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及临床监护要点

合集下载

老年人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人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vr tn ; 1 oe h w r tmi; 1 omi ig 4 c%ss t  ̄ o ar h a 5 y css a e g xn xne tain ih r ae hv Di i c cnrt hg e o ) o
ta 2 5 g m1C nls n W e so l h n .n / . o c i : uo h ud srn te l i l bev t n oe l a tegh ncnc srai v r dp — i ao o o
po e d ci . rpri ut n n o
Ke r s I e o c pe y Wo d ' l p )l ;Di x h d x g — o
i n; Nu sn ri g
中 图 分 类 号 :R 4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7 . 地 高 辛 是 治 疗 心 衰 常 用 的 有 效 药
物 ,由 于 其 安 全 范 围 较 小 , 治 疗 量 与
文 章 编 号 : 10 0 6—7 5 (0 2 3 10—0 2 6 2 0 )0 —0 7 2 而 导 致 中毒 。
3 5 片 面 分 析 血 清 地 高 辛 浓 度 血 } . I t 『
颤 伴 Ⅲ 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3例 ,其 中 血
陈 娟 ,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宏
( 海 市 崇 明 县 中 心 医院 ,上 海 崇 明 2 2 5 ) 上 0 1 0
摘 要 目的 :分析 老 年 人 地 高辛 中毒 的原 因 ,提 出护 理 措 施 ,以减 少 中毒 的发 生 。方法 :回顾 分 析 总 结 2 l例 老 年人 地 高 辛 中毒 的 原 因及 临床 表 现 。结
果 :7例 出现 恶 心 呕 吐 、 厌 食 , l 4例 出现 各 种 心 律 失 常 , l 5例 血 清 地 高 辛 浓 度 >2 5 g ml 结 论 : 加 强 对 服 用 地 高 辛 的 老 年 患 者 的 观 察 ,做 好 出 院 指 导 , 是 .n / 。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病治疗药物,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地高辛中毒。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高辛中毒的症状、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地高辛中毒的症状地高辛中毒的症状可以分为心脏系统症状和非心脏系统症状两类。

1. 心脏系统症状:- 心率不规则或者过缓- 心绞痛- 心悸- 心力衰竭加重- 高血压或者低血压2. 非心脏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 头痛、眩晕、视物含糊- 精神状态改变,如焦虑、烦躁、抑郁等- 肌肉无力或者痉挛- 食欲减退二、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地高辛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剂量错误:地高辛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和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过高或者过低的剂量都可能导致中毒。

2. 肾功能不全:地高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果患者的肾功能不正常,地高辛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增加地高辛中毒的风险。

3. 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其他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等)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地高辛中毒。

4.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对地高辛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中毒。

三、地高辛中毒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地高辛中毒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地高辛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 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定期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可以匡助医生及时调整剂量,避免中毒的发生。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地高辛的同时,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中毒。

4. 定期检查肾功能:地高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5. 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老年患者对地高辛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中毒,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应特殊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总结:地高辛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药物副作用,但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定期监测血药浓度、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定期检查肾功能以及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高辛中毒的发生风险。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通的心室率,是较常用的经典药物之一。

但是此药物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合并用药不当可诱发或加重洋地黄中毒,临床上需要进行药物监测。

近年来,随着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不良反应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但地高辛的合理使用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电解质水平的监测,二是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三是积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注意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地高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转而促进Na+-Ga2+交换,细胞内Ga2+水平随之升高,而有正性肌力作用。

在有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药物浓度尽管在2ng/ml(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在0.8-2ng/ml)以下时毒性反应仍可能发生。

因为K+或Mg2+的缺失增加了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的血清K+和Mg2+的浓度。

这些电解质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腹泻及呕吐等地高辛中毒的消化道症状。

我们临床上已观察到几例老年患者就是在地高辛浓度不高的情况下,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出现了这样的典型情况。

因此在合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如利尿剂、两性霉素及可的松等时应尤其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

并且在使用地高辛时,血钾浓度维持在3.8mmol/ml以上较安全。

2、关注地高辛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住院患者中,地高辛的应用以老年患者居多,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导致联合用药十分普遍。

多种药物都可以与地高辛发生相互作用。

下面列出需要特别注意且临床意义比较大的一些药物,供医生参考。

2.1地高辛与大环内酯类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磷糖蛋白(p hosphor-glycoprotein,P-gp) 抑制剂,而地高辛为P-gp 底物,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抑制P-gp介导的地高辛跨细胞膜转运,增加其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其在肾脏的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50 %。

地高辛中毒与个体化给药药学监护案例

地高辛中毒与个体化给药药学监护案例

地高辛中毒与个体化给药药学监护案例一、案例背景知识地高辛(digoxin)是洋地黄类强心药,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脏正性肌力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该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有200多年历史,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且可降低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危险,因此地高辛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舞台上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因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药动学、药效学个体差异大等,常易引起中毒,有报道称5%~15%的住院患者服用该药后发生洋地黄中毒。

本文通过在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病例,结合患者个体特点,探讨对地高辛中毒可能的药学监护内容,为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基本情况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反复胸闷、憋气5年,加重6天”于2010年9月29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05年底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夜间睡眠时突发胸闷,憋气,由平卧位坐起后10分钟到半小时上述症状可缓解。

在当地医院考虑冠心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满意,仍有时发作。

于2007年2月14日到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考虑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利尿、强心等治疗后病情有所减轻。

2007年3月16日明确诊断“扩张型心肌病”,2008年5月14日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植入 MEDTRONIC INSYNC 8042Ⅲ起搏器。

术后患者感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一般活动不受限。

出院后坚持服用“地高辛0.125mg,每日1次及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2009年底之后回老家居住,因干活较多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加重,严重时夜间不能平卧,曾5次住院治疗,经利尿、强心、扩冠等治疗好转,2010年7月中旬始将地高辛加量至每日0.25mg。

2010年8月21日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一次,先呕出胃内容物,其后呕出暗红色血液约100ml,呕吐后患者自感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其后未再呕血,无黑便,但时感恶心,呕吐。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地高辛中毒的观察与护理地高辛中毒是一种由于地高辛(Digoxin)药物过量引起的严重毒性反应,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地高辛药物时出现。

地高辛是一种糖苷类心脏糖苷,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如果地高辛用药量超过了患者的耐受范围,就会引起中毒症状。

地高辛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心率遏制、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觉异常等,严重时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地高辛中毒进行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症状,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地高辛中毒的观察1. 定期测量心率和血压:地高辛中毒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因此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及时观察是否有异常。

2. 观察呼吸情况:地高辛中毒可能导致肺水肿和呼吸困难,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3. 注意观察消化系统症状:地高辛中毒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痛,护士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这些消化系统症状,并及时进行观察和记录。

4. 观察意识状态和精神状态:地高辛中毒可能引起头晕、眩晕和精神状态改变,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5. 观察肌肉和神经系统症状:地高辛中毒可能引起肌肉疲乏、震颤和运动障碍,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症状,及时记录。

1. 及时停止地高辛药物: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地高辛中毒的症状,护士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帮助医生停止患者正在使用的地高辛药物。

2. 保持患者的安静与安全:地高辛中毒患者常常出现心率不齐和心律失常,护士需要保持患者的安静,避免剧烈运动,确保患者的安全。

3. 监测ECG和电解质:地高辛中毒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电解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4. 给予支持性治疗:对于地高辛中毒患者,护士需要给予支持性治疗,如氧疗、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留置导尿管等,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5. 提供心理支持:地高辛中毒患者常常出现焦虑和恐惧,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轻恐惧感。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地高辛中毒是指由于地高辛(一种常用的心脏病药物)过量使用或误用而导致的中毒症状。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利尿药,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然而,如果地高辛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正确使用地高辛并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地高辛中毒症状1.心脏症状:地高辛中毒可导致心脏节律异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

2.消化系统症状:地高辛中毒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3.神经系统症状:地高辛中毒可能导致头痛、眩晕、乏力、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4.其他症状:地高辛中毒还可能表现为肌肉无力、尿量减少、体重下降等。

二、地高辛中毒的原因1.剂量错误:地高辛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过量使用地高辛会增加中毒的风险。

2.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其他药物(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生素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地高辛的浓度升高,增加中毒的风险。

3.肾功能不全:地高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现地高辛中毒。

4.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肾功能通常较差,容易发生地高辛中毒。

三、地高辛中毒的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地高辛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地高辛代谢情况,及时调整剂量,避免中毒发生。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地高辛的同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地高辛中毒。

4.遵守饮食限制:某些食物(如高钾食物)可能影响地高辛的效果,患者应遵守医生的饮食限制建议。

5.定期检查肾功能: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调整地高辛的剂量,避免中毒发生。

6.老年患者应慎用地高辛:老年患者的肾功能通常较差,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慎重考虑,避免中毒风险。

四、地高辛中毒的处理1.停止地高辛的使用:一旦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地高辛,并及时就医。

《文献阅读汇报》PPT课件

《文献阅读汇报》PPT课件

地高辛中毒?
原因分析
4
文献分析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均可诱发和加重地高辛中毒,镁是Na+_K+ATP酶的 辅酶,低镁可诱发和加重心肌细胞失钾,提高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案例:血浆地高辛浓度1.4ng/ml,血钾从4mmol/L降至3mmol/L,地 高辛中毒危险从11%增至26%。【1】
【1】王万迎,维持量地高辛中毒原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35(2):124
2.中毒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1.6%
10
95例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合并用药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中毒原因 合并用药 肾功能异常 血钾异常 其他
11
构成比 67.40% 21.10% 12.60% 5.30%
讨论(用药监护)
1.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导致SDC升高的主要原因 a.骨骼肌减少:地高辛吸收后50%与骨骼肌结合,因而老
文献阅读汇报-地高辛中毒原因分 析及临床监护要点
主要内容
1.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2.地高辛监护要点
2
文献摘要
❖ 基本情况:2009.01-2011.04,地高辛中毒患者24例,男6例, 女18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63岁。
❖ 基础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
例,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例,扩张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力衰
竭1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9例。
常规维持剂量 口服地高辛0.25mg/d
0.125m g/d更不 易出现血 药浓度中 毒,
3
一周及一个月后
❖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色觉异常,房室传导阻滞13例,严重窦性心 动过缓5例。
❖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至4.00ng/ml(安全范围:0.8-4.00ng/ml)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

地高辛中毒及预防引言概述:地高辛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状,由于地高辛药物使用不当或者过量引起。

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病治疗药物,但其副作用较大,因此正确使用和预防地高辛中毒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地高辛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地高辛中毒的原因1.1 药物过量:地高辛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过量使用会导致中毒。

1.2 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其他药物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引起中毒。

1.3 肾功能不全:地高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排泄能力下降,地高辛的药物浓度增加,易导致中毒。

二、地高辛中毒的临床表现2.1 心律失常:地高辛中毒可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等。

2.2 消化系统症状:中毒患者可能浮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2.3 神经系统症状:中毒还可引起头痛、眩晕、视力含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2.4 心功能减退:地高辛中毒可导致心功能减退,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加重。

2.5 其他症状:中毒还可引起疲惫、乏力、心绞痛等其他症状。

三、地高辛中毒的预防措施3.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患者在使用地高辛前应详细了解医生的用药指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剂量过量或者频繁使用。

3.2 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定期检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3.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地高辛时,应咨询医生是否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地高辛的药物浓度。

3.4 注意肾功能: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地高辛的剂量,避免中毒发生。

3.5 定期复查心电图:定期复查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以便调整地高辛的用药剂量。

总结:地高辛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状,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药物浓度,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肾功能,定期复查心电图,以确保地高辛的安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20期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0.5ng/ml
20例患者仅有一例患者出现中毒症状
>2.0ng/ml
1例未显示疗效,45例未出现中毒症状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1.中毒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58.9%
2.中毒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1.6%
文献分析
肝肾功能不全
1.口服地高辛0.25mg/d,经小肠吸收,3h血药浓度达最高,4—8h,获得 最大效益,地高辛85%经肾脏排泄,10-15%经胆道系统排至肠道。半衰 期为1.5d,连续服药相同剂量,一周后即可达到稳定。 2.肝肾功能不全,地高辛蓄积增多——中毒,老年人肝肾功能仅为正常成年 人的3/4或者4/5,80岁以上老人肝肾功能仅为1/2。
文献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
根据血药浓
1.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氢氯噻嗪。
度监测结果, 适时调整药
2.糖皮质激素
物剂量
3.抗胆碱药物
4.抗高血压药:胺碘酮,卡托普利,硝苯地平
5.消化系统用药:建议间隔2h以上服药。
6.抗生素
7.与解热镇痛药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0.5-2.0ng/ml
277例33例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
95例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合并用药
404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中毒原因 合并用药 肾功能异常 血钾异常 其他
构成比 67.40% 21.10% 12.60% 5.30%
讨论(用药监护)
1.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导致SDC升高的主要原因 a.骨骼肌减少:地高辛吸收后50%与骨骼肌结合,因而老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竭1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9例。
常规维持剂量 口服地高辛0.25mg/d
0.125m g/d更不 易出现血 药浓度中 毒,
一周及一个月后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色觉异常,房室传导阻滞13例,严重窦性心 动过缓5例。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36至4.00ng/ml(安全范围:0.8-4.00ng/ml)
主要内容
1.地高辛中毒原因分析
2.地高辛监护要点
文献摘要
基本情况:2009.01-2011.04,地高辛中毒患者24例,男6例, 女18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63岁。
基础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
例,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例,扩张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力衰
年人的分布容积低于年轻人。 b.肾脏排泄,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地高辛半衰期延长,导
致体内蓄积,易发生中毒。 c.老年人组织中的Na+-K+—ATP酶减少,机体对地高辛
敏感性增强,易发生中毒反应 d.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可使地高辛代谢能力下降 e:游离血红蛋白减少导致游离地高辛量增加有关。
小结
1.SDC:监测能较好反应地高辛临床药效,为临 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但由于影响因素太多, 不能简单的根据SDC来判断中毒还是剂量不足。 2.临床药师必须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制定个体 化给药方案,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
地高辛中毒?
原因分析
文献分析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均可诱发和加重地高辛中毒,镁是Na+_K+ATP酶的 辅酶,低镁可诱发和加重心肌细胞失钾,提高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案例:血浆地高辛浓度1.4ng/ml,血钾从4mmol/L降至3mmol/L,地 高辛中毒危险从11%增至26%。【1】
【1】王万迎,维持量地高辛中毒原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35(2):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