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基础知识
公务员逻辑原理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逻辑原理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逻辑推理题某单位有五位员工,分别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和孙七。
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工作:财务部、市场部、人事部、技术部和行政部。
已知以下信息:1. 张三不在财务部工作。
2. 李四和王五不在同一个部门。
3. 赵六在市场部工作。
4. 孙七不在技术部工作。
5. 行政部的员工不是张三。
根据以上信息,请推断出每位员工所在的部门。
答案:根据条件1,张三不在财务部,结合条件5,张三也不在行政部。
由于赵六在市场部,所以张三只能在市场部之外的部门,即技术部或人事部。
由于条件4说明孙七不在技术部,张三也不能在技术部,因此张三在人事部。
由于条件2,李四和王五不在同一个部门,且赵六在市场部,所以李四和王五不能在市场部,也不能在张三所在的人事部,因此李四在财务部,王五在行政部。
最后,由于孙七不在技术部,且其他部门都已有人,孙七只能在技术部工作。
题目二:逻辑判断题在一个逻辑测试中,有以下四个陈述: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明天是星期四。
B. 如果今天是星期四,那么昨天是星期三。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昨天是星期二。
D. 明天不是星期四。
根据以上陈述,判断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1. 今天是星期三。
2. 今天是星期四。
3. 今天是星期二。
答案:根据陈述A和C,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明天是星期四,昨天是星期二。
但是陈述D说“明天不是星期四”,这与A和C的逻辑相矛盾,因此今天不能是星期三。
根据陈述B,如果今天是星期四,那么昨天是星期三,这与D的陈述不矛盾,因此今天是星期四。
陈述C不适用于任何结论,因为它与陈述D相矛盾。
因此,结论2“今天是星期四”是正确的。
题目三:逻辑排序题在一个逻辑排序问题中,有五个事件:A、B、C、D和E。
这些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
已知以下信息:1. A在B之前发生。
2. C在D之前发生。
3. E在C之后发生。
4. A不是第一个事件。
5. D不是最后一个事件。
根据以上信息,请确定事件的顺序。
公务员考试必备: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很实用

公务员考试必备—逻辑推理(含答案)1. 地球村是由一批环保主义志愿者组成的社会团体。
《拯救地球》是地球村出版的宣传环保主义的一份刊物,此外,地球村还资助了许多环保项目。
据统计,上个月《拯救地球》的订户又增加了2OOO个,地球村的发言人据此宣布,上个月又有2OOO人加入了环保主义者的阵营。
以下哪项是地球村发言人的推断所必须假设的?A.所有上个月的《拯救地球》的新订户在此前都不是环保主义者。
B.所有地球村的环保主义者都订阅了《拯救地球》。
C.每个《拯救地球》的订阅者都支持地球村的环保项目。
D.《拯救地球》中的文章都由地球村中的环保主义者撰写。
E.有的《拯救地球》的订阅者并不是环保主义者。
2. 许多消费者对废弃包装给生态的影响表示关注。
这种关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店快速购进以浓缩形式生产的新型清洁产品。
这种浓缩形式产品包装于小的容器中,可以只用较少的塑料,并且只需较少的运输空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所提供的解释?A.几乎没有消费者相信浓缩清洁产品的容器仅仅是常规清洁产品的小包装。
B.浓缩清洁产品的包装容器并不比常规清洁产品的包装容器更难收回。
C.那些要稀释使用的浓缩清洁产品在标签上印刷了清晰的稀释说明。
D.浓缩清洁产品的较少容器可以使得超市与药店增加他们来自于特定货架空间的收入。
E.消费者压力导致取消用于简易圆盘状的东西的废卡板包装。
3. 虽然通过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造出来的病员骨头修复替换物比普通替换物在造价上高出两倍,但确实是物有所值。
使用这种新的替换物不仅缩短了手术和病员康复的时间,而且使用的时间更长,从而进一步缩短了病员再次住院治疗的时间。
为了评价上述论证,必须研究以下哪项?A.病员在手术上所花费的时间与手术后痊愈的时间。
B.新替换物由于新的生产技术的引入其生产成本有了下降。
C.与普通的替换物相比,使用新的替换物减少了病员再次手术的需要。
D.用新技术生产的新替代物与普通替代物相比制造更细致。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考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常见的经典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思路,对于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思路:1、对当关系:要清楚“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的反对关系;“有的是”与“有的非”的下反对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真假。
2、换位推理:比如“有的 A 是B”可以换位为“有的 B 是A”,但“所有 A 是B”换位后只能是“有的 B 是A”。
例题: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以下哪项必然为假?A 有的玫瑰花不带刺B 有的带刺的是玫瑰花C 所有不带刺的都不是玫瑰花D 有的带刺的不是玫瑰花解析:因为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所以其矛盾命题“有的玫瑰花不带刺”必然为假,答案选 A。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思路:1、全真则真:只有当联言支全部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例题:如果说“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这个命题为假,那么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A 小李会英语但不会法语B 小李不会英语也不会法语C 小李要么不会英语,要么不会法语D 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解析:因为“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为假,根据联言命题一假则假的原则,可知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答案选 D。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解题思路: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比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解题思路: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 1 )翻译推理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四个翻译: 1、如果......那么.........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替代关联词:只要 ...就,必须,离不开,凡是 ...都,为了...一定,要想...就2、只有......才......只有才,后推前替代关联词:除非 ...否则不, ...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保障/前提,不...不...3、 ...且...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翻译为 A 且 B ,全真才真,一假即假替代关联词:一边 ...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 ...又4、 ...或... (至少一个存在)翻译为 A 或 B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替代关联词:也许 ...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 ...不能同时,和 ...不都是两个推理: 1、逆否等价命题( A→ B 等价于-B → -A)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2、摩根定律- ( A 且 B )等价于 -A 或-B- (A 或 B ) 等价于 -A 且-B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 )分析推理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方法: 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a、排除法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b、最大信息优先 ( 出现 2 次或者 2 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 )真假推理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关键词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 所有的P都是Q 为了P,一定Q P需要QP离不开Q P→Q P是Q的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P→Q否后比否前:非Q→非PP→Q,Q→R 可得P→R非P和Q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只有Q,才P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 Q是P必不可少的Q是P的基础P→Q Q是P的必要条件且、和、既…又…A且B AB两者并存或,至少有一个A或B AB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否定肯定式:非A→B非B→A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
⑤P或Q,非P且非Q 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 (至少有一假)。
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 S →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 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翻译 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翻译 S →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基础知识

能让你一天就看懂的逻辑推理基础知识本帖中我讲的逻辑基础是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比如最加强,最削弱等等问题,比较复杂,这帖子里就先不讲了……)不过兔子个人认为必然性推理是逻辑里面最简单最好掌握的,所以拿出来分享*^_^* 在行测中一道逻辑分值肯定大于0.7,一般在0.8~0.9之间,省考题少的话有可能一道一分,如果你逻辑强,速度快,是非常合算的。
补充一点,兔子很啰嗦,废话可能有点多,讲得很细,觉得浅了点的大人们可以直接从Part4开始看不过Part1必看!逻辑的东西真的不多,现在给个目录Part1啥是逻辑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Part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Part4推理规则Part5矛盾关系Part6 反对关系Part1啥是逻辑请问我们讲的是什么题?逻辑推理题!OK,既然是逻辑推理,那么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题目中说对的都是对的,题目中说错的就是错的,题目中没说的我们都不知道!千万不能用言语理解的思维来做逻辑推理,否则吃亏吃大了,一方面影响做题,另一方面很容易掉进出题人挖的陷阱里去,第三就是,会浪费时间。
讲一个超级变态的例子来加深大家的印象: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例1.有一群人,里面有15个非男人,有16个非女人,男女一共25人,问,男人有几人,女人有几人?笑了吧笑了吧?按常识,非男人,不就是女人嘛!可是一加,就不对了吧?为什么?因为这是逻辑推理!题目没说非男人就是女人吧?没说,那你就不能凭自己常识来做题!那怎么解?非男人+男人=总数1。
15+男=总非女人+女人=总数2。
16+女=总3。
男人+女人=251。
+2。
=4。
4。
15+16+男+女=2总于是15+16+(男+女)=2总总=(15+16+25)/2可求总数=28人,男人=28-15=13 女人=28-16=12那剩下来的那三个是什么人?你不要管!题目没说,就当做不知道!这才是逻辑的思维,题目的不容置疑性!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什么叫关键词?关键词就是你在题目里看到它们的时候要印在脑子里的词!先讲逻辑语言中的关键词。
公考中判断推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公考中判断推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必然性推理(一)命题1.直言命题:表达一个意思、一个判断的命题。
共有六种形式:(1)所有是:所有的女孩都是爱漂亮的。
凡是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
(2)所有非:所有的女孩都不喜欢刘亦菲。
(3)有些是: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
(4)有些非: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5)某个是:张三是公务员。
(6)某个非:张三不是公务员。
2.模态命题: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命题。
代表词:必然(肯定、一定,表示所有情况都如此)和可能(也许、或许,表示有些情况如此)。
四种形式:(1)必然P:张三必然考上公务员。
(张三考上公务员的概率是100%)(2)必然非P:张三必然考不上公务员。
(张三考不上公务员的概率是100%)(3)可能P:张三可能考上公务员。
(张三考上公务员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4)可能非P:张三可能考不上公务员。
(张三考不上公务员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3.联言命题——同时成立如:(1)小王长得很帅,而且很有钱。
(2)今天不仅很晴朗,还很凉爽。
(3)我家有床,但是没有沙发。
(4)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演唱会取消了。
4.选言命题——选择性成立两种形式(1)可兼容——或,或者:他或者是个诗人,或者是个歌唱家。
(2)不可兼容——要么……要么:他要么是个老人,要么是个小孩。
5.假言命题——假设、假如日常语言逻辑形式等价命题如果A,那么B;只要A,那么BBA?非B?非A只有A,才B B?A非A?非B除非A,否则B非A?B(1)非B?A注意:假设命题A→B为真,只有其矛盾命题(A且非B)肯定为假,其他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成立:①A且B;②非A且B③非A且非B。
(二)矛盾关系1. 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为A 、B 两种情况,且A 、B 不交叉,我们称A 和B 是矛盾关系。
即是A 就不是B ,是B 就不是A;不是A 一定是B ,不是B 一定是A 。
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
2. 命题形式矛盾命题直言命题有些非所有是有些是所有非某个非某个是模态命题可能非P 必然P 可能P必然非P联言命题 A 且B非A 或非B选言命题兼容:A 或B不兼容:要么A ,要么B 兼容:非A 且非B不兼容:非A 且非B 或 A 且B 假言命题A →BA 且非B3.典型习题(1)班里的玻璃晚上为打碎了,调查得知是班里的甲、乙、丙、丁中的一人所为。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公式

逻辑推理公式1、所有的S是P 所有的S不是P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推论:不是所有的S是P = 有的S不是P不是所有的S不是P=有的S是P总结1:A不是后移;B所有的变有的,有的变所有的所有的S是P=不是有的S不是P总结2:A否定前件,B所有的变有的,有的变所有的;C是变不是,不是变是总总结:否定前件,所有的变有的,有的变所有的;是变不是,不是变是2、必然P 必然非P可能P 可能非P推论:不可能非P=必然P不必然非P=可能P(这两个公式根据矛盾关系可推出)推论:不是所有的S必然是P=有的S可能不是P不是有的S必然不是P=所有的S可能是P不是有的S不必然不是P=不是有的S可能是P=所有的S必然不是P=>所有的S可能不是P=>有的S可能不是P(这个例句多看看,对照一下,注意等号和箭头)总结:“不必然不,不可能不”先变更为“可能,必然”(没有“不必然不、不可能不”的不需要变更);否定前件;有的变所有的,所有的变有的;是变不是,不是变是;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3、如果P,那么Q P -------> Q 非P<——非Q 或者非P,或者Q只有P,才Q P ----- Q 非P——>非Q 或者P,或者非Q总结:否定之后变方向,另外注意箭头的读法,顺着箭头读“如果XXX,那么XXXX”;反着箭头读“只有XXXX,才XXX”几个典型题目:a.已知A B,C非B,非C D,现在非D,求A还是非A,B还是非 Bb.已知A或B C,现在非C,求A、B、A和B、非A、非B、非A和非B等,此题答案是非A和非B;c.已知A和B C,现在非C,可推出非A或非B,或非A非Bd.假如“如果P,那么Q”为真,可以推出“P并且Q”;假如为假,可以推出“P但非Q”e.假如“只有P,才Q”为真,可以推出“Q并且P”;假如为假,可以推出“Q但非P”(d.e此类题目一般都考是假的情况)f.更复杂点的是这几类集合到一块考6、上反对关系,必有1假,可以同假;下反对关系,必有1真,可以同真;矛盾关系,必有1真1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基础知识
能让你一天就看懂的逻辑推理基础知识
本帖中我讲的逻辑基础是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
比如最加强,最削弱等等问题,比较复杂,这帖子里就先不讲了……)不过兔子个人认为必然性推理是逻
辑里面最简单最好掌握的,因此拿出来分享*^_^* 在行测中一道逻辑分值肯定大于0.7,一般在0.8~0.9之间,省考题少的话有可能一道一分,如果你逻辑强,速度快,是非常合算的。
补充一点,兔子很啰嗦,废话可能有点多,讲得很细,觉得浅了点的大人们能够直接从Part4开始看不过Part1必看!
逻辑的东西真的不多,现在给个目录
Part1啥是逻辑
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
Part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
Part4推理规则
Part5矛盾关系
Part6 反对关系
Part1啥是逻辑
请问我们讲的是什么题?逻辑推理题!OK,既然是逻辑推理,那么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题目中说正确都是正确,题目中说错的就是错的,题目中没说的我们都不知道!千万不能用言语理解的思维来做逻辑推理,否则吃亏吃大了,一方面影响做题,另一方面很容易掉进出题人挖的陷阱里去,第三就是,会浪费时间。
讲一个超级变态的例子来加深大家的印象: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
例1.有一群人,里面有15个非男人,有16个非女人,男女一共25人,问,男人有几人,女人有几人?
笑了吧笑了吧?按常识,非男人,不就是女人嘛!可是一加,就不对了吧?
为什么?因为这是逻辑推理!题目没说非男人就是女人吧?没说,那你就不能凭自己常识来做题!
那怎么解?
非男人+男人=总数1。
15+男=总
非女人+女人=总数2。
16+女=总
3。
男人+女人=25
1。
+2。
=4。
4。
15+16+男+女=2总
于是
15+16+(男+女)=2总
总=(15+16+25)/2
可求
总数=28人,男人=28-15=13 女人=28-16=12
那剩下来的那三个是什么人?你不要管!题目没说,就当做不知道!
这才是逻辑的思维,题目的不容置疑性!
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
什么叫关键词?关键词就是你在题目里看到它们的时候要印在脑子里的词!
先讲逻辑语言中的关键词。
表示范畴的词:所有(任何)、有些
表示可能性的关键词:必然、可能
表示选择性的关键词:或、且
单独看这些词,好简单哦,可是如果把它们联系起来变成一道长长的题目头就大了
现在我们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先说范畴吧,所有(任何)和有些
所有大家都没什么异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所有A是B=>有些A是B 注意不能逆推
2. 所有A非B=>有些A非B 注意不能逆推
3. 有些A是B 等价于有些B是A
4. 有些A非B 不能推出有些B非A
关于所有和有些的关系,我们用文氏图来说明比较让人好懂(怕看了会晕的话,就跳过吧……)
集合A和集合B的相互关系
1.A和B相异(所有A非B,所有B非A)
2.A和B相交(有些A是B,有些B是A)
3.A真包含于B 例,福建人(A)真包含于中国人(B)(所有A是B,有些A是B,有些B是A)
4.A真包含B 例,中国人(A)真包含福建人(B)
(有些A是B,所有B是A,有些B是A)
5.A和B全同A和B范围完全一样(所有A是B,所有B是A,有些A是B,有些B是A)
为什么4中有些A非B 不能推出有些B非A 呢?记住真包含这个反例就能够了,再讲多了人会晕掉
要注意的是肯定的前提只能推出肯定的结果,否定的前提只能推出否定的结果!
千万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再强调一次!
比如,我说,所有看这帖子的人都笑了,就能够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
如果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没笑,就不能说,所有看这帖子的人没笑,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多说然后要注意的地方来了
如果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很多人想都没想就得出“有些看这帖子的人没笑”这个结论,是不是?在逻辑题里,这是错误的,推不出!在逻辑语言里的有些,有三种含义,举例说明
例2.事实情况:现在有十个人在看这个帖子
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具体情况能够有以下几种:
1.只有一个人笑了
2.有两个人笑了
3.有九个人笑了
4.十个人都笑了
以上都是符合“有些”的含义的情况
那么现在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你还能笃定地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没笑”吗?
很多人觉得我讲这些简直就是废话,但栽在这废话上的人还真不少,等会我再找个例子给你
表示可能性的关键词:必然、可能
这两个词单讲都没什么意思,可是一旦它们和所有跟有些连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让人头大
例3.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
下列哪
项判断与上述判断的涵义最为相近?()
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
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无误的
以下几个等价式子开始看着会有点吐血……
“不可能所有是”等价于“必然有些不是”
“可能有些是”等价于“不必然所有不是”
“不必然所有是”等价于“可能有些不是”
看出点道道没有?我这里就不列出所有的排列组合情况了
这就是必然和可能的转换解题的钥匙所在
1.必然/可能加上否定词后用另一个替换
2.所有/有些直接替换
3.肯定的变成否定,否定的变成肯定
所有这类逻辑题都是这样扰乱考生视线的,明白转换关系以后就能够英勇地扫掉一大片类似的题目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圈出这三个关键词!然后一一对比,得出答案,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三个词一起换,你要是少换了,那就……呃……打PP
然后我们代入题目里去吧……
题面: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等价于有些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等价于所有的天气预报可能是准确无误的
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和题面完全吻合
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等价于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无误的
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无误的等价于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
累……这题的所有分解都在这里了,会了这题应该这一类题都会了吧……不过还是要做其它题巩固巩固才能提升我们的速度哦~速度快才是王道嘛!*^_^*
表示选择性的关键词:或、且
这个高中数学大家就学过了,简单点带过吧,讲或和且,主要讲的是判断真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