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的种类及特点
第六课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 塑
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 肖阳
一、雕塑是什么?
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 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二、雕塑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请说说: 课本中介绍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 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 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 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 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 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 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 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 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 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 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 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 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 一组照片? 1、说一说秦始皇陵 兵马俑有什么艺术 特点?
2、用了什么样的 表现手法?
3、它的功能是什么?
鞍马骑兵俑
跪射俑
将军俑
文官俑
百戏俑
长相不一、栩栩如生、生动写实的艺术手法
神态各异
出土过程中的彩绘兵马俑
2.意境的创造始终大于造型的设计,雕塑的主体总是 以宁静的方式融入意境之中。
3.雕塑风格会因时代不同和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透 过雕塑艺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பைடு நூலகம்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展开全文中国一直承载的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古代石雕,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现都集聚在中国古代博物馆,这里展现的古代石雕上起战国、下至明代,每一个石雕作品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
每一座石雕精品都是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1、陶俑(西汉)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它们是将泥捏成的人体然后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
上图中的陶俑雕塑身材修长、垂目俯首,神态安详而恭谨,是为两个典型的西汉侍女形象。
陶俑宽大的衣袖与瘦窄的喇叭形衣裙相配合,构成优美的曲线,简洁而又韵味。
2、陶狗(东汉)这只陶狗昂头而立,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鄂长,身躯肥硕,四肢粗壮。
尾巴上卷。
颈与前腹紧束套戴,头身分塑,套合成形。
这只陶狗整体雕塑生动,刻画传神,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
3、抚琴佣(东汉)这座佣为汉墓出土,是一座艺术性很高的东汉音乐佣,整体造型概括洗练,表情生动自然,尤其是那眉飞眼笑的形态,把陶醉在乐曲声中而自得其乐的古乐演奏者,刻画得惟妙惟俏,极其传神。
4、佛石像(北齐)这是一件极具特色的北齐佛石像。
佛陀的端庄肃穆,胁侍的虔诚宁静,以及众多供养人像的整齐排列,使整个作品充满着神圣的佛国气氛。
作品雕刻精美,雕刻刀法娴熟细腻,布局对称,人物形态富于变化。
5、刘氏家族造思惟菩萨白石像(北齐)1954年曲阳修得寺遗址出土,故宫博物院借展。
此像底座内容最为繁复,基座为长方形,四面浮雕图案,满刻佛像、伎乐、神王、供养人、化生童子等。
正面图案分为三层:上层雕力士像,浅刻飞天、化生童子和莲花博山香炉;中层中间雕有两力士托座,两侧有三组施舍图案;下层雕护法双狮,相向而立,左前肢向前伸出。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2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吴为山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
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
这“主流”指官方大型展览、重要的学术策展、学院的主干教学以及艺术的评价体系。
与雕塑同样受西方影响的绘画则命运不同,因为绘画严格地分类为西洋画与中国画,且绘画有自身品评尺度并各循其道发展。
按理,中国雕塑与西洋雕塑恰如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关系,中国雕塑也应循其自身规律发展。
只不过近百年来,随着造“菩萨”的渐衰,“塑人”的兴起,导致写实的功用性要求愈高,西洋法价值凸显,又上个世纪50年代后苏联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文革的新偶像塑造,80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热和9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风潮,使得中国传统雕塑一直处于边缘的、民间的、非正统的境地,甚至被斥为封建落后余絮。
纵观中国雕塑发展,就其精神性,受政治、宗教、哲学影响;就其造型,受绘画的影响,并在意象、抽象、写意、写实诸方面显示出其道、其智、其美,有着迥异于西方传统的独立体系、独特价值。
我们不能满足于中国雕塑只存在于博物馆、石窟、墓道,应当提炼出影响着现在于未来的绝伦之底蕴、超拔之意志、高远之境界。
这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保持华夏独特韵致,更在于促进人类文化生态的多元发展。
数年来,笔者在对中国雕塑的直觉感受和理性分析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将中国雕塑归纳为八种类型的风格特征。
并将风格的阐释诉诸于对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的思考。
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大致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
以下,就上述风格加以一一阐释。
一、原始朴拙意象风原始的意象风,是原始人生命自然状态的发散表现,是直觉感受的表达。
通过鲜明、夸张的表现与外貌特征的塑造,直截了当地表达心灵。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民间雕塑

虎面挂片 凤翔
积淀着人们对虎的崇敬 心理。他的形象虽与老 虎形象相差很大,但却 在多种形象组合的热烈 氛围中,既透出老虎的 雄威,有时人感到和善 可亲。
坐虎 凤翔
虎是凤翔泥塑中的主要 题材,包含了镇宅、护 子、增寿、辟邪、吉祥 等诸多功利取向。泥塑 虎的赋彩位黑、白、红、 青、黄五行正色,纹饰 有吉祥富贵的四季花、 五子登科、贯钱等,人 们把渴望得到的五幅 (福、禄、寿、喜、财) 全部都表现在老虎的身 上。
娃娃骑牛 凤翔
黑牛体壮,性格倔强, 身饰一朵硕大的海棠 花,美而质朴。牛身 上的娃娃抱一条大鲤 鱼,象征吉庆有余。 这种娃娃骑牛也具有 “鞭春”、劝农之意, 可能受清代颁行的 “春牛芒神”规制的 影响所致。骑牛的娃 娃就是芒神,而将其 塑造成娃娃形象,意 在表现亲切、亲近之 感。
拴马桩
竹雕·渔翁
十二生肖:厌胜、 祈福吉祥 化生童子:增寿宜子
海棠:富贵荣华 石榴:多子多福 艾草:辟邪祛毒
贯钱:招财进宝
辣椒:威风厉害
莲花:吉祥、象征女性
虎面挂片,凤翔民间风俗:前门拒鬼,后门拒妖。前 门贴白虎、门神,后门悬挂虎。人们赋予虎面挂片的这些 诸多功能与内涵,却又都具体地凝聚在用五行色绘出的纹 样上,如四季花(莲花、海棠、石榴、牡丹)、贯钱、艾草 以及以十二生肖、化生童子、辣椒为题材做成的“颤头” 等。关于这些纹样的寓意,传统的说法是:莲花,吉祥、 象征女阴;海棠、牡丹,荣华富贵;石榴,多子多福;艾 草,辟邪祛毒;辣椒,威风厉害;贯钱,招财进宝;化生 童子,增寿宜子;十二生肖,压胜、祈福纳祥。挂虎的双 眉为阴阳鱼,鼻子为通天生命树。挂虎的鼻子象征男根, 下巴处画出的花卉图案象征女阴。总之,多种彩绘吉祥纹 饰的组合与表现,反映出风翔泥塑虎的功用具有多重性或 宽泛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雕塑的分类

中国传统雕塑的分类中国传统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根据表现形式、材料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中国传统雕塑分为多个分类。
一、佛教雕塑佛教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雕塑是以佛教教义和佛陀形象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为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等。
佛教雕塑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神秘的宗教氛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佛教雕塑通常采用石材、木材、铜材等作为材料,形象庄重、神态安详,给人以宁静和庄重的感觉。
二、道教雕塑道教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另一大类别。
道教雕塑主要表现为道教神像、仙人像等形象,以道家思想和道教信仰为基础。
道教雕塑形象多样,有的表现为仙人飘逸自如,有的表现为神兽灵动活泼。
道教雕塑常使用石材、黄金、白玉等材料,形态各异、富有创意。
三、民俗雕塑民俗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民俗艺术形象和民间传说故事。
民俗雕塑广泛流传于中国各个地区,形式多样,材料丰富。
民俗雕塑常常以人物形象为主,表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和民间传统文化。
比如江南地区的泥人、陕西地区的剪纸等,都是中国传统民俗雕塑的典型代表。
四、宫殿雕塑宫殿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独特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宫殿建筑物上的雕塑装饰。
宫殿雕塑通常以石材、木材、青铜等材料制作,形象精美、雕工精湛。
宫殿雕塑的题材多样,有的表现为神话传说故事,有的表现为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宫殿雕塑既是宫殿建筑的装饰,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园林雕塑园林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园林景观中的雕塑装饰。
园林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雕塑通常以石材、青铜、瓷器等材料制作,形象逼真、富有生机。
园林雕塑的题材广泛,有的表现为花鸟、动物形象,有的表现为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
以上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几个主要分类。
每一类雕塑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远古的中国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较高的艺术天分,且形成传统,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雕塑主要分为实用性、宗教信仰、建筑装饰及墓葬陪葬等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八大风格特征,主要为: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点发展出以装饰性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这些器物多由原本的实用意义渐渐地转变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另外还有建筑的装饰雕刻,南朝王陵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
其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以外,还反映在明器和宗教造像艺术上。
明器即随葬品,其中雕塑作品占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的造像,最为著名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和唐三彩的陶马,这些于当时并非纯粹的艺术品,它们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代表着活人及动物而陪葬。
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十分突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无论是明器,宗教造像还是建筑的雕刻,都反映了普遍的传统优久的装饰趣味,云岗大佛、南朝的石辟邪、相同时期的佛像对称的坐姿,袈裟的衣纹处理无不显示了浓厚的装饰性,经过处理的佛像包含了一种和蔼的亲切却又带有一种非人间的神秘感,原因在于,装饰不同于真实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装饰增强了佛像的严肃及神秘气氛。
中国古代雕塑有明显的绘画性。
绘画性的表现不注重雕塑的体积、空间、块面,而是注意轮廓与身体衣纹线条节奏和韵律,而色彩本身的变化也加强了这些雕的空间和体积感。
受绘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佛像所表现的是线性语言。
经过高度的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雕塑相比,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以平面表现,且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没有立体和空间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通常雕塑表面平滑,没有西方雕塑的细微起伏和明暗变化。
源自中国雕塑的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不追求再现,追求表现物象,孕育中国雕塑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也因而形成中国雕塑高度的异象性,了解中国艺术的切入点在于中国绘画,中国画不画光影,色彩仅表现固有色,造型与画面效果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和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探析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探析一、题材丰富多样中国古代雕塑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宗教、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等。
其中,宗教题材是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佛教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陀形象被广泛塑造于画像、佛像以及塔婆等艺术品中。
此外,道教和儒家的神祗雕塑也逐渐兴起。
在神话传说方面,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经常被雕塑家们通过雕塑艺术来传承并表达。
二、形式独特多变中国古代雕塑在形式上表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雕塑作品既有高大庄严的石窟造像,也有精巧的玉石雕刻。
石窟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一大特色,最著名的是以洛阳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为代表。
这些石窟雕像通常巨大而庄重,富有雄伟的气势。
而在玉石雕刻方面,中国古代雕塑家以其高超的技法将玉石雕刻得栩栩如生,细致入微。
此外,青铜雕塑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形式之一,雕塑家通过铸造和锻造等技法,塑造出了优雅而庄严的青铜人物像。
三、技法独特精湛中国古代雕塑的技法独特精湛,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雕塑家擅长运用镆铘(mó yuè)、琢磨、刻削等技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各种表情和气势。
尤其擅长表现服装的褶皱、发丝的细腻以及动态的姿态等细节。
同时,雕塑家们还善于运用刀法的巧妙变化,以及对石材纹理的利用,让雕塑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立体感。
四、审美观念独特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观念强调的是“气韵生动”的特点。
中国古人强调“神似”和“神形具备”,即追求雕塑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形象达到完美的统一、不仅要求雕塑作品形似,更要求其形象能够表现出灵动、生动的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家强调形态和精神内涵的统一,让雕塑作品所包含的意象能够直触人心,产生强烈的审美享受。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题材、独特的形式、精湛的技法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
通过对这些艺术特点的探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也能更好地凸显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及其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逐渐浮现出自己的特点。
在艺术创作中,雕塑作品的风格,材料和主题都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雕塑文化及其特点。
一、雕塑的历史与发展中国雕塑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些古老的雕塑作品,早已被岁月沉淀得肃穆庄重,流淌出了中国历史的精髓。
从商代的青铜器到秦汉的石刻和陶器,再到唐宋时期的木雕和石雕,每个时期的雕塑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以及审美观。
中国雕塑作品的风格多样,从古代器物到现代抽象作品,都能看到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雕塑材料也十分丰富,橄榄石、黑曜石、青铜、石膏、陶瓷等都被广泛使用。
此外,中国雕塑注重空间感和体积的表现,重视造型的比例和秩序性,力求实现整个作品的和谐美感。
二、特点一:形式多样中国传统雕塑可以被分类为石刻、木雕、泥塑、陶雕、金银器以及青铜器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材料和工艺,每一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风格和特点。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秦兵马俑,是以大规模的陶制品为代表的一个类型,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
这些俑被制作成精确的人形,并被穿着繁重的盔甲、武器和装饰品等。
此外,在唐宋时期,名家匠人的木雕作品被用来装饰宫殿和道观。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宗教和神话的主题,如金鸡报春和千手观音等。
选择不同的木材和精良的工具,艺人可以制作出非常精美的花鸟与人物雕塑。
在上述雕塑类型中,青铜器是又一种特色鲜明的雕塑类型。
青铜器之所以得到重视和启发,是因为青铜器从层次结构到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出精神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文化代表性。
三、特点二:关注政治与信仰在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往往与政治有关。
在帝王墓中,陪葬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陶瓷或金银器等捏造出来的陪葬品。
这些陪葬品往往都是与国家形象和政治意义紧密相关的。
例如,汉武帝坐像为南北朝时期雕塑作品,高达4米多。
它不仅忠实地体现了汉武帝的皇帝形象,更是全面地刻画了其思想信仰和治国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雕塑的种类及特点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或可雕可刻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雕塑大致可分为几种形式.按使用的物质材料,可分为石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泥塑如天津泥人;陶塑如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俑等.
按呈现方式,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圆雕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欣赏,完全立体的一种雕塑.如八大山人纪念馆中的八大山人像,井冈山烈士陵园的众多烈士雕像等.浮雕是指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等,也有二者结合的形式.如南昌八一起久纪念碑上的四面大理石浮雕.
按所外的位置,又有多种分类.有架上浮雕,如博物馆或纪念堂内的雕塑;有纪念碑雕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井冈山烈士陵园的碑林雕塑;有园林雕塑,如南京莫愁湖公园中的莫愁女像;有建筑雕塑,如古建筑门前的对狮胃环境雕塑,如城市广场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
雕塑作为审美的对象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一是纪念性.反映人们对过去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纪念.它具有庄重性和力度感.二是象征性.托物言志,寓意于物.如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象征着霍去病征战匈奴的战绩.三是装饰性.雕塑具有的形式美.如宫殿大门前的石狮,以其阔口,鼓眼,昂首挺胸的夸张的神态,展现其内在的生命力,同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庄重各谐的整体美.四是立体直观性.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它是立体地存在于空间的,直观地让人感知,它必然体现出立体所带来的一系列审美效果.如体积与结构的统一,凹凸面的起伏变化,影像线条和明暗以及瞬间情节的刻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