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1. 引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满足。

本报告旨在对某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2.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某规模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多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和公共设施。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环境温度为25,施工方式为浇筑。

基于以上背景信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原材料选择3.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相关国家标准,C30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使用32.5号水泥。

3.2 粗骨料:采用碎石,直径为5-20mm,按相关标准进行筛分,并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3.3 细骨料:采用天然河砂,按相关标准进行筛分,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3.4 水:采用自来水,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4.1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水灰比。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水灰比为0.50。

4.2 确定砂率:根据配合比公式,计算得到砂率。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砂率为42%。

4.3 确定骨料用量:根据砼的配合比公式,计算得到骨料用量。

经过试验和计算,骨料用量为1700 kg/m³。

4.4 确定水用量:根据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到水用量。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水用量为200 kg/m³。

5. 配合比设计结果根据上述计算和选择,得到以下配合比设计结果:- 水泥用量:390 kg/m³- 砂用量:860 kg/m³- 碎石用量:840 kg/m³- 水用量:200 kg/m³- 水灰比:0.50- 砂率:42%6. 验证试验为了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实际施工前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施工性能良好,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7. 结论本报告对某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
2)配合比设计: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取б=6,得到混凝土配置强度为69.9MPa
2确定水灰比W/C
对于碎石,其中
•A=0.46 B=0.07 w/c=34.7%
•Fce=54.0MPa(水泥实际28天强度)
•Fcu,o=69.9MPa
•由经验公式 得w/c=34.7%
2、1m3混凝土用水量mw的确定
建筑材料实验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实验报告
第二组
一、实验名称:
1)C6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C6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实配及拌合物性能测定;
3)C60高强泵送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测定。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学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在标准设计步骤指导下完成基本符合预期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计算结果如下(下述结果对应混凝土总密度2407kg/m3)
SF=28.77kg(硅灰)FA =28.77kg(粉煤灰)
减水剂质量:9.59kg(总胶结物质量乘以2%)
4、砂率的选取
•选取原因如下:
砂率计算中,坍落度大于60mm的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4.0.2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
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九、实验总结&课外知识点补充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摘要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不仅具有承重和耐用的特点,还能满足设计师的美学需求。

本报告旨在探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辅助理解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

1. 引言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材料中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各种成分之间的搭配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拥有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寿命。

2. 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1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用量,提高成本效益。

2.2 均匀性原则混凝土中各个成分之间应该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过度灌浆或骨料分集现象。

2.3 流动性原则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施工人员浇筑和振捣。

2.4 耐久性原则混凝土应具备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和抗氯离子渗透等耐久性能。

3. 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3.2 确定掺合料类型与掺量根据设计要求和可用材料的特性,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以及其掺量。

3.3 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与砂率根据需要设计的混凝土性能(如强度、抗裂性等),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与砂率。

3.4 估算初步比例根据前述步骤的结果,初步估算各个成分的比例,包括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水灰比等。

3.5 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初步比例结果,进行配合比试验,评估实际配合比的性能,并对初步比例进行调整。

3.6 编制配合比设计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编制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具体的配合比数值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4. 案例分析以某高层住宅楼的结构柱配合比设计为例,通过试验得出了最佳化水灰比、骨料用量和掺合料掺量等具体参数,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5. 结论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一步,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拥有优良的性能和耐久性,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寿命。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C40是指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表示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0MPa。

在进行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并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调配。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42.5R。

2.粉煤灰(PFA):选用掺量不超过20%的粉煤灰。

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收缩变形。

3. 砂:选用细砂,砂的粒径应控制在0.15-5mm之间。

4. 石子:选用骨料。

石子的粒径应控制在5-20mm之间。

5.外加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外加剂。

根据C40的强度等级,我们需要进行细度模数及砂率的控制。

细度模数的要求在2.2-3.1之间,砂率的要求在35%-45%之间。

以下是C40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1.确定用量:- 水泥:按照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为350kg/m³。

- 砂:按砂率40%计算,用量为1200×0.4=480kg/m³。

- 石子:按石子率60%计算,用量为1200×0.6=720kg/m³。

- 粉煤灰:按掺量20%计算,用量为350×0.2=70kg/m³。

- 水:按水灰比0.55计算,用量为350×0.55=192.5kg/m³。

2.水灰比的确定:水泥的实际用水量为192.5kg/m³,水灰比=192.5/350=0.553.各组分的体积含量计算:水泥:350/3.15=111.11L/m³。

砂:480/2.65=181.13L/m³。

石子:720/2.65=271.70L/m³。

粉煤灰:70/2.20=31.82L/m³。

4.每立方混凝土中各材料的质量量计算:水泥:350kg/m³。

砂:181.13/1000×2650=479.45kg/m³。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doc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doc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doc 1: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全国通用范本一:前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全新混凝土配合比的标准模板,以便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二:相关标准和规范1. GB/T 50080-2020《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GB/T 50081-2020《普通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标准》3. GB 50202-201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

2. 根据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作性能确定配合比。

3. 通过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不断优化配合比,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

2. 确定使用的砂石骨料的种类和规格。

3. 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4. 确定混凝土的水胶比。

5. 确定混凝土的掺合料种类和掺量。

6. 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7.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配合比优化。

五: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和工程编号。

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

3. 使用的砂石骨料的种类和规格。

4. 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胶比。

5. 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

6. 配合比试验结果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7. 配合比的优化方案。

8. 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

六:附件1. 配合比试验数据表格和图表。

2. 力学性能测试数据表格和图表。

3. 其他相关附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GB/T:国家标准2. GB:国家标准3.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2:全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报告范本一:前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全新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报告范本,以便工程师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配合比计算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C15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docx

C15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docx

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一、设计题目基层贫混凝土配合比二、设计资料1.抗压强度: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F30-2014)的要求, 28 天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Mpa。

2.组成资料:水泥为双鸭山安邦河 P.O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为玉林碎石场 4.75—31.5mm 连续级配碎石( 4.75—9.5mm 碎石掺入量 40%,9.5—31.5mm 碎石掺入量 60%),砂为渡口砂场。

2、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1)、强度:贫混凝土基层的设计强度标准值(MPa)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7d 施工质检抗压强度10.07.0 5.028d 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10.07.028d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 3.0 2.0 1.5(2)、工作性:最佳工作性及允许范围指标坍落度S L(mm)界限卵石混凝土碎石混凝土最佳工作性20-4025-50允许波动范围5-5510-65(3)、耐久性:满足耐久性要求的贫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最大水灰比0.650.680.70有抗冻要求的最大水灰比0.600.630.653、各组成材料的质量的要求(1)水泥:3 天龄期28 天龄期凝结时间产地标号项目抗压抗折抗压抗折初凝终凝安定性Mpa Mpa Mpa Mpa min minP·O42.5规定值17.0 3.542.5 6.545600合格双鸭山实测18.4 3.947.5 6.9185294合格(2)砂:细度模数应在 2.3~3.0 之间且含泥量在不大于 3%,颗粒级配应符合要求。

产地细度模数含泥量级配区备注渡口 2.42 1.2Ⅱ中砂(3)碎石:粒径不大于 31.5mm,压碎值应不大于 15%,针片状含量应小于 15%,含泥量不大于 1%,级配符合要求。

产地规格压碎值针片状含含泥量级配量玉林 4.75~31.5cm 4.614.10.2合格(4)水为饮用水4、确定贫混凝土计算步骤(1)、采用 28d 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MPa,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t l×s l =15.0+1.645 ×1.5=17.5Mpaf cu,o—贫混凝土 28d 抗压强度( Mpa);f cu,k—28d 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t l-抗压强度保证系数,高速公路应取 1.645 ;s l-抗压强度标准差,无资料时或试件组数小于 6 组时,可取 1.5 (Mpa)。

c30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c30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c30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篇一: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XX)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张应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5、岱山县衢山岛枕头山至潮头门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2、拌合方法:机械3、坍落度:70-90mm4、部位:进洞管棚护拱及隧道设备槽室预制钢筋砼盖板等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四、材料选用:1、水泥:采用浙江桐星水泥磨粉有限公司生产的“桐星”牌p.c32.5水泥2、粗集料:采用舟山高深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碎石,级配采用4.75~16㎜和16~26.5mm各50%掺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级配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见试验报告)。

3、细集料:采用衢山淡化砂,mx=2.44,通过该砂各项技术指标测定,均满足c30砼用砂要求(见试验报告)。

4、水:饮用水,符合砼用水要求。

五、材料要求:根据技术规范,c30砼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粗集料:碎石①、粗集料的技术要求:②、粗集料的颗粒级配:2、细集料:黄砂①、砂中杂质含量限值:②、砂的级配范围(Ⅱ区中砂)六、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基准配合比(c30-b)⑴、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⑵、计算水灰比:w/c=aafce/fcu,o+aaabfce●●●=0.46×36.7/38.2+0.46×0.07×36.7=0.43fce=rcfce.g=1.13×32.5=36.7(mpa)●根据以往经验水灰比取:w/c=0.44⑶、依据JgJ55-2000规范,查表4.0.1-2。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施工设计图纸二、设计说明:1.已知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要求拌和物坍落度140—180 mm。

2.组成材料1、水泥:镇江句容产“台泥牌”P.Ⅱ52.5等级水泥,密度ρc=3.100*10³kg/m³,初凝167min,终凝212min,R3=44.6Mpa)。

2、砂:江西赣江,表观密度ρS=2.610×10³kg/m³,细度模数2.8,含泥量为2.2%。

3、碎石:江西九江(宏浩),5-25mm连续级配(5-16mm,30%;16-25mm,70%),5-25mm针片状为10.3%、压碎值为19.5%,5-25mm含泥量为0.6%,表观密度ρG=2.750×10³kg/m³。

4、外加剂:江苏点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D6型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

5、水: 饮用水。

三、确定试配强度设计强度保证率大于95%,保证系数1.645,无历史统计资料,标准差σ取5.0Mpa。

fcuo≥fcuk+1.645×σ=40+1.645×5=48.2Mpa。

fcuo:试配强度 fcuk:设计强度四、计算水胶比W/B =αa×fb/(fcu,o+αa ×αb ×fb)=0.53×1.10×52.5/(48.2+0.53×0.20×1.10×52.5)=0.56αa、αb ---回归系数分别为0.53、0.20。

f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取(MPa),fb=γf×fce,fce=γc×fce,g,γf取1.00,γc取1.10,fce,g取52.5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1.未经本【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验报告。
2.【检测机构】地址:
3.报告无报告专用章无效。
批准:审核:检验:
堆积密度
(kg/m3)
含泥量(%)
混合材料
外加剂

品种
等级
掺量及方式
名称
掺量(%)
减水率(%)来源①②施工配


水灰比
配合比
(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混合材)
砂率(%)
塌落度
(mm)
表观密度(kg/m3)
材料用量(kg/m3)
抗压强度(MPa)
水泥



混合材
外加剂
7d
28d
快速法
备注
委托单位地址:
浇注方法
标注差(MPa)
配制强度(MPa)







水泥
品种
强度等级
生产厂名
3d抗折强度(MPa)
28d抗折强度(MPa)
3d抗折强度(MPa)
28d抗折强度(MPa)

产地
级配区
细度模数
表观密度
(kg/m3)
堆积密度
(kg/m3)
含泥量(%)

产地
品种
规格(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表观密度
(kg/m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GD210110
委托单位:检验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
工程名称:检评依据:JGJ 55-2000
工程部位:样品编号:
送检日期:检验日期:报告日期:
监督员:见证人:报告编号:
构件情况
技术设计参数
施工条件
配合比设计参数
环境条件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最小断面尺(mm)
最小钢筋净距(mm)
塌落度(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