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练习题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附答案)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附答案)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附答案)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附答案)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析]:这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的。
那时,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五年了。
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全篇上阕写景(望月),下阕议论、抒情(怀人),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再现了他心胸旷远,毫不悲观的性格。
1.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
(4分)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2分)(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分)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参考答案:(1)又恐何似(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分)(1)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原句(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附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附答案)1.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和。
(3 分)6.(3 分)时间缘由3、词的上下阙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这首诗上阙写诗人饮酒问天,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下阙写词人问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
4.、全词以“__________”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_________ 的情致。
(2)、明月旷达的胸怀和乐观)5.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3 如李白的《静夜思》。
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7、上下阙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写明月来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情感:苦闷——矛盾——豁达——祝愿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8、(2017·遵义中考)水调歌头(4分)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分9.赏析“又恐琼楼玉宇”一句中“恐”字的表达效果。
答:恐字把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写了出来,表达了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0.说说“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绪?想到月宫去,却又彷徨。
反映了作者想超脱尘世而又热爱人间的激烈的内心矛盾。
11.(2017年·遵义改编)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的表达效果。
答:“弄”是玩弄、欣赏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12、(2017·遵义中考)水调歌头(4分)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分)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13、2011年河北省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择题、简答题

《水调歌头》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常理。
2、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B、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解析】B上阕是把酒问月。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A没有“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4、下列关于《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择题

《水调歌头》选择题及答案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常理。
2、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B、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解析】B上阕是把酒问月。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A没有“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4、下列关于《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水调歌头》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遵义市2017年中考题)

水调歌头(4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
22.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23.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分)。
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词人是《水调歌头》的作者?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晏殊2. 《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把酒问青天B. 举杯邀明月C. 对影成三人D. 众星捧月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二、填空题1. 《水调歌头》中,“____”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____,____”描绘了作者与弟弟苏辙的兄弟情深。
3. “____,____”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三、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的哲理。
2. 描述《水调歌头》中诗人对明月的情感。
3. 请列举《水调歌头》中的三个意象,并分析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四、翻译题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五、赏析题1. 情感角度2. 艺术手法角度3. 思想内容角度六、作文题1. 分析诗人的情感2. 哲理感悟3. 联想与想象4. 对比分析七、判断题1.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创作的,用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水调歌头》中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反映了诗人对月亮的埋怨情绪。
()3.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题材属于咏史抒怀。
()八、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
”2. “但愿人长久,万里共蝉娟。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九、连线题请将下列诗句与其对应的诗歌手法连线:A. “把酒问青天” 1. 拟人B. “不应有恨” 2. 设问C. “起舞弄清影” 3. 虚写D. “何似在人间” 4. 直抒胸臆十、仿写题请仿照《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创作一句新的诗句:1. 仿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理解性默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理解性默写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
是:,。
2.苏轼的《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蕴含“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的词句是:,。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句
子是:,。
7.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8.宋代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是
是:,。
9.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10.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
【答案】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中考古诗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汇编含解释习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9《中考说明》有)宋·苏轼一、诗歌鉴赏赏析《明月几时有》,完成小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7.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不同的另一种词风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情感上都很出色,请简要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2.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而选择人间,看出他旷达乐观的胸怀。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表现了词人对世事、人生的思考。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水调歌头》
①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法家,官场常失意。
其
文想象力丰富,又流畅自然,有时还含有深刻的哲理。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
“三苏”。
作这首词时已41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
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
但他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
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
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到
赏月中去,想象丰富又不离现实生活。
宋代词评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
头》一出,余词尽废。
把握作者思想情绪: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
七、八年,中秋对月,无不抑郁惆怅之感。
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
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翻译:
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
3、内容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⑴上阕:
⑵下阕:
4、上下阙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
先写景,后抒情)
情感:
上阕:
下阕:
四、细腻品味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这句话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
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
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
定会成功。
检测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的祝愿,道出千载离人之思,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两句是
2.《水调歌头》中作者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心胸,而对人事自然产生达观之想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