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跨海大桥
青岛最长的环岛大桥

青岛最长的环岛大桥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建成了最大的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
下面就让店铺带你去认识一下胶州湾跨海大桥。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又称胶州湾隧道,是国内最长,世界第三的海底隧道。
隧道全长7800米,分为路上和海底部分,海底部分长3950米。
该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每个方向是三个车道,路面宽度13.5米。
也就是说两个...服务信息山东公路路况信息查询电话为96660,山东高速及胶州湾大桥路况信息查询电话:96659,山东交通出行平台:96669,青岛轮渡:82619279,青岛高速公路管理处:96586,胶州湾高速:66737307,胶州湾隧道:86729666,青岛机场:96567。
36.48公里说的是海面上的长度41.58公里计算的是从海尔路连接线到环胶洲大道加上海面桥的长度计算出来的青岛侧:第三条东西快速路连接跨海大桥从海尔路向西,沿着干枯的李村河和张村河,一直到胶州湾大桥的李村收费站,跨过重庆路、黑龙江路等主干道,高架起一座贯通岛城东西的快速通道,这便是连接胶州湾大桥的第三条东西快速路。
随着胶州湾大桥...距青岛端8公里,黄岛端20公里处有红岛出口,站名为红岛南收费站青岛瑞昌路、市南区方向出口,站名为胶州湾大桥李村河南站青岛太原路、城阳、飞机尝双元路方向出口,站名为胶州湾大桥李村河北站青岛崂山区、海尔路、重庆路、四流路、黑龙江路...胶州湾大桥车辆通行费标准客车按车型收费,货车按计重收费具体标准如下:1、通行胶州湾大桥站至黄岛侧之间的客车,具体标准为:第一类,7座及7座以下客车为50元/车次,第二类,8座至19座客车为75元/车次,第三类,20座至39座客车为90元/...青岛站出发 1. 从起点到杭州路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泰安路行驶110米,过左侧的金海大酒店约260米后,朝天津路方向,右转进入环岛2) 沿环岛行驶110米,在第3个出口右转进入天津路3) 沿天津路行驶440米,直行进入海泊路4) 沿海泊路行驶90...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 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 749 米、黄岛侧接线 827.021 米、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胶州湾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沿线,是一座跨越长江的大型跨海大桥。
建成于2020年,是中国目前最长的海底隧道桥梁之一。
胶州湾大桥的总长度为XX公里,其中海底隧道桥梁的长度占据了大部分。
该桥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目的是改善山东省与连云港市之间的交通状况,缩短行车时间,促进经济发展。
作为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胶州湾大桥不仅连接了山东省与连云港市,还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连接了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该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胶州湾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考虑到了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天气气候、水下生态环境等。
工程师们采用了创新的技术和方法,确保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胶州湾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在海底隧道的建设中,他们需要克服海洋环境的影响,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海洋工程技术,如水下爆破、水下钻探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他们成功地完成了海底隧道的建设。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为山东省的交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缩短了山东省与连云港市之间的行车时间,还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同时,这座桥梁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山东省。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给中国的交通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还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贸易和旅游的发展。
这座桥梁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未来的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是中国一座重要的跨海大桥,它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山东省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桥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力。
相信随着胶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运营,山东省的交通事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胶州湾跨海大桥资料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
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筑简介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公里,青岛侧接线749 米、黄岛侧接线米、红岛连接线长公里。
工程概算投资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大桥于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三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桥梁宽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
2007年5月全面开工以来,共用掉钢材约45万吨,相当于一个年钢产量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企一个多月的钢产量;共需混凝土约230万方。
目前海湾大桥已完成投资84亿多元,占投资总额的88%。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是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的“青岛至州高速(M36)”青岛段的起点,也是我市道路交通规划网络布局中,胶州湾东西岸跨海通道中的“一路、一桥、一隧”重要组成部分。
海湾大桥的建设,将实现半岛城市群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形成“四小时经济圈”,区域内中心城市与本地市内各县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的道路网络规划目标。
本项目由山东高速投资经营,与胶州湾高速捆绑经营。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青岛市。
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导游词。
胶州湾跨海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上,是我国第一座全线设有机动车和轨道交通两个平行桥面的现代化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首次出现机动车和轨道交通复式共线运营的跨海大桥。
胶州湾跨海大桥总长26.775千米,连接胶州市和青岛市李沧区,是青岛市交通枢纽之一,承担着连接山东半岛南部经济发展区与青岛市区的重要交通运输任务。
大桥设有6个塔楼、2个中央挂篮和跨海大桥逐拱湿舱,总投资约为60多亿元人民币。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些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历史。
胶州湾自古以来就是青岛市的重要港湾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则是为了解决青岛市区与胶州市之间交通不便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胶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卷,桥身呈现出优美流畅的线条,融入了青岛市的城市景观。
大桥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桥梁建设技术,结合了钢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使得大桥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桥上设有两个平行桥面,上层桥面用于轨道交通,下层桥面用于机动车道。
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出现机动车和轨道交通复式共线运营的跨海大桥。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也节约了土地资源的利用。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桥梁两侧,可以看到大桥上还设有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市民休闲健身,并且也增添了大桥的美观。
大桥上还设有观景台和休息区域,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胶州湾美景,感受大海的浩渺与湾区的繁荣。
胶州湾跨海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与生态保护。
大桥建成后,青岛市将进一步发展胶州湾周边的旅游资源,推动胶州湾沿岸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大家留意一下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夜景,夜晚的大桥灯光璀璨夺目,给人一种梦幻的视觉享受。
最后,希望胶州湾跨海大桥为大家带来难忘的旅游体验。
谢谢大家!。
胶州湾大桥的赞美

胶州湾大桥的赞美胶州湾大桥是连接山东半岛和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的建设和使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备受赞美。
胶州湾大桥在桥梁工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作为一座跨海大桥,它不仅要承受强大的自然力,还要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胶州湾大桥选择了适应胶州湾复杂海洋环境的桥梁设计方案,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确保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一突破让人们对我国桥梁工程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认识,也为未来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山东半岛和大陆之间的连接通道,胶州湾大桥极大地缩短了两地之间的交通时间,便利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这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胶州湾大桥成为山东半岛和大陆之间经济合作的纽带,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为了适应大桥的建设和运营需求,胶州湾大桥附近的交通、商业和服务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和改造。
这不仅提高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整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也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人们不仅注重桥梁的技术创新,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大桥的运营也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再利用,为绿色发展树立了榜样。
胶州湾大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最长的跨海大桥,不仅在桥梁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还为地区经济发展、周边地区的提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和使用为山东半岛和大陆之间的交流交通提供了便利,也为两地的合作与发展铺就了坚实基础。
胶州湾大桥的赞美不仅是对其建设者的认可,更是对我国桥梁工程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肯定。
青岛胶州湾大桥导游词(四篇)

青岛胶州湾大桥导游词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
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大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____公里,投资额近____亿,历时____年完工。
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和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第二长桥。
大桥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全线通车。
____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纪录和美国“福布斯”杂志,荣膺“全球最棒桥梁”荣誉称号。
青岛胶州湾大桥导游词(二)青岛胶州湾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为跨越胶州湾、衔接青兰高速公路的一座公路跨海大桥,全长36.48千米,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比前任“冠军”杭州湾跨海大桥长了0.48千米。
工程总投资____亿元,连接青岛、黄岛、红岛“三极”,后期计划增建胶州联络线。
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____公里,投资____亿,历时____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____年____月____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
____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纪录和美国“福布斯”杂志,荣膺“全球最棒桥梁”荣誉称号。
据介绍,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据负责大沽河航道桥施工的青岛海湾大桥第七合同段工作人员介绍,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为独塔,高达____米,是海湾大桥上的最高塔。
胶州湾跨海大桥资料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
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筑简介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749 米、黄岛侧接线827.021 米、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
工程概算投资90.4 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大桥于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三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41.58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桥梁宽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
2007年5月全面开工以来,共用掉钢材约45万吨,相当于一个年钢产量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企一个多月的钢产量;共需混凝土约230万方。
目前海湾大桥已完成投资84亿多元,占投资总额的88%。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是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的“青岛至州高速(M36)”青岛段的起点,也是我市道路交通规划网络布局中,胶州湾东西岸跨海通道中的“一路、一桥、一隧”重要组成部分。
海湾大桥的建设,将实现半岛城市群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形成“四小时经济圈”,区域内中心城市与本地市内各县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的道路网络规划目标。
胶州湾跨海大桥

胶州湾跨海大桥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青岛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
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筑简介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公里,青岛侧接线 749 米、黄岛侧接线米、红岛连接线长公里。
工程概算投资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大桥于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三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桥梁宽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
2007年5月全面开工以来,共用掉钢材约45万吨,相当于一个年钢产量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企一个多月的钢产量;共需混凝土约230万方。
目前海湾大桥已完成投资84亿多元,占投资总额的88% 。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是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的“青岛至州高速(M36)”青岛段的起点,也是我市道路交通规划网络布局中,胶州湾东西岸跨海通道中的“一路、一桥、一隧”重要组成部分。
海湾大桥的建设,将实现半岛城市群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形成“四小时经济圈”,区域内中心城市与本地市内各县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的道路网络规划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url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是我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特大跨海大桥。
中国与世界建桥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筑简介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749 米、黄岛侧接线827.021 米、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
工程概算投资90.4 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大桥于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三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41.58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桥梁宽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
2007年5月全面开工以来,共用掉钢材约45万吨,相当于一个年钢产量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企一个多月的钢产量;共需混凝土约230万方。
目前海湾大桥已完成投资84亿多元,占投资总额的88%。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是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的“青岛至州高速(M36)”青岛段的起点,也是我市道路交通规划网络布局中,胶州湾东西岸跨海通道中的“一路、一桥、一隧”重要组成部分。
海湾大桥的建设,将实现半岛城市群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形成“四小时经济圈”,区域内中心城市与本地市内各县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的道路网络规划目标。
本项目由山东高速投资经营,与胶州湾高速捆绑经营。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目前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区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桥和连接线,总体规模为世界第一大桥,工程全长超过38公里,一期工程全长28.880公里,二期工程12.1公里。
本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8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桥梁宽度35米,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建筑结构大沽河航道桥:据介绍,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据负责大沽河航道桥施工的青岛海湾大桥第七合同段工作人员介绍,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为独塔,高达149米,是海湾大桥上的最高塔。
航道桥建成后,主塔将成为大沽河航道桥的主要标志物,而大沽河航道桥也会因此成为海湾大桥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测算,大沽河航道桥箱梁由22种55个钢箱梁装焊组成,每个标准梁段长12米、宽47米、高3.6米,其中最大梁段重达1000余吨,这在国内跨海大桥上是首次采用。
自锚式悬索桥: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现代悬索桥的悬索一般均支承在两个塔柱上。
塔顶设有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
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碇固定在地基中,个别也有固定在刚性梁的端部者,称为自锚式悬索桥。
建设情况连接青岛、青岛、红岛的海湾大桥,将于2010年年底建成通车,而海湾大桥青岛市区接线一期工程也将于2010年同步建成。
2009年11月27日,青岛市规划局对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的规划方案进行社会公示,其中一期工程起于青岛海湾大桥,沿李村河、张村河布设,止于海尔路,全长7.6公里,为双向八车道,建成后将成为青岛首条具有八车道的城市快速路。
据悉,接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367255万元,工程建设期18个月,目前已开建。
双向八车道快速路:2009年11月27日,在青岛市规划局公示大厅,青岛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的规划方案面向社会公示,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公示内容包括市区接线工程的四座立交桥以及工程的整体走向图。
记者从规划方案上看到,即将开工建设的市区接线工程为双向八车道,是通往市区的一条东西快速通道。
青岛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由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
据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主持设计的人员介绍,海湾大桥接线工程延续了海湾大桥的桥面宽度,设计采用双向八车道,“本市在建及已建快速路中,车道数都没有超过双向六车道,市区接线工程将成为青岛首条具有八车道的城市快速路。
”工作人员介绍说,市区接线工程设计思想超前,双向八车道的设计,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整体通行能力,建成后还将为青岛新添一条八千米景观新干线。
海湾大桥直通海尔路根据规划方案,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主要疏解道路,早在2006年本市就对接线工程进行了认真研究。
该工程一期工程起于青岛海湾大桥,沿李村河、张村河布设,止于海尔路,全长7.6公里,为积极推进该工程建设进程,目前市规划局已经核发了选址意见书,批准了规划方案,计划年内开工,2010年与海湾大桥一起建成通车。
据介绍,市区接线工程沿李村河至张村河河道北岸走向,在保证快速路标准的同时,避免沿河道反复穿插,减少桥墩对河道泄洪的影响。
海湾大桥接线工程途经李沧、四方、市北及崂山四区,作为岛城“三纵四横”快速路网中重要一“横”,将承载交通动脉功能。
四座立交桥:在大桥接线工程中,规划设计单位沿线共设计了四座立交桥,分别是四流路立交桥、重庆路立交桥、黑龙江路立交桥和海尔路立交桥。
据设计人员介绍,立交桥在选型上充分考虑了相交道路的功能定位,在交通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交通节点采用不同的立交形式。
其中,四流路立交设计采用两层半菱形立交形式,在充分利用胜利桥现状的基础上,跨郑州路及四流中支路,保证了两条主线直行方向的行车顺畅;重庆路立交桥位于两条快速路的交叉枢纽,设计采用五层全定向互通枢纽立交,两条主线之间均采用定向匝道相接,充分保证立交整体交通功能。
而黑龙江路及海尔路立交间距约1.7公里,立交节点设计与北侧现状海尔路至万年泉路立交结合,实现了功能互补,降低了立交高度。
2009年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段桥梁浇注成功,我国首座海上立交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完工。
据介绍,目前,海湾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67%,下部结构完成了98% ,预计2010年底,横跨胶州湾的青岛海湾大桥将全线贯通,2011年通车。
“在海上建设这样的桥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难度在世界上也很罕见。
”青岛海湾大桥总工程师邵新鹏介绍说。
2009年12月10日,伴随着最后一段桥梁的浇注成功,中国首座海上立交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全部完工。
桥面是这座海上立交桥里距离水面最高、弯度最大、施工最难的一段,代表了我国海上桥梁建设的最先进水平。
据介绍,因为海上施工难度大,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特地设计了移动滑移模架,在世界上也属于首创,获得了多项专利。
同时,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还采用了国内最大跨径、最小半径曲线滑移模架浇注箱梁,浇注工作历时15小时,共浇注混凝土520.54立方米。
据介绍,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是国内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浇注的跨主线60米滑移模架箱梁位于B匝道,采用的350米小半径、60米大跨径曲线滑移模架施工设计工艺属国内之最。
从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了解到,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完工后,海湾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67%,下部结构完成了98%,预计2010年底横跨胶州湾的青岛海湾大桥将全线贯通,2011年正式通车。
据介绍,海湾大桥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其中上部结构包括箱梁、主塔和悬索等,下部结构则包括承台、墩身及桩基等,目前海湾大桥第五合同段完工的就是大桥的下部结构。
截至2009年11月底,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经营的青岛海湾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5110根;承台1103个;墩身1691个;预制箱梁431片;现浇箱梁311孔;安装箱梁376片。
青岛海湾大桥设计全长35.4千米,是世界第二跨海大桥。
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等,其中连接线工程都已招标结束,部分区域已进入施工阶段,而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也都进入了最后的紧张施工阶段。
“我们为高处作业人员配保暖服、防滑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同时,如果遇到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作业,大型机械设备停用,必要时停止施工。
”据介绍,进入冬季后,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要求各施工单位及时收听、掌握气象信息,做好各项保温、升温的准备工作,提前购置塑料布、棉被、温度计、锅炉燃料、防寒服装等;提早准备原材料,将石子提前冲洗好,放置于搭建好的堆料棚内,防止形成结块,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青岛海湾大桥四合同段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青岛海湾大桥位于胶州湾北部,起于青岛侧胶州湾高速公路李村河大桥北200m处,设李村河互通与胶州湾高速相接,终于黄岛侧胶州湾高速东1km处,顺接在建的南济青线,中间设立红岛互通与拟建的红岛连接线相接,主线全长26.767km,其中跨海大桥25.880km,黄岛侧接线长0.827km,红岛连接线长1.3km。
其中第4合同段起点为红岛互通西终点,顺接红岛互通内主线非通航孔桥。
青岛海湾大桥土建工程第4合同段,起止桩号为:左幅K16+010~K19+130,长度为3120m;右幅K15+830~K19+130,长度为3300m。
主要施工内容为:此段标准跨度的主线非通航孔桥下部桩基、承台、墩身及支座垫石施工,墩号范围:左幅130~180号墩,右幅127~180号墩,不含本合同两端共用墩。
本合同段共用墩24个(左幅:12,右幅:12),连续墩81个(左幅39,右幅:42)。
本合同段桥墩采用群桩基础,一个承台下设4根直径为1.6m钻孔灌注桩,均为摩擦桩,桩长51.0~59.0m,桩底持力层为弱风化安山岩和弱风化角砾岩。
承台采用四边形圆倒角承台,顶标高全部为0.30,承台厚3.0m,平面尺寸为6.9m×6.9m;桥墩身均采用花瓶墩,墩高6.778m,;横桥向墩顶6.1m范围内呈曲线变化,纵桥向墩身厚度在墩顶约6.1m范围内由2.4m直线渐变至3.6m和4.0m。
四合同段主要工程工程量表2二、气候特征青岛地处胶州湾畔,濒临黄海,属季风气候区,气候季节变化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