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易引发出血。

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情况:每日监测血小板计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情况。

监测周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一般在血小板计数稳定后,可逐渐延长监测周期。

2.出血部位的护理:注重对患者的皮肤、口腔、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易出血部位的护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激烈运动和摩擦,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肥皂。

3.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维持患者室内的温度适宜,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冷风直吹。

尽量减少噪音和刺激。

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4.饮食调理: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增加血小板生成。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5.避免药物使用:避免使用易引起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氨酚伪麻美芬等。

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医生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指导合理使用药物。

6.注意情绪与心理护理:由于妊娠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而ITP还会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士应通过耐心倾听和疏导,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7.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复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8.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ITP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告知血小板计数变化对身体状况的重要性。

总之,对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综合的考虑。

通过正确的监测和处理出血情况,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饮食调理,积极处理心理问题,并合理用药和定期复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I癜TP是(一I种T自P)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抗体攻
击自身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出现出 血症状。
ITP的诊断主要基于血液检查和排除其他可能导致 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倾向。本文 将通过5W1H原则(What, Why, Who, When, Where, How)来详细介绍ITP的为护什理么业需务要。重视ITP的护理?
ITP护理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患者本人、家属、护士 、医生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多学科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的支持和照顾。
ITP护理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 科学安排,以确保患者能够得 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ITP护理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科学安排,以确保患者 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何时进行ITP护理?
如何进行ITP的护理是整个护理业务的核心部分,包 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如何提供心理支持?
ITP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家属和护 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
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 量。
谢谢观看
ITP护理需要持续进行,特别是在疾病急性发 作期和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 水平和出血情况。
定期随访和检查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帮 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ITP护理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科学安排,以确保患者 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在哪里进行ITP护理?
ITP护理可以在医院、门诊和家庭中进行。急 性期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而稳定期患者 可以在门诊或家庭中继续护理。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避免擅自停药 或更改剂量。

ITP患者的护理

ITP患者的护理

ITP患者的护理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护理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出血,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对ITP患者的护理措施:1.出血风险评估: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了解患者的出血风险。

对于低血小板患者,特别是出现黏膜出血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出血预防:编制出血风险评估表,包括相关医护人员,提醒他们注意患者的出血风险。

协助患者保持皮肤完整,防止摔伤或划伤皮肤。

尽量减少注射和穿刺的次数,同时注意使用细针。

定期检查患者的黏膜出血情况,如出现口腔溃疡或鼻血等,及时处理。

3.药物管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对于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出血风险。

4.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摄入,以促进血小板的合成和凝血功能的改善。

同时,避免患者摄入过多的酒精和食用过辛辣食物,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5.体位护理:对于患有ITP的低血小板患者,尽量减少翻身和移位的次数,以防止发生出血。

适当提高床头,维持头部和上肢的升高位置,有助于减少眼部和颅内出血的风险。

6.疼痛管理:对于患者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的症状,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使用冷敷或热敷。

7.预防感染:ITP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

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及时处理患者的局部感染病灶,避免感染的扩散和加重。

9.交流与教育: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关系,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技术的教育,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ITP患者的护理目标是通过全面的评估和综合的护理措施,提供安全保护,防止或减少出血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和持续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

心理状态评估
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 患者是否出现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认知情况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 度,评估患者对治疗和护 理的配合程度。
社会支持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 持情况,评估患者是否得 到足够的情感支持。
家庭支持情况评估
家属认知
评估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了 解家属对患者的照顾能力和支持
了解患者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避免 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 物相互作用。
药物副作用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 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 理。
病情观察与记录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出 血情况及其他相关指标,以便及
时了解病情变化。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 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和护理

CHAPTER
0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 异常攻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下 降,增加出血风险。
特点
ITP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为20-50 岁,起病突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 发作。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ITP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 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药物 等因素有关。
患者的特殊需求。
延续性护理
03
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护理服务,包括定期回访、远程监测
等,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患者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评估护 理效果。
康复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3 . 2 . 2 症 状 及 体 征
1 . 1 免疫 因素
免疫 因素参与 可能是 I T P发病 的重要 原 因。
1 . 2 肝 、脾 因素 。
1 . 3 感染。
般 出血 症 状 轻 ,主 要 表现 为 反 复发 作 皮 肤 及 黏膜 瘀 点 、瘀 斑 。女性 病 人 可 有月 经 过 多 ,可 因反 复 失 血 而发 生 贫血 症 状 。经 治疗 后 少 数病 人 可 获痊 愈 或 缓解 ,反复 发 作
血 也 常 见 。颅 内 出血 少 见 ,但 常危 及 生命 。急性 型病 程 经 常 呈 自限性 ,多在 数 周 内恢 复 ,极 少 数 病程 超 过 半年 ,转 为 慢性 。肝脾 常肿大 ,少数 可 以触及 。
血小板减少 ; 骨 髓 巨核 细 胞 成 熟 障碍 ,血液 中 出现抗 血 小 板 自身 抗 体 等 。依 其表 现 可 分 急 性及 慢 性 两 型 ,急 性型 多
4 临床表现
4 . 1 急性型
4 . 1 . 1 起病 起病 急骤 , 多见 于儿童 , 多 在冬 、 春 季发 病 , 起病 前 l~ 3 周 常有 上 呼 吸 道 或病 毒 感 染史 ,如 风疹 、水痘 、流 行 性腮 腺炎 ;少 数患 儿 在 麻疹 疫 苗 接 种后 发 病 ,可有 畏 寒及 发 热 表现 。
O 引 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 d i o p a t h i c t h r o mh o c y t o p e n i c p u r p u r a ,I T P ) 是 一 种最 常 见 的血 小 板 减少 性 紫 癜 ,是 由 于 外周 血 的血 小 板 免疫 性 破 坏 ,使 其 寿命 缩 短 ,造 成 血 小板 减少 的出血 性疾 病 。临床主 要表 现为皮 肤 、 黏膜 、 内脏 出血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查房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查房

护理小贴士
关注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谢谢观看
为什么需要护理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 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管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病情,减轻 焦虑。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需给予关注。
为什么需要护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病情、护理知识及生活注意事 项。
心理咨询
有需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及家属 应对压力。
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病情。
护理小贴士
护理小贴士
保持良好沟通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感受 。
沟通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护理小贴士
记录护理情况
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便于后续 跟踪。
详细记录有助于评估护理效果。
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观察与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和出血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便于及时干预。
如何进行护理
饮食管理
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出血的食物,如生食等。如何进行护理Fra bibliotek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活动方案,避免剧 烈运动。
该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症状
患者常出现皮肤紫癜、易淤血、鼻出血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 显症状。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2021/4/2
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感染: 80%急性病人在发病前2周左右有上 呼吸道感染史。
(二)免疫因素 (三)肝、脾和骨髓的因素 (四)其他
女性:绝经前和青春期后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Plt破坏增多
2021/4/2
7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
多见于儿童,病前1-2周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特 别是病毒感染史。
出汗、肌肉痉挛、发热等副作用等。
2021/4/2
23
【健康教育】
1. 向病人讲清预防出血的保健措施,对于儿童病人则需进 一步向家长说明。以便家长帮助监督。
2. 教会病人进行自我监测,如观察皮肤粘膜的瘀斑、瘀点 有无增加,有无尿、便异常,有颅内出血的表现,发现 以上异常应及时就医。
3.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2021/4/2
19
【护理措施】
1、预防出血
2、药物治疗护理 3、病情观察 4、心理护理 5、预防感染
2021/4/2
20
护理重点1
预防脑出血:血小板低于20-30×109/L要嘱病人: 以卧床休息为主,通便、镇咳和使用抗生素以免 引起颅内高压
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 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 情,及时记录。
常30~80×l09/L
巨核细胞 增加或正常,体积小,
明显增加或正常,
胞体大小正常,颗粒型多
胞浆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
血小板生成减少
病程
4~6周,80%以上可自行缓解
2021/4/2
反复发作,迁延数年
12
四、辅助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那种办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那种办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那种办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是一种自发性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首选一定要注意护理,尤其是出血的护理,其次就是药物的应用和护理。

1.出血的护理。

仅有轻微的皮肤出血时,不须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

若继续出血不止或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出血,就要到医院治疗。

2.思想准备。

慢性型病期较长,无论病人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细致的家庭内护理,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3.药物应用与护理。

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增减或停用激素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有无以下反应。

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看下.
4.脾切除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疗法之一,其手术指征:
①慢性ITP,内科积极治疗6个月无效。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差,或需用较大剂量维持者(30~40mg/d)。

③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应用禁忌者。

④51Cr标记血小板检查,若血小板主要阻留在脾脏,则脾
脏有效率可达90%,若阻留在肝脏,则70%的脾切除无效。

脾切除有效率可达70~90%,术后复发率9.6~22.7%。

长期效果为50~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
在医学上这这样认定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产科常见的的血系统合并症之一,属于生命?属于一种慢性病,因为会影响生育能力。

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备孕或者在怀孕的家庭中。

都是极为重视这种病。

究竟要怎样治理才好?
1.日常护理
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该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过劳,还要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2.药物治疗
1、妊娠期治疗
对于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孕妇一般不必终止妊娠,只有当血小板持续减少并且得不到缓解者,在妊娠12周前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可考虑终止妊娠。

使用的药物应该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还可根据病情进行以下的治疗。

目前,医学界已经有成熟的用药方式,通过药物能帮助减少血管壁通透性以助于减少出血,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合成及阻断巨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

2、分娩时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孕妇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其最大的危险在于分娩的时候出血。

如果剖宫产,手术的创面大,会增加出血的危险;胎儿也有可能血小板减少。

但并非患者只能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也有导致颅内出血的危险,所以在行剖宫产时可适当放宽指征。

当产妇血小板50×10^9/L,有出血倾向,胎儿头皮血或脐血真是胎儿血小板50×10^9/L时可以采用剖宫产。

3、产后治疗
在孕期已经接受治疗的孕妇,产后应该继续治疗。

产妇伴有贫血及抵抗力下降的现象,应该打抗生素防止感染。

产后应立即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小板,并观察血小板是否减少,必要时给新生儿用药物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慢性病,而且会复发,在加上发病率常常在育龄妇女上,所以一定要多加谨慎这种病源,上面都是一些治疗方法了,希望对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有所帮助,祝愿每一个孕妇都生出健康的小宝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