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里的NO.10.Tender Blossom(原版)钢琴双手简谱 钢琴谱 钢琴简谱.pdf

合集下载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弹奏技法浅析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弹奏技法浅析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弹奏技法浅析作者:张帆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9期【摘要】作为钢琴练习教材当中基础性技法练习最具有音乐性特征的曲目,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曲》的弹奏技法值得深入性的研究。

《钢琴进阶25曲》主要以二段式、三段式以及回旋曲式为主,其中的音乐形象十分丰富,技术训练也相对更加全面,这样,音乐学习者在进行音乐激发联系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音乐创作与表现能力。

【关键词】布格缪勒;钢琴进阶;弹奏技法布格缪勒,德国作曲家,也是世界闻名的钢琴演奏家。

在他的作品当中更多集中钢琴作品以及交响曲等方面。

布格缪勒艺术创作当中往往惯用古典风格,并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

其艺术作品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还应当是其创作的三集钢琴练习曲。

布格缪勒的练习曲当中打破了传统类型练习曲当中的单调做法,对趣味性以及技术性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

其中第100号作品《钢琴进阶25曲》更加表现出其高水平。

一、《钢琴进阶25曲》的具体分析在原版练习曲当中,布格缪勒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法语标注,确定了标题。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形成兴趣,并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钢琴练习曲的兴趣度。

但是,在对法语标题标注的翻译过程中,本意可能丢失,造成标题本意发生偏差,出现一些标题与练习曲之间不相符合,无法直接关联,也为练习制造了困难。

布格缪勒认为,钢琴练习过程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编排指法进行联系,同样的段落则应当采用同样的指法练习。

在进入到浪漫主义时期之后,钢琴演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阶段,演奏技术更多使用炫耀技术的弹法,在钢琴演奏当中开始融合了一种更多夸张的快或者强力弹奏。

(一)坦诉本节作为练习曲之中的前奏部分,乐曲设定的标题以及主旨并不十分明确,也正因此学生可以产生较为浓厚的练习兴趣。

音乐开始以温柔、甜美的八分音符开始,给人以倾诉漫谈着的感觉。

全曲主要采用了C大调,4/4拍,速度相对快板略慢,属于有节制的节奏型较强的快板。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 Op105、Op109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 Op105、Op109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Op.105、Op.109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 Op.100布格缪勒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0p.100,Op.105和Op.109;其中《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25 Easy and Progressive Studies Op.100是最常用最受钢琴初学者欢迎的。

布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而既严谨又优美,抒情。

在练习曲的创作上他不仅考虑了技术训练的课题要求,还强调了音乐表现。

这部练习曲是一部具有音乐性的钢琴基本技术训练教材,集音乐性、趣味性和技巧性为一体,因而颇受人们的喜爱。

他给每首曲子加了标题,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容与情感。

作品以二段式、三段式、回旋曲式为主,运用的手法和织体相当简洁,曲式结构紧凑,音乐形象丰富,技术训练全面,使学生在练习较为枯燥的练习曲同时增强了音乐情趣,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也提高了音乐表现力。

学习布格缪勒的练习曲应把技术训练和学习音乐表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部《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的程度约相当于学完拜厄或车尔尼Op.599的后半部分。

进行学习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初级钢琴弹奏基础,例如基本掌握手指的支撑和手臂放松;手指有一定独立性和灵活性(不需要太快);学习过断、连、跳3种不同的奏法;有过一些复调训练,能使两只手奏出不同的力度,来区分旋律和伴奏等等,否则,就难从这本教材中得到应有的收效。

这25首作品分别是:1.《坦诉》这是一首速度中庸,优美流畅的乐曲。

应用手指连奏和4个音一组的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语气。

左手的和弦要弹得丰满,时值弹足。

第13小节右手有两个声部,应保留高音声部。

2.《阿拉伯风格曲》这一类曲子是像花纹那样富有华丽装饰的乐曲。

它的性质活泼,声音明亮。

四分音符的和弦节奏性强,要弹得整齐;5个音一组的快音型除了手指轻巧灵活以外还必须用一个手的落滚动作来带。

布格缪勒

布格缪勒
职业:钢琴家,作曲家
出生年月:1806年12月4日
逝世时间:1874年2月13日
出生地点:德国雷根斯堡
逝世地点:巴黎
享年:67兄弟(诺伯特·布格缪勒)也都是作曲家,其中奥古斯特·布格缪勒是一位活动于魏玛和德国南部一些主要城市的音乐剧团导演。1836年,约翰·布格缪勒定居巴黎,并逐渐被巴黎音乐界接受,以轻松雅致的演奏风格而闻名。他创作有许多钢琴沙龙音乐,出版了一些作品集,并为少年儿童创作了许多练习曲,这些练习曲对事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非常精彩,意境准确到位,在琴童们心目中受欢迎的程度明显要高于车尔尼和哈农等几乎以纯技术训练为目标的练习曲。布格缪勒这个名字被今天的人们广为熟悉,主要源于他创作的练习曲,许多练习曲集从他的作品68、作品76、作品100和作品105里挑选了曲目。此外,他还写有许多无作品编号的变奏曲、圆舞曲、梦幻曲和波罗乃兹舞曲,以及两部芭蕾舞剧音乐。
布格缪勒
中文名:
约翰·弗雷德里希·弗朗兹·布格缪勒
外文名:
John known·Franz BuGeMiaoLe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雷根斯堡
出生日期:
1806年12月4日
逝世日期:
1874年2月13日
职业:
作曲家
代表作品:
《简易练习曲25首》、《坦诉》、《阿拉伯风格曲》
基本信息
全名:约翰·弗雷德里希·弗朗兹·布格缪勒
代表作品
《简易练习曲25首》、《坦诉》、《阿拉伯风格曲》、《叙事曲》、《圣母颂》、《燕子》、《武士的精神》、《天真烂漫》等都是千百万琴童及其父母耳熟能详的音乐。
创作特色
他的创作以钢琴为主,作品大多短小,规整生动、形象,一般都带有标题,是技术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的钢琴小曲,多为少年演奏者而作。
1

布格缪勒注解分析

布格缪勒注解分析

布格缪勒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FriedrichBurgnlueller,1806——1874)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0p.100,Op.105和Op.109;其中Op.100的25首是最常用最受初学钢琴者欢迎的。

布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而既严谨又优美,抒情。

作为练习:曲,他不仅考虑了技术训练的课题要求,还强调了音乐表现。

他给每首曲子加了标题,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力。

因此,学习布格缪勒练习曲应把技术训练和学习音乐表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学习练习曲Op.100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初级钢琴弹奏基础,例如基本掌握手指的支撑和手臂放松;手指有一定独立性和灵活性(不需要太快);学习过断、连、跳3种不同的奏法;有过一些复调训练,能使两只手奏出不同的力度,来区分旋律和伴奏等等,否则,就难从这本教材中得到应有的收效。

下面,我在教学方面逐条给一些提示:l.《坦诉》这是一首速度中庸,优美流畅的乐曲。

应用手指连奏和4个音一组的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语气。

左手的和弦要弹得丰满,时值弹足。

第13小节右手有两个声部,应保留高音声部。

2.《阿拉伯风格曲》这一类曲子是像花纹那样富有华丽装饰的乐曲。

它的性质活泼,声音明亮。

四分音符的和弦节奏性强,要弹得整齐;5个音一组的快音型除了手指轻巧灵活以外还必须用一个手的落滚动作来带。

乐曲中间渐慢处,不要过分地慢。

注意力度变化,使音乐更加有朝气。

3.《牧歌》旋律柔和如歌。

和弦的伴奏要控制得轻一些,尽可能固定手型,贴键弹。

第二乐段,左手伴奏有两个声部,必须把附点二分音符保留住,并将大姆指控制得轻一些。

记住,6/8音拍的节奏韵律是一小节两拍。

4.《儿童联欢会》虽然谱上写了“不过分的快板”,实际上不能弹成板,因为双三度走句,尤其是连奏的技术对这个程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

弹好双音,必须两个音非常齐。

连奏必须严格地连,真正做到这点,才算学到东西。

5.《天真烂漫》这是一首典雅,流畅的乐曲。

对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9号的理解与教学

对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9号的理解与教学

对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9号的理解与教学作者:于巧琳来源:《艺海》2011年第01期约翰·布格缪勒(Johann·Friedrich urgmuller)是德国19世纪的钢琴家、作曲家。

他的作品主要有芭蕾舞剧、序曲和大量的钢琴曲。

虽然是作品109号是练习曲,但每首曲子都具有明确的标题,标题内容和音乐情绪都通过不同技巧表现出来。

约翰·布格缪勒的作品继承了德国古典作品的严谨与精致,而他又与李斯特、肖邦是同一时代的人,因此他的作品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情调。

为了塑造形象和表达情绪,音色、力度对比方面有更多的变化和形象。

他的钢琴曲大都篇幅短小、旋律动人,尤其是他为青少年创作的钢琴练习曲作品第100号进阶练习曲25首、作品第109号18首练习曲以及作品第105号12首练习曲,集音乐性、趣味性和技术训练为一体,已经成为我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必选教材之一。

作品第109号和我们广为熟知的《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op.100)》一样,每一首乐曲都有一个标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表现作品。

不同的是,相对于后者来说,作品第109号这本曲集难度更大,技术类型更加多样,要求的音乐表现力也更加丰富。

在这本曲集里,几乎每一个乐句都可以看到渐强渐弱等力度标记以及各种各样的速度与表情记号。

出现了诸如三连音,快速跑动的音阶,单手演奏两个声部,八度以及和弦的断奏,双音与震音等比较难的技术训练课题。

因此本曲集比较适合达到车尔尼849左右程度的中级学生学习使用。

以下例举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练习曲。

(一)、第一首《知心谈话》(Confidence),C大调,4/4拍,不过分的快板。

分解和弦练习曲。

《知心谈话》是一首以三连音为主要节奏型的抒情性的乐曲。

左右手经常出现呼应性的对话乐句,仿佛一对知心的朋友在谈话,时而齐声交谈,时而互相倾听,演奏的时候要注意表现这种情景。

该曲练习要点为:1、本曲的右手部分基本都是二声部处理,每个三连音的第一个构成了主要的旋律声部,因此,必须注意旋律声部的连贯以及歌唱性的处理。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意义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意义

122 Northern Music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意义孙 敬(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摘要】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首》是一套旋律优美、技术性强适合大部分初学者练习的曲子,也是令人比较容易接受的一部钢琴练习曲。

这套练习曲中既有古典风格的歌曲,又不失浪漫主义的乐曲,因此对指法的要求比较高,有助于初学者尽快,学会指尖的变换,作为练习曲,它不仅在技术上为初学者提供了模板,还突出了用音乐传达情感的特点,具有极强的音乐张力。

因此,这套练习曲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练琴兴趣,激发学习者对钢琴曲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创作特点;教学价值【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课题: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非遗”视野下上党梆子新编剧目音乐的探究”(课题编号:2017B25)。

随着当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许多人开始培养自己各种各样的兴趣,其中,学习钢琴的人也越来越多,钢琴逐渐成为了一门比较热门的乐器,钢琴的逐渐流行,带动了各种钢琴练习曲的不断发展,在这些钢琴曲中比较著名的便是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首》,其令人称赞的风格和美妙的旋律,使之成为大多数钢琴热爱者的追求。

一、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简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各曲的篇幅都比较简短,大部分是三段式和二段式,风格鲜明,手法独特,韵律流畅连贯自然,每一个曲子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

《坦诉》是一首速度不快不慢,韵律优美的乐曲。

《阿拉伯风格曲》是一首像宫殿一样具有富丽堂皇之感的曲子。

它的风格活泼,展现的色彩也比较明亮。

《牧歌》旋律柔和,就像动听的歌声一样。

《儿童联欢会》欢脱的氛围中又不是典雅。

《天真烂漫》是一首纯真、浪漫的乐曲。

《前进》是一首激进的歌曲,非常适合做练习曲。

《清澈的溪水》将溪水轻灵透彻的特点通过钢琴传达得淋漓尽致,如同身临其境般美妙的感受,俘获了多数钢琴学习者的心。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的和声语言初探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的和声语言初探

教学研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的和声语言初探究。

郑雅心(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本文通过对布格缪勒的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作品100)的分析,从和声的织体、节奏、基本语汇、终止式、一级关系调转调与交替以及复合和弦与变和弦等方面对其和声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和声织体和声节奏和声语汇终止式大小调交替复合和弦变和弦布格缪勒(J ohann Fr i ec l r i c h Fr anz B ur g m ul l er)是德国钢琴家、作曲家。

1806年12月4日生于德国雷根斯堡,1874年2月13日卒于法国巴黎。

他的父亲(古斯特·布格缪勒)和兄弟(诺伯特·布格缪勒)都是作曲家和钢琴教师。

1836年,他定居巴黎,以雅致的钢琴演奏风格闻名,并逐渐被巴黎音乐界接受。

布格缪勒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

源于他为青少年学琴者创作的钢琴小曲和练习曲,如《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中的《阿拉伯风格曲》、《叙事曲》、《骑士》等。

他的每首带有标题的练习曲,能帮助和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

他把枯燥的钢琴弹奏技术练习巧妙地融人优美的旋律和精致的织体中,使学生在动听的琴声中学会弹奏钢琴的技巧。

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无作品编号的变奏曲、圆舞曲、梦幻曲和波罗涅兹舞曲,以及两部芭蕾舞剧音乐。

布格缪勒是初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风格和作曲技法继承了古典主义乐派的传统,他的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又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浪漫主义提倡标题音乐。

强调个人的主观感觉.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较多,因为大自然是平静、理想的境界。

布格缪勒的作品中既体现着古典的严谨与典雅,又表达着浪漫的优美与抒情。

本文通过布格缪勒的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

对其和声语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他的和声运用既保留了传统和声自然平衡的原则结构功能,又增加了浪漫主义和声特征.如不谐和音及变和弦的的使用,七和弦和九和弦在乐曲里的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能,增强了和声的色彩。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行猎》的演奏解析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行猎》的演奏解析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行猎》的演奏解析作者:邓懿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20期【摘要】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Op.100)是一套集标题性、音乐性、技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优秀基础教材。

这套练习曲非常完美地把手指技巧和音乐特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在训练手指的同时也感受音乐性,注重对音乐的表达,以此增强手指练习的趣味性。

本文以这套作品中第九首《行猎》为例,对其演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以及演奏技术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曲式结构;和弦;节奏;休止符;音色;力度【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070-03【本文著录格式】邓懿.布格缪勒钢琴作品《行猎》的演奏解析[J].北方音乐,2020,10(20):70-72.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Op.100)是一套集标题性、音乐性、技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优秀基础教材。

不同于其他单纯、枯燥的练习曲,这套作品将钢琴技巧练习融入到作品中并冠以美妙动听的标题。

每一首曲目的标题和音乐特点都描述着一个故事,带有很强的叙述性。

并且每首曲目在演奏方面都有一个训练的侧重点,这些侧重点由点至面地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帮助其形成对音乐完整性概念的认知和构建。

下面就对其中的第九首作品《行猎》进行细致的演奏分析,指导学生演奏技术细节的全面均衡发展,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率与音乐表现力。

一、布格缪勒钢琴作品《行猎》的曲式结构此曲的曲式结构为带前奏和尾声的回旋曲式:前奏—A—B—A—C—A—尾声。

前奏(第1-4小节);第一段A(第5-12小节);第二段B(第13-20小节);第三段A(第21-28小节);第四段C(第29-36小节);第五段A(第37-44小节);尾声(第45-56小节)。

调性从前奏部分与第一段的C自然大调转入第二段c和声小调,第三段转回C自然大调,第四段又转至a和声小调,第五段再次转回C自然大调,尾声亦为C自然大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