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合集下载

名联鉴赏湖南

名联鉴赏湖南

经 年
蓟县天成寺天王庙联
终 日










怀



落 天成寺 位于蓟县城西北盘山莲花岭上,又名福 纭
善台。建于唐代,后经历代重修,该寺依山势分
却 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大殿 配殿 月亮门 唐代石幢 曾
是 辽代古塔 明清石刻碑记和千年银杏树两株。下层 无
上 建有“江山一览阁”和游廊。水景有涓涓泉 飞帛 了
曲 涧 闻
豫园仰山堂卷雨楼联
朋雨临
数 晨 夕
幽 涧 临 风
碧 上 层 楼
乐 与 良
疏 帘 卷
仰山堂、卷雨楼位于三穗堂之后,与大假山隔池相望。 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层称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 仰山堂共5楹,后有回廊,曲槛临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 池中倒影可鉴。卷雨楼为曲折楼台,取唐诗“珠帘暮卷 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楼,烟雾迷蒙,山光隐约,犹如身入雨 山水谷之中,为豫园绝景。


此 • 日神州; 。
奋 起
1979年杭州岳王庙重新修复,赵朴初为 题此联。岳王庙为嘉定十四年[1221年] 改北山智果院而成。主要建筑有忠烈祠。 内有岳飞像,高4.54米,着盔甲,披紫 蟒袍,按剑而坐。此处还有启忠祠,原
今 朝 祠 宇 重 开
祀岳飞父母,今改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
新收 程拾
西湖岳王庙联

头至长江三桥南桥头的江东片区和
“四岸”间的水面区域。
绿小
南京瞻园联
树苑
树 边
春 回
红莺
雨唤
此 中 有 舜• 日
起 一 庭 佳丽。
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南京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 最久的一座园林,已逾600高龄。瞻园位于南 京市瞻园路208 号,又称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国 历史博物馆。明朝初年,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 “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

桂花联苑:中岳沧桑故事多

桂花联苑:中岳沧桑故事多

桂花联苑:中岳沧桑故事多写给学子及爱好者恒山也犹似一名高大威武、身怀绝技的慈祥大哥。

他各处的旅游景点各具特色,十分迷人,特别是悬崖峭壁上巍峨耸峙的悬空寺,看了无不令人心惊胆寒,拍手叫绝。

即使在那经历了1500多年风霜雨雪侵蚀过的寺庙里游览,不免也有些提心吊胆,生怕人楼驾雾自天飞。

鉴于时间有限,我们一行只好告别恒山,匆匆乘机飞往中岳嵩山去了。

人楼驾雾自天飞,悬心吊胆;寺庙藏经由典悟,瞠目结舌。

中岳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嵩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嵩山盘踞河南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东邻省会郑州,西邻九朝古都洛阳,全长,因雄踞中原,居中国五岳正中,故称中岳。

全山东西绵延约,山岭崇峻,像个横卧的巨人,因而有嵩山如卧的形容。

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如人横卧,雄踞中原千百里;似龙匍匐,濒临两省数十川。

嵩山属伏牛山脉,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

今舜墓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

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

《庄子》云: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

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

伏牛山寺,尧舜遗风应犹在;卧虎地区,羲黄矢志自尚存。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

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

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

如此德高,三过家门而不入;这般望重,数禅帝位且非为。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

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

)。

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

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

嵩阳书院:寻求突破的文化标本

嵩阳书院:寻求突破的文化标本

龙源期刊网 嵩阳书院:寻求突破的文化标本作者: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4年第08期唐代王维在《归嵩山作》中这样吟道:“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高峻的嵩山,在古时文人墨客心中,是风雅清幽的归隐之地。

嵩阳书院就掩藏在这一片深山老林中。

来到嵩阳书院这天,恰逢国庆长假后第一天,山中备显清冷,只有风过山林之声。

苍松碧水间的五进院落,被灰筒瓦覆盖着,屋顶曲线平缓而流畅,将儒家主张朴素、中庸的思想尽数呈现。

登封市志办主任吕红军研究当地历史多年,讲起嵩阳书院过往的辉煌,他如数家珍:“古时嵩阳书院藏书楼资源丰富,教育更是兴盛。

五代时的名士庞式便在这里讲学,之后,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等一時名流都来过。

”然而自清末起,嵩阳书院便命运跌宕。

1905年,清政府正式下令废除科举,嵩阳书院改办为嵩阳高等小学堂。

1942年,时任中华书局经理、国民参政员的翟仓陆在嵩阳书院创办中岳中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登封县委把嵩阳书院作为干部培训基地,并开办登封师范学校中级班。

“文革”期间,校址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一部分房子住上居民,一部分被用作生产大队的饲养室,书院藏书也遭到破坏。

1975年,开封师范学校把文科班迁到嵩阳书院,1980年又搬回开封。

至此,嵩阳书院结束了教书育人的使命,单纯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而存在。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复苏,嵩阳书院也开始在此方面下功夫。

2009年,郑州大学成立了以嵩阳书院为名的二级学院,院址就在嵩阳书院原址东侧,开设有《孝经》、《论语》、书法等课程。

嵩阳书院还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了嵩山研教基地,2013年8月举办了“嵩阳书院文化中国研修班(第一期)”。

即便如此,嵩阳书院也面临着制约与困境。

与集教学、研究、文物馆藏于一身的岳麓书院不同,嵩阳书院是被“割裂”开的。

教学所依托的大学毕竟是外单位,教学模式上也有待规划。

另据嵩阳书院管理所所长李俊梅介绍,作为2010年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由登封市文物局直接管理;而作为旅游景区,其旅游规划则外包给了中国青年旅行社。

《嵩阳书院志》简介

《嵩阳书院志》简介
岳 有书
,
鉴 于高
,

.
登 封有 志

,
而 书院 没 有专书


又编

,
字 介石

号 逸庵
,
登 封人
顺治

纂 了这 部

篙 阳书 院 志

九 年 进士


曾任翰 林院 检 讨
直 隶 大名 道

福 建巡 海 道
篙 阳 书 院志

卷 一含 图 绘
、 、

形胜
,

沿

江 西湖 东 道
后 由尚 书汤斌 荐


,

仅 中州 一带
,

耿 介 与汤 斌

张 域 等来往 书 信


大梁
朱阳
,
南阳
青 阳 等著名 的
士 子 趋 之 若
十余 封
以 及讲 义
论说 多篇

会约
书院

书院兴 起或扩 建

学者 云 集
考 各 一篇
从 中可 以 窥 见 清初 篙 阳 书 院讲 学
篙 阳 书 院就 是 在 这 种形 势下 重新 兴盛 起 据
的 资料 已 属寥 寥
,
者 为 了巩 固 刚 刚 确 立 的 政 权 压 各地 的 反 抗 人心 学
, 。
一 方面 继 续镇
所 以 志 中对 书 院 沿革 的 记

一 方 面 加 强 思 想 钳制
, ,
牢笼
载 比 较 简略


书 中大 部篇 幅 详细 记载 了 康 熙

古代书院楹联3

古代书院楹联3

古代书院楹联3望门墙犹堪至止;登堂奥自有深观。

方祖德题浙江瀛山书院仰止亭望月观河见者大;知水仁山得其深。

谢长年题陕西华原书院清风明月本无妨;近水远山俱有情。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小蓬莱清坐使人无俗气;读书何计策新功。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修志亭敢向烟霞坚啸傲;不妨诗酒作生涯。

湖南邺侯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唐代绵百代斯文坠绪;作千秋吾道干城。

湖北问津书院诸儒祠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王龙文题湖南箴言书院紫阳问学当千古;白鹿规模又一天。

詹松题浙江瀛山书院格致堂紫岩池水光如鉴;绛峰文星气似珠。

四川紫岩书院回澜塔鹅湖鹿洞规条密;虎气龙文学业新。

蒋攸铦题四川锦江书院二门傍梅谈易真非易;依理行难果不难。

湖南靖州鹤山书院道衍二程无异学;理宗一贯有真传。

李玫题江苏东林书院道南祠道若揭日月而行;功不在孟子之下。

郭以隆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道通鱼跃鸢飞外;人在天光云影中。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道凝碧玉尘缘净;春到青山法眼开。

许子伟题海南玉阳书院,位于文昌,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曾是昔年辛苦地;安得广厦千万间。

顾曾烜题甘肃竣南书院斋房。

陕西嵕南书院亦有此联登临旧迹怀书院;云集新亭仰圣祠。

台湾登云书院,位于嘉义,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楩楠出地归名匠;柱石擎天属伟人。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楼头偶柱看山笏;门外还停问字车。

黄自元题湖南崇文书院楼台四望烟云合;草木一溪文字香。

欧文忠公题广西西邕书院诗屿。

贵州龙冈书院有联楼台四望云烟合;草木一溪文字香。

蓬莱弱水三千里;灯火楼台一万家。

钟某题江西信江书院小蓬莱蓝田香火千秋盛;济化威灵百世崇。

台湾蓝田书院,位于南投,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蓝袍包映金花灿;田舍身登蕊榜非。

台湾蓝田书院蓝自出青多隽秀;田为嘉稼应丰收。

台湾蓝田书院蓄得奇书且勤读;忽逢佳士喜同游。

湖北阳明书院,位于恩施,广西西邕书院藏书楼、贵州龙冈书院亦有此联阙里门高从恕入;尼山顶峻自诚登。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奎星阁解经遗迹踪犹在;过化尊神泽未湮。

岳麓书院对联精选

岳麓书院对联精选

岳麓书院对联精选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也称睢阳书院,江西九江白鹿书院,河南中州嵩阳书院)始建于宋代,至今一千四百多年。

书院名为宋真宗所题。

书院对联颇多,而且联意深奥,值得欣赏。

岳麓书院对联前门联: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大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大门门厅: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二门门厅:纳于大麓,藏于名山赫曦台联: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讲堂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

对联欣赏:一、不为子路可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

此联是罗典(1719~1808)所撰。

子路系孔子的得意门生,名由,字子路。

文公即韩愈,字退子,世称文公。

此联巧妙的嵌入两人的名字。

上联说:不走学子成才之路,就没有理由前来此地。

下联说:到此书院不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趁早退之。

联语幽默隽巧,于妙趣中蕴涵着深切的激勉之情。

读来令人解颐,耐人寻味。

二、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此联为二门门厅联之一,由院长罗典所撰。

“大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比喻此地多生非常之物。

“邹鲁”指孟子和孔子的出生之地。

“礼门义路”见于《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夫礼门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三、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此联为旷敏本(1699~1782)所撰。

上联告诫治学者应明辩是非,淡于名利,努力攀登知识高峰,自会领悟万物派生的本源。

下联围绕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字,启发学子应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寻得归宿。

河南嵩山名胜名联欣赏:楼栖沧海日,窗落敬亭云

河南嵩山名胜名联欣赏:楼栖沧海日,窗落敬亭云

河南嵩山名胜名联欣赏:楼栖沧海日,窗落敬亭云少林寺牌坊嵩山,位于郑州市登封市西北面,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

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嵩山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嵩山中岳庙是道教圣地、嵩阳书院是儒家文化传播地,嵩山是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的地方。

嵩山观星台是是世界上沿用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天文建筑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观星台。

嵩山有少林寺、嵩岳寺、少室寺、中岳庙等著名寺庙和嵩阳书院、嵩山观星台、嵩山碑刻等名胜古迹。

楼栖沧海日;窗落敬亭云。

佚名题少林寺,少林寺位于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始建于北魏,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

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松室夜灯禅影静;莎庭春雨道心空。

佚名题少林寺九州胜域推嵩岳,四海名山数少林。

张仲春题少林寺一苇渡江,启宗门法诸;九年面壁,传冷坐禅心。

佚名题少林寺。

一苇渡江:指达摩渡长江至南京谈法事。

一苇,一束苇草。

九年面壁:传达摩曾于少林寺面壁静修,长达九年泰华维屏,八方峻岭朝中岳;达摩面壁,转世奇功出少林。

曲柏峰题少林寺胜地有缘听法雨;少林无处不雄风。

胡吉祥题少林寺牌坊 (东立面)百代衣钵赓承一花五叶;千秋山河襟带四水三城。

佚名题少林寺牌坊 (东立面)香火千秋兴宝刹;关河万里拱神山。

佚名题少林寺牌坊 (西立面)一苇渡长江,修持九载;两山藏古寺,参拜十方。

佚名题少林寺牌坊 (西立面)黄河击鼓,嵩岳鸣钟,胜地有缘听法雨;初祖开山,众僧习武,少林无处不雄风。

胡吉祥题少林寺墨者以兼爱为心,世路不平,其支流衍为游侠;佛家发普渡之愿,恶魔难伏,假柔术济之慈悲。

佚名题少林寺。

墨者:指战国时墨家学派。

衍:蔓延、演变。

游侠:谓好交游、讲信义、喜打抱不平之人。

假:借出世乎抑入世乎,能救秦王于未帝之时,炬眼识英雄,香火绵绵传异代;经师也亦拳师也,岂独禅寺有神功之妙,中华多壮士,声威赫赫震遐方。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嵩阳书院楹联欣赏嵩阳书院楹联欣赏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

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

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

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书院教育的历程。

嵩岳名山,阳城古邑;书藏万卷,院集群英。

--“嵩阳书院”藏头联东溪流水西溪月;少室奇峰太室云。

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

--此联以江湖术士的骗术做对比,旨在称颂书院培育人才之功德,激励学子们务实求真,发人深思。

“九转金丹”,道有以矿古药物烧炼成丹,谓服令后可以成仙,称火金丹;九转,谓反复地烧炼。

认为丹药烧炼时间愈久,反复次数愈多,其功力便愈足。

谓一转之丹,服后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后三日得仙。

见《抱朴子•金丹》篇。

刘克庄《水调歌头•寿胡详定》词:“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

”“虚夸”,浮夸。

“妙药”,即灵丹妙药,指能治好百病的丹药。

“方士”,方术之士。

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

上联用“虚夸”一词,指出方士所吹嘘的妙药九转金丹,纯属骗人钱财之物,万万不可轻信。

“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螟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然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后和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菁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的简称《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才也。

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

”后用以指培育人才。

“俊英”,《淮南子•泰族训》:“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誉,驰驱并俊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

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

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

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书院教育的历程。

嵩岳名山,阳城古邑;
书藏万卷,院集群英。

--“嵩阳书院”藏头联
东溪流水西溪月;
少室奇峰太室云。

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
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

--此联以江湖术士的骗术做对比,旨在称颂书院培育人才之功德,激励学子们务实求真,发人深思。

“九转金丹”,道有以矿古药物烧炼成丹,谓服令后可以成仙,称火金丹;九转,谓反复地烧炼。

认为丹药烧炼时间愈久,反复次数愈多,其功力便愈足。

谓一转之丹,服后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后三日得仙。

见《抱朴子•金丹》篇。

克庄《水调歌头•寿胡详定》词:“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

”“虚夸”,浮夸。

“妙药”,即灵丹妙药,指能治好百病的丹药。

“方士”,方术之士。

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

上联用“虚夸”一词,指出方士所吹嘘的妙药九转金丹,纯属骗人钱财之物,万万不可轻信。

“程门立雪”,《宋史•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螟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然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后和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菁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的简称《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才也。

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

”后用以指培育人才。

“俊英”,《子•泰族训》:“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誉,驰驱并俊英。

”下联用“还似”二字,指出重要的是以“程门立雪”的精神去尊师求学,就能培育更多杰出
的人才。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嵩阳书院大门对联。

吴慈鹤(1778——1826),字韵皋,号巢松,吴县人。

清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著有《兰鲸录》、《凤巢山樵录》等。

此联是他督学时为嵩阳书院所题。

联语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写书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借以烘托。

联句从方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纵横展开,以古都之灵秀,地形之雄奇,状写书院地位出众,气势非凡。

联句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势非凡。

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魄雄浑,意境高远,读之倍增自豪感。

上联写山。

嵩山地处中央,故称中岳,与四旁的东岳泰山、西华岳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相临。

联语着一“统”字,既然写出五岳群妖相连牵结之势,更衬托出中岳嵩山统领诸岳的非凡气魄。

“拱”,环绕。

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

下联起笔写。

又名嵩京,以嵩山在其东南而名。

“九朝”,指周、东汉、三国、西晋、北(孝文帝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九个朝代,均建都于。

接着写水。

“伊
洛廛涧”是流经嵩山与一带的四条河流名。

“三台”,星宿名,包括上、中、下三台共六星。

此处代指天空。

言风雨是从嵩山兴起而生的。

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山怀抱诸水之貌。

先圣殿
至圣无域浑天下;
盛极有垂人间。

讲堂
满院春色催桃;
一片丹心育新人。

道统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嵩阳书院立雪堂
上中下象列三台,遥遥星斗;
解会状蝉联一路,步步云梯。

山河归宝掌;
中天日月绕金轮。

法王寺
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
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

乾隆题会善寺菩萨殿
一曲香泉应洗钵;
千峰花雨不沾衣。

乾隆题会善寺大雄宝殿
道通天地有形外;
石蕴阴阳无影中。

周公测景台
星台留古刹,会合阴阳交风雨;石有寓精心,氤氲南北变暑寒。

周公庙
三教九流,同归大道;
千岩万壑,合成奇观。

莲花寺
长衡泰华恒,永凝禔福;
包伊洛瀍涧,并效灵庥。

乾隆题中岳庙二殿
石室灵虚参秘箓;
玉膏凝润普元符。

中岳庙天仙宫
二室集神庥,阴阳式序;
三台垂福荫,风雨以和。

乾隆题中岳庙前殿
仙馆挥弦调颖水;
书岩琢句撷嵩云。

黄河击鼓,嵩岳呜钟,胜地有缘听法雨;初祖开山,众僧习武,少林无处不雄风。

--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胡吉祥
日照嵩山暖;
乐清渭水浑。

山中净雨涤诗骨;
室清茶洗画魂。

笔蘸春风描绿句;
指融冬雪抚银筝。

莫道红尘无净土;
从来三界有清心。

纸鸢飘荡谁收寄;
家信纷飞我储藏。

一纸功名人千里;
半生荣辱泪两行。

迎仙阁
太室如画,少室如画,山山如画,一城半卧画图里;颍水似诗,双溪似诗,水水似诗,千村尽在诗意中。

松木公椒木叔何謂公叔;
崇山宗岐山支孰是宗支。

有父母殷望情比嵩山,有山可倚,吾辈何艰不克;得师友激励志能填海,临海泛舟,定当一往无前。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齐名;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群星聚会。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齐名;
冀州青州雍州荆州豫州九州和谐。

苦吟精著练湖集;
诚心饱领嵩岭霞。

寿酒盈樽春风满座;
嵩山比峻南极增辉。

迎仙阁南门对联
东西夏汉古都誉溢四海;
前少林后中岳佛道胜地名扬神州。

西洛邑东夏唐古都名扬四海;
前少林后中岳佛道胜地誉满神州。

西洛邑东中原气象贯通四海;
前少林后嵩岳佛道精神融会五洲。

登封迎仙阁西柱
太室如画少室如画山山如画一城半卧画图里;
颍水似诗双溪似诗水水似诗千村尽在诗意中。

步百年松径登十丈新阶聊扮神仙上高阁;
携两袖清风别四围紫雾重回尘世做凡人。

瀑布沙松常带雨;
夕阳彩翠忽成岚。

上联:嵩山之阳有古寺,二教相承,二程并立,二十四圣贤经满口,自然人文双不朽,
淹没了几多红尘事,堆积了几多古辞章:泰华衡恒,有嵩乃大;
下联:中原之都尽新锐,四方俱进,四象齐包,四万二英杰志藏胸,天地山水共,
平添了无限绿生机,开阔了无限景:东西南北,唯中是尊。

--此联上联写嵩阳书院,下联写大学
白访友元丹丘诗
《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