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的发展模式

金砖五国的发展模式
金砖五国的发展模式

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

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丰裕的自然资源( 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原材料) 为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以出口带动整体经济增长。这种模式为俄罗斯带来了2000年到2007年的经济增长。

石油依赖是对俄罗斯产业结构的高度概括2000~2005 年10月, 仅通过出口石油及其制品一项俄罗斯就获取了3 231 亿美元。从2002 年开始国内市场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结构和速度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当年内需增长4. 6%, 2003 年增长7. 8% , 2004 年为10. 3%, 2005年上半年增长8. 1%, 下半年增长了9. 5% , 远远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2005 年内需在GDP 增长中的贡献率已经高达80%, 与最高年份的2000 年相若。

最终消费的稳定增长是国内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俄罗斯而言, 伴随着经济增长,丰富的科技潜力将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 从而为高新技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反过来, 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却是无法赶超的, 因此俄罗斯在这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将很难被取代。综上, 未来的俄罗斯不仅可以在基础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实现技术创新, 从而成为世界资源的供应与高科技利用的中心, 同时又有能力和可能进入宇航、电子和生物等新兴领域与美日欧进行角逐, 因此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可以期待的。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

印度的崛起主要依靠西方工作岗位的地域性转移。印度没有发生基础广泛的制造业革命,而是靠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以服务业为发展导向,印度绕过了限制它们制造业发展的储蓄率低、基础设施建设差和外国直接投资少等因素。重点发展服务业反而让印度发挥了它的三大优势——高学历劳动力、信息科技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能力。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科技大国,拥有400万科技人才,排在日本、英国等研发大国之前。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印度正向着全球研发中心努力。同时印度迅速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服务业优先,所属行业包括软件业、IT业和制药业。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政府的资助,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印度采取的战略跟其他亚洲国家不同,它并不依赖于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而更依靠国内市场以内需为主拉动消费。他们重消费而非投资,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的经济运作。这种方式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受到全球经济疲软的冲击,从而表现出很强的韧劲。

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印度的贫富差距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要小。而且,30%至40%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于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工业政策制度的改革。以前在印度有一个复杂的政权制度,许可证和管制几乎支配着生产商和分销商的每一个层面。1991年7月24日宣布的新产业政策以及后来的修正案为产业政策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工业改革涉及许多方面,例如取消许可证制度,逐步减弱公共部门产业的垄断性,取消征费和非征费价格制度,降低公共部门的企业优先权。新产业政策的主旨是努力创造一个更具竞争力

的环境。我们也可称之为内部的自由化,其目的是增加竞争的压力,使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为民营企业扩大范围和自由。1990年代的改革激发了一股创业的乐观情绪,这导致了整个工业部门竞争力的逐步提高和整个企业界的复苏和投资率的加速提高。

小规模企业的保护。印度出于就业的考虑,一直有支持小行业发展的传统。独立以来的所有工业政策都对小行业问题特别重视。印度对小规模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主要是针对优秀的小规模企业,而不是普通的小规模企业。对小行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微型企业的保留,低税收、银行贷款方面的优先拨款和优惠利息津贴等财政优惠,政府服务的扩充,以及政府的优先采购等。

实施低成本战略。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印度软件产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和资讯科技方面的

技能。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印度仍然有吸引力——低成本的业务,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熟练的人手。印度在这些方面的显著成绩已促使一些观察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制造业,印度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服务业。

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调整和1994年实施的雷亚尔计划推动了巴西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且实现了巴西宏观经济的稳定,进而使得巴西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从1994年雷亚尔计划的实施以来,巴西经济逐步进入一个速度适中的增长阶段。1995—2008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仅在1998年出现0.1%的负增长,多数年份(8年)的经济增幅超过3%。另外,该时期的巴西经济增长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卡多佐第一任期(1995—1998年),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2.4%,

卡多佐第二任期(1998—2002年),年均增速仅为2.2%。

自2003年执政以来,卢拉政府谨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使巴西进入自20

世纪70年代“巴西经济奇迹”以来的最快且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

1)通货膨胀处于可控范围。以利率控制通货膨胀是雷亚尔计划实施以来巴西经济政策的基本点,高利率虽然限制了巴西经济活力的发挥,但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从1996年通胀率降至一位数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并且,巴西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也是“金砖四国”中最低。

2)外债负担减轻,偿债能力大大改善。2005年,巴西外债总额一度降至1873亿美元,随后三年,巴西外债总额有小幅攀升,但外债占GDP的比重仍维持下降趋势,到2008年降至14.7%,远远低于1999年的45.4%,而偿债率也从1999年的116.6%降至2008年的20%。

3)外贸、外国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增长迅速。1995—2008年,巴西外贸总额增长了将近4倍,尤其从2001年开始,巴西扭转了长达六年(1995—2000年)的贸易逆差局面,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6.8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三大国际投资信用评级机构相继将巴西提高至“投资级”,外国直接投资从2003年的101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50.6亿美元(为1947年以来的最高值,占GDP的2.9%)。外汇储备方面,2007年2月,巴西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08年10月,巴西外汇储备便超过了2000亿美元,巴西成为外汇储备第7多国家,充足的外汇储备为稳定巴西经济形势提供了保障。

与1951—1980年经济增长周期相比,现阶段低通胀、低外债、高储备、多元化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加之巴西在近几年中能源、资源等优势(在本文中不做详细论述)的进一步显现,巴西的经济实力总体呈现出往上提升的趋势。

宏观经济的改善和相对优势的发挥,正由于此,巴西重新赢得了国际关注,并且认为此次巴西崛起的特点是“在经济稳定的前提下的适中增长”。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闪电般的速度起飞,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强国时,全世界从最初对中国的不信任逐渐转为由衷的钦佩。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以制造业拉动,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11%后,又在2007年增至12%。中国依靠巨大的国内储备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吸收大量外资在中国建立工厂,引进所需的国外专业技术。

改革开放后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否定计划经济的弊端为发端,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和依靠市场调节自发优化资源配置为理论根据而设计和安排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地方分权为行政运作、从农村分田单干起步、公有经济民营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模式。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它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优越性,从而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南非的经济发展模式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南端,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经济总量约占非洲的22%,对外贸易约占非洲的24%。南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坚实的工业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的经济体制,同时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新成员,拥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一是外向型特征,由于多数人口(南非的黑人,中国的农民)消费能力低下,南非与中国一样长期“内需”不足,利用外资、开辟“外需”是两国“奇迹”的共同特征。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由于南非可以随意圈占黑人的土地,因此南非得以大量占地修建基础设施。如南非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不算高,但其高速公路的建设却领先于多数发达国家,1980年代其里程一度仅次于美国、德国而居世界第三。这一点与中国目前的情况也很相似。中国居民有车率也不高,高速公路却已居世界第二。

“经济奇迹”建立在“低人权优势”的基础上。有人这样评价南非——“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种族隔离制度所保证的优裕条件吸引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移民,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对南非经济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情况是不是有点类似呢?中国奇迹的产生同样有“诸多原因”,但没有“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的廉价劳动力”)和“圈地运动”(以强制手段取得“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土地资源”)

矿业、制造业和农业是南非经济的三大支柱。南非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拥有除石油和铝钒土之外的所有矿产资

源。据权威机构估算,南非矿产资源总价值达2.49万亿美元,居世界矿业大国之首。其中,南非铂族金属矿资源价值高达2.2万亿美元,占世界铂族金属价值的90%,占南非矿产资源总价值的88.2%。南非是世界第五大钻石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的8.7%。南非德比尔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控制着世界粗钻石贸易的60%。

南非工业产品主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产值约占南非GDP的25%。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有6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南非电力工业发达,发电量占非洲的三分之二。南非SASOL公司的煤合成燃油与天然气合成燃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是目前全球惟一的大规模生产煤合成燃油的企业。

旅游业是南非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和就业产业,产值占GDP的8%。随着南非世界杯的成功举办,2010年入境南非的游客总数达到807.35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了15.1%,大大高于全球旅游业跨境人数6.7%的增长幅度。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商务旅游是南非旅游业的主要增长点。南非政府近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开展旅游促销活动,以期到2014年旅游业占到GDP的比例达到12%。

南非的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这些都是确保南非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金融业监管严格,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南非金融业表现良好,为非洲金融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RDP),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GEAR),旨在通过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出口,放松外汇管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逐步改变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2006年2月,南政府公布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ASGISA),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促进就业和减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