地,保证土层平稳,无硬块。
3. 地膜铺设:在整理好的土地上铺上地膜,尽量确保地膜平整,紧贴地面,不留空隙。
4. 固定地膜:在地膜的四周或中间固定,以防止地膜被风吹起
或被动物破坏。
5. 制造孔洞:在地膜上制造足够大小的孔洞,以便种植作物。
6. 种植作物:在地膜上制造的孔洞中种植作物,把种植孔周围
的地膜轻轻埋在土中,确保作物生长期间地膜不会移动。
7. 管理:根据作物的需求,适时浇水、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
害等。
地膜覆盖方法简单易行,但是需要注意地膜的质量和厚度,以及作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和生长需求,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种植效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是怎样的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水稻田
地膜应用于水稻育秧其使用方法大致与先前的塑料薄膜育秧相同,即简易覆盖,秧田长在地膜形成的小棚内,但所用薄膜数是一项抗旱、节水、省工、高效的新技术,南北各省均有推广。
贵州省毕节县应用此法旱田种稻亩产可达千斤。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小麦
华北气温低、无霜期短,本来难以种植冬小科。
近年大规模发展地膜种麦,即在冬前播种后以地膜在畦面简易覆盖2-3周,尔后小心揭膜可再于冬前覆盖小麦或来春覆盖早春作物一次。
同时早春以地膜覆盖冬麦田也有明显增产作用。
此项技术既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益,又解决了长期难吃细粮之苦。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玉米
玉米也是喜温作物,在高寒地区生长不良,产量很低。
近年地膜种植玉米发展很快,增产明显,高产的可亩产1000公斤。
在贵州山区地膜玉米被誉为脱贫之路。
晋北一些地方推广地膜高粱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甘兰
甘兰的耐寒性较强,早春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于前1年12月下旬至当年1 月上旬在阳畦或小拱棚中提早育苗。
第二年早春用平畦覆盖,可比露地适期定植者提早5-7天定植。
近年来,大连市郊区采用沟畦覆盖,由于幼苗顶部有地膜防止晚霜危害,因此,定植期又比地膜覆盖者提早4-6天沟畦覆盖既增加了地温,又改善了局部空间的小气候,为甘兰苗期防霜、增温、保墒、促进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而可使甘兰提早7-10天收获,一般每亩增产20-30%。
据辽宁、黑龙江、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报道,亩增产31.5-
4.7%,亩产值增加115-253.7元,是甘兰早熟栽培值得重视的一项措施。
其它蔬菜如花椰菜、莴笋等也可按照甘兰的覆盖技术进行高垄或沟畦覆盖。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菜豆
菜豆是喜温作物,一般露地栽培的播种期是谷雨前后。
地膜覆盖的菜豆,
更可在温室内提前20天左右育苗,当豆苗露出心叶时,即可于清明节后定植,如此可比露地或地膜覆盖直播者提早20-30天播种,收获期提早15-20天,亩产可增加23-75%。
据北京试验,可增产42.4%,产值增中77.3%,早熟15天,每亩增收136元多。
黑龙江省伊春市、哈尔滨市增产27.3-125%。
矮生菜豆可采用平畦、高垄、高畦以及沟畦覆盖。
架豆也可采用高垄、高畦或沟畦覆盖。
豇豆等也可按照菜豆的覆盖方式进行覆盖,增产,增收效果也很显著。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黄瓜
黄瓜是栽培最广,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全年供应的一种蔬菜。
可进行早春、炎夏、晚秋等多季栽培,而且产量高、产值高、收效快、黄瓜地膜覆盖多采用温室及小拱棚育苗,四片真叶时定植,一般是在谷雨节前采用高畦或沟畦覆盖,比露地栽培早熟5-15天,产量提高30%以上。
山东、辽宁、新疆、甘肃等地产量提高达50%以上。
亩产值增加100元,最多达500-600元。
黄瓜除春季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以外、夏播、秋播采用地膜覆盖也有良好效果。
黄瓜炎夏地膜覆盖,播种初期地温较高,但因土壤潮湿,不会造成高温危害,到瓜秧长高时为地面遮荫,土温略高于露地。
由于地膜可以保持土壤的适宜温度起着护根保秧作用,因此瓜秧生长分健壮,可以正常结瓜。
可见地膜覆盖是夏播黄瓜的必要的栽培措施。
顺便提到的是番茄、茄子、甜椒等蔬菜亦可采用黄瓜的覆盖方式进行栽培。
甜椒采用小高畦覆盖银灰色反光薄膜更可起到避蚜,防止病毒病感染,而获得显著增产的效果。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西葫芦
西葫芦喜温和气候,多于春季进行早熟栽培。
春季2月下旬到3月上旬进行育苗,谷雨前采用高垄、小高畦覆盖,或采用沟畦覆盖,地膜小拱覆盖,以及穴坑覆盖。
近年来以沟畦地膜小拱覆盖者为多。
因为可提早定植期,而获得早熟、高产的效果。
亩产值提高100-400元。
深受生产者欢迎,同时也增多了市场上的花色品种。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棉花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是我国经济作物中推广较早、面积较大、效益显著的作物之一。
辽宁、山西、河南、新疆等省区都创出亩产150公斤皮棉高产纪录,一般均较露地栽培增产50%左右。
这项技术的推广,对于扭转我国长期进口棉花的情况和推动轻纺工业的起飞作出了贡献。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分高垄、平覆和沟覆三种,因地制宜选用。
在特早熟棉区热量资源不足的地方以垄覆为宜。
干旱缺水的棉田则以平覆或沟覆为好。
棉田地膜的覆盖度也可分高(90%左中)、中(70%左右)、低(50%左右)三种。
水肥条件好的棉田低覆盖为好,缺水棉田高覆盖可保墒,一般棉田中度覆盖效益最好。
特早熟棉区应尽量发挥地膜覆盖的热效应,”沟棚覆盖”效果最好,即播种在17厘米左右宽的小色内,沟上覆膜,可提早出苗7-10天,且可防冻害。
旱地棉田主要要发挥地膜的保墒增温效应,采用”沟种坡覆”可以加大地膜的径流量,使滴水归汤,可较常规覆膜增产10-20%。
盐碱地棉田则需以淡水压碱,开沟躲碱,沟低覆膜,以利全苗。
1983年农牧渔业部组织了由山西棉花研究所主持的,全国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协作组,对地膜植棉区域性和不同类型棉田的配套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有关论文200余篇,获得1985年部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协作研究认为地膜植棉增产的机理主要是由于三项效益,即补偿效应、土壤和环境稳定效应、光热效应。
从而促进了棉花的苗全苗壮,加快了生育进程,延长了有效花铃期,桃大、桃多,质量提高产量增加。
补偿效应是一是指地温对气温的补偿,二是指根系对茎叶的补偿。
并提出”地积温”的概念,建议作为棉花生育进程的热量指标。
土壤环境相对稳定效应系指提高了地温、增加湿度,同时保持了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减少了悬殊的干湿交替以及干旱对根系生长的不利影响。
光热效应则是前两个效应的集中反映,导致棉花生长发育的协调与加快。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花生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也已在华北、东北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深受群众欢迎。
据各地报告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六千余亩亩产超千斤。
辽宁省1983年地膜共生种植37万亩,平均亩产达282公斤,每亩可较露地种植增收50-100公斤。
地膜花生多以垄栽为主,要求施足底肥和灌足底墒水。
现在已有相应的机械可一次完成这几种作物。
常见作物的地膜覆盖种植:其它作物
烟草的地膜覆盖栽培,不但产量增加,而且使中上等烟叶比重增大,国内已推广应用。
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研所近年研究推广甘蔗地膜覆盖微膜袋育苗技术,将微膜袋育苗与地膜覆盖结合起不可快速育成壮苗,减少病虫为害,适应不良土壤环境条件,增产增收。
用此法栽植的甘蔗每亩可增产1.5吨,含糖量提高0.8%,亩产收益250元。
葡萄插条要求25-28℃发根,而芽的萌动则于13℃以上即开始,因而插条扦插后往往先发芽后发根。
致使插条水分枯竭而死。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林业局利用地膜增加地温的特点大面积推广葡萄地膜扦插,大大提高了扦插条成活率,每亩增收(减损)约1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