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

合集下载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建筑形式与朝向: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朝向和形式对节能起到关键作用。

建筑应尽量朝向南方,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同时,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也应考虑防止夏季阳光直射,减轻室内的热负荷。

2.热工性能:建筑的热工性能是评估节能效果的一个关键指标。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应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以减少夏季室内热量的传入和冬季室内热量的散失。

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保温窗户和隔热墙壁等,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3.采光与通风:合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可以降低夏季室内热量和湿度的积聚,提高冬季室内的舒适度。

建筑应采用适宜的窗户面积、朝向和类型,以确保室内能够获得足够的自然光照,并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4.设备与系统: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应配备高效的空调和供暖系统,以应对不同季节的温度需求。

建筑应选择节能型的空调设备,并合理设置温控设备和传感器,以实现智能控制和定时控制,减少能耗浪费。

同时,供暖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锅炉或地源热泵等设备。

5.可再生能源利用:夏热冬冷地区往往具备较为充足的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建筑应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

例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给热水,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以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6.节能环保材料:选择低能耗、环保、且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以上是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并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建筑的节能性能和舒适性。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摘要:在夏热冬冷地区,温度和能源消耗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居住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相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本文将介绍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最新版,并讨论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是降低室内温度和能源消耗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建筑能效的监管,制定并修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最新版的节能设计标准包括建筑外立面、隔热材料、采光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团队制定更能满足当地温度需求的节能设计方案。

本文将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进行详细阐述。

1. 建筑外立面设计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是节能的关键之一。

最新版的节能设计标准强调了外墙的保温性能和透气性。

建筑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隔热材料,并合理设计外墙结构,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和室内外温度差异。

此外,外墙的透气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热湿环境。

2. 隔热材料选择在夏热冬冷地区,合适的隔热材料选用对于建筑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最新版的节能设计标准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可以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等,来减少能源流失和热传导。

此外,标准还提醒建筑师要注意隔热层的施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性能和使用效果。

3. 采光设计在夏热冬冷地区,采光设计是实现节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最新版的节能设计标准强调了室内采光的合理利用。

建筑师应根据当地的太阳路径和建筑布局,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装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此外,标准还对窗户的隔热性能和玻璃的选择提出了要求,以提高采光设计的整体效果和节能水平。

4. 空调系统设计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也是节能的关键环节。

最新版的节能设计标准对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进行了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7月目录1总则 (3)2术语 (3)3基本规定 (3)4节能改造设计 (4)4.1外窗改造 (4)4.2遮阳改造 (5)4.3屋面改造 (5)4.4外墙改造 (5)4.5其他改造 (5)5技术要点 (6)5.1外窗 (6)5.2遮阳措施 (6)5.3屋面 (7)5.4外墙 (8)5.5其他改造 (9)6施工要点 (10)6.1一般规定 (10)6.2外窗 (10)6.3遮阳措施 (11)6.4屋面 (11)6.5外墙 (11)6.6其它 (13)7验收要点 (13)7.1一般规定 (13)7.2外窗 (14)7.3遮阳措施 (14)7.4屋面 (14)7.5外墙 (14)7.6其它 (15)8检测与评估 (15)8.1一般规定 (15)8.2基本信息 (16)8.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项目 (17)8.4用能设备性能检验项目 (18)附表1简易评估方法 (19)1 总则1.0.1 为规范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促进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技术导则。

1.0.2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的设计、施工、检测、评估和验收等,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1.0.3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适用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实际用能模式,可以单项改造也可以综合改造。

2 术语2.0.1 既有居住建筑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已建成使用的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指以居住为目的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别墅、宿舍、集体宿舍、招待所、公寓、托幼建筑及疗养院和养老院的客房楼。

2.0.2 节能改造 retrofit for energy efficiency通过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增设必要的用能设备,达到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改善既有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内人员舒适度的目的。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节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2019年,我国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的内容和意义。

一、整体概述1. 夏热冬冷地区的特点夏热冬冷地区一般指气候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能耗。

2. 2019年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保的重视,2019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一些重要的调整和更新,主要包括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采光设计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建筑外墙设计1. 夏季隔热在夏热地区,建筑外墙的隔热设计尤为重要。

采用符合标准的隔热材料,结合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内部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冬季保温对于冬季较冷的地区,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也需要得到重视。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证建筑在寒冷季节内部温度的稳定,降低供暖能耗。

三、采光设计1. 夏季采光控制在夏季炎热的地区,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室内照明能耗,并降低空调负荷。

2019年的新标准对于采光设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希望在保证采光充足的情况下,减少热量的辐射。

2. 冬季充分利用阳光在冬季寒冷的地区,阳光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合理利用阳光可以帮助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取暖能耗。

新标准要求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采光与保温的结合,让阳光成为一种节能的资源。

四、更新要求的意义2019年的更新调整和更新旨在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新标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度,降低居住能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分析摘要:住宅建筑中,节能技术体现在每一个建设环节中,具体而言就是要住宅建设的选址、材料以及建设在设计人员的合理规划设计中,使用节能的材料设备,使住宅建筑满足国家节能需要。

住宅建筑中使用节能技术就是要不影响工程功能以及环境质量的同时,减少能耗的消耗,高效利用资源,使用可再生能源,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

本文就住宅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进行简要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当前城市建设的速度逐渐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条件也越来越好,住宅建筑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来,城市人口以及土地资源紧张,高层建筑也纷纷出现。

在能耗行业中,建筑业是位居榜首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减少能耗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当今建筑行业发展中,提倡绿色环保,强调节能减排,这也是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住宅建筑节能遵循的原则1、依据节能要求建设住宅建筑节能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使其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等相适应。

夏热冬冷地区,在住宅建筑设计上,优先考虑采用墙体自保温、建筑遮阳等措施;施工中,优先使用人工照明,并充分利用自然光[1]。

2、使用节能材料住宅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节能材料,原来使用的实心粘土砖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砖等节能墙体材料代替。

同时积极使用节能环保的门窗,比如断桥铝合金窗框、低辐射Low-E玻璃等,使室内环境得以改善。

二、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措施1、屋面节能技术措施住宅建筑中,屋顶是外围护结构,在室内外温差传热中能量消耗是最大的。

夏天室外的气温要明显高于室内,通过屋顶,温度传向室内,使得室内温度升高。

冬天室外的温度也是通过屋顶对室内产生影响的。

因此提高屋顶的保温以及隔热性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耗。

首先,可以在屋顶设置通风的隔热层,将其放在防水层上面,并增加通风的屋脊以及通风口。

在通风层的阻挡下,光线无法直接照射到屋面上,通风层的隔热效果能够顺利实现,并实现节能的效果。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墙体节能设计1、利用反射节能太阳能板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墙体设计一般采用复合墙体的设计,其中外加一层反射式节能太阳能板,能够帮助居住建筑抵御外界的高温热浪,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2、采用循环节能夹层壁体采用循环节能夹层壁体,可以增加空气在墙体内部的循环,达到保温、减热、补偿温差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内快速升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室内快速降温。

3、采用双一体结构外墙外墙如果采用双一体结构外墙,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热量流出,从而起到节能的效果。

二、室内节能设计1、设计低光反射度的室内饰面夏季采用低光反射度的室内饰面,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的日照,减少热量的反射,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2、设置室内黑网空调和防晒百叶窗室内黑网空调能够帮助房间的冷热量散发更加均衡,同时可以抑制热量反射。

室内装置防晒百叶窗同时也能帮助保护室内居住者,使室内温度能够稳定。

3、设置通风系统设置通风系统,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方法,夏季在早晚和晚上可以控制通风从而把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从而节约能源。

三、其他节能设施1、自动照明节能系统自动照明节能系统可以在不同时间开启或关闭灯光,精确控制开关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照明能耗。

2、节水节能系统夏天采用节水节能系统,可以通过遥控自动控制用水,帮助节约用水,实现节能减排。

3、太阳能节能系统太阳能节能系统可以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能量,通过蓄热、集热等方式以及太阳能发电技术等节能手段,实现合理的能源利用并有效节能减排。

四、总结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一般采取的措施包括墙体、室内、太阳能节能系统等多种措施,能够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构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关键技术和措施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关键技术和措施

面积要小得多 ,但通过外窗得失热量却占外围护结构得失热量的4 o %左右 , 故进行建筑立面的节能设计需要确定合适的窗墙比。在住宅设计中, 建筑各 朝 向的窗 墙 比 , 北 向不 大 于0 . 2 5 , 东西 向不大 于0 . 3 0 , 南 向不 大于 0 . 3 5 。窗 墙面 积 比不仅 影 响能 耗 , 也 影 响建筑 立 面效 果及 室 内采 光 、 通 风 等 。因此 , 减 少窗
夏季获得 良好的自然通风、 冬季获得充足 日照的原则 。从建筑群的平面布局
来说 , 宜采 用 错列 式 、 斜 列式 及 自由式等 形 式 , 而 不 宜采 用 不利 于 自然 通 风 的
耗。 立 面遮 阳设 计 除进 行遮 阳 构造设 计 外 , 还 可综 合利 用 阳 台 、 外 的 节能设 计
1建筑 选址
能 耗 的影 响 , 主 要取 决 于窗 与外 墙之 间热 工 性能 的差 异 , 相差 越 大 , 影 响越 显 著。 由于外 围 护墙 体 的热工 性 能 比玻璃 窗 户要好 , 因此 , 尽管 外 窗面 积 比外墙
建筑选址要符合 自然规律, 尽量利用 自然环境来创造适合人类生活的条 件。 建 筑物 要 尽量 选址 在 向 阳和避 风 的地 方 , 而 不 宜选 择在 山谷 、 洼 地及 凹地
等处 。 向 阳有 利于 建 筑物 充分 利 用太 阳能 , 避风 可 尽量 减 少建 筑物 的 热损 失 。 还 应 通过 提高 窗户 的 保温 隔 热性 能 减少 其 能耗 居住区用地周 围大面积的绿化和水面有助于改善所在区域的局地气候 。 小区 户 能耗 不 能 一味 减小 窗墙 比 , 绿化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夏季降温 、 增湿 和产生微风, 同时还有助 损失 。 3建筑 遮 阳 于吸收粉尘 , 减轻居住 区域的空气污染 , 提高大气透明度 , 从而有助于增加 日 建 筑 遮 阳可 以兼 起阻 隔 热量 、 丰富建 筑 立 面形 态和 调 节气 流 改善 环境 的 照和 日辐射照度 。小区水面的热容较大 , 大面积水面可减缓水面上空温度变 作用 , 而最 为 重 要 的是 减少 了空 调 的功 耗 , 从 而 达 到 节能 的 目的 。通 常情 况 化, 不但对邻近陆域的温度变化起稳定作用 , 还会形成局域风。 下, 安 装 室 外 遮 阳系 统 可 以使 室 内 温度 降 低 6 ~ 7℃ , 节省5 0 %左 右 的 空调 能 2建 筑布局 安 装 室 内 遮 阳系 统 可 以使 室 内 温度 降 低 3 ~ 5℃ , 节省3 5 %左 右 的 空调 能 从节能角度考虑,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区规划的布局形式应遵循让建筑在 耗 ;

夏热冬冷 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夏热冬冷 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夏热冬冷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夏热冬冷是指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如何通过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手段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超低能耗的民用建筑节能目标。

以下是针对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的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建筑外立面设计1.绝缘材料选择:选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绝缘材料,如聚苯板等,以减少热量的传递。

2.采光设计:合理配置窗户和采光设备,保证室内充足的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3.避阳措施:设置遮阳设施,如百叶窗、帘子等,以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造成的热量进入室内。

二、保温隔热设计1.墙体隔热: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对外墙进行隔热处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散失。

2.屋面隔热:采用隔热材料对屋面进行隔热处理,减少夏季阳光直射的热量进入室内,减少冬季屋内热量的散失。

3.窗户隔热: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窗户材料,如中空玻璃等,并配备隔热窗框,减少热量的传递。

4.地板隔热:在建筑地板下方设置一定厚度的保温隔热层,减少地面热量对室内的影响。

三、自然通风与热回收1.自然通风: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设备,利用自然风力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排放,降低室内温度。

2.空气换气热回收:采用空气换气热回收系统,将室内热空气与外界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减少能源的消耗。

四、节能照明设计1.合理配置照明设备: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需要,合理配置照明设备,减少照明能量的浪费。

2.使用高效节能灯具: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如LED等,提高照明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五、采用太阳能利用系统1.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热量制取热水,减少电、燃气等传统能源的消耗。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使用,减少电网供电的依赖。

在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过渡地区的建筑气候特点中国夏热冬冷地区(以下称过渡地区),按建筑气候分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该地区包括重庆、上海2个直辖市;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西5省全部;四川、贵州2省东半部;江苏、河南2省南半部;福建省北半部;陕西、甘肃2省南端;广东、广西2省区北端,共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约有4亿人口,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

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 ,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热湿是夏季的基本气候特点。

夏季,连晴高温,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中国东部沿海登陆,沿长江向西扩展,直到四川泸州、宜宾之间,笼罩整个夏热冬冷地区时间长达7~40d以上。

这是夏季最恶劣的天气过程,最高气温可达40 以上,日最低气温也超过28 ,全天无凉爽时刻。

白天日照强、气温高、风速大,热(火)风横行,所到之处如同火炉,空气升温,物体表面发烫。

夜间,静风率高,带不走白天积蓄的热量,气温和物体表面温度都居高难降。

重庆、武汉、南京、长沙等城市, 火炉 之称由此而来。

夏季也有舒适的时候,那就是晴雨相间的天气过程。

一般是晴2~3d后降雨1~2d,这种天气过程中,尽管晴天最高温度可上升到35 左右,但夜间气温可降到24 以下,雨前虽有短暂的闷湿感,但很快过去,降雨和雨后初晴时空气清爽宜人。

夏季第3种常见天气过程是持续阴雨。

这种天气过程可持续5~20d,也是夏季一种不舒适的天气过程。

尽管天空云层厚,日照弱,气温最高不超过32 左右。

但昼夜温差小,只有3~5 ,尤其是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相对湿度持续保持在80%左右以上,使人感到闷湿难受,而且使室内细菌迅速繁殖。

长江下游夏初的黄梅雨季节就是这种天气过程。

该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0~10 ,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冬季气温虽然比北方高,但日照率远远低于北方,北方冬季日照率大多超过60%。

该地区由东到西,冬季日照率急剧减小:东部最高也只有40%左右;中部30%左右;西部20%左右。

重庆只有13%,贵州遵义只有10%,整个冬季天气阴沉,雨雪绵绵,几乎不见阳光。

该地区冬季的基本气候特点是阴冷潮湿。

该地区冬夏两季都很潮湿,相对湿度都在80%左右。

但必须注意,造成冬夏两季潮湿的基本原因是不一样的。

夏季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太多;冬季是由于空气温度低,日照严重不足。

2过渡地区的建筑热环境和能耗状况该地区没有采暖空调设施的建筑,其冬夏季节的室内热环境质量是全中国最差的。

夏季连晴高温天气中,室内温度超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付祥钊(重庆建筑大学,重庆400045)摘要:介绍了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点、建筑热环境和能耗状况,提出了该地区建筑节能标准的总体构想、基本原则、建筑热环境标准;分析了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同时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指标;划分该地区的采暖期、空调期和除湿期,对该地区的能耗基数、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及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与建筑节能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明确指出:按现有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夏热冬冷地区彻底改善建筑热环境和节能50%的时机已成熟。

关键词: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气候特点;节能标准Abstract:T his p a p er p resen ts the buildin g w eather features,bu ildin g hot envir onment and en er gy con sum ption state at hot sum mer and cold w inter area in C hin a,an d pu ts forw ard overall conception,basic p rinciple an d bu ildin g hot environm ent stan dar d for build ing en erg y-savin g stand ar d at th is area.T his p a p er anal y zes necessit y and detail indexes of air q u alit y indoor to be ensu red un der th e re q uirem ents of buildin g energy-saving.I t descr ibes energy consu mption card inal n umb er,en er gy co nsum ption index of energy-saving build ing and relation betw een orientation,bodily coefficient an d w in dow/w all radio w ith b uildin g ener gy-savin g at th is area on h eatin g u p p er iod,air con dition in g p eriod anddehydr ation p eriod.Th e author points ont clealy that th e opportun ity of im provement for buildin g h otenviron ment an d50%of building en er gy-savin g arises at hot summ er and cold w in ter area in accordance w ith existing scientific and tech nical level an d social econom ic bearing capability.Ke y words:hot sum mer and cold w inter area in Ch ina;b uild in g ener gy-savin g;w eath er featu res;energy-saving stan dar dInsula tio n Ma te ria ls and Buildin g Ene r g y Sa v in g保温材料与建筑节能和基本原则过30 ,甚至高达36~37 。

冬季室内外温差只有1~4 ,室内阴冷,温度不到12 (卫生标准的下限),整个冬季平均只有8.5 ,78%的时间低于10 ,人在室内久坐则感到寒气袭人。

该地区建筑,若不采用采暖空调,冬夏季节室内热环境都达不到基本的居住条件,更谈不上舒适。

长期以来,过渡地区人民一直渴望改善建筑热环境,也一直在努力改善建筑热环境。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住宅成套化,但建筑热工性能较过去没有明显改进。

目前电暖器已普及,空调器正在迅速普及之中:1998年上海、重庆、武汉等大城市,家庭空调器拥有率已超过50%;各大中城市的商场、旅店、影剧院等公共建筑,不论档次高低,都已有了空调。

建筑热环境开始得到明显改善,采暖空调能耗急剧上升,平均每户采暖空调用电负荷1~4kW,年用电量500~4000kW h 。

按此水平,过渡地区住宅采暖空调用电负荷将达2亿kW,年用电量2240亿kW h,相当于11座三峡电厂的装机容量,3座三峡电厂的年发电量。

此外,还有公用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

3过渡地区建筑节能标准的总体构想建筑能耗受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热环境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建筑热工性能、采暖空调设施性能和建筑使用管理情况等诸多方面共同制约,总体关系错综复杂。

建筑节能标准必须把握好这个总体关系,不宜脱离总体关系孤立确定某一个方面的指标。

要紧密结合过渡地区的气候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制定建筑热环境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建筑能耗指标、建筑热工指标和采暖空调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配套的技术细则。

制定节能标准应该确立以下基本原则:(1)改善建筑热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是过渡地区人民的强烈要求与基本权利,不能以压抑这方面的需求来抑制建筑能耗的增长;(2)室内空气质量是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效率密切相关的,不能以牺牲室内空气质量为代价获取节能效果;(3)建筑是个多功能系统,不能以建筑节能为由,影响和妨碍其它功能的实现;(4)建筑节能标准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建筑热工性能和采暖空调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建筑热环境质量,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4过渡地区建筑热环境标准过渡地区夏热冬冷,冬夏两季建筑可居住性差。

节能标准必须确定建筑热环境标准。

建筑热环境质量对生活水平、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效率有重大影响。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研究发现,空气温度在25 左右时,脑力劳动效率最高;低于18 或高于28 ,工作效率急剧下降。

以25 时的工作效率为100%计,35 时只有50%,10 时只有30%。

在过渡地区调查的结果表明:夏季室温不超过28 时,人们对热环境均表示满意;28~30 时,约30%的人感到热,但很少有人感到热得难受,室内尚可正常生活,具备基本的居住条件;30~34 时,84%的人感到热,14.5%的人感到室内不能居住;超过34 ,100%的人感到热,42.3%的人感到难忍受,室内不具备基本的居住条件。

冬季室温达到18 时,坐着的人有5%感到冷;室温低于12 时,80%以上坐着的人感到冷而且有的冷得难受,不能坚持久坐不动,动着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冷。

另外,卫生学研究表明,气温超过30 ,低于12 ,人体血液循环出现明显异常;在30 以上,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30 和12 是建筑热环境的卫生学上、下限。

建筑热环境标准的高低,对能耗与投资都有显著影响。

相同的技术水平下,室温夏季每提高1 ,冬季每降低1 ,投资、冷热负荷和能耗均可减少10%左右。

过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已经进入小康,正向中等发达水平发展;西部不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甚至还未脱贫。

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建筑热环境的综合支撑能力悬殊。

综合考虑热环境质量的效益和费用能耗,适应过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建筑热环境质量标准分为2个等级:一级标准为舒适性标准,二级标准为可居住性标准。

可居住性标准虽达不到热舒适,夏季仍感到热,冬季仍感到冷,但它保证了基本的居住条件,室内夏季可以休息睡眠,冬季不至于受冻生病。

可居住性标准和舒适性标准对建筑热工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不同处在于前者不用全面采暖空调设施。

采用什么样的建筑热环境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科学性和方便性,要有利于推动建筑节能。

影响热感受的主要因素有6个:干球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及衣着。

前4个是热环境因素,后2个是人的个体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