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合集十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11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11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11篇)大班科学教案篇一目标:掌握测量容器的科学使用;发现不一样大小的容器和测量结果的关系;愿意与同伴商量,合作进行操作记录。

重点:能掌握测量容器的科学使用;难点:发现不一样大小的容器和测量结果的关系;准备:米、碗18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两种各9个、笔(两人一份);记录表9张;统计表三张;调羹每组一个。

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

(2分钟)1、出示装有米的碗。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米,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知道里面有多少米?”2、幼儿讨论,启发幼儿用杯子量。

师:“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老师今天有带杯子来,那我们今天就用杯子当量具,你们帮我看看,杯子可以怎么帮助我们量出筐里有多少米?”(舀米过程示范一遍,提醒)3、教师示范并提醒:“唉呀,我舀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将米撒到外面去啦!”二、幼儿操作,探索量米的科学方法。

(27分钟)(一)一次操作:幼儿自由用杯子盛1、操作要求:1、将幼儿分成9组,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数杯数,数的人看同伴舀一杯就在相应的空格里画上一根棒,最后记录下小棒的总数;2、操作时,动作要快,还不能将米撒漏在外面,也不能使框中有遗留的米粒,这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完成后拿着记录表回到位置上等待。

2、集合统计,观察记录表,分析操作结果。

师:“看看你们的记录结果。

有xx,有xx,结果好像有不一样。

”师:“其实,今天老师带给每一组的米都是一样多的,给你们的杯子也是一样大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3、启发幼儿思考。

师小结:“因为每个人盛米的时候有多有少,这就影响了你们最后的结果,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每杯米盛的一样多呢?”幼儿讨论。

师:“将杯子在米中舀一舀,然后用手在杯子口上轻轻地划过,将多出杯子口的米拨掉,让杯里的米跟杯口一样平,就可以啦!老师给每一组提供一个调羹,把硬硬的调羹柄架在杯子口上,轻轻的划过。

示范:那如果米太少了呢?(最后的时候用调羹舀米)(二)第二次操作:要求用科学的方法量米1、操作要求:1、还是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数杯数(交换),数的人记住要一边数一边做记号在第二格;2、用公平的方法舀每一杯米。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班幼儿提供40个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教案。

教案一:彩虹实验目标:探究光的分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材料:玻璃杯、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白色蜂蜜步骤:1. 将蜂蜜倒入玻璃杯中。

2. 分别向三个杯子中加入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将三个颜色的食用色素滴入蜂蜜中心,形成彩虹。

教案二:水与油的实验目标:观察水和油的不相溶性质,学习分层现象材料:水、食用油、透明容器、食用色素步骤:1. 将透明容器分别倒入水和食用油。

2. 加入少量食用色素。

3. 观察水和油的分层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案三:橡皮向上浮的实验目标:观察橡皮在水中的浮力材料:橡皮、水盆、水步骤:1. 将水倒入水盆中。

2. 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是否浮起。

3. 解释橡皮浮起的原因。

教案四:种子发芽的实验目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材料:豆子、湿纸巾、玻璃碟步骤:1. 将豆子放在湿纸巾上,将湿纸巾放在玻璃碟上。

2. 每天观察豆子是否发芽,并记录生长情况。

3. 分析种子发芽的原因。

教案五:制作风车目标:动手实践制作风车,观察风的作用材料:颜色纸、牙签、剪刀、胶水步骤:1. 在颜色纸上剪出方形和圆形,大小各一个。

2. 将方形纸对角线剪开,再对折成三角形。

3. 将三角形的每个顶角都剪到约离底部1/3的位置,形成三个小片。

4. 在三角形底部贴上圆形纸。

5. 在牙签上用胶水固定风车纸片。

6. 吹气或者用风机吹风,观察风车的旋转。

教案六:魔法糖水实验目标:观察魔法糖水的变化,并了解溶解的原理材料:魔法糖、水杯、水步骤:1. 将魔法糖放入水杯中。

2. 倒入适量的水,等待片刻。

3. 观察魔法糖是否融化,水的颜色是否改变。

......(依次类推,共列举40个科学活动教案)通过这40个科学活动教案,大班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篇教案一:探索色彩-蔬菜涂鸦目标:通过观察蔬菜的颜色,让孩子了解色彩和植物之间的联系。

准备材料:- 清洁的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紫甘蓝等- 白色纸张- 水彩笔或彩色铅笔活动步骤:1. 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蔬菜的颜色,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察结果。

2. 将蔬菜切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块状。

3. 让孩子拿起蔬菜块,在白色纸张上来回涂抹,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效果。

4. 引导孩子用水彩笔或彩色铅笔记录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教案二:浮力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目标:通过实验让孩子理解浮力以及物体浮沉的原理。

准备材料:- 清洁的塑料瓶- 水- 不同大小、形状和重量的物体,如小玩具、木块等- 尺子活动步骤:1. 将塑料瓶装满水,让孩子观察瓶子内外的水平面。

2. 让孩子逐个将物体放入瓶子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3. 引导孩子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浸没深度,比较不同物体的结果。

4. 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察结果,解释浮力和物体浮沉的原理。

教案三:种子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准备材料:- 小型花盆或花盆植物- 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如豌豆、向日葵等- 盖子或透明塑料袋- 泥土或种植土活动步骤:1. 与孩子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重要性。

2. 分配给每个孩子一个花盆或花盆植物,并让他们在其中种植自己选择的种子。

3. 根据种子的要求,给予适量的水和阳光,并覆盖盖子或用透明塑料袋遮盖。

4. 鼓励孩子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到的变化和发现。

教案四:简单机械-斜面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让孩子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索简单机械的原理。

准备材料:- 斜面,可以使用书本或坡度适中的木板- 小汽车或小球等物体活动步骤:1. 与孩子一起观察和探讨斜面的形状和特点。

2. 将物体放在斜面上,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并比较与斜面无关的情况。

3. 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理解,解释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通用2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通用2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实验、观察中认识光的七种颜色,从而对光的现象产生兴趣。

2、培养独立操作的能力。

3、学习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种事物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1、一张大的彩虹图。

2、三棱镜、平面镜、大碗(装上水);剪刀、七色盘、小棍、透明胶;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关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一、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1、你看见过什么颜色?2、你知道光是什么颜色?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颜色?二、实验:七色光。

实验1:美丽的光。

1、用三棱镜的平面对着太阳,可看见光透过三棱镜后折射在白纸上的各种色彩,从而了解光的颜色。

2、大碗里装上水,将镜子斜放在碗里,让阳光透过水照在镜子上并反射到白墙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光的颜色。

实验2:吹泡泡。

1、引导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在太阳光下呈现出哪几种颜色?2、人造彩虹:艳阳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雾状喷向天空出现彩虹,观察其颜色。

实验3:七色转盘。

1、师:你们看,这个圆盘静止时有哪几种颜色?他们的颜色有什么区别?如果让这些圆盘转动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呢?看看不同图案的转盘转起来有没有不同的色彩。

2、幼儿边玩转盘边思考:当七色转盘转动时我们的眼睛看见什么颜色?为什么?3、教师小结:光有七种颜色,当它们一起飞快转动时我们会看到白色的光。

三、演示课件为幼儿介绍光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1、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

2、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

七色3、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大班科学教案30篇

大班科学教案30篇

大班科学教案30篇《大班科学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30篇!(1)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果实宝宝们长在哪里》含反思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发展探索能力。

2、探索一些植物果实生长的地方。

3、了解植物果实生长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1、各种植物果实:苹果、西瓜、土豆、藕、山芋、萝卜、菱、荸荠、梨、草莓等。

2、幼儿记录表每人一张,大记录表一张。

3、实物投影,录像。

4、游戏准备:植物果实图片若干,一棵树、一盆泥土、一盆水。

活动过程:一、出示几种果实,让幼儿观察。

1、分别出示苹果、西瓜、土豆、藕2、提问:你知道它长在哪里吗?3、幼儿间自由讨论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5、教师小结:苹果是长在树上的,西瓜是长在地面上的,土豆是长在泥土里的,藕是长在水里的。

二、观察探索各种果实,并记录。

1、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果实,请你们去观察一下,说说它们是长在哪里的?2、出示记录表要求幼儿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自由探索记录。

三、总结记录结果。

1、出示个别幼儿的记录表2、请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说说每一种果实它们是长在哪里的?2、出示大记录表,并根据总结结果作好记录。

3、教师小结通过记录结果,幼儿知道了有的果实长在树上,有的长在地面上,有的长在泥土里,还有的长在水里。

让幼儿了解植物果实生长的多样性。

四、游戏活动,把它们送回家。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游戏规则:(出示一棵树、一盆泥土、一盆水)长在树上的果实贴在树上,长在地面上的放在泥土上,长在泥土里的埋在泥土里,长在水里的放在水盆里。

1、幼儿根据自己拿到的果实图片,把它们送回家。

2、请幼儿相互检查游戏结果。

五、观看录像,了解无土栽培科技在不断发展,让幼儿知道有些农作物离开了泥土也能长出果实。

活动建议: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收集一些植物的果实,与同伴说说它们是长在哪里的?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这是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并记录在调查表格中.2.教师教学资源及教学挂图4幅。

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蜥蜴、青蛙、黄鼠狼、斑马、刺猬、乌贼、乌龟、壁虎、长颈鹿等动物图片以及背景图一张.3.“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ppt课件。

活动过程:1.出示调查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动物自我保护"的交流.师:孩子们前几天,我们发过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现在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调查结果.(幼儿自由发言)师:原来小朋友知道这么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你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做好准备.2.请幼儿听故事,初步了解保护色(1)出示枯叶蝶、蜥蜴、青蛙等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幼儿自由发言)(2)教师讲故事并进行提问,初步了解保护色(3)教师小结:枯叶蝶、青蛙等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老鹰不容易发现它们。

3.请幼儿观察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藏在图画里的动物。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2)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幼儿发言)(3)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似,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幼儿科学实验教案大班10篇

幼儿科学实验教案大班10篇

幼儿科学实验教案大班10篇这是幼儿科学实验教案大班1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光和影子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纸乌龟。

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

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二、引导幼儿操作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

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4.交流与讨论。

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探究

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探究

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探究《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探究》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探究!(1)大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乌龟》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2、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1、环境--一个适合探索影子的活动室。

2、教具:大手电筒、彩色的大乌龟、磁带《森林狂想曲》。

3、学具:每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一个彩色的纸乌龟、一张记录表;水母、章鱼、海马等图片若干;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在手电筒、胶水和白纸的帮助下示范乌龟跳舞。

教师:"小乌龟跳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二、探究质疑--自主探究质疑,体验发现乐趣。

(一)第一次尝试。

1、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在白纸、胶水、手电筒的帮助下进行大胆尝试。

2、帮助幼儿发现小乌龟"跳舞"的秘密。

讨论:"小朋友,你们的小乌龟'跳舞'了吗?""小乌龟为什么会'跳舞'的呢?为什么有的不会跳舞3、展示"跳舞"与"不跳舞"的乌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寻找发现其中的秘密。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手电筒的光照在小乌龟上就出现了乌龟的影子,当小乌龟的头、尾巴和腿都没有涂胶水,并且都向上翘时手电筒动了,小乌龟的影子也跟着动了,看起来就好象乌龟在'跳舞'了。

"(二)第二次尝试。

1、再次探索前的设疑:"小乌龟会跳哪些动作呢?"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演示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合集十篇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塑料瓶、吸管、装有水的脸盆、小水杯;2.记录表格、记号笔、报纸、抹布、视频课件、表演绸带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欣赏喷泉1.师:我们已经用磁铁做了一些小实验,有打电话、钓鱼等。

今天有两位叔叔他们也来做小实验,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实验?2.幼儿欣赏《可乐喷泉实验》,问:“你看到了什么?叔叔用什么材料制作喷泉的?”3.喷泉真好玩,我们也来做喷泉吧!二、指导幼儿制作喷泉。

1.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喷泉。

(1)在密封的塑料瓶里扎两个洞,灌上水,插上两根吸管。

(2)用力向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里喷出来。

3.教师介绍喷泉实验原理:我们向一根吸管吹气,吹入的空气会变成气泡,对水施加压力,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中被推挤上来,形成喷泉。

只要不断吹气,水就会不断喷出来。

4.幼儿制作喷泉,教师随堂指导。

5.幼儿玩喷泉,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1.问: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请你试试,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

3.预想与对策: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相关经验。

如:孔打得高,喷泉喷得高;用力吹,喷泉喷得高。

四、游戏表演:1.幼儿分组竞赛,比比谁的喷泉喷得更远?2.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3.欣赏音乐喷泉,幼儿表演:我们一起来当喷泉,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吧!五、总结延伸:1.我们欣赏了神奇的喷泉,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在大海深处,蓝猫又有神奇的发现了,我们快点跟随蓝猫去海底探险吧!2.欣赏视频《蓝猫淘气3000问》之《海底喷泉》3.总结活动:大自然真神奇,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对植物生长变化感兴趣。

2、观察感知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了解向日葵种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对身边的动植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按变化排序经验。

了解平时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种子。

2、物质准备:有关向日葵的视频3、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向日葵》活动过程:一、以猜谜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谜语: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像太阳,籽香又香。

(谜底:向日葵)二、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图片(用葵花籽制作的食品和工艺品等)引:看看这些是什么?你见过吗?猜一猜这些食品和工艺品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三、引导幼儿观看有关向日葵的视频,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向日葵》,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和朝阳的特性。

2、出示《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A、引: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你认为这些图怎样排列更合适,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B、提问: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向日葵是怎样长大的呢?四、品尝用向日葵种子制作的食品,感知向日葵与人们的关系。

1、引:你们尝过葵花籽吗?好吃吗?2、幼儿与教师一起品尝用葵花子制作的食品,边品尝边交流食品的味道。

3、讨论:向日葵种子做得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种子还能做什么?五、种植与记录引:春天到了,我们有这么多向日葵的种子,大家一起来种一种,看看到底是不是按照我们知道的过程长大的。

大家要细致地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做一个很棒的小小记录员。

六、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种植葵花籽。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教学过程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打一动物)谜底:螳螂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

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提问: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

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

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

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

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虫儿飞》。

教学延伸: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教学反思: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4一、活动目标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

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二、材料准备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

2.环保宣传海报。

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电动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

(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四、: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

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5【活动目标】1、幼儿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锁,知道一把钥匙能开一把锁,有兴趣尝试开锁方法。

2、幼儿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各类锁、小房子、小动物、挂锁内部结构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锁激起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见过锁?在哪儿见过锁?(见过)幼儿:见过。

在家里的橱门上有锁。

抽屉上有锁。

家里的门上有锁。

车上有锁。

妈妈的单位有锁。

教师:妈妈的单位里什么地方有锁?幼儿:单位里的保险箱上有锁。

教师:为什么要用锁?幼儿:如果没有锁,小偷就会来偷东西了;如果没有锁,我家的钱都要给别人偷走了。

二、尝试开锁。

1、教师:你们开过锁吗?想不想试一试?幼儿尝试开锁。

(许多幼儿虽然见过锁,却未试过开锁,一开始幼儿拿了钥匙和锁以后,反复观察寻找钥匙可插入的地方,找到锁眼后,又尝试着把钥匙插入其中,正正反反试了好几次后开始旋转钥匙,试图打开锁。

有的'幼儿在多次的尝试后仍未打开锁,即求助老师或是同伴。

教师引导已打开锁的幼儿再锁上锁,反复多开几次。

鼓励已成功开锁的幼儿去教有困难的同伴,大约3分钟后,所有的幼儿都打开了手中的锁。

)2、师生交流。

教师:你们都打开了吗?你们是怎么开锁的?幼儿:打开了,我拿钥匙放到洞洞里去。

教师:洞洞应该叫什么?(丰富词汇:锁眼)钥匙是放进锁眼的吗?有没有更合适的词?(纠正用词:插入)【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篇6活动目标:1、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

2、知道各种“动物之最”,积累相关经验。

3、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