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论文
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意义探讨论文

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意义探讨论文摘要:音乐美学是一门以音乐艺术高度出发的,专研其自身规律及音乐本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主要依托音乐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中分析总结音乐美学理论。
与此同时,音乐美学对于音乐艺术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随着音乐美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扩展了音乐艺术的实践道路,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艺术实践、指导意义音乐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其理论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音乐是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基础。
音乐美学的研究需要在哲学基础上,通过使用社会学及心理的研究方法,以此表达出音乐艺术实践的特殊规律。
音乐艺术实践展示了作品的风格及历史背景,也展示了演出者的光鲜的人格魅力、卓越的表演技巧及独有的演绎风格,且从中表现出了演出者的审美角度及层次,具有独特性及创造性。
因此音乐艺术实践具体表现出了演出者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激情,同时也表现出音乐美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音乐美学意义及其与音乐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美学是产生和发展于社会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基础之上,主要专研美感、美的创造及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音乐美学的研究主要从音乐的艺术高度出发,专研其自身规律以及音乐本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音乐美学只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一个部门,其主要专研音乐的本质、现实及音乐之间的关系、音乐的特殊形式及内容、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性质、人类的感知、想象、感情及理智等心理活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音乐美学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采用理论逻辑的研究方法专研音乐艺术,以研究音乐和其他艺术之间的特殊性为出发点,目的是分析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及本质。
音乐美学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且极其复杂的学科,通过充分使用人类社会及自然科学中已取得的巨大成果综合研究音乐艺术自身规律。
从以上概述可看出,音乐艺术实践的主要研究对象即为音乐美学,在对音乐艺术实践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才可从中发掘音乐艺术自身本质及规律。
梁祝音乐美学范例鉴赏论文(一)

梁祝音乐美学范例鉴赏论文(一)《梁祝》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代表性爱情故事,其历史与文化沉淀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经典题材。
在音乐领域,由上海交响乐团创作的《梁祝》交响音乐,作为新一代的音乐美学范例,由于其出众的音乐赏析价值,一直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热烈追捧。
本文将就这一经典音乐作品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构安排、音乐时空的表现方式、音乐的情感性。
《梁祝》交响音乐的结构安排非常完整,由“序曲、主题、延续、架设、发挥、高潮、结尾”等部分组成。
其中,“序曲”表现出清丽的旋律,让听众在入园后就深入感受到“金燕子”的清新态度;“主题”部分则采用交响乐团演奏的方式,切入到爱情主题,用美妙的旋律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富有感染力的情感;相比之下,“延续”部分使用异乐器和和声,以深邃的音乐刻画了梁祝心中的思绪;在“架设”部分,则运用量感强、速度快的狂热音乐,为梁祝爱情带来了更为紧张的气氛,同时也为听众营造出戏剧的紧张感;进入“高潮”部分,乐团技巧大放异彩,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中,使人热泪盈眶;结尾部分则将梁祝的故事画上圆满的句点,以经典传统的方式,再次让听众感受到梁祝爱情的真谛。
此外,《梁祝》交响音乐还通过音乐时空的表现方式,展现了恢宏的音乐景观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音乐中取材自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方交响音乐的特点,从很多方面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比如配器上取材于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高胡、唢呐等,与竖琴、提琴等西洋乐器的混合使用,形式上体现了中西部分地区音乐的共鸣。
另一方面,音乐中交替地使用缓、快两种节奏形式,使听众随着音乐的旋律流转而感受到音乐时空之间的感受体验。
最后,音乐的情感性也是《梁祝》交响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
音乐分别通过旋律、和声、速度等元素,将爱情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中国民间爱情的真正内涵。
比如曲目“金燕子”使用柔和、清浅的音乐形式,表现出祝英台纯洁、柔美的形象;而曲目“掀起你的盖头来”则使用了饱满、激情的音乐,表达了梁祝两位热烈的情感。
论音乐美学中的自律与他律论文

论音乐美学中的自律与他律论文论音乐美学中的自律与他律论文一、何为自律何为他律他律论是与自律论相对而言的,二者在音乐本质认识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他律论看重音乐的内容,强调音乐的内容美,也就是说他律论者提倡“情感论”,认为只有把这些精神性的内容注入到音乐中,并使其表达出情感的因素,才是真正的音乐艺术美。
他律论认为音乐的规律和法那么并不是靠音乐自身去维系和制约的,它还要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是他律的。
他律一词,在康德哲学中是用来指人的意识是独立存在的,它不是由客观事物等外在的规律因素所决定的。
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本身就表达着某种外在于音乐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音乐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它总是脱离音响构造这些外在形式束缚的某种东西。
这种东西主要就是指人类的情感,即音乐的内容。
正是这个情感、这个内容决定了音乐作品的音响构造、整体开展,决定了音乐的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律论强调内容,注重精神,它强调音乐是情感的完美表现。
所以音乐的内容就是形象、情感、精神特征,其中以情感尤其重要。
情感论美学作为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上由众多理论体系和审美观念所构成的一支强大美学阵营,其产生和开展的历史却很短暂,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单一。
意大利当代著名音乐史学家恩里科·傅比尼在其所著的《音乐美学史》中,将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对待,情感论音乐美学似乎是出现18世纪的一种美学观念。
二、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历史渊自律論音乐美学的出现并非偶尔,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以“数”的比例关系来解释音乐美的做法,这就蕴含着某种侧重于形式的要素,强调音乐自身客观属性的音乐美学观念。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被人们誉为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人们通常把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们统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当作音乐的本,认为音乐的根本法那么是“数”的关系,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到“数”的关系中去寻找。
什么是音乐美学5篇

什么是音乐美学5篇第一篇:什么是音乐美学什么是音乐美学什么是美?美学的研究开始于柏拉图对美的千古疑问“美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美学家都在苦苦寻求答案,寻找美是什么。
美的定义是什么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事物不存在一种叫做美的东西,事物身上只存在形象,形象与积极的审美感受(美感)、消极的审美感受(丑感)的联系不是绝对的,它有可能激发积极的审美感受,有可能激发消极的审美感受。
为什么有些事物能激发人的美感呢?这是因为审美是功利性追求的前提,在审美观没有发生变异的一般情况下,能激发美感的事物,多数都是对人有利的,如美味的食物、聪明温和的人(聪明温和的人在容貌上会有所体现,虽然不是绝对)、规律的乐音。
没有审美能力,人类将无法辨别食物的好坏,无法辨别聪明、温和的人与愚蠢、凶恶的人(智商较低的人、性格较坏的人在容貌上会有所表现),无法避免噪音对身体的危害。
什么是音乐?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门。
什么是美学?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
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音乐美学是从哲学-美学的高度,对音乐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具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点,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往往离不开从上述这些领域的成果中吸取营养。
是音乐学学科中的具有哲学性的理论学科。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历史并不长,但人类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产生却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西方,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始探索音乐与数的关系,并提到音乐的“净化”作用;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强调音乐为政治理想服务,并将艺术模仿论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总结了前人的贡献,将音乐与人的感情相联系,并且首次指出音乐所具有的运动特征,肯定音乐的娱乐作用等。
音乐美学论文2篇

音乐美学论文音乐美学论文第一篇:音乐的表达与情感传递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立于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
这种表达和情感传递是通过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和技巧来实现的。
本文将探讨音乐的表达和情感传递的原理,以及它们对音乐美学的意义。
首先,音乐的表达是通过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动机等元素来实现的。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通过音符的高低、长短和连续性来表达音乐的情感或意义。
而和声则是由多个声部同时进行产生的,它可以通过和弦、和声进行等来表达音乐的复杂性和情感。
节奏则是音乐的时间性特征,它通过强弱、快慢和重复等手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感。
动机则是音乐中的小主题,它通过反复出现和变化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主题。
其次,音乐的情感传递是通过音乐中的表现技巧和演奏方式来实现的。
表现技巧包括演奏技巧和创作技巧,它们通过对音乐中的元素和结构进行利用和处理,来表达音乐中所要传递的情感。
演奏方式则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图,包括演奏的力度、速度、音色和音响效果等方面。
这些技巧和方式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感人和富有表现力。
音乐的表达和情感传递对音乐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们使音乐成为一种可以直接触动人的情感的艺术形式,使人们能够通过音乐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其次,它们使音乐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娱乐的方式,还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和传递方式。
最后,它们丰富了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感知和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意义。
综上所述,音乐的表达和情感传递是通过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和技巧来实现的,它们对音乐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理解音乐的表达和情感传递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美,以及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二篇:音乐创作与审美体验音乐创作是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作曲家的创意和技巧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主题。
而审美体验则是音乐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通过听者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来实现的。
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意义探讨论文

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意义探讨论文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理论和方法,它对音乐艺术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美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表现方式,还可以指导艺术家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首先,音乐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美学可以对音乐的元素、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理解不同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对音乐美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进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
其次,音乐美学可以指导艺术家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音乐创作是一个艺术家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过程,而音乐美学可以提供创作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通过学习和运用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艺术家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创作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如何运用声音和结构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音乐美学的研究也会对音乐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音乐美学的研究还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是一门需要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艺术,音乐美学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
通过音乐美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水平。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美学的研究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音乐教育更加科学、全面。
综上所述,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表现方式,还可以指导艺术家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同时,音乐美学的研究也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和学习,并将其应用于音乐艺术实践中。
关于音乐的论文优秀2篇

关于音乐的论文优秀2篇音乐学论文篇一浅析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影响音乐美学随着音乐创作和演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并已经成为了一种有着丰富音乐发展及音乐发展形势的思想言论。
音乐表演艺术属于一个创造性和独立性的表现过程,它既再现了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时代特征,又体现了音乐表演者的娴熟技巧和独特个性,具体体现了音乐艺术表演者的创造激情和审美意识。
所以,音乐美学对演奏者的音乐表演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一、音乐表演与音乐美学研究的关系音乐美学是在现有的物质及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涉及到的知识面范围较大,它主要研究人类的情感问题。
音乐表演是现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部分,也是当前社会中的独立学科,而音乐表演是音乐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借组音乐表演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表演的整体规律,为今后的音乐表演奠定较好的基础,以更好地掌握音乐艺术的真正本质。
二、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作用音乐属于一种高尚的艺术,他的美感是人的感性评价和感情评价,可以在人的情感、心里、听觉世界去感受和体会。
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很好地通过表演作品体现。
因此,音乐作品演奏不仅是旋音、音节的评价元素,还要求音乐演奏者具有特殊的音乐美学修养,可以深刻理解音乐演奏作品,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很好地诠释音乐美学表达,给听众带来具有真实情感和娴熟高超技术水平低优秀演奏作品。
所以,音乐演奏者要不断的学习音乐美学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能更好滴诠释作品的创作意图及其中所蕴含的浓厚底蕴。
三、研究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现实意义音乐美学是博大精深的学科,它虽然是艺术哲学的分支,但是也属于音乐的一个部分,是音乐学的基础性学科。
对于学习音乐的专业人士来说,音乐必将深刻影响其日常的音乐表演及音乐创作,并在无形中伴随其左右,音乐美学在该过程中发挥了具大的作用,且在深层次影响着演奏者的音乐表演,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将音乐艺术和音乐表演有效统一凭借单一的音乐技巧进行表演会给人一种炫耀感,而借助音乐美学将音乐艺术和音乐表演相统一,把音乐灵魂融入到音乐表演中,会赋予音乐表演一种享受性的、柔性的音乐感受,给欣赏者以想象和思考,并提醒他们单纯凭借表演意识无法打动听众,因而音乐表演者必须在音乐表演者融入音乐艺术,努力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3篇)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3篇)音乐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歌唱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要素,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和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教唱式”教学模式,老师按照学习歌词、歌谱、领唱、学生跟唱的套路照搬,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
这种教学模式手段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1启发生动之想音乐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
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音乐就是去了本身的意义。
只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反之,使学生感觉厌恶、压抑的音乐课,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所以,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重语言的艺术,用快乐感染学生,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教材大多选取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片,每一首曲子都是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以教会孩子唱一首歌为目的,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意境之美,培养审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边来》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启发孩子们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时,笔者先这样导入课题:“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季节,小朋友,你们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用天真的童言诉说着自己眼中的春天。
接着,笔者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轻松的音乐配着深情的朗诵:春天来了,春风轻轻的吹,山青了,树绿了,小草偷偷的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
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景象映入学生的眼帘,他们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
学生一边聆听着优美的旋律,一边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在这惬意的享受中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春天之美,音乐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
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本质韦伯《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
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
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
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
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
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
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
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
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
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
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
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
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
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
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
只能感觉
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
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
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
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
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
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
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
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
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
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
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
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
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
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