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低下病人的护理
白细胞低下(低于1.0 x10_9L)患者护理常规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白细胞低下(低于1.0x109/L)患者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及护理(一)病情观察1、告诉患者遇到下列情况及时报告:寒颤发抖、体温38度以上、咳嗽、乏力等。
2、观察口腔、咽部、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等有无感染征兆。
(二)护理1、病室要求:(1)放置单人病房,入住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门窗、家具、墙壁、地面用1:1000ppm的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照射1小时,病室内备洁肤柔快速手消毒液。
(2)入住后,每日2次用1:1000ppm消毒液擦拭所有门窗、家具、医疗用品、拖地,紫外线消毒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治疗用物、体温表、抹布、拖把专用。
(3)病室内禁放花和活的植物。
2、工作人员要求:进房间戴口罩、帽子,洗手、洁肤柔快速手消毒,穿隔离衣,隔离衣每天更换,控制不必要的人员进室,谢绝探视;上呼吸道感染及有感染灶者不能入内,治疗、护理有计划集中进行,减少进出的次数。
3、个人清洁护理:(1)指导患者每日早晚、每次进食后口泰漱口,根据情况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
(2)饭前、便后洗手,每日擦身1-2次,保持皮肤清洁。
(3)每日及每次大便后清洗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指导勿憋尿。
(4)预防皮肤粘膜的创伤。
4、饮食护理:(1)选择新鲜、无刺激、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鸡蛋、新鲜蔬菜等。
(2)勿进隔日食物,所吃水果消毒处理后再食用,禁食酸奶制品、酱类等发酵食物。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注射前用安而碘消毒皮肤3遍后方可执行。
6、做好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积极因素,配合治疗。
二、用药观察及指导1、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注意观察有无肌肉酸痛、腰痛、胸痛及发热、皮疹等现象。
2、定期检查血象(一般每日一次),注意白细胞数值的变化,在白细胞≥40×109/L时可停药。
2011年1月修订。
口腔癌术后化疗期间白细胞低下怎么办

口腔癌是口腔部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
口腔癌早期不易被发现,情况严重时已经是口腔癌晚期了。
化疗是治疗口腔癌的常见手段,多配合手术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目的在于弥补单纯手术治疗对口腔癌患者预后的局限性,改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
术后给予化疗的患者常出现白细胞低下的情况,容易影响化疗进程,“口腔癌术后化疗期间白细胞低下怎么办”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口腔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因而常需要联合化疗,以抑杀残留局部病灶及远处隐匿灶,巩固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改善患者预后。
但化疗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与侵害较大,往往会使患者出现一些毒副反应,如因分裂、增殖比较快的骨髓造血细胞受到一定损伤,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低下。
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轻则出现感冒、肺炎等感染症状,重者可出现败血症,因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给予改善。
对于白细胞低下的口腔癌患者,应积极做好保护工作以防感染,如注意病房卫生,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探视等。
还应鼓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升白针或升白药进行处理,以防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很多中药配合化疗时有助于增效和减毒,如红花、茜草、莪术等活血化瘀中药,通过使癌组织中血流量增大,增加癌组织中化疗药物的剂量,进而有助于增强化疗疗效。
此外,这些中药还有助于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生成加快,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白细胞低下的情况。
因此,建议口腔癌术后化疗患者尽早配合中医治疗,尤其是那些白细胞低下的患者。
目前,中医治疗已成为口腔癌患者常见手段之一,在稳定瘤体,改善病症,调理机体,增强放化疗疗效,改善放化疗毒副作用,预防复发、转移,改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为了给广大肿瘤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始终专注于中医,并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
简述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

简述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
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隔离措施:由于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容易感染,因此需要进行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消毒措施、穿戴干净衣物、勤洗手等。
2.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及用具,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 饮食调理:合理安排营养饮食,提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4. 预防感染:避免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妥善清洁伤口、注射部位等,遵守洗手和使用消毒液的规定。
5. 防止受伤和出血: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剧烈运动和身体碰撞,防止外伤和出血。
6. 注意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感染症状、持续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7. 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关注其情绪变化,并积极安抚、鼓励患者,减轻其心理压力。
8. 药物管理:根据医嘱准确使用抗感染药物或白细胞增多剂,定期监测血象,调整药物剂量。
总的来说,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是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注意预防感染,合理营养,保护皮肤,及时观察异常症状,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需要密切与医生和护士团队合作,共同管理和照顾这类患者。
护理查房白细胞减少症

护理查房白细胞减少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1.2015年10月22日护理查房------白细胞减少的护理2.查房目的:了解白细胞的作用以及减少症的相关知识,掌握白细胞减少症的护理3.什么是白细胞:—是淋巴细胞、多形粒细胞和单核粒细胞的总称,分为2种: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4.白细胞的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
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
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5.白细胞的正常值:。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
6.白细胞减少症的定义:指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4000-100007.分类:分2种:原发性和继发型8.病因:(1)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2)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偏低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
(3)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4)免疫系统疾病:因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偏低,此时应停止放疗,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5)由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6)感染: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7)生理因素或其他原因:白细胞的数值,除了疾病因素可以引起变化外,亦受生理因素及其他原因影响,餐后、剧烈运动、寒冷、疼痛、恐惧等可致白细胞升高;冬天白细胞比夏天高,下午检查比清晨高;妊娠亦可使白细胞升高在肿瘤病区常见的是化疗后白细胞的降低,9.临床表现: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等10.并发症:(1)口腔感染:这是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继而可有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白细胞低注意事项

.
7
3)多饮水,>2000ml,每天禁食生冷、油
腻、煎炸、硬及刺激性食品。
.
8
➢ 当患者出现口腔溃疡,进食疼痛时要鼓励患 者坚持进食,使患者认识到营养支持对骨髓 恢复造血功能的重要性。
➢ 必要时可以在进食前30min含服1%普鲁卡因 加地塞米松,以减轻口腔的疼痛,增加进食 量,进食后用复方氯己定漱口,两餐间隔用 生理盐水含漱,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11
皮肤护理:
白细胞减少时 ,极容易伴发 皮肤感染,应 加强皮肤护理
。
1)首先应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患 者内衣宽松柔软,鞋袜合适,减少皮肤刺激
2)由于患者身体虚弱或感染性发热时很容易 出汗,一些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 会阴部、臀部、乳房下部等很容易出现皮肤 损伤感染,因此要经常注意这些部位的干净 卫生。
2体度抗菌能3力度,容易4受度感染。
白细胞
(109/ ≥4.0 L)
3.9-3.0 2.9-2.0 1.9-1.0
<1.0
.
2
概述
患者经周期性放化疗后,经常会出现白 细胞减少或缺乏,使正常放化疗周期难 以完成,长期的白细胞缺乏会导致严重 感染,甚至死亡。
.
3
临床表现
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 退,低热心悸,失眠多梦,畏寒腰酸等 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
.
9
生活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每天开窗通 风2次,开窗时避免风直接吹向病人以防受凉。 紫外线每日消毒病房1-2次,每次1小时,室内用 品、地面及门窗用消毒液擦拭。
.
10
限制陪伴及探视人员,陪伴戴口罩,患者外出 检查也要戴口罩防护。严禁有感染性疾病的医 护人员或家属进入隔离房间。
白细胞降低的护理

白细胞降低的护理一、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
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
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导致白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多种,有原因可循的白细胞偏低应针对原因治疗,主要原因有:1、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2、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偏低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
3、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4、免疫系统疾病:因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偏低,此时应停止放疗,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5、由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6、感染: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7、生理因素或其他原因:白细胞的数值,除了疾病因素可以引起变化外,亦受生理因素及其他原因影响,餐后、剧烈运动、寒冷、疼痛、恐惧等可致白细胞升高;冬天白细胞比夏天高,下午检查比清晨高;妊娠亦可使白细胞升高。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
在肿瘤病区常见的是化疗后白细胞的降低,所以我们要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二、白细胞降低的护理:化疗后会出现骨髓抑制,如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白细胞<X109/L)时应采取保护性隔离:1、住单人间病房,遵医嘱按危重病人护理2、环境设备:房间用三氧机消毒半小时(湿度为60%),每日两次,器具、墙面、地面用含氯制消毒剂消毒(500mg/L),门口旋转处浸有氯制消毒液的脚垫,门外粘有保护性隔离的标志3、操作人员: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有急性上感、急性传染病者禁止入内,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提问的变化,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洗手。
4、健康教育:禁止患者一切室外活动,卧床休息,避免或谢绝人员探视。
简述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

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1. 简介缺白细胞低下是指人体内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症。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抗病原体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环境清洁、预防感染、提供适当的营养和药物治疗等。
2. 环境清洁•患者住所的环境应经常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清洁患者使用的物品,如床单、衣物、餐具等,使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以杀死潜在的病原体。
•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如生肉、生蛋、未经处理的水果和蔬菜等。
3. 预防感染•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等。
•避免与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接触,如感冒、流感等。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接触生病的动物,如狗、猫等。
•患者及其家属应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增强免疫力。
4. 适当的营养•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饮食应多样化,包括各类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的动物蛋白等。
•避免食用生肉、生蛋、生海鲜等可能污染的食物。
•如果患者因食欲不振而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可以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5.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如免疫增强剂、抗生素等。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及时报告医生。
6. 心理支持•缺白细胞低下患者容易感到焦虑、沮丧和孤独,家属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绘画等,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家属应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以便更好地支持患者。
7. 避免伤害•缺白细胞低下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家属应特别注意家居安全。
•避免患者接触尖锐物品,如刀具、剪刀等,以免划伤皮肤导致感染。
白细胞低的护理措施ppt

白细胞低的护理措施Contents目录•了解白细胞低的原因•白细胞低的常见症状•白细胞低的护理措施•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白细胞低患者的注意事项01了解白细胞低的原因总结词了解白细胞低的原因是关键,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详细描述感染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例如病毒性感冒、流感、肺炎等。
这些感染会影响骨髓生成白细胞的功能,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了解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和症状,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感染药物影响总结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一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抗炎药等可能对白细胞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正在服用的药物及其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减轻白细胞低的情况。
自身免疫性疾病总结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详细描述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白细胞低的情况。
其他原因总结词除感染、药物影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外,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
详细描述其他原因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02白细胞低的常见症状疲劳是白细胞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感到身体疲劳、无力,容易疲劳。
疲劳总结词反复感染详细描述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身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导致感染反复发生。
这些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保持口腔卫生、勤洗手等。
发热总结词发热是白细胞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伴随着感染。
详细描述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身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发热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遵医嘱治疗。
白细胞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这是由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原因导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低下病人的护理
宋艳
•一、概述
•恶性肿瘤患者经周期性化疗后,经常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或缺乏,使正常化疗周期难以完成,长期的白细胞缺乏•是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做好肿瘤•患者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护理至关重要。
•二、白细胞的作用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
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
可见白细
•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三、诊断
•正常成人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
儿童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109/L,小于5•岁低于5.5x109/L。
•四、临床表现
•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心悸,失•眠多梦,畏寒腰酸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
•五、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
•(2)用G-CSF和GM-CSF皮下注射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1)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
•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中成药
六、护理
1、心理护理。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皮肤护理。
4、口腔护理
•5、加强药物治疗护理。
•6、中医穴位疗法
•7、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8、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感染。
•七、小结
•化疗是肿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白细胞减少是化疗过程中较常出现的反应•症状,因此,做好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护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