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踩踏事件PPT..

合集下载

校园防踩踏事件PPT课件

校园防踩踏事件PPT课件

事发现场 事发后家长接孩子回家
抢救现场
抢救现场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潭 市 育才中学发生惨重踩踏事故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一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 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事件造成8人遇难,26人受伤。
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瞬间消失
• 血的事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 血的教训,总是在无所谓中淡忘 • 请珍爱生命——不要漠视生命的珍贵! • 请珍爱自己——不要漠视家人的心碎!
小学生防踩踏安全知识
1、上下楼梯一路纵队靠右走,做到相互礼让,不抢行, 不拥挤推搡;
2、不在楼梯里嬉戏打闹,不逆行上下楼梯;
3、面对集体人群上下楼梯时,应等待在楼梯口;
4、在升旗、做操等集会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分楼层 依次、有序的上下,做到各行其道;
5、不能在拥挤的人群中恶作剧。当听到有同学喊“地震 了”、“着火了”时,不能因此产生恐慌心理、失去理 智地往前跑,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配合安排老师的 安排。
提问:
1、在学校走廊、楼梯行走,我们应该怎样做? 2、外出旅游怎样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踩踏事故中的自救(一):陷入拥挤人群时
(一)如果出现人流很大,但移动速度 不快的时候,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 与双肩平行,放在胸前。这样能保护自 己不被挤压,给心肺留出呼吸空间。
(二)如果已经陷入拥挤 人群,继续保持图1的姿势, 同时,微弯下腰,降低重 心,低姿前进,防止摔倒。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现场
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 明通小学发生严重踩踏事故
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 2014年9月26日14时30分,当学校预备铃打响后, 学生从午休楼下楼时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 26人受伤,主要是一二年级学生。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

宣传力度不足 往年的跨年灯光秀,一直都是备受游客追捧的特大活动。2013年外滩的4D灯光 秀,就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 2014年的跨年灯光秀,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陈毅广场观景台对面的10 秒倒计时灯光,另一个是在“外滩源”的5D大型灯光表演。两者间距离为0.5公 里。但是,出于缓解以往3年交通的压力,其主要的表演活动设在了“外滩源”。 对于这一活动场地的改变,上海各大媒体事发前几天都有报道。然而,传播的不 足,让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一变化。并且,外滩源和外滩一字之差,很多学生 和游客并不知道区别是什么。于是,当日晚大多数的游客一样还是来到了外滩的 陈毅广场。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没有举办大型跨年活动,但在几百米外的外滩源确 实有一处封闭的收取门票式的灯光秀,然而不少民众对于外滩与外滩源不是同一 地点并不知情,前去外滩的民众不断增多,一些管制措施却没有及时调整。 现场缺乏有效控制 警方也承认,由于当天人流密集,23时30分发现客流异常增多时,民警未能及时 进入核心区域。由于是采取强行进入的方式,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要多。 上海外滩的观景平台地形狭长,陈毅广场的台阶结构也不利于人群流动。而环境 预防的不足,导致外滩地区人员稠密到无法立足,找不到一个可以疏散的区域, 警力的配置受限于庞大客流,加大了人流疏散的难度。
事故处置
• 事故发生后,现场民警立即采取临时急救等措施,开辟应急通道,组
• • 置,到医院慰问伤员。 • 2015年1月1日凌晨,事发地点的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华山医院、中山
织警车、救护车将受伤民众送至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长 征医院以及黄浦区中心医院接受救治。韩正、杨雄等立即赶赴现场指 挥处
中文名称 12· 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事故地点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课件PPT(共 39张)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课件PPT(共 39张)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 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 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 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 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 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 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 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 最脆弱的部位。
三、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 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 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 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 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 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件。
1、事件背景
2014年12月31日,上海政府网站的公告 显示,当年上海外滩地区取消大规模新 年倒计时活动。但仍有许多游客会去外 滩源看5D灯光秀,还有的守候在滨江边 看上海中心亮灯。南京东路站深夜客流 或明显超过工作日早高峰。
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 赴现场,民警遭超大规模拥挤人流的阻隔,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 式,进入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多5—8分钟。 2014年12月31日23 时35分左右,外滩陈毅广场和亲水平台的相向人流在斜坡上发生 对冲,有人在对冲中摔倒。有处于高处的民众意识到了危险,挥 舞手臂让其他人后退。楼梯上的人和赶到救援的警察开始呼喊让 台阶上的人群后退,但声音太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于是更多 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开始失控。[10] 2014年12月31日23点40分,眼见下面的人处于危险,站在墙头的 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呼喊,“后退!后退!”楼梯上 端的人群察觉到了下面的危险,人流涌动的趋势开始减慢并停止。 十分钟后人群有了后退的趋势,然而压在下面的人已经渐渐不支, 当人群终于散开时,楼梯上已经有几十人无力地瘫倒在那里,救 援人员立即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10] 2014年12月31日23点50分,越来越多的警察赶到,试图从下端往 外拉拽被压得动弹不得的人,但根本拉不动。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

VS
安全制度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导 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响应不足分析
救援力量不足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力量未能及时、有效 地展开救援,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信息沟通不畅
事故现场信息传递混乱,相关部门之间缺乏 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影响了救援效率。
城市安全规划反思
安全设施不足
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不足,如监控设备、应急照明等,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提供 必要的支持。
安全宣传教育缺失
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市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加了事故发生的 风险。
04
CATALOGUE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安全管理
0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 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 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 作得到有效执行。
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人群 对现场情况了解不足,未能及时作出 反应。
安全措施不足
警力部署不当
警方对外滩地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安排 不足,未能有效控制和疏导人流。
安全设施不完善
现场缺乏足够的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 ,导致人群失控。
现场管理失误
指挥调度失误
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协调救援力量,导致救援工作受阻。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 与分析
目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 • 事故分析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案例总结
01
CATALOGUE
事故概述
人群聚集密度过大
• 事故发生时,陈毅广场聚集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导致人群 密施不足
• 相关部门对元旦跨年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未 采取足够的安保措施和预警机制。

《预防踩踏事》课件

《预防踩踏事》课件
教训总结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研究和应对踩踏事 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提高全球安全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社会恐慌
踩踏事件容易引发社会恐慌,人们对公共场所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导致社会不稳 定。
经济损失
踩踏事件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损坏、救援设备的消耗以及生产 力的损失等。
对心理的影响
心理创伤
踩踏事件对幸存者和目击者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包括 恐惧、焦虑、抑郁等。
影响人际关系
严格控制人员流量
合理规划现场布局,设置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确 保人员流量得到有效控制 。
加强现场巡查
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巡查 ,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 患。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明确 指挥人员和职责,确保在 发生踩踏事件时能够迅速 、有效地进行处置。
05
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处理
及时报警与救援
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踩踏事件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现代社会中, 大型活动和节日庆典等人群聚集场所需要更加重视安全防范措施。
02
踩踏事件的危害
对生命安全的威胁
大量人员伤亡
踩踏事件常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特 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商 场、车站等。
救援困难
在踩踏事件发生后,由于现场混乱, 救援人员往往难以迅速到达现场,延 误救援时机。
技巧和方法。
制定安全预案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踩踏事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明确各部门和 人员的职责和应对措施。
预案演练与评估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预 案。
及时更新预案

防踩踏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踩踏安全教育ppt课件

万一 被挤

一旦被挤倒。要想办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双臂夹 在头部两侧。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腹腔等重要部位
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
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 手手腕做到双手双肩平 行。稍微弯下腰,双肘 在胸前形成牢固的三角
保护区
拥挤人群中的自 我保护动作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倒在 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 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 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 置于颈后,这样手指、背 部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
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好奇心驱 使。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 做好准备保护好自己。如果带着小孩 要尽量把孩子抱 起来,小孩面对拥挤,及容易出危险。
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
大声喊出真相,减少不明恐慌
在人群中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绊倒,要马上停下 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知道发生了 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是非常
03 踩 踏 常 识 与 自 救 方 法 Stamp on safety education theme class meeting
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A 主要是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
、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



易 发 生
B 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

踩踏事故安全图文

踩踏事故安全图文
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
02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提高应急处置的水平和效率,有效减少踩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公共安全宣传和教育
03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共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市民了解如何预防和处理紧急情况。
xx年xx月xx日
踩踏事故安全图文
踩踏事故基础知识踩踏事故的危害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踩踏事故的应对策略安全教育与演练
contents
目录
01
踩踏事故基础知识
由于大量人群聚集,在行进过程中因某些突发情况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拥挤、踩踏现象。
踩踏事故定义
发生时空的特定性、群体聚集性、瞬间爆发性、危害严重性。
配备应急设备
应急预案
在踩踏事故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避免做出不理智的行动。
保持冷静
安全撤离
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如出口、楼梯等,向远离事故发生地点的方向撤离。
寻找安全通道
在撤离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可能因为故障或被卡住等原因无法使用。
避免使用电梯
现场标识
在事故现场设置标识,提醒救援人员和公众注意安全。
2007年,韩国首尔发生了一场致命的踩踏事故,造成40人死亡,其中包括17名外国人。事故原因是由于一个小女孩在人群中摔倒,引起了一系列的推挤和踩踏。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2014年,上海外滩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外国人。事故原因是大量人群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由于人流密度过大而导致了踩踏。
建筑物内的逃生出口应该足够宽敞,并且应该标识清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逃离。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呼救并报警求助
在保持安全的同时,大声呼救,引起 周围人的注意,寻求帮助。
如果具备条件,尽快报警求助,告知 警方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情况。
05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安全演练
模拟演练
模拟真实的踩踏场景,让学生亲 身体验,了解踩踏事件的严重性
和危害。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受害者、 救援人员等,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 踩踏事件的认识。
提高安全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踩踏事故的危害性
通过展示踩踏事故案例和后果,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 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教育学生如何预防踩踏事故,让学生养成安全防范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 能力。
预防为主,减少事故发生
掌握防踩踏安全知识
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 基本知识和方法,如不在人流密集处 奔跑、不推搡拥挤等。
遵守公共场所秩序
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尊 重他人权益,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保障生命安全
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强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 命价值观。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教会学生在遇到踩踏事故时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提高应急 处置能力。
03
如何预防踩踏事件?
保持冷静,不惊慌失措
04
遭遇踩踏事件的自救方法
保持低姿,双手护头
保持低姿
在拥挤的人群中,尽量保持身体低姿势,避免成为高个子或显眼的目标。
双手护头
双手交叉放在头后,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寻找坚固物体躲避
迅速寻找周围是否有坚固的物体,如墙壁、立柱、大树等,并尽量靠近它们躲避 。
如果在室内,可以寻找桌子、椅子等家具进行躲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在上海踩踏事件中,绝大部分网友对事件的发生表示痛心,感叹 生命之脆弱,纷纷为遇难者祈祷。希望汲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 演。 在众多网友哀悼事件中的逝者之余,许多网友开始反思事件 的来龙去脉,在事件发生之前就有网友发言抱怨现场人员拥挤, 没有足够的警力维持秩序。有网友认为,“人多、地少”是发生 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造成踩踏事件的 原因是由于缺乏应急预案管理措施,管理部门定有失职之嫌。还 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次事件正是上海人口负荷过重的体现, 呼吁加大对上海的外来人口的控制与管理。个人分析
上海踩踏事件的公关是政府进行公关的,从事件发生到结束,都 很积极的去调查和处理这个事情,用网络和媒体舆论力量去安抚 群众,可见对此次事故的重视性,所以负面的新闻很少,人们更 多的看到的是一个负责的政府,此次公关是很成功的。
谢谢观看
传策1302 第6小组


知名媒体人闾丘露薇引用当年的香港兰桂坊践踏事件后相关部门的独立 调查报告指出,人多不是问题,如何管理才是问题,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让 民众形成好习惯。@LifeTime发出了纽约警察如何在新年维护公共秩序的微博, 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毫无疑问,对于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的超级大都市上海 来说,纽约的经验有借鉴意义。
上海踩踏事件
传策1302 第6小组

015年1月1日零时31分,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文称:“小编刚 才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有游客摔倒后,执勤民警立即赶到 围成环岛,引导客流绕行。”这则微博成为新浪、搜狐、网易等 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传播点,2015年1月1日1时26分,搜狐发布新闻 《网传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 警方回复》,成为此次事件的第一 条报道,拉开此事件公关大幕。
媒体报道内容分析

媒体前期报道主要集中于对事件本身的惊讶痛心、对逝者表示哀悼以及对事 件发生原因的探究。随着细节的不断披露,舆情焦点开始转向对事件的反思 上来。舆论各方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追问也开始呈现爆发之势。先是@新浪新闻 追问:陈毅广场为何聚集大量民众?灯光秀换地方了是否有人通知?踩踏的 原因到底是什么? 随后,新华网发文三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风险预防策略是否充分?安 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 《新京报》将事件追问增加到 10条:事发时外滩人流量多大?灯光秀转 场是否及时通知?交通为何没有管制限流?踩踏是否由“撒钱”引发?外滩 警力配置是否得当?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为什么遇难者多是女性?伤亡 人员如何救治赔偿?此次踩踏事件如何追责?特大城市缘何出现踩踏?连续
微博平台传播分析

微博平台上,@上海发布和@警民直通车-上海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要通道,此外,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微博积极介入事件传播,推升事件微博关注度。 @人民日报发表微评《公共安全是一根松不得的弦》指出:“公共安全事 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它考验一座城市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也是每个人时刻 不能放松的弦。前事足戒,尽快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汲取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