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9号的理解与教学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 Op105、Op109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Op.105、Op.109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 Op.100布格缪勒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0p.100,Op.105和Op.109;其中《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25 Easy and Progressive Studies Op.100是最常用最受钢琴初学者欢迎的。
布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而既严谨又优美,抒情。
在练习曲的创作上他不仅考虑了技术训练的课题要求,还强调了音乐表现。
这部练习曲是一部具有音乐性的钢琴基本技术训练教材,集音乐性、趣味性和技巧性为一体,因而颇受人们的喜爱。
他给每首曲子加了标题,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容与情感。
作品以二段式、三段式、回旋曲式为主,运用的手法和织体相当简洁,曲式结构紧凑,音乐形象丰富,技术训练全面,使学生在练习较为枯燥的练习曲同时增强了音乐情趣,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也提高了音乐表现力。
学习布格缪勒的练习曲应把技术训练和学习音乐表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部《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Op.100的程度约相当于学完拜厄或车尔尼Op.599的后半部分。
进行学习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初级钢琴弹奏基础,例如基本掌握手指的支撑和手臂放松;手指有一定独立性和灵活性(不需要太快);学习过断、连、跳3种不同的奏法;有过一些复调训练,能使两只手奏出不同的力度,来区分旋律和伴奏等等,否则,就难从这本教材中得到应有的收效。
这25首作品分别是:1.《坦诉》这是一首速度中庸,优美流畅的乐曲。
应用手指连奏和4个音一组的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语气。
左手的和弦要弹得丰满,时值弹足。
第13小节右手有两个声部,应保留高音声部。
2.《阿拉伯风格曲》这一类曲子是像花纹那样富有华丽装饰的乐曲。
它的性质活泼,声音明亮。
四分音符的和弦节奏性强,要弹得整齐;5个音一组的快音型除了手指轻巧灵活以外还必须用一个手的落滚动作来带。
布格缪勒注解分析

布格缪勒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FriedrichBurgnlueller,1806——1874)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0p.100,Op.105和Op.109;其中Op.100的25首是最常用最受初学钢琴者欢迎的。
布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而既严谨又优美,抒情。
作为练习:曲,他不仅考虑了技术训练的课题要求,还强调了音乐表现。
他给每首曲子加了标题,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力。
因此,学习布格缪勒练习曲应把技术训练和学习音乐表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学习练习曲Op.100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初级钢琴弹奏基础,例如基本掌握手指的支撑和手臂放松;手指有一定独立性和灵活性(不需要太快);学习过断、连、跳3种不同的奏法;有过一些复调训练,能使两只手奏出不同的力度,来区分旋律和伴奏等等,否则,就难从这本教材中得到应有的收效。
下面,我在教学方面逐条给一些提示:l.《坦诉》这是一首速度中庸,优美流畅的乐曲。
应用手指连奏和4个音一组的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语气。
左手的和弦要弹得丰满,时值弹足。
第13小节右手有两个声部,应保留高音声部。
2.《阿拉伯风格曲》这一类曲子是像花纹那样富有华丽装饰的乐曲。
它的性质活泼,声音明亮。
四分音符的和弦节奏性强,要弹得整齐;5个音一组的快音型除了手指轻巧灵活以外还必须用一个手的落滚动作来带。
乐曲中间渐慢处,不要过分地慢。
注意力度变化,使音乐更加有朝气。
3.《牧歌》旋律柔和如歌。
和弦的伴奏要控制得轻一些,尽可能固定手型,贴键弹。
第二乐段,左手伴奏有两个声部,必须把附点二分音符保留住,并将大姆指控制得轻一些。
记住,6/8音拍的节奏韵律是一小节两拍。
4.《儿童联欢会》虽然谱上写了“不过分的快板”,实际上不能弹成板,因为双三度走句,尤其是连奏的技术对这个程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
弹好双音,必须两个音非常齐。
连奏必须严格地连,真正做到这点,才算学到东西。
5.《天真烂漫》这是一首典雅,流畅的乐曲。
对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9号的理解与教学

对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9号的理解与教学作者:于巧琳来源:《艺海》2011年第01期约翰·布格缪勒(Johann·Friedrich urgmuller)是德国19世纪的钢琴家、作曲家。
他的作品主要有芭蕾舞剧、序曲和大量的钢琴曲。
虽然是作品109号是练习曲,但每首曲子都具有明确的标题,标题内容和音乐情绪都通过不同技巧表现出来。
约翰·布格缪勒的作品继承了德国古典作品的严谨与精致,而他又与李斯特、肖邦是同一时代的人,因此他的作品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情调。
为了塑造形象和表达情绪,音色、力度对比方面有更多的变化和形象。
他的钢琴曲大都篇幅短小、旋律动人,尤其是他为青少年创作的钢琴练习曲作品第100号进阶练习曲25首、作品第109号18首练习曲以及作品第105号12首练习曲,集音乐性、趣味性和技术训练为一体,已经成为我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必选教材之一。
作品第109号和我们广为熟知的《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op.100)》一样,每一首乐曲都有一个标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表现作品。
不同的是,相对于后者来说,作品第109号这本曲集难度更大,技术类型更加多样,要求的音乐表现力也更加丰富。
在这本曲集里,几乎每一个乐句都可以看到渐强渐弱等力度标记以及各种各样的速度与表情记号。
出现了诸如三连音,快速跑动的音阶,单手演奏两个声部,八度以及和弦的断奏,双音与震音等比较难的技术训练课题。
因此本曲集比较适合达到车尔尼849左右程度的中级学生学习使用。
以下例举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练习曲。
(一)、第一首《知心谈话》(Confidence),C大调,4/4拍,不过分的快板。
分解和弦练习曲。
《知心谈话》是一首以三连音为主要节奏型的抒情性的乐曲。
左右手经常出现呼应性的对话乐句,仿佛一对知心的朋友在谈话,时而齐声交谈,时而互相倾听,演奏的时候要注意表现这种情景。
该曲练习要点为:1、本曲的右手部分基本都是二声部处理,每个三连音的第一个构成了主要的旋律声部,因此,必须注意旋律声部的连贯以及歌唱性的处理。
基础钢琴教案-“布格缪勒”习练导读

课题:“布格缪勒”习练导读一、教学内容布格缪勒(J•F•F•Burgmuller, 1806-1874)是德国作曲家、钢琴教育家,由于他长期生活在法国巴黎,故人们常认为他是法国音乐家。
布格缪勒为学生学习而创作了许多钢琴练习曲,著名的有:作品100号(25首)、作品109号(18首)、作品105号(12首)。
他的第100号作品《钢琴进阶25曲》在我国广为流传,学习钢琴者一般要修练此内容,人们也亲切地称这部作品叫“布格缪勒”(作者的名字成了《钢琴进阶25曲》的代名词)。
二、教学目标:《钢琴进阶25曲》三、重点难点《钢琴进阶25曲》每首都有文学性标题,音乐形象多姿多彩,音乐情景妙趣横生。
下面简述各曲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曲《坦诉》用中庸的快板,柔美的音乐表情,安静谦和地表达心灵倾诉的真诚。
四四拍子,右手八分音符均匀地坦诉,弹奏时要用一个动作弹完四个音,音乐语气流畅自如。
左手为长时值柱式和弦伴奏,声音要饱满持续,气息贯通。
第9小节和第11小节双手反向进行要整齐均衡,五指上的节拍重音要有所突出。
第二曲《阿拉伯风格曲》“钢基”第一册第52页标题简化为“阿拉柏风”,节拍鲜明(四二拍子),节奏生动,音乐活泼伶俐,富有朝气,乐曲有小诙谐曲风格。
此曲的具体演奏要领与要求详见第一学期“选修内容”中。
第三曲《牧歌》是一首田园曲风格的乐曲,旋律优美歌唱,音乐形象犹如一幅生动的水彩画,清秀迷人。
左手的和弦伴奏型要贴键弹奏。
乐曲很弱结束的情景令人无限神往。
第四曲《儿童联欢会》音乐语言洁炼生动,音乐形象天真可爱,是一首童趣盎然的优美小品。
三度双音的跳奏和连奏要准确明晰。
在双音弹奏中,要突出三度和声音程的上方音,以便使旋律清晰展现。
第五曲《天真烂漫》旋律优美流畅、活泼跳跃,A段与B段节奏有鲜明对比。
右手是五指和音阶练习。
乐曲的具体弹奏要领与要求详见第一学期第15 课次。
第六曲《前进》生动有趣,音乐有冲击力。
技术训练内容是音阶、连音、跳音、长连线、短连线和连续的切分节奏。
布格缪勒109号钢琴练习曲第六首作品

布格缪勒109号钢琴练习曲第六首作品作者:王仲才于冬玲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7期【摘要】布格缪勒《十八首性格练习曲》中的第六首作品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而既严谨又优美,抒情。
作者在练习曲的创作上不仅考虑了技术训练的课题要求,还强调了音乐的表现功能。
本文试图从音乐形态方面、演奏方面及思想寓意方面对布格缪勒《十八首性格练习曲》中的第六首进行梳理,以进一步了解这首作品的风格及创作手法,力求探寻这首作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布格缪勒;音乐风格;创作手法;实用性一、音乐形态方面在该部分中,拟从调式调性、旋律、和声、曲式结构和节奏几方面进行归纳。
(一)调式调性布格缪勒的这首练习曲,全曲是在C大调上进行,无调式调性变化,该曲为变化重复的复乐段。
以C大调的属和弦为起始音,一直贯穿8小节,在第六小节处为VI和弦,阻碍了一小节后又结束在属和弦上,而全曲最终结束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
该8小节结构规整,变化较小,对技术训练要求全面,主和弦和属和弦的持续一直是布格缪勒的作曲特点,有利于明确调性,运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和连续的跳音来表现少女的欢乐心情。
(二)旋律布格缪勒的作品风格继承传统又在感情处理上倾向浪漫主义。
该曲标题为《快乐的少女》,旋律多为二度、三度级进上行或下行,没有大的起伏波动。
整个作品处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复乐段曲式框架里。
旋律变化小,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少女的天真快乐,跳音的连续使用更表现了少女的活泼天性。
通过这一切,音乐塑造了这样一种情境:欢乐、明朗、清晰。
(三)和声分析该作品是为青少年演奏者创作的练习曲,和声方面较为简单明了,没有太多复杂的和弦变化。
但在一些小节中还是运用了一些阻碍终止的六级和弦和大量的属和弦。
如第六小节和第九小节的六级和弦等,这些和弦对整个音乐的音响效果有所影响,丰富试听效果,且左右手和声织体加厚,音响丰满。
第十四小节的二级和弦中,出现了一个变化音#C,但没有将其发展直接解决到D音上,增加了乐曲的色彩。
《钢琴》教学大纲

《钢琴》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钢琴英文名称:piano课程编码:B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106总学分:7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开课系部:音乐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音乐表演本科专业钢琴主项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理论和演奏技术,具有较全面地鉴赏、分析和表现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能力,能够较好地演奏中级水平以上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独奏表演与伴奏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每学期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参照后附各组曲目。
原则上在一组内选出练习曲4-7首(原则上一首练习曲不少于一页,当练习曲篇幅超短时,应按照一至两页乐谱折合一首来计算;当一首练习曲超过4页时,本学期可是当减少一至二首)、复调1-2首、奏鸣曲1个乐章及乐曲1首。
因故需更换曲目的,只能在上一组或下一组的曲目范围内选曲。
若有特殊情况需突破规定要求的,须经学生申请,带课教师同意,上报学科教研室讨论。
凡每学期学习数量未达到各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数量,而又无特殊理由者,不得参加考试,由教研室集体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各阶段教学参考曲目:初级曲目主要选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一、二册》并搭配以下参考曲目(一)初级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维尔德钢琴初级教程车尔尼练习曲OP.823济格拉钢琴教本第一卷巴托克《小宇宙》第一卷(二)初级2维尔德钢琴初级教程车尔尼钢琴基本教程OP.823、599库帕钢琴练习ABC、OP.17济格拉巴赫布格缪勒舒曼巴托克(三)初级3维尔德车尔尼库帕巴赫克列门第贝多芬G布格缪勒舒曼巴托克(四)初级4维尔德济格拉车尔尼库普兰斯卡拉蒂巴赫克列曼第贝多芬库劳提阿比里钢琴教本第二卷钢琴初步曲集钢琴进阶25首OP.100 《旋律》《士兵进行曲》《小宇宙》第二卷钢琴初级教程练习曲OP.139、599钢琴练习ABC、OP.17钢琴初步曲集小奏鸣曲OP.36之1大调小奏鸣曲OP.33之3钢琴进阶25首OP.100少年钢琴曲集OP100小宇宙第二卷钢琴初级教程钢琴教本钢琴练习曲OP.599 OP.748小风车库帕OP.20奏鸣曲K420前奏曲小前奏曲OP.36之3小奏鸣曲F大调小奏鸣曲OP.55之2小奏鸣曲OP.151之1巴托克《小宇宙》第三卷《郊外的晚上》(五)初级5齐格拉练耳朵的钢琴练习车尔尼练习曲OP.748 OP.849泰勒曼幻想曲斯卡拉蒂奏鸣曲海顿奏鸣曲作品1-3 7-12巴赫克列门第杜塞克库劳提阿比里舒伯特柴柯夫斯基巴托克中级曲目主要选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三、四册》或选用以下参考曲目(一)中级1哈农车尔尼斯卡拉蒂巴赫海顿莫扎特克列门第贝多芬库劳门德尔松海勒布拉姆斯巴托克(二)中级2哈农前奏曲小奏鸣曲小奏鸣曲小奏鸣曲小奏鸣曲军队进行曲儿童曲集《小宇宙》第三卷钢琴练指法钢琴流畅练习曲OP。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的和声语言初探

教学研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的和声语言初探究。
郑雅心(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本文通过对布格缪勒的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作品100)的分析,从和声的织体、节奏、基本语汇、终止式、一级关系调转调与交替以及复合和弦与变和弦等方面对其和声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和声织体和声节奏和声语汇终止式大小调交替复合和弦变和弦布格缪勒(J ohann Fr i ec l r i c h Fr anz B ur g m ul l er)是德国钢琴家、作曲家。
1806年12月4日生于德国雷根斯堡,1874年2月13日卒于法国巴黎。
他的父亲(古斯特·布格缪勒)和兄弟(诺伯特·布格缪勒)都是作曲家和钢琴教师。
1836年,他定居巴黎,以雅致的钢琴演奏风格闻名,并逐渐被巴黎音乐界接受。
布格缪勒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
源于他为青少年学琴者创作的钢琴小曲和练习曲,如《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中的《阿拉伯风格曲》、《叙事曲》、《骑士》等。
他的每首带有标题的练习曲,能帮助和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
他把枯燥的钢琴弹奏技术练习巧妙地融人优美的旋律和精致的织体中,使学生在动听的琴声中学会弹奏钢琴的技巧。
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无作品编号的变奏曲、圆舞曲、梦幻曲和波罗涅兹舞曲,以及两部芭蕾舞剧音乐。
布格缪勒是初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风格和作曲技法继承了古典主义乐派的传统,他的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又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浪漫主义提倡标题音乐。
强调个人的主观感觉.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较多,因为大自然是平静、理想的境界。
布格缪勒的作品中既体现着古典的严谨与典雅,又表达着浪漫的优美与抒情。
本文通过布格缪勒的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
对其和声语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他的和声运用既保留了传统和声自然平衡的原则结构功能,又增加了浪漫主义和声特征.如不谐和音及变和弦的的使用,七和弦和九和弦在乐曲里的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能,增强了和声的色彩。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9的音乐内涵及演奏分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9的音乐内涵及演奏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9T10:50:08.25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作者:吴明铭[导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出生在德国波恩,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一生共创作了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吴明铭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出生在德国波恩,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一生共创作了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
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不仅延续了前人的传统,端正的遵循着古典之风,而且也以其种种独创性和丰富的情感内容不断颠覆着当时人们的听觉,他的晚期奏鸣曲中,抒情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原有的英雄主义风格,这使得晚期奏鸣曲的乐思更加深刻和复杂。
本文主要以其第三十号奏鸣曲(Op.109)作为音乐内涵和演奏的分析对象,主要针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特性、演奏特点等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贝多芬音乐内涵演奏分析一、创作背景这首E大调奏鸣曲创作于1820-1821年。
那时贝多芬生活拮据,并且忍受着耳病带给他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再加上1814年—1815年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贝多芬晚期创作风格的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政治历史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严重的耳病对他的心理造成的巨大的影响。
此曲是贝多芬献给在经济上给予他帮助的富商弗朗兹的女儿马克西米莉安娜·布伦塔诺小姐的。
贝多芬曾亲笔对钢琴奏鸣曲Op.109做了如下描述:“此曲是要献给你的,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所能比拟的,这是精神,这是把地球上高贵、杰出的人连接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摧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