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U R R=U IU=IR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梳理一:电阻和变阻器1. 电阻 (R)(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家在它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它的电流无关,不论它两端有无电压、有无电流通过,它的电阻都存在并且不变)(2)电路符号:(3)单位:欧姆(简称:欧) 单位符号:千欧(k) 1 k = 103兆欧(M) 1 M = 103k = 106(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探究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变阻器(1)原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地改变电阻的大小。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A、接线: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应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B、闭合开关之前,应调节滑片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作用是保护电路。

C、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二:欧姆定律1、电流的三种效应:(1) 电流的热效应,(2) 电流的磁效应,(3) 电流的化学效应2、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是由作用在它两端的电压和该导体的电阻共同决定的。

A、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物理表达式:I=U/RA、运用公式I=U/R解题时要注意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性),且同一状态(同时性),总之,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B、推导公式R=U/I,不可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C、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如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为零,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电阻不为零,此时,R=U/I不适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复习知识点归纳(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V V 、μV换算关系:1v=1000V 1V=1000 V 1 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那么: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那么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Ω 1 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⑵电阻箱。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初三 物理_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 物理_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_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电路定律之一,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初三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1. 电流和电荷: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流动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荷是电子的基本单位,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库仑(C)。

电流与电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Q / t,其中t是流动的时间。

2.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荷单位所具有的能量,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势差是指电荷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所获得或失去的能量。

电压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U = W / Q,其中W是电荷在电场中获得或失去的能量。

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电流受到阻碍的程度,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属性,用字母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阻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R = ρL / A,其中L是导体的长度,A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4. 欧姆定律的描述: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U = I × R。

换句话说,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I = U / R。

5.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当电阻不随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时,称为线性电阻。

当电阻随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时,称为非线性电阻,也被称为电子元件。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别通过每个元件,然后重新汇集在一起。

通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可以实现电路的不同功能,如电阻调节和电压分配。

7. 复杂电路和电路计算:复杂电路是由多个电阻、电源和其他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

通过使用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规则,可以计算复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和设计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

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

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1. 欧姆定律内容。

-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其表达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2. 公式变形。

- 由I=(U)/(R)可得U = IR,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

例如,已知一个电阻R = 10Ω,通过它的电流I = 2A,那么根据U = IR,可得U=2A×10Ω = 20V。

- 另外,R=(U)/(I),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导体的电阻。

但要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例如,一个导体两端电压U = 10V时,通过它的电流I = 2A,根据R=(U)/(I),可得R=(10V)/(2A)=5Ω,当电压变为20V时,电阻仍然是5Ω(假设温度等其他条件不变)。

二、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1. 实验目的。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实验器材。

-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若干)、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3.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如R = 5Ω)、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并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注意连接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_1(如U_1 =1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_1,记录U_1和I_1的值。

- 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_2(如U_2 = 2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_2,记录U_2和I_2的值。

-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多组U和I的数据。

- 分析数据,会发现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4.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电路连接方式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类似,但这里要准备多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如5Ω、10Ω、15Ω)。

《欧姆定律的应用》 知识清单

《欧姆定律的应用》 知识清单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清单一、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欧姆定律指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I = U / R,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也就是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比如包含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因为在这些电路中,电能不仅仅转化为热能,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

三、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在已知电压和电阻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

例如,一个电阻为10Ω 的电阻器,两端加上 20V 的电压,那么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I = U / R = 20V /10Ω = 2A。

四、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当已知电流和电阻时,可以计算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比如,通过一个5Ω 的电阻的电流为 3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 U = I × R =3A × 5Ω = 15V。

五、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如果已知电流和电压,就可以求出电阻的值。

假设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为 2A,电压为 10V,那么电阻 R = U / I = 10V / 2A =5Ω。

六、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例如,有两个电阻 R1 =5Ω,R2 =10Ω 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5V。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先求出总电阻 R = R1 +R2 =5Ω +10Ω =15Ω,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 I = U / R = 15V /15Ω = 1A。

通过电流可以分别求出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U1 = I × R1 = 1A ×5Ω = 5V,U2 = I × R2 =1A × 10Ω = 10V。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

●高低压的划分低压和高压的界限是1000V ,低于1000V 为低压,高于1000V 为高压。

低压对人体来说并非安全电压,预防低压触电,应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主要指火线)。

高压触电分两类: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预防电弧触电应远离易起电弧处,预防跨步电压触电应两脚并拢下蹲,或并脚跳离高压带电体。

知识点2 注意防雷与避雷针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之间,云层与大气之间的电压高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到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烈的光和声。

云层和云层之间的放电危害不大,而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树林、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果这种放电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

雷电均发生在积雨云层,由于积雨云层内空气所含的水蒸气比干燥空气多,而电荷极易吸附在水珠表面,故积雨云层积聚许多电荷。

避雷针因在房屋的高处,其尖端曲率半径又极小,分布在其内的负电荷产生的电场很大,易使其周围的空气电离而造成一条可以导电的通道。

并且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是电的良导体,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知识点3 短路●定义: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

或电流不通过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短路。

●短路的危害:电源短路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灯泡的电阻,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电源会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采用保险丝、空气开关、熔断器等防止短路或过载带来的危害。

●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类。

用电器短路时,一般认为用电器中无电流流过,不会对电路造成损害。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初中欧姆定律公式及知识点

初中欧姆定律公式及知识点

初中欧姆定律公式及知识点在咱们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欧姆定律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电学世界的大门。

欧姆定律的公式呢,简单来说就是 I = U / R 。

这里的“I”表示电流,“U”代表电压,“R”就是电阻。

电流就像是水流,电压好比是水压,而电阻呢,就像是水管里的阻碍物。

咱们来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一个电路,电压是 6 伏,电阻是 3 欧姆,那电流是多少呢?咱们把数字带进公式里算一算,电流 I = 6÷3 = 2 安培。

那咱们再深入聊聊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当电阻不变时,如果电压增大,电流就会跟着增大,就像水管里的水压变大了,水流也就变急了。

反过来,如果电压减小,电流也就减小。

要是电压不变呢,电阻增大,电流就会减小。

想象一下,水管里的阻碍物变多了,水流是不是就变小啦?电阻减小,电流就会增大。

我记得之前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特别有趣的事儿。

有个学生一直搞不清楚这几个量的关系,我就跟他说:“你就把电流想象成你兜里的零花钱,电压是你爸妈给你的钱的总数,电阻呢,就是你买东西时遇到的价格。

爸妈给你的钱总数不变,东西价格贵了,你能买到的东西就少,也就是零花钱少了;东西价格便宜,你能买到的就多,零花钱就多。

反过来,东西价格不变,爸妈给你的钱总数多了,你的零花钱就多;给的总数少了,零花钱就少。

”这孩子听完,恍然大悟,后来这个知识点掌握得可好了。

再来说说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

比如遇到那种告诉你灯泡的电阻和两端的电压,让你求通过灯泡的电流的题目,这时候欧姆定律就派上用场啦。

还有一些实验也是围绕欧姆定律展开的。

像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测量不同情况下的电流和电压,从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总之,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把它学好了,后面的电学知识学起来就能轻松不少。

同学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多做几道题练练手,相信大家都能把它拿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2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电路图:
4.进行实验:
①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②保持电阻R1=5Ω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1=5Ω
次数电压U/V 电流I/A
1 1 0.2
2 2 0.4
3 3 0.6
改变电阻,使R2=10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2
次数电压U/V 电流I/A
1 1 0.1
2 2 0.2
3 3 0.3
5.根据数据画出I-U
6.得出结论:
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要点诠释:
1.任何电学实验,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节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两点: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如果只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操作,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普遍性。

4.要会根据I-U图,判断电阻值的大小。

如图,通过相同的电流时,U B>U A,所以R B>R A
知识点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和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设计实验:仍使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
4.进行实验:
①按图接好电路。

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②分别将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U=3V
次数电阻R/Ω电流I/A
1 5Ω0.6
2 10Ω0.3
3 15Ω0.2
5.根据数据画出
6.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要点诠释: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知识点三: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 ,变形公式:U=IR , R=U/I。

要点诠释:
1. 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适用于同一时间的同一部分电路上,不同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间不存在上述关系。

2.在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即电压、电流、电阻的单位必须为伏特(V)、安培(A)、欧姆(Ω),如果不是,在计算前必须先统一单位。

3.I=U/R和R=U/I的区别:欧姆定律表达式I=U/R表示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

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而R=U/I是由欧姆定律表达式I=U/R变形得到的,它表示某段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而R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R=10Ω
电压U/V 2 4 6
电流I/A 0.2 0.4 0.6
(1)
(2)在坐标纸上画出U-I关系图。

(3) 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是物理课上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注意不变量,也就是在一定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电压和电流的因果关系,所以在表达时需注意。

【答案】(1)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正;(2) 如图所示;(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析】(1)注意:在回答结论时一定要说上前提条件即电阻不变。

由表格可知电流改变的倍数与电压改变的倍数相等,即正比例关系。

在结论中一定要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反。

这是因为有电压才有电流,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因此结论一定要说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2)做图时,在坐标上描出对应的点连线即可以。

因为电压若为0,电流也为0,所以该图象过原点。

【总结升华】本题的主要意图是考查描点作图法、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以及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举一反三:
【变式】(2014•大港区二模)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个电阻大小关系的是()
【答案】B
2. 小明同学,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电阻R/Ω 5 6 10 15 20 30
电流I/A 0.6 0.5 0.3 0.2 0.15 0.1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1)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调节R′的阻值,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解析】(1)从表中的数据知在电压不变时,电阻增大到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所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有两个,一是保护电路,二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总结升华】此题目需要掌握电流跟跟电阻成反比是有前提的。

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的电阻后,他接着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发现电流由5Ω时的0.3A,变为10Ω时的0.5A,于是他得出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的结论,他这样操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他改变电阻后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解析】我们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改变电阻后,新换入的电阻两端电压会改变,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才能记录电流值,得出正确结论。

类型二、欧姆定律
3.(2015•焦作一模)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导出R=U/I,由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思路点拨】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

其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答案】D
【解析】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导体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故D正确;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电阻的性质,需要学生熟记电阻的定义和性质,从而正确求解。

4.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电压为多大?
【答案】方法一:由
U
I
R
=得到,导体的电阻1
1
6
20
0.3
U V
R
I A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