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与处理

合集下载

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

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

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
1. 立即识别,如果有人被异物阻塞,首先要迅速识别这一情况。

典型的症状包括突然无法说话或呼吸,以及手势表示呼吸困难。

2. 呼叫急救,在发现有人被异物阻塞时,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如拨打120)并告知他人寻求帮助。

3. 采取急救措施,如果被害者仍然有部分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
肺部,鼓励其咳嗽,以帮助排出异物。

如果被害者无法咳嗽,就需
要进行背部拍击。

这可以通过轻拍被害者的背部来帮助排出异物。

4. 进行腹部挤压,如果背部拍击无效,可以进行腹部挤压。


在被害者身后,用手臂环绕被害者的腰部,然后用手掌顶部用力向
内挤压腹部,以帮助排出异物。

5.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被害者失去意识并且呼吸停止,
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

倾斜被害者的头部,打开口腔,清
除口腔内的异物,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以上急救措施
仅可作为临时措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帮助被害者。

最重要的是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被害者的生存机会。

呼吸道异物的处置与急救处理

呼吸道异物的处置与急救处理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脏活动,及时发现异常。
除颤器:用于治疗心跳骤停,恢复心脏正常功能。
家庭安全与急救知识普及
CPR培训
学习心肺复苏技术,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方法。
安全意识
增强家庭安全意识,学习预防意外事故的知识。
急救技能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提供帮助。
呼吸道异物发生的预防
安全玩具
呼吸道异物处置的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
遇到呼吸道异物阻塞,不要慌张,要保持镇定,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异物阻塞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避免过度用力
在处理呼吸道异物时,切勿用力拍打患者背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应根据患者年龄和意识状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用力呼吸,但空气吸入不足
其他症状
面色发紫,嘴唇发绀
咳嗽,但咳不出异物
无法说话,或发出嘶哑的声音
手指和脚趾发凉
意识模糊
呼吸道异物的成因分析
误吸
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下降,容易在进食时发生误吸,导致异物进入气道。
异物进入
儿童玩耍时,容易将小玩具、纽扣、硬币等误吞入嘴中,造成呼吸道阻塞。
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如车祸、跌倒等,也可能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例如牙齿脱落、鼻腔异物。
呼吸道异物处置与急救处理
呼吸道异物是指任何进入呼吸道并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物体。异物可能是食物、玩具、纽扣、硬币等,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本指南将详细介绍呼吸道异物的处理方法,以及急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by X H
呼吸道异物的定义和种类

育儿知识: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育儿知识: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1)手指扣咽喉法:救助者将伤者头后仰,强行用食指沿伤者的夹内侧深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将异物呕出。

该方法适用于异物堵在喉咙附近者。

(2)手掌背击法:将伤者被上半身倾斜,头向下;救助者一手支托起胸部前,另一手掌连续猛击伤者背部两肩5次,促使伤者咳嗽,将呼吸道异物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异物入气管堵塞呼吸道者。

(3)腹部推压法:又称海母立克急救法。

救助者从背侧用双手臂环抱伤者上腹部;一手放在正中线脐上,另一手紧握此手;救助者用力压伤者腹部6~10次,促进上呼吸道堵塞物吐出。

该方法适用于异物进入气管堵塞呼吸道者。

幼儿气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

幼儿气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

幼儿气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引言:幼儿气道异物是指误吸或咽下的异物堵塞了儿童的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紧急情况。

正确的应急处理流程至关重要,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幼儿气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希望能够给家长和保育员提供帮助。

一、观察幼儿的症状当发现幼儿呼吸困难、咳嗽、咳嗽声音异常或突然停止呼吸时,应立即怀疑幼儿可能有气道异物。

观察幼儿的面色是否苍白或发绀,是否出现焦虑或烦躁的表情,以及是否能够发出声音等,这些都是判断幼儿是否有气道异物的重要指标。

二、进行紧急评估如果幼儿出现上述症状,首先要迅速评估幼儿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如果幼儿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通知急救人员前来。

如果幼儿还有意识,但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三、采取背打和腹部按压对于一岁以上的幼儿,家长或保育员可以采取背打和腹部按压的方法,帮助幼儿排出气道异物。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站在幼儿的身后,用手轻轻拍打幼儿的背部,以促使气道异物松动。

2. 如果背打无效,可以将幼儿仰面平躺在大腿上,用手掌根部给予腹部按压。

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3. 反复进行背打和腹部按压,直到幼儿排出异物或呼吸道通畅为止。

四、采取头低足高位对于一岁以下的幼儿,如果背打和腹部按压无效,可以采取头低足高位,帮助幼儿排出气道异物。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将幼儿仰面平躺,用手托住幼儿的颈部,使其头部低于身体。

2. 轻轻拍打幼儿的背部,以促使气道异物松动。

3. 反复进行拍打,直到幼儿排出异物或呼吸道通畅为止。

五、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幼儿仍然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将幼儿仰面平躺,将头部稍微后仰。

2. 用力捏住幼儿的鼻孔,用自己的嘴对准幼儿的嘴巴,进行人工呼吸。

3. 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钟,吹气量应适当,以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4. 每吹一次气后,观察幼儿的胸廓是否抬起,确认气道是否通畅。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1. 立即呼救:如果喉咙异物导致呼吸困难或无法呼吸,请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请保持冷静,并尝试帮助受伤者。

2. 叩背法:如果受伤者能够咳嗽,但还是有呼吸困难,您可以给他/她轻轻地叩击背部。

这有助于松动和清除呼吸道的异物。

3. 胸部压抑法:如果受伤者不能呼吸,可以进行胸部压抑法。

方法如下:
a. 让受伤者趴在你的膝盖上,面向地面。

b. 使用手掌垫在背部(靠近颈部的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背后。

确保手指不会压在背部脊柱上。

c. 快速而有力地推压背部,约5 次。

d. 检查是否有异物被排出来,如果没有,请重复胸部压抑法。

4. 人工呼吸法:如果您的受伤者停止呼吸,那么您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法,以确保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

方法如下:
a. 平躺受伤者,仰卧在地面上。

b. 进行嘴对嘴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c. 使每个呼吸时间在2 秒左右,每分钟12-20 次。

5. 喉咙异物吸出器:如果您有一个专业的喉咙异物吸出器,您可以使用它来清除异物。

a. 将吸出器置于喉咙入口处。

b. 使用手掌支撑吸出器,确保吸出器牢固地否在异物上。

c. 然后用吸出器吸出异物。

6. 急诊治疗:如果异物无法清除或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状况,您必须去医院急诊室治疗。

在治疗期间,请遵循医生的指示。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

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此法亦适用于淹溺患者排水)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四、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

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

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
果冻、汤圆、瓜子、花生米、豆类、 小橡皮盖、塑料管帽套等
如制鞋工人将针、鞋钉、钮扣等衔于齿间突然说话 呕吐、麻醉、中毒或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道手术时器械零件脱落或切除组织滑脱,修牙时
将器械吸入。
4.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如边进食边说笑嬉戏、用口接抛出的食物
5.老年人及某些疾病
如边进食边说笑嬉戏、用口接抛出的食物
用于十分肥胖或者是妊娠后期孕妇,急 救者的双手无法围扶患者腰部时
(1)、意识清楚者,取立位或坐位, 急救者站在患者背侧,双臂经患者腋下 环抱其胸部,一手的手拳拇指侧顶住患 者胸骨中下部,另一手紧握该拳,向后 做6到8次快速连续冲击。注意不要将手 拳顶住剑突,以免造成骨折或内脏损伤
Hale Waihona Puke (2)、意识不清楚者,仰卧位,屈膝 使头后仰,开放气道。急救者跪于患者 一侧(相当于肩胛水平)。用掌根置于 其胸骨中下1/3处,向下做6-8次快速连 续冲击,每次冲击需缓慢,间歇清楚, 但应干脆利索。
(2)、意识不清楚者,仰卧位,使头 后仰,开放气道,急救者以双膝夹住患 者两髋部,骑跨式或跪于患者一侧,以 双膝抵住患者一侧的髋部,急救者用一 手的掌根置于患者上腹部及脐上远离剑 突处,另一手置其上,做快速连续冲击 6到8次,用力方向应向上向内,切勿偏 离或移动,以免损伤肝脾等器官
胸部手拳冲击法
呼吸困难及喘鸣,若异物停留于喉上口,则有声音嘶哑或 吞咽困难。稍大异物若阻塞于声门可立即窒息致死。
气管异物 刚吸入以呛咳为主。活动性异物随气流移动,可引起阵发性咳
嗽及呼吸困难,在呼气末期于气管处可听到异物冲击气管壁和 声门下区的拍击声。在甲状软骨下可触及异物撞击震动感。由 于气管腔被异物所占,或声门下水肿而狭小,致呼吸道不完全 堵塞,严重的呼吸困难,喘鸣。随着时间延长,由于呼吸道分 泌物以及其他原因(如堵塞物膨胀等),呼吸道不完全堵塞可 以发展至完全堵塞,表现为不能言语、极度痛苦面容及V字手 型,伴有严重发绀,如未能排出异物,将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病人误吸时的应急处理步骤和流程

病人误吸时的应急处理步骤和流程

病人误吸时的应急处理步骤和流程病人误吸是指病人吸入食物、液体、气体等异物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后果。

误吸的应急处理需要迅速、准确、有序,以下是针对病人误吸的应急处理步骤和流程:1. 判断病情1.1. 观察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呛咳等症状。

1.2. 询问病人或陪护人员是否看到异物进入呼吸道。

1.3.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告知医护人员。

2. 保持呼吸道通畅2.1. 让病人处于仰卧位,头部后仰,下巴抬高,有助于开放气道。

2.2. 如果病人有假牙,请取出假牙,以免加重呼吸道阻塞。

2.3. 如果病人有呼吸困难,可以给予吸氧治疗。

3. 清除呼吸道异物3.1. 对于清醒的病人,鼓励其咳嗽,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法。

3.2. 对于昏迷或无法咳嗽的病人,应立即进行胸部按压,帮助排出异物。

3.3. 如果异物无法排出,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便将异物取出。

4. 紧急医疗救援4.1. 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2.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4.3. 将病人转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5. 病情观察与护理5.1.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5.2. 观察病人是否有感染、肺炎等并发症。

5.3.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化痰药等。

5.4. 进行吸痰、吸氧等护理操作,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6. 预防措施6.1. 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告知病人避免食用容易误吸的食物。

6.2. 对病人进行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6.3. 加强病人在床旁的监护,避免病人独自一人进食。

6.4. 提高医护人员对误吸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定期进行培训。

通过以上步骤和流程,可以有效降低病人误吸的风险,提高误吸应急处理的能力,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与处理
在院前急救的疾病谱中,呼吸道异物急诊病例并不少见。

据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1995~1996年度的统计资料分析,因呼吸道急诊而呼救的共9952例,其中呼吸道异物约300例。

8例因异物造成呼吸道完全阻塞而死于现场,其中5例为老年人,3例为婴幼儿。

-、原因
(1)饮食不慎成年人大多发生在进餐时,因进食急促、过快,尤其在摄入大块的、咀嚼不全的食物时,若同时又大笑或说话,很易使一些肉块、鱼团、菜梗等滑入呼吸道。

2、酗酒大量饮酒时,由于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使咽喉部肌肉松弛而吞咽失灵,食物团块极易滑入呼吸道。

3、个别老年人因咳嗽、吞咽功能差,或不慎将假牙或牙托误送入呼吸道。

4、婴幼儿和儿童常有嘻弄和口含异物的习惯,且因防御咳嗽力弱、反射功能差,一旦嘻笑或啼哭时,可因深吸气而将口腔中的物品吸入呼吸道。

如异物咳出,则病情严重,预后也较差。

5、昏迷病人,因舌根坠落,胃内容物和血液等返流入咽部,也可阻塞呼吸道入口处。

6、企图自杀或精神病患者,故意将异物送入口腔而插进呼吸道。

常见的呼吸道异物有糖果、话梅、花生米、药片、西瓜子以及钮扣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类意外事故常发生在餐馆进餐时,尤其是原来患有冠心病者,易误诊为冠心病发作,所谓“餐馆冠心病”(cate coronary)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二、临床表现
呼吸道异物可造成呼吸道部分和完全阻塞。

前者又可分为换气良好和换气不良两种类型。

换气良好者,常能强力咳嗽,可闻及咳嗽间有喘鸣音和嘈杂的空气流动声;换气不良者,咳嗽微弱无力,吸气末带有高调喘鸣音,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口唇和面色发绀或苍白。

最严重的是呼吸道完全阻塞,患者突然不能说话、咳嗽或呼吸,不能回答询问,脸色迅速发绀或苍白,呼吸极度困难,可发生缺气性昏迷(肺内残气耗尽)而死亡。

异物阻塞呼吸道时,患者出现一种特有的“窒息痛苦样表情”。

即患者表情十分痛苦,用拇指、示指掐住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图6-63)。

三、现场诊断
1、一个意识清楚的人,尤其在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并出现痛苦的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

2、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

3、凡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吹入肺内时。

四、现场急救
(—)自救法
1、咳嗽异物仅造成不完全性呼吸道阻塞,患者尚能发音、说话、有呼吸和咳嗽时,应鼓励患者自行咳嗽和尽力呼吸,不应干扰患者自已力争排出异物的任何动作。

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8倍,通常用此方法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效果较好。

2、腹部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拳置于自己上腹部,相当于脐上远离剑突处,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内、向上作4~6次快速连续冲击。

3、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硬物上,然后做迅猛向前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图6-64)。

(二)互救法
1、拍背法
(1)意识尚清楚的患者: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患者的侧后位。

一手置患者胸部以围扶患者;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图6-65)。

拍击时应注意,患者头部要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使异物驱出体外;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2)意识欠清或不清的愚者:应使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患者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背6~8次(图6-66)。

2、手拳冲击法
(1)腹部手拳冲击法:又称Heimlich急救法。

1983年首先由美国HIeimlich报道。

现场急救呼吸道异物数千例,因效果较好,故作为卫生常识进行普及。

手拳冲击腹部时,使腹压升高,横膈抬高,胸腔压力瞬间增高后,迫使肺内空气排出,形成人工咳嗽,使呼吸道内的异物上移或驱出。

1)意识清楚的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于患者身后,用双臂环抱其腰部。

一手握拳以拇指侧腹部,位于腹中线脐上远离剑突处,另一手紧握该拳,并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压6~8次,以此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图6-67)。

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2)意识不清楚患者: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使头后仰,开放气道。

急救者以双膝夹住患者两髋部,呈骑跨式,或跪于患者一侧(图6-68),以双膝抵住患者一侧的髋部。

急救者用一力方向应向上、向内,切勿偏斜或移动,以免损伤肝、脾等器官。

(2)胸部手拳冲击法:适宜于十分肥胖患者或妊娠后期孕妇,急救者的双手无法围扶患者腰部时。

1)意识清楚的患者: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于患者背侧,双臂经患者腋下环抱其胸部,一手的手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胸骨中下部,另一手紧握该拳,向后作6~8次快速连续冲击(图6-69)。

注意不要将手拳顶住剑突,以免造成骨折或内脏损伤。

2)意识不清的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开放气道。

急救者跪于患者一侧,相当于患者的肩胛水平,用掌根置于其胸骨中下1/3处,向下作6~8次快速连续冲击。

每次冲击须缓慢,间歇清楚,但应于脆利索(图6-70)。

3、手指清除异物法一般只适用于可见异物,且为昏迷患者。

急救者先用拇指及其余四指紧握患者的下颌,并向前下方提牵,使舌离开咽喉后壁,以使异物上移或松动。

然后急救者的拇指与示指交叉,前者抵于齿列,后者压在上齿列,两指交叉用力,强使口腔张开。

急救者用另一手的示指沿其颊部内侧插入,在咽喉部或舌根处轻轻勾出异物(图6-71);另一种方法是用一手的中指及示伸入患者口腔内,沿颊部插入,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看准异物夹出。

手指清除法不适用于意识清楚者,因手指刺激咽喉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勾取异物动作宜轻,切勿动作过猛或粗莽,以免反将异物推入呼吸道深处。

(三)婴幼儿呼吸道异物的现场急救
1、意识清楚的患儿
(1)背部拍击法:将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的胳臂上,头低于躯干手握住其下颌固定头部,并将其胳臂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然后用另一手的掌根部用力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6次。

使呼吸道内压力骤然升高,有助于松动其异物和排出体外(图6-72)。

(2)胸部手指猛击法:患儿取仰卧位,抱持于急救者手臂弯中.头略低于躯干。

急救者用两手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甚4~6次(图6-73)。

必要时可与以上方法交替使用,直至异物排出或患儿失去知觉。

2、意识不清的患儿先进行2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若胸廓上抬,说明呼吸道通畅;相反,则呼吸道阻塞。

后者应注意开放气道,再施以人工呼吸。

轮换拍击背部和胸部,连续数次无效,可试用手指清除异物法。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救护人员接替。

五、清除呼吸道异物的注意事项
呼吸道异物的清除常用拍背法和手拳冲击法,前者可使呼吸道瞬间压力升高,后者使呼吸道压力增高持久。

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面色、瞳孔等变化,如有好转,可继续做几次;如患者的意识清楚转为昏迷或面色发钳、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应停止排除异物,而迅速作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

六、现场呼吸道异物钳取法
由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可在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下夹取呼吸道异物。

七、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程序
1、简单询问病史初步确定异物的种类、大小以及发生呼吸道阻塞的时间等。

2、体格检查主要检查患者意识清楚还是昏迷,面色是否灰白等,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3、估计阻塞的种类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咳嗽、说话,以及气体交换是否充足等,以估计呼吸道是否完全阻塞。

4、急救处理在作出初步诊断和估计病情程度后,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如患者尚能发音、说话、呼吸或咳嗽,说明仅为呼吸道部分阻塞,气体交换尚充足。

此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尽力呼吸和自行咳嗽,部分患者可咳出异物。

(2)如确认患者已发生部分呼吸道阻塞,但通气不良,或完全性呼吸道阻塞,则迅速采用拍背法拍击6~8次,再给予6~8次手拳冲击,可反复交替使用几次,直至呼吸道阻塞解除或进入昏迷。

(3)如果患者意识不清,立即使患者取仰卧位,用仰头举颏法打开呼吸道。

随即给予6~8次拍背和6~8次手拳冲击,同时可开始用手指清除异物。

若清除异物成功,呼吸道畅通,进行人工呼吸,待自主呼吸恢复后再转送;如失败,重复拍背、手拳冲击、人工呼吸,直到取出异物,或开始复苏后期处理,如器械取异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