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施工方案

跨海大桥施工方案1. 引言跨海大桥是连接两个地域间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大桥的安全、经济和环保,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跨海大桥的施工方案,包括大桥的设计、施工过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内容。
2. 大桥设计2.1 桥梁类型选择根据跨越的海域特点、地质情况和交通需求,选择合适的桥梁类型。
常见的跨海大桥类型有悬索桥、斜拉桥、梁桥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桥梁类型。
2.2 结构设计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确定大桥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桥梁跨度、墩台高度、桥塔高度等。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大桥的承载能力、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各种设计要求。
3. 施工准备工作3.1 勘察与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与设计工作,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测、设计图纸制定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施工地的地质、水文情况和设计要求之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3.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施工材料种类和数量,包括钢材、混凝土、沥青等。
材料的采购需要提前计划和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和使用。
3.3 人力资源准备根据施工规模和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所需的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
需确定施工队伍的组织架构、人员招聘与培训、劳动力保障等。
4. 施工过程4.1 桥墩与桥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海域中建立桥墩和桥塔。
这需要合理安排船只运输材料和施工设备,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确保桥墩、桥塔的稳固和牢固。
4.2 主跨施工主跨是跨海大桥的关键部分,需要采用合适的工艺来完成。
常见的方法有预制混凝土箱梁推测、悬吊组装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3 桥面铺设在主跨施工完成后,进行桥面的铺设。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桥面铺设,确保桥面平整、耐久。
5. 施工组织与管理5.1 施工计划编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工期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要考虑到各个施工阶段的依赖关系、资源需求、风险控制等因素。
5.2 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
【高中地理】我国主要跨海大桥

【高中地理】我国主要跨海大桥跨海大桥指的是横跨海峡、海湾等海上的桥梁,这类桥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较长,所以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是顶尖桥梁技术的体现。
跨海大桥短则几千米,长则数十千米。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主要的跨海大桥,分别从各自的基本概况和地理意义两个角度进行描述。
东海大桥工程东海大桥工程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东北部、舟山群岛西侧,起始于上海浦东的芦潮港,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在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中大乌龟岛登陆,沿大乌龟山、颗珠山岛至小城子山小洋山港区一期交接点。
东海大桥全线可分为约2.3千米的陆上段、海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约25.5千米的海上段、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约3.5千米的港桥连接段,总长约为31千米。
气势恢宏的东海大桥,一头挑起“东海明珠”的洋山岛,一头连接上海南汇的海港新城和物流园区。
东海大桥由上海南汇芦潮港至小洋山,主要服务于深水港建设。
这个深水港将取代韩国釜山港,成为亚洲最大的港口。
主要意义在于深水港。
东海大桥和陆上“沪泸高速公路”只是运输货物和集装箱的一种方式。
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运输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
上海东海大桥的建成为洋山深水港提供了唯一的陆路通道,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为海外海桥建设积累了经验,谱写了超大跨海大桥建设的新篇章。
杭州湾三座大桥“杭州湾三通”是指横跨杭州湾的三座桥梁:宁波杭州湾大桥、绍兴杭州湾大桥和萧山杭州湾大桥。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千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千米,建成后使宁波到上海的车程缩短12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海上里程最长的跨海大桥。
萧山杭州湾跨海大桥所处的萧山海峡,从杭州萧山到嘉兴海宁,连接沪杭、杭浦、杭甬、杭绍甬四条高速公路。
线路全长约4.5公里。
建成后,从萧山到上海的车程将缩短70多公里。
绍兴跨海大桥(嘉绍跨海大桥)跨海长度约为16千米,起自杭州湾南岸的上虞沽渚,到达杭州湾北岸的嘉兴,与乍嘉苏高速公路和沪杭高速公路相接,嘉绍高速建成后,绍兴到上海之间的车程将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是什么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是什么大家知道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吗?在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是哪一条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全球最长跨海大桥的小知识,欢迎参阅。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跨海大桥在广东珠海毗邻港澳区域,有一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成了,它使中国再次惊艳了世界。
港珠澳跨海大桥总长55公里,创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记录,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它还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全球最长跨海大桥的基本介绍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桥梁长约29公里。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7月30日,首节180米管节海底安装;2014年7月23日,港珠澳大桥E11沉管安装成功;2015年9月6日,港珠澳大桥的全部墩台均告完工;。
2016年3月30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非通航孔桥箱梁吊装全部完成,通航孔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预计于8月底完成,港珠澳大桥桥梁将全面合龙;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桥工程全线贯通;2016年12月28日,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贯通。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的项目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运输通道、特别是香港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的陆路运输通道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有力地保障和推进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互动发展,但是香港与珠江西岸的交通联系却一直比较薄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陆路通道,以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优势,并于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
2003年7月,内地与香港有关方面共同委托研究机构完成了《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联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建港珠澳大桥连通三地具有重大的政治及经济意义,需要尽早安排建设。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中国广东省珠海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跨海大桥。
它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有55公里长。
这座桥梁主要由长达29.6公里的海底隧道和22.9公里的跨海大桥组成。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从2009年开始,历经9年的建设时间。
这座桥梁在建设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例如潮汐、海底地震等自然条件都对建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但中国工程师们最终还是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将这座跨海大桥建设成了一个惊人的工程壮举。
港珠澳大桥采用了许多创新的建设技术。
例如,它是世界上首座采用“岛隧主桥一体化”的建设方式的跨海大桥。
由于港珠澳三地沿海地形复杂,大桥的建设难度非常高。
采用“岛隧主桥一体化”的方式,可以让建设更加简单高效,也能同时避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国际大都市,有利于促进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商业和文化交流。
同时,这座大桥还能够连接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合作。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以上三个城市的交往和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香港和珠海,这两座城市互利互惠、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城市和金融中心,而珠海是中国内地的经济特区。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有助于加强香港与珠海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地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这座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工程师们的技术实力,还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立更紧密的国际连接。
它将改变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流动和商贸合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海大桥简介

跨海大桥通常具有长距离、大跨 度、高难度等特点,需要综合考 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多种因素 。
历史与发展
古代桥梁
古代的桥梁多为木桥、石桥等, 虽然结构简单,但跨度较小,主 要用于河流、溪流等较小的水域
。
近代桥梁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钢铁、混凝 土等材料逐渐被用于桥梁建设,跨 海大桥也逐渐出现。
现代桥梁
施工方法
围堰法
在桥墩位置修筑围堰,将 海水隔开,然后进行桥墩 施工。
沉箱法
将预制好的沉箱浮运到桥 墩位置,下沉到设计标高 后进行桥墩施工。
筑岛法
在桥墩位置筑岛,然后进 行桥墩施工。
难点分析
海洋环境恶劣
跨海大桥施工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如风浪、潮汐、水流等,给 施工带来困难。
地质条件复杂
跨海大桥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存在软土、淤泥、岩石等 多种地质情况,给施工带来挑战。
改善交通状况
缓解交通拥堵
跨海大桥的建设可以缓解两岸之 间的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交通拥 堵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
提高交通效率
跨海大桥的建设可以缩短两岸之 间的交通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为两岸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
方式。
促进旅游业发展
跨海大桥的建设可以方便游客前 往旅游景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和
跨海大桥简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跨海大桥概述 • 跨海大桥建设意义 • 跨海大桥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 • 跨海大桥施工方法与难点分析 • 跨海大桥运营管理与维护保养
策略 • 跨海大桥文化内涵与旅游价值
挖掘
01
跨海大桥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跨海大桥是一种大型交通基础设 施,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被水域 分隔的陆地或岛屿。
全世界跨海大桥前十名

世界十大跨海大桥榜首-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港珠澳大桥是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49.968公里,海面路段长42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位列世界十大最长跨海大桥排名之首。
港珠澳大桥属于G94珠三角环线高速的一部分,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路线总长为55公里。
港珠澳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
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民币,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年底或2018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内地大桥一般使用寿命都是五六十年,而根据香港的标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也就是在120年之内能够完全满足使用功能,能够抵抗8级地震、16级台风。
世界十大跨海大桥第二名-青岛海湾大桥,全长36.48公里青岛海湾大桥又称青岛胶州湾大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全长东起青岛主城区,西至黄岛红石崖,包括三座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红岛连接线等,全长41.58公里,居世界十大最长跨海大桥排名第二位。
青岛海湾大桥于2006年12月26日开工,总投资近100亿元,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30公里。
大桥双向6车道,设计行驶时速为80公里,走大桥将比走高速路节省20分钟。
青岛胶州湾大桥车辆通行费标准为小汽车每车次50元,40座以上大型客车收费每车次110元。
2013年6月4日,在美国“桥城”匹斯堡,第30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了乔治·理查德森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
2011年9月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棒桥梁”。
世界十大跨海大桥第三名-日本濑户大桥,全长37.3公里日本濑户大桥,跨越本州和四国岛之间的濑户内海,由三座索桥、两座斜拉桥和一座桁架桥组成,全长37.3公里,其中海面部分13.1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的作文五年级5篇

跨海大桥的作文五年级5篇跨海大桥是跨越海湾、海峡、深海、入海口或其它海洋水域的桥梁,一般有较长跨度和线路,短则几千米、长则几十千米;由于大桥深入海洋环境,自然条件复杂恶劣,所以跨海大桥能体现桥梁工程的顶级技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跨海大桥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跨海大桥的作文1我的家乡在慈溪,慈溪有一座美丽的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是慈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我们慈溪人民的骄傲。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呈S形,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横跨在海面上。
桥面有双向6车道,大桥两边的栏杆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晴天,栏杆上的彩漆在耀眼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时的大桥犹如一条七彩长虹横卧在碧波上;雾天,大桥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融入了远处茫茫的海面,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夜晚,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包围住了大桥,两边的'路灯亮了起来,把大桥照得犹如白昼,远望大桥,又成了一条火龙蜿蜒在海面上,十分壮观,雄伟。
大桥中间犹A型斜拉索塔,还有一个海中观光平台,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如果站在观光平台上,吹拂着清新的海风,观看波涛汹涌的大海,饱览海上的风光,那该是多么惬意呀!大桥还拉近了慈溪与外界的距离,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啊,这就是家乡美丽的杭州跨海大桥,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这美丽、雄伟、壮观的杭州湾大桥了!跨海大桥的作文2小朋友们,你们见识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吗?这可是一座有着世界桥梁之最之称的大桥哦!听说,它的气势非常雄伟。
我早就想要一睹它的风采了。
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不过,这次元旦我有幸目睹它的雄姿了。
因为元旦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嘉兴的姑妈家。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我很开心。
我们的车驰骋在高速公路上。
不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前面就要到跨海大桥了。
”我一听,我就快要见到跨海大桥了。
顿时,我的精神百倍。
我注视着。
远远望去,高高的桥塔直冲入云霄,长长的引桥犹如一条巨龙横跨在大海之上。
中国最长的跨海大桥排名

中国最长的跨海大桥排名一、港珠澳大桥,55公里桥隧全长55公里,其中主桥29.6公里、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公里。
建成后,港珠澳大桥不仅将成为中国最长跨海大桥排名之首,还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二、青岛海湾大桥,36.48公里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大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6.48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
大桥于2006年12月26日开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历时4年完工,总投资额近100亿。
三、杭州湾跨海大桥,35.673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5.673公里,其中海上段长达32公里。
大桥2003年6月7日开工,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总投资118亿元。
四、东海大桥,32.5公里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32.5公里。
东海大桥大桥宽31.5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
桥的最大主航通孔,离海面净高达40米,相当于10层楼高。
车辆收费为20元每车次。
大桥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05月25日正式通车,总造价71.1亿元。
五、金塘大桥,26.54公里舟山金塘大桥,位于舟山金塘岛与宁波镇海间的灰鳖洋海域,是舟山连岛工程五座大桥中最长的一座,全长26.54公里,其中海上部分长18.27公里。
金塘大桥于2006年4月正式开工,2009年11月22日正式通车,总投资77亿元。
而且在建设期间遭遇两次超强台风袭击,正处于架梁期的大桥安然无恙。
六、厦漳跨海大桥,11.7千米厦漳跨海大桥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北连漳州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海沧投资区,南接漳州开发区,长11.7千米,其中主桥9.2千米。
大桥于2008年11月17日开工,2013年05月28日通车,总投资49.8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海大桥临展区大纲一海湾大桥1 概况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
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 建筑结构a大沽河航道桥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为独塔,高达149米,是海湾大桥上的最高塔。
航道桥建成后,主塔将成为大沽河航道桥的主要标志物,而大沽河航道桥也会因此成为海湾大桥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测算,大沽河航道桥箱梁由22种55个钢箱梁装焊组成,每个标准梁段长12米、宽47米、高3.6米,其中最大梁段重达1000余吨,这在国内跨海大桥上是首次采用。
b自锚式悬索桥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现代悬索桥的悬索一般均支承在两个塔柱上。
塔顶设有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
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碇固定在地基中,个别也有固定在刚性梁的端部者,称为自锚式悬索桥。
c大桥2010年底建成2011年通车沿线设立三座主通航孔桥建成后可节省时间20分钟2011年6月30日整个大桥工程全线贯通。
一座气势磅礴、壮丽雄伟的现代化标志性桥梁屹立于美丽的胶州湾上。
海湾大桥建成后将给省内济南青岛两大城市间的交通带来更为密切便捷的联系。
由于济青南线的北端起点与建设中的海湾大桥相连,大桥建成后车辆沿济青南线、海湾大桥就可一路“直通”青岛。
大桥还将进一步促进青岛与半岛城市群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对发挥青岛在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促进胶东半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青岛来说,海湾大桥还是该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大桥建成后,青岛至黄岛缩短路程近30公里,按设计时速计算,可节省时间20分钟,大大缓解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加强主城区与两翼副城区的联系,塑造拥抱胶州湾的大青岛城市框架,为青岛城市的深度发展拓展出崭新的空间。
d双向八车道快速路市区接线工程为双向八车道,是通往市区的一条东西快速通道。
海湾大桥接线工程延续了海湾大桥的桥面宽度,设计采用双向八车道,“本市在建及已建快速路中,车道数都没有超过双向六车道,市区接线工程将成为青岛首条具有八车道的城市快速路。
”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主要疏解道路,市区接线工程沿李村河至张村河河道北岸走向,在保证快速路标准的同时,避免沿河道反复穿插,减少桥墩对河道泄洪的影响。
海湾大桥接线工程途经李沧、四方、市北及崂山四区,作为岛城“三纵四横”快速路网中重要一“横”,将承载交通动脉功能。
e四座立交桥在大桥接线工程中,规划设计单位沿线共设计了四座立交桥,分别是四流路立交桥、重庆路立交桥、黑龙江路立交桥和海尔路立交桥。
据设计人员介绍,立交桥在选型上充分考虑了相交道路的功能定位,在交通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交通节点采用不同的立交形式。
其中,四流路立交设计采用两层半菱形立交形式,在充分利用胜利桥现状的基础上,跨郑州路及四流中支路,保证了两条主线直行方向的行车顺畅;重庆路立交桥位于两条快速路的交叉枢纽,设计采用五层全定向互通枢纽立交,两条主线之间均采用定向匝道相接,充分保证立交整体交通功能。
而黑龙江路及海尔路立交间距约1.7公里,立交节点设计与北侧现状海尔路至万年泉路立交结合,实现了功能互补,降低了立交高度。
“在海上建设这样的桥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难度在世界上也很罕见。
”青岛海湾大桥总工程师邵新鹏介绍说。
2009年12月10日,伴随着最后一段桥梁的浇注成功,中国首座海上立交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全部完工。
桥面是这座海上立交桥里距离水面最高、弯度最大、施工最难的一段,代表了我国海上桥梁建设的最先进水平。
据介绍,因为海上施工难度大,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特地设计了移动滑移模架,在世界上也属于首创,获得了多项专利。
同时,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还采用了国内最大跨径、最小半径曲线滑移模架浇注箱梁,浇注工作历时15小时,共浇注混凝土520.54立方米。
据介绍,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是国内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浇注的跨主线60米滑移模架箱梁位于B匝道,采用的350米小半径、60米大跨径曲线滑移模架施工设计工艺属国内之最。
f设计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孟凡超,曾亲自率领项目设计主创人员一行,先后到大桥工程勘察项目部,查看代表性钻孔的岩芯大样,听取了关于整个桥址区地质的情况介绍。
设计人员表示,对于尚未出炉的大桥基础设计等,在桩型、桩长设计方面要听取勘察专家的意见。
g交通青岛和黄岛间,目前靠轮渡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相连。
轮渡受运输能力、气候条件制约较大,每天仅能有千余辆客货车通行;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2.5万标准车/日,但通车以来交通量逐年猛增,目前标准路段交通量最高峰已达46万辆!项目建设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除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30公里,缓解交通压力外;同时在红岛建设的桥体部分,还可兼顾红岛的交通。
h道路大桥在老城区李村河口沿东西方向,以城市快速干道的形式连接了两条主通道:重庆路和308国道,将城市由内向外的交通流量直接引入快速通道,减少了城区内各方向胶州湾高速公路几个出入口汇集和疏散的交通流量,有效地降低了老城区对外交往部分的交通拥堵,改善了城区交通状况。
i港口青岛海湾大桥建成后,能够有效地增加前湾港、黄岛油港和薛家岛港的业务量,使青岛老港、油港、前湾港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三港间的协作,更好地发挥港口的整体效益,尤其是解决了青岛港陆路集疏运能力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港口整体效益。
j产业产业布局情况看,以老市区为中心的东海岸地区空间范围狭小,城市空间向东部已几乎没有拓展的余地。
伴随港口西移的经济中心西移已势在必行。
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我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k旅游在琅琊台风景区的网站里,早已把“海湾大桥建成后,30分钟到市区”的“招牌”挂了起来。
据了解,周边像琅琊台这样等着海湾大桥带来“实惠”的风景区不在少数。
项目建成后,既有利于释放东部旅游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能将老城区连片的海滨度假区和黄岛区的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将大大推进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个青岛旅游的“包围圈”。
l市民在“青青岛”网上社区,网友们对青岛海湾大桥一直热议不减。
其中一位资深网友留言,“黄岛开发区和青岛城区被胶州湾分隔,可谓‘青黄不接’,因此建设跨海大桥,成为青岛多年来一直挥之不去的情结。
天堑变通途,已经时不我待。
”出口货物报关地在对岸的黄岛,而多数贸易公司都在青岛市区。
企业在通关时完税,则只能让报关行代理缴纳。
显然已经给他们的业务操作及资金融通带来不便。
一名私营企业主表示,“盼大桥,已经要望眼欲穿了。
”m全线通车2011年6月28日,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交工验收。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全长36.4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青兰高速的起点段。
[1]历时四年建设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已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n 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大桥通车后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市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将缩短青岛至黄岛间路程近30公里,大大缓解超负荷运转多年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
青岛胶州湾大桥将进一步奠定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地位,为该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的促进作用。
大桥的建设通车不仅影响了青岛,也影响了山东的经济,作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发展向世界展示山东乃至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水平。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区域布局上,构建以青岛为龙头,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宏伟蓝图,青岛具有国际竞争力,物流方面也是山东经济的重头戏,形成了以青岛港为核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青岛胶州湾大桥能够有效增加前湾港、黄岛油港和薛家岛港的业务量,使青岛老港、油港、前湾港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三港间的协作,更好地发挥港口的整体效益,尤其是解决了青岛港陆路集疏运能力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港口整体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青岛胶州湾大桥的通车,给青岛、山东带来巨大的改变,当巨量的人流、物流突破目前单纯依靠胶州湾高速以及海上轮渡时,流通量由原来的涓涓细流变成江河之水时,必将迎来质变的历史时刻。
青岛胶州湾大桥项目,是由青岛市政府采取特许经营权模式,面向世界公开招标的。
山东高速集团凭借良好的信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以及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一举中标,成为项目法人,获得青岛胶州湾大桥25年特许经营权。
特许经营期内,青岛胶州湾大桥与已建成的胶州湾高速公路捆绑经营。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等阶段,至开工历时13年零8个月,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数百名中外专家、学者为大桥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二海即跨海大桥a青岛第二座跨海大桥即将贯通,海阳成为青岛卫星城2009年10月2日,备受关注的山东省滨海公路海阳至即墨跨海大桥正式动工建设,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
跨海大桥的建设,将带来众多利好,最直接的影响是将成为连接烟台、青岛两地便捷通道。
“海阳即墨跨海大桥建成后,从青岛方向到海阳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可以跨桥来了,再也不用绕海,以前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了!” 目前青岛境内280公里的滨海公路已全部规划完毕,其中北段已建成通车,南段部分路段已建、部分路段即将建成。
威海境内滨海公路也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可以说,尽早建设海阳到即墨的跨海大桥,对于山东半岛沿海大通道的早日形成势在必行。
建设中除此以外,跨海大桥及山东沿海滨海公路的建设,将沿海港口有机串联起来,提高综合运输效益,也将完善路网结构体系,构筑观光旅游大通道,促进旅游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