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2012)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2012)

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二1煤“带压开采”参数计算一、井田概况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xx煤田马岭山井田东段,目前开采的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0.28~14.52m(平均3.67m),走向近东西,倾角29度,煤层结构简单,偶含夹矸,矿区东西有两个薄煤带。

矿井开采的二1煤层直接顶底板岩性均为砂泥岩或砂泥岩互层。

其中,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102t/m2,隔水层岩石的容重为3t/m3;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厚度10m 。

主要含水层有上部老顶的大占砂岩、煤层底板下部L7-L8灰岩和L1-L4灰岩,但顶板大占砂岩突水性不强,一般含水性较弱,迳流条件差,水源不丰富,不足以对矿井构成威胁。

影响矿井开采的主要水源为煤层底板以下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段的L7-L8灰岩和下段的L1-L4灰岩含水层;以上含水层均为承压含水层,其中L7-L8灰岩为二1煤层底板含水层,距二1煤层约7.64m,是矿井疏放对象。

L1-L4灰岩为主要承压含水层,距二1煤层底板平均39m。

目前x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的最大涌水量75m3/h,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现阶段最低标高+80m,井田内L1-L4灰岩水水位静止标高为+195m。

奥陶系灰岩在该矿区断失,为此,xxxx有限责任公司“带压开采”主要针对的是L1-L4灰岩含水层。

二、水文地质开采二1煤层的底板隔水层和含水层地层由新到老分别是:1、二1煤层底板砂泥岩隔水层二1煤层底板至L8灰岩隔水层为深灰色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组成,最厚14.55m,最薄8.01m,平均11m ,属海相沉积型,具有一定隔水能力,随着厚度变薄,隔水能力相应降低。

2、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由L7-L8灰岩组成,其中L7灰岩较发育,岩性和层位较稳定,厚度平均7.34m,岩溶裂隙发育较差,且极不均一。

矿区中揭露该层的钻孔15个,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降深(s)64.5m,涌水量(Q)0.0172L/S,单位涌水量(q)0.000266L/S·m,渗透系数(k)0.00243m/d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0.741g/L,水温19.5℃。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矿井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的南翼东段,处在北西向的嵩山与五指岭平移断层之间,大部地段受到了芦店-大金店滑动构造的影响。

井田东南部大致以石淙河断层(郜f1)为界,北部以翟门断层(郜f5)为界,东北部始于一1煤层露头。

告成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86m。

煤层顶板大部分为滑动构造,滑动构造上盘位于朝阳沟背斜的南翼,基本为一单斜构造。

以朝阳沟河为界,以东地层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8~32°,与下盘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朝阳沟河以西,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偏西,地层倾角10~49°,与下盘地层相对而倾。

因受滑动构造影响,告成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据勘探资料显示本井田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3条,50~100m的1条,30~50m的1条,小于30m的12条。

25采区目前新发现落差介于5~20m的断层3条,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2.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据现有资料分析,告成煤矿二1煤层主要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充水及二1煤层顶板滑体构造破碎带及上覆碎屑岩类含水层的孔隙-裂隙水。

各含水层以缓慢渗入为主,并且动态补给水量不够充分,随着埋深的增加补给条件变差,富水性变弱,因此告成煤矿顶、底板含水层虽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条件一般。

告成煤矿二1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l7-8灰岩、l1-4灰岩(l5-6灰岩不稳定)、o2灰岩含水层。

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0~23.48m,平均厚度8.55m,距二1煤层平均为11.4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强,联通性差,补给水源不足,易疏干,对矿井开采影响小,通常是矿井的疏放对象;l1-4灰岩含水层,厚度13.51~31.82m,平均厚度22.09m。

掘进工作面安全标准

掘进工作面安全标准

掘进工作面安全标准1 基本规定1.0.1 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1.0.2 掘进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特殊条件下,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

1.0.3 掘进工作面应悬挂规范的巷道布置图,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断面截割轨迹图)、设备布置图、临时支护图、监测监控系统图、供电系统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说明牌板。

必须有探放水钻孔设计图和允许掘进施工进度记录牌板。

1.0.4 掘进巷道必须安设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1.0.5 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开停传感器,且与监测系统联网;局部通风机要实行专人、挂牌管理,不得出现无计划停风,有计划停风的必须有专项通风安全措施。

1.0.6 掘进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

1.0.7 掘进斜巷时,必须在斜巷的上口设置防止跑车装置,在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设置坚固的跑车防护装置。

跑车防护装置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规定。

1.0.8 巷道掘进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前探梁必须用10#以上槽钢制作,长度不得小于4米。

机掘巷道应积极推广使用机载前探临时支护。

2 掘进工作面设备2.1 掘进机2.1.1 掘进机前后照明灯齐全明亮;机载瓦斯断电仪显示正常,功能可靠。

2.1.2 掘进机必须装有只准以专用工具开、闭的电气控制回路开关,专用工具必须由专职司机保管。

2.1.3 在掘进机非操作侧,必须装有能紧急停止运转的按钮,按钮动作可靠并有常闭功能。

2.1.4 截割头无裂纹、开焊,截齿完整,短缺数不超过总数的5%;截割臂伸缩、上下摆动,均匀灵活。

2.1.5 履带板无裂纹,不碰其它机件,松紧适宜,松弛度为30~50mm。

2.1.6 耙爪转动灵活,伸出时能超出铲煤板;刮板齐全,弯曲不超过15mm;链条松紧适宜,链轮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25%,运转时不跳压。

承压含水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承压含水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51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承压含水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承压含水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概况鹤煤五环分公司(原鹤煤五矿)属安鹤煤田鹤壁矿区,位于鹤壁矿区中部,开采二1煤层,井田范围浅部以二1煤层露头为界,深部以-600m标高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北部以F20断层与三矿为界,南部以F40断层与六矿为界。

地层走向大致近南北,倾向东北,总体上呈一近似单斜形态,地面为新近系、第四系所覆盖。

1.地层五环分公司位于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的太行山小区和华北平原分区的豫北小区。

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太古界登封群,下元古界嵩山群,上元古界熊耳群、汝阳群与前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以及新生界第三、四系。

太古界与元古界多出露于煤田南的淇县境内,寒武系与奥陶系主要出露于煤田西及西南部山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在煤田均有赋存,三叠系仅隐伏于煤田北深部,新生界广泛覆盖在上述各地层之上。

2.煤层五环分公司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度517m,共含煤14层,煤层总厚度13.4m,含煤系数2.59%。

其中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仅含煤线,含煤性较差;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含可采煤层,含煤性较好,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发育可采煤层1层(二1煤层),可采煤层总厚7.41m,可采系数为1.43%。

二1煤层(俗称大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下部,层位稳定。

其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老顶为灰色细~中粒砂岩,为本区良好标志层;煤层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老底为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15#煤层四条大巷(一采区边界)带压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资源地质部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 15#煤层四条大巷(一采区边界)掘进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水位标高,属带压掘进。

为避免发生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规定,结合 15号煤层四条大巷水文地质情况,编制工作面带压掘进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地质井田受区域构造带控制,总体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地层倾角5°~16°,但在井田北中部有次级起伏,大致走向呈北西西,西部较明显,为宽缓的向斜构造。

矿井开采区域15号煤层时揭露17条断层,包括12条正断层和5条逆断层。

井下巷道揭露过程中未见导水现象。

陷落柱井田内目前15号煤揭露陷落柱10个,地面发现陷落柱1个。

二、矿井水文地质本区位于太行山东部,北西邻晋中盆地,属于中低山区,井田内地形地势总体上为北部高,南部低,井田东部以4号煤层露头线为界,井田北部与左权梅园突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部与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均为人为边界,人为边界处各含水层水均沿隔水层面由西南向东北径流运移。

各含水层水在水平方向与相邻煤矿之间均保持自然水力联系状态。

北部云华寺沟内4号煤层出露,接受地表水的补给。

本井田边界上覆各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均属层间承压水,均沿隔水层界面由西南向东北径流运移。

在无构造沟通情况下,一般不发生垂向水力联系。

但当煤层采空后形成的顶板导水裂缝则可沟通煤层上部部分含水层,成为人为水力联系状态。

三、主要含水层井田内的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含水层、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一)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含水层中上更新统地层广泛出露于井田内的梁峁上,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底部的砾石层,连续性较差,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17L/ s·m。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防治水有关制度,保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矿井开采所采用的安全保证措施1、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1〕、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状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状况等。

2〕、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3〕井巷掘进必须严格执行“逢掘必探,边探边掘〞的探放水原则,掌握前方水文状况,假设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用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平剖面图上。

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特别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用措施,马上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所设沉淀池、水沟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在矿井采掘工程中保持“有掘必探〞的原则,避免再次碰到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溶洞水。

7〕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到水文地质条件可靠。

2、地面防治水措施必须先查清矿区及其四周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状况,与水力有关的水利工程,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二、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疏放会造成成本大大提升时〕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

带水压开采措施

带水压开采措施

河南省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带水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济煤五矿2015年带水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规定,制定我矿的带水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简述1、主要含水层河南省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含水层特征同区域含水层特征为:井田的北部为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的中高山区,井田地表为山前坡(洪)积物所覆盖,潜水受地形因素控制,自北而南由浅而深,地形北高南低,有利洪水的排泄。

井田内的主要含水层有:(1)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本井田第四系厚62.10~149.50m,其中砂砾石层及底部的砾岩为主要含水层。

该含水层累计厚25~30m,泥钙质充填式胶结,孔隙发育,富水性强,为本井田二1煤层的顶板的间接含水层。

(2)二叠系砂岩孔(裂)隙水含水层矿区内二叠系的最大厚度为120m,其中二1煤层顶板的大占砂岩厚15~30m,岩石孔(裂)隙不发育,含水微弱。

根据该区水文地质资料显示,该砂岩孔(裂)隙水的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56~0.014L/s〃m,渗透系数为0.02399m/d。

该含水层为本井田二1煤层的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根据矿井排水量调查,其顶板砂岩孔(裂)隙水多以雨滴式和串珠式渗入巷道。

(3)二叠系太原组L8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L8灰岩岩溶水含水层:L8灰岩厚2.45~3.50m,上距二1煤层底板20m左右,该含水层岩溶不发育,裂隙细小,且多被方解石脉充填,富水性较差,根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一般0.00733~0.03999L/s〃m,最大涌水量为0.282L/s〃m。

该含水层是本井田二1煤的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由于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约20m的泥岩和砂质泥岩的阻隔,该含水层对矿井二1煤开采影响不大。

(4)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在矿区北部及西部山区广泛出露,上距二1煤层90m左右。

据区域资料,奥陶系灰岩厚度大于200m,由厚层状灰岩、花斑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组成。

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市中阳县西北11Km处的付家焉村,行政区划属中阳县张子山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5″~111°8′57″,北纬37°27′01″~37°28′36″。

2、基本情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重组整合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件批复的企业重组整合方案和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发放的C1400002009111220041618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呈梯形,井田东西长约3.98km,南北宽2.95km,面积9.1156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

3、煤层情况: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山西组平均厚度71.53m,含01、02、1、3、4、4下、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平均厚0.64m,可采含煤系数0.9%。

太原组平均厚度80.84m,含6、7、8、9、10、11、12号煤层,其中9、10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平均总厚7.53m,含可采煤层平均厚6.02m,可采含煤系数7.4%。

煤系地层总厚152.37m,含煤总厚9.42m,可采煤层平均厚6.66m,可采含煤系数4.4%。

4、矿井水文地质4.1主要含水层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本地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埋藏于井田深部,地层厚度大,分布广泛,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间,富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井田主要含水层。

据2004年在东北边界处2km处施工的大土河焦煤公司9号水源井和2006年在井田东南部原裕祥煤矿工业广场施工的水源井资料,9号水源井奥灰水位标高为805.46m,出水量为195.60m3/h 。

裕祥水源井奥灰水位为805.167m,出水量为55m3/h。

根据以上水源井资料和区域水力坡度推测井田内奥灰水位在802-805m,井田大部地段煤层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位,属于带压开采,在开采时要防范奥灰水突水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113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矿井概况河南宏福煤业有限公司徐庄矿位于荥阳市南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年。

开采石炭系太原组一1煤层,平均厚度1.15m,煤质为无烟煤,顶板L1-L2灰岩,底板本溪组铝土泥岩,下部奥陶系灰岩。

不存在火成岩侵入情况。

低瓦斯矿井,属低沼煤层,煤层倾角平均15°,煤层无自然发火和无煤尘爆炸危险。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目前主要采区为西翼12采区和东翼11采区。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炮采陷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刮板运输机运输。

掘进巷道均为裸体巷道,采用点柱支护形式,人力推车运输。

皮带下山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大巷采用7吨电机车,一吨标准矿车运输,井筒提升采用一吨标准罐笼提升。

1、主要含水层:(1)中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但不均匀,在断层破碎地段,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富含岩溶承压水,上距一1煤层底板10m左右,是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含水层。

矿井正常涌水量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新修编地质报告提供),充水水源主要以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为主,故将其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归为复杂型,即以岩溶裂隙水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床类型。

(2)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L1-3)由石炭系太原组L1-3灰岩构成,厚度为10.34~14.37m,平均10m左右。

岩溶发育程度一般,除浅部风化带及断裂带附近岩溶较发育和富水性较强外,其余地区岩溶不太发育,富水性较差。

L1-3灰岩距离奥陶系灰岩较近,与奥灰水水力联系密切。

是矿井的另一主要含水层。

(3)其他: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L7-9),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

以上含水层有的因厚度不够,含水性不强;有的距本煤层较远,故均不做考虑。

2、主要隔水层:由位于一1煤层底板的本溪组铝土泥岩组成,层位稳定,厚度一般为4.63-19.44m,平均厚度8.97m ,局部厚度较大。

该隔水层虽有一定隔水作用,但由于3方面的原因,隔水效果有限。

主要原因是:(1)铝土泥岩厚度较小,抗压强度较低;(2)在采动影响下,隔水层受到破坏,有效隔水层厚度减小;(3)矿区构造裂隙发育,大裂隙常能将煤层及顶底板含水层相互沟通。

矿区的奥灰水经过多年的疏排,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自开采之初的+160米下降到现在的-20米左右,采掘工程范围内的水压为2-2.2Mpa。

据矿井涌水量资料统计,矿井11采区涌水量正常为273m3/h,12采区涌水量正常为197m3/h,矿井总涌水量为470 m3/h,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二、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1、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地质报告提供有关数据,现对采煤工作面安全水压计算如下:P=TsM=0.1×8.97=0.897Mpa式中M-底板隔水层厚度,平均8.97m;P-安全水压,Mpa;Ts-临界突水系数,Mpa/m。

Ts值应当根据本区资料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构造破坏的地段按0.06 Mpa/m计算,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地段按0.1 Mpa/m计算。

本区隔水层完好,所以按0.1 Mpa/m计算。

2、根据近两年钻孔水文观测,目前水位在-20左右,开采标高在-160--240之间,开采区域水压1.4-2.2 Mpa,综上所述,安全水压为0.897 Mpa,开采区域水压大于安全水压,属带压开采,特制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三、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根据“防、排、疏、堵、截”矿井防治水原则(1)防水①调查清楚矿井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含水层与隔水层;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矿井出水因素分析;富水性及分区。

②建立防水隔离设施,根据矿井生产地区布局,已在东西翼大巷分别各建筑了一道防水闸门,保证两翼水的隔离。

③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本矿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留设出足够的防水隔离煤柱。

④建立矿井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在矿区井下设计奥灰水文观测孔3个,目前已施工完毕2个,及时了解奥灰水位的变化情况。

⑤搞好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对所有采掘头面必须有月预报和临时预报,预报要求准确,能够指导生产。

⑥搞好超前探查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各项采掘工程坚持采用两种以上的探测手段对于富水区作出准确的预报,提前采取措施,保证采掘工作面不发生突水事故。

⑦在本井田范围内,留设足够的边界防水煤柱40m和断层防水煤柱50m,对可疑地点预先建筑防水闸门或堵水墙,以便及时的隔绝水源。

(2)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最大排水能为为3000m3/h,采用中央立井集中排水,中央水仓总容量为3680m3,中央泵房安装有7台MD600-55×4型水泵,综合井筒内布置有4趟排水管路直径为325mm,预留水泵位置一台。

西翼12采区-120m水平水仓容量1500m3,泵房安装2台MD600-55×4型和1台MD450-60×4型水泵;-240m水平水仓容量3600m3,泵房安装4台水泵,型号均为MD450-60×4型水泵。

东翼11采区-120m水平水仓容量3000m3,泵房安装有4台MD450-60×4型水泵;-240m水平水仓容量3800m3,安装有4台MD450-60×4型水泵。

所有泵房的水泵均实现有用有备,矿井排水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之需。

(3)疏水①对于L1-3含水层在采掘活动前,进行排水疏降,保证其水位降至开采标高之下。

②对于奥灰含水层,由于其含水量丰富,补给来源充足,目前疏降至开采标高之下难度很大,只能采取加强探测,预防为主的办法。

(4)堵水①井田内有部分钻孔缺乏原始资料,封孔情况不详,同时因二1煤层顶板滑动构造带的存在,封孔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生产,如发现漏水及时封闭。

②要及时查清采掘工作面前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掘进巷道要保持20m的超前距,钻探先行,掘进过程中实行长探短掘,如遇异常水量大于30m3/h立即进行封堵。

(5)截水根据荥巩煤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不具备截水条件。

2、按照公司文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

矿井对采掘工作面实施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长探短掘、长探短采跟踪预防。

3、掌握冲积层的厚度和组成,各分层的透水性和含水性。

4、马泉沟断层为东、西向展布北升南降正断层,落差0-25m,在矿井北部边界以外,根据11采区开拓揭露,未发现有构造,对11采区影响不大,将来开采南侧一1煤时,将会受到北侧太原组上段灰岩和奥灰岩的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必须查清断层、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和含水、导水性能。

5、利用地质资料分析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数量、位置、厚度,各含水层的涌水量,渗透性及其到开采煤层的距离。

6、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老空和废弃井巷的出水点、积水区位置、范围、标高、积水时间和积水量。

定期对矿井周边小窑的采掘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标注在有关图件上,要在矿井充水性图上用蓝线圈出积水范围,并外推60m用红线圈出探水警戒线。

7、开采过程中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塌陷带、裂隙带、沉降带的高度,以及对涌水量的影响,判断是否透水等情况。

8、加强地质、水文地质预报、临时水情水害预报工作,坚决杜绝漏报现象。

9、超前探测要采用物探、钻探、巷探等不少于两种以上探测方法。

10、各采掘工作面编制有专项防治水措施、地质及水文地质说明书。

11、井下所有泵房每天必须把水仓存水排完,保证最低水位,24小时有人值班,不能空岗。

机电队要不断对井下所有泵房水泵进行检修,做到水泵完好率100%。

如泵房水泵临时出现故障(特别是中央泵房和东翼泵房),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12、地面变电所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井下正常供电。

13、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并组织实施。

14、完善隔水层等厚线图、主要含水层水位线图。

15、各采掘区队要设专职水情监视员,水情监视员应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一定的防水经验。

采掘面还应建立水情记录,设置专门电话和警报器;一旦发现恶性突水征兆,能及时发出信号,组织撤离;报警制度和细则应使全体人员熟知。

16、加强矿井水文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奥灰动态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水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7、坚持周、月水情水害分析制度。

18、定期对两翼防水闸门试验,保持关闭灵活。

19、对采区一线职工进行防治水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防治水基本常识,井巷突水征兆及避灾路线,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20、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可带压开采,在采掘时,加强对顶、底板涌水情况观测,发现问题及时撤出井下工作地点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对可疑地点采取封闭、堵墙或使用水闸门进行隔离措施。

21、承压含水层与开采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承受的安全水头值以下,以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采取疏水降压方法是在具有底板或顶板承压含水层的条件下,如果隔水岩柱的厚度不足要求的安全厚度,为了充分利用“岩柱”强度的前提下以达到安全开采,必须采用疏水降压开采方案,把承压水头降到安全压力以下。

(1)要查明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2)要查明承压含水区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隔水层的情况,通过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含水层动态观测、各含水层间接触关系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要疏放水层的主要补给水源和补给途径。

(3)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编制各种专用图纸,对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降压值和安全水压,预计疏降到设计安全水位时的正常水量和最大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