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实录 部编(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12.《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师:课前你们预习过课文没有?生:预习了。
师:那咱们上课之前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好不好?生:好!师:说反义词,想到就说,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做反义词游戏:冷——热,天——地,上升——下降,黑暗——光明,紧张——放松,伤心——高兴。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和轻松走进课堂。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
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谁来读一读课题?(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由熟悉的神话引出陌生的神话,学习就在这兴奋中轻松开始了。
)师:课文读过了吗?读通顺了吗?陈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词语:肌肤四肢指名读。
)师:读的很准确,肌肤和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跟身体有关。
师: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
(出示: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血液。
)(指名读,师提示“血液”的“血”的字音。
)师:知道一丈有多长?生:大概是一公里。
师:你猜的吧?其实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基本上就是一丈。
把这些词送到课文中,谁来自信的读读课文。
(生举手踊跃,指名5名学生接读课文)师:其他小朋友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对不对,还要边读边想,想象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接读课文,师纠正个别字音。
)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
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字!生:棒!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2《盘古开天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1.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生字,会写并理解“精疲力竭、奔流不息”等14个词语。
2.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了解神话,激趣导入1.明确单元要求。
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极其有限,面对神秘莫测的世界,他们既感到神秘和敬畏,又有着探索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于是,就把无法解释的一切归之于超越自然的神的意志,神话就由此产生了。
第四单元以神话这种文体组织单元,单元主题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看课本单元导语页的这幅插图,分别展示了龙、人首蛇身的伏羲、印度猴王哈奴曼、人身鹰头的埃及守护神荷鲁斯,以及特洛亚战士和希腊战士。
是不是很有趣呢?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出示神话图片,学生猜故事。
(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神话故事;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人物——盘古,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课题,针对课题质疑提问。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怎样开天地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梳理内容。
出示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带着疑问,边读边画出关键句子。
2.初读交流。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周围模糊一团、黑乎乎一片就是混沌的世界。
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之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寸步难行,我会感到无比的害怕、孤单、难受。
)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师:我们先来做个连线题。
出示题(指出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师: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神话故事,齐读课题(出示课题)读课题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
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生:朗读时强调“盘古”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师: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个神奇的故事吧?生:听录音读课文,看录像师:谁能用简短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句式提示(生:回答)师:大家一定很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那就赶快行动吧,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检查预习:出示:你能读一读吗?混沌逐渐血液猛劈祖宗缓缓一丈四肢辽阔滋润1. 指名读(纠正“血液”)2.齐读(纠正“滋润”)师:指读“滋润”,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准,看看它是什么部首?是呀,水份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空气滋润了,人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
(生:读)师:再舒服点。
读课文要有感情,读词语同样要读出感觉。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师:老师知道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你们行吗?我们试试吧,请大家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把它画出来。
生回答。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还有一句话说,“读书的更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句话里能读出哪个词呢?板书:创造师:你们知道“创”为什么是立刀旁吗?(创造需要刀斧来开天劈地,披荆斩棘)“造”为什么是走之儿呢?(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师: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拿好书,我们到书里找答案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了?(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师:怎样读,能让人听出周围一片漆黑?(生再读:他见周围一片(拖长,虚声)漆黑(渐弱)。
指二三人读。
师:盘古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怎么做?(生: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师:停,看老师写字(板书:抡斧猛劈)读!什么动作?做给我看看!想想,怎样做,才使得上劲?再读师引读: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看见周围-------(生)一片漆黑。
12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12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四上12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神话故事的由来。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感受神话中的神奇和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上课之前,老师要先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如鸡子般混沌一片,渺渺茫茫不可分辨。
(视频:混沌一片的画面,突然间一声巨响,黑)突然的一声巨响,这天地改变的模样(睁眼动作开始,花草树木的视频)。
师:像这样神奇的故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一起来说。
生:神话故事。
师:他们叫神话。
(板书:神话)同学们,之前一定读过神话吧,来说一说你读过的神话。
生:嫦娥奔月生:后羿射日生:女娲补天师:提到女娲补天,我们还能想到一个关于女娲的神话。
什么呀?生:女娲造人师:对,你看!同学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神话故事。
不仅我们中国有神话故事,外国也有神话故事。
读过哪些国外的神话吗?你来说。
生:上帝创造世界生:普罗米修斯生:巨人始祖师:同学们读过那么多的神话,就知道你们喜欢,所以我们课文的第四单元专门安排了一组神话单元,那我们今天就要走进第一篇神话,一起去领略盘古开天地的秘密。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师:昨天都读了盘古开天地了吗?读了那我相信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你们。
谁想来读一读?请你来。
出示词语,请生读。
混沌魏峨咔嚓劈血液师: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给他建议的。
生:有一个地方读错了,血液。
师:很好,最后这个词语是一个多音字。
当它在词语里边的时候,应该读血。
一起来读这个词。
生:血液师:这个字还经常单独的出现,当它单独出现的时候,它应该读血(写),跟老师来读。
生:血血血师:再找一位同学把这一组词语读一遍。
生读师:咔嚓是一个什么词?生:拟声词师:哎,你能来表演一下咔嚓的动作吗?有同学这样咔嚓,那应该怎么读,来试一试。
生:咔嚓师:再找一位同学来读,你来孩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实录【精品】

师:相传很久以前,大海里的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为了锻炼四个儿子治水的本领,老龙王就把东海分给了大儿子,把南海分给了二儿子,把北海分给了第三个儿子,到了小儿子的时候啊!老龙王对他说:“我现在手里再没有海可以分给你了,如果你是勇敢的龙的子孙,那你就自己去建造一片大海吧!”听了老龙王这么说呀,小儿子驾起云头,到处寻找可以造海的地方,他飞啊飞啊,飞到了大西北,他看到这里有一大片广阔的空地,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青龙,他绕着这片空地,越飞越快,顿时从四周刮起了巨大的狂风,狂风席卷着周围108条河流的水源源不断的流向这块空地,就这样水越积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足以和我们的南海、北海、东海相抗衡,这就是西海,因为西海的海水清澈透明,人们又称它青海,这就是现在的青海湖。
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这里更美丽了呀!(生齐答:是)师:好,老师刚刚讲的是一个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呀?你来说。
生:我读过的神话故事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读了不少的神话故事。
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读神话故事呀?你来说。
生:因为神话故事很有趣。
我觉得写神话故事的作者想象力一定很丰富。
师:是啊,带我们进入进入了奇幻的世界。
生:我觉得神话故事特别有趣,很奇妙,而且,故事中的主人公特别的勇敢,正直。
师:说的太完整了,你来说。
生:我觉得神话故事里面有许多的幻想的色彩,里面的主人公、人物一个个都栩栩如生的。
师:听了同学们一说呀,看来同学们真的特别喜欢读我们的神话,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那准备好,我们开始上课吧。
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神话。
神,就说明故事充满了神奇。
话,就是口口相传,今天我们学习的神话故事叫:生:盘古开天地。
师: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书写题目。
盘,上下结构,上面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这里是点、横、点,盘古是中国神话最古老的一个神。
12《盘古开天地》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描绘了盘古这位伟大的神话人物,以巨斧劈开混沌,创造天地的壮丽景象。
该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旨在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宇宙起源的想象,同时培养学生们对古代神话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了解盘古的形象和其开天辟地的伟大事迹。
2. 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讨论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对神话故事的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于宇宙和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教学难点1. 故事背景的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对古代神话的背景和深层含义理解有限,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
2. 文化寓意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寓意,如对宇宙秩序和自然规律的尊重。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起源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盘古开天地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详细讲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3. 案例分析:分析盘古形象的特点及其开天辟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 互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5. 总结提升: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包括:-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盘古开天地的经过。
- 人物分析:盘古的形象和其象征意义。
- 文化寓意: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盘古开天地》的读后感,深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创意作业:鼓励学生创作一幅关于盘古开天地的图画或制作一个相关的手工艺品,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12盘古开天地 (教案)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以及他为人类创造美好世界的伟大精神。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盘古的神奇力量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劈、辟、浊、缓、躯、累”等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3)学会用“一……就……”的句型进行仿写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神话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为人类创造美好世界。
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2. 学会使用“一……就……”的句型进行仿写句子。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卡片3. 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字形。
3. 教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默读课文,思考: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2.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劈、辟、撑、累。
3. 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4. 小组讨论:盘古开天辟地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努力?5.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盘古为了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不断努力,直到累得倒下。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2. 教师提问: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盘古为了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拥有光明、温暖、雨露、滋润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盘古开天地》人教(部编版)

-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举例解释:
-在讲解故事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盘古开天辟地的重要情节,如盘古如何撑开天地、如何化身为世间万物等,确保学生对故事有深刻的理解。
-对于生字词的教学,教师要通过举例、造句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掌握词汇的用法。
2.学习课文生字词,如:“混沌、巨人、顶天立地”等,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5.了解中国神话传说的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生字词和修辞手法。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盘古开天辟地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盘古开天地》,让学生了解中国神话传说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欣赏和创作文学作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盘古开天地》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盘古开天地》人教(部编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盘古开天地》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精神,了解中国神话传说的特点。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你来说
生:第一个是很久很久以前
师:很久很久以前,久到那时的宇宙
生:混沌一片。
师:对,混沌一片,这样的词呀,往往就在我们的段首。还有吗?你来说。
生:在这混沌之中,有个叫盘古的巨人,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师:这还是很久很久以前。你来说
生:有一天
师:有一天怎么了?
生: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生:他是围绕最后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来写的。
师:和他同样找的这句话的同学举一下手,嗯,看来同学们都找的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这一句话中的哪个词告诉我们“盘古开天地”啊?你说。
生:美丽两个字。
师:告诉我们盘古开天地了吗?再想一想,你来说。
生:抡起、猛劈。
师:带到句子中。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照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抡起大斧头,读一声,你再来读。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照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朝眼前的黑暗。
生: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对,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你再来。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真了不起,一下就找出了这一段中所有的反义词,就像我们刚刚这位同学说的一样。轻而清澈,这就是天的样子。女生,用你们轻柔的声音读出这天的清朗。起
女生齐读
师:重而混浊,这就是地的样子,男生,用你们厚实的声音读出这地的坚实,起。
男生齐读
师:有了反义词的发现,这一部分,还有发现吗?你来说
生:我还发现了一对近义词。
师:盘古是怎么创天地、造万物的呢?别着急,我们放平课文纸,不出声,默默地再读这个故事,边读边用横线划下盘古创天地的部分,用波浪线划下盘古造万物的部分,听清了吗?好,开始。
(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我们不少的同学都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画完了吗?
生:画完了。
(有学生没画完,老师说等一等,巡视)
师:我们先来看看盘古是怎样创天地的。谁来说?你来说。
生:开天地。
师:好,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生齐读:盘古开天地)
师:这故事啊,就在同学们的桌洞里。来,拿出课文纸。把课文纸拿起来,自由读一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想故事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开始吧。
(师巡视,“拿起课文纸”,纠正学生读书姿势)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齐读。读了故事,故事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来说。
师:好,老师刚刚讲的是一个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呀?你来说。
生:我读过的神话故事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读了不少的神话故事。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读神话故事呀?你来说。
生:因为神话故事很有趣。我觉得写神话故事的作者想象力一定很丰富。
师:是啊,带我们进入进入了奇幻的世界。
生:准备好了。
师:那准备好,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神话。神,就说明故事充满了神奇。话,就是口口相传,今天我们学习的神话故事叫:
生:盘古开天地。
师: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书写题目。盘,上下结构,上面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这里是点、横、点,盘古是中国神话最古老的一个神。他要干什么呀?同学们。
师:对,劈。抡起、猛劈,谁能读好这两个充满力量的动作?来,你来。
生:抡起、猛劈。
师:抡起,再来。
生:抡起、猛劈。
师:谁再来读?你来。
生:抡起、猛劈。还有,在刚才的开天地中我可以用一个成语表示,开天辟地。
师:开天辟地,一个词就概括了刚刚这位同学说的这一部分,是不是?抡起、猛劈,我们谁再来带到句中读一下。你来。
生: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咚咚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南西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这一部分呀!听着就充满了神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读前面的,同学们读后面的。他呼出的气息--
师:这里也留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世间万物的时候,我们不由得就会想起,那就是盘古身体的一个个部分。
师:(音乐)当四季的风吹过,飘动的云拂过时,那就是--
生:盘古呼出的气息。
师:当我们听到隆隆的雷声时,那就是--
生:那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
师:当我们看到太阳与皎洁的月亮时,那就是--
生:他的双眼。
师:相传很久以前,大海里的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为了锻炼四个儿子治水的本领,老龙王就把东海分给了大儿子,把南海分给了二儿子,把北海分给了第三个儿子,到了小儿子的时候啊!老龙王对他说:“我现在手里再没有海可以分给你了,如果你是勇敢的龙的子孙,那你就自己去建造一片大海吧!”听了老龙王这么说呀,小儿子驾起云头,到处寻找可以造海的地方,他飞啊飞啊,飞到了大西北,他看到这里有一大片广阔的空地,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青龙,他绕着这片空地,越飞越快,顿时从四周刮起了巨大的狂风,狂风席卷着周围108条河流的水源源不断的流向这块空地,就这样水越积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足以和我们的南海、北海、东海相抗衡,这就是西海,因为西海的海水清澈透明,人们又称它青海,这就是现在的青海湖。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这里更美丽了呀!(生齐答:是)
生:最好是要有肢体语言,这样会更丰富。
师:是啊,加上自己的动作。
生:要读的有感情,有些字要读的重一些会吸引人。
师:老师听清楚了,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变化,是吧?你来说
生:还要流利有感情。
生:创造。
师:同意吗?(生齐:同意)
师:是创造,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这两个字,创,左右结构,写的时候右边的捺要变成一点,创右边是个立刀旁,说明创就要工具,造,上面一个告,底下一个走之底,告诉我们创造就要行动。请同学们拿出笔,把这两个字写在课文纸后面的田字格里,注意写字的时候要身正、肩平、足安。每一笔每一划都要工工整整、认认真真的写。
师:当我们看到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时,那就是--
生:盘古的四肢。
师:当你看到
生:辽阔的大地时。
师:那就是--
生:肌肤。
师:当你看到
生:当我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河时,那就是他的血(三声)液。
师生:(纠正读音)血(四声)液。
师:当你看到
生: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那就是
生:那就是盘古的汗毛
师:当你看到
生: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不管风吹日晒、酷暑严冬,盘古就这样头顶着天,脚--
生:蹬着地。
师:直到--
生:天地逐渐成型了。
师:直到--
生:天地逐渐成型,我在这儿可以又用一个成语表示:盘古顶天立地。
师:好一个顶天立地,一个词又概括了这一部分。看来这个男同学的概括能力可真强啊。
师:接下来,我们的盘古又是怎样造万物的呢?你来说。
生:我觉得神话故事特别有趣,很奇妙,而且,故事中的主人公特别的勇敢,正直。
师:说的太完整了,你来说。
生:我觉得神话故事里面有许多的幻想的色彩,里面的主人公、人物一个个都栩栩如生的。
师:听了同学们一说呀,看来同学们真的特别喜欢读我们的神话,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齐读)
师:他发出的声音--
(生齐读)
师:他的双眼--
(生齐读)
师:他的四肢--
(生齐读)
师:他的肌肤--
(生齐读)
师:他的血液--
(生齐读)
师:他的汗毛--
(生齐读)
师:他的汗水--
(生齐读)
师: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生齐读)
师:化作了万物,创造了宇宙。
师:这一部分最后有一个省略号,说明--
生:还有其它,他身体的部位也会变成其它的东西。
生:我的眼前出现了高大无比、为创造宇宙,为后人们的生活环境而牺牲自己身体,勇于献身的盘古。
师:是啊,他还留下了这宝贵的精神。来,孩子,读。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敬仰与赞美一起读一读。起
生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我们读了故事,想了故事。神话故事啊,我们还要口口相传的讲下去,除了我们要讲好盘古创天地、造万物的部分,我们还要讲清故事的顺序。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可以帮助我们讲清故事顺序的词汇呢?
生:请大家把目光投向71页,第二自然段,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居然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向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这天地分开了,一声巨响,怎么会有这一声巨响呢?你继续,把它说完整。
生:那是因为盘古他抡起他的大斧头,朝混沌一片的黑暗中砍了下去。
师:文章当中是砍吗?
生:劈了下去。
师:听,盘古就是这样劈开了天地。刚刚这位同学还说到了后面天地分开的过程,这天地分开的过程中,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你来说。
生:地就是重而浊的东西,天就是轻而清的东西。
师:你发现它们。。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反义词。
师:反义词,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还有吗?
生:在这一段里有很多的反义词,轻和重是一对反义词,清和浊也是一对反义词,上升和下降也是一对反义词,天和地也是一对反义词。
师:天地分开的特别的慢、特别的不容易,是不是?来,读一读,读出这天地分开的艰难。
师:嗯,那用刚刚那一位男同学说的词,这一部分呀,盘古开天辟地。
(图片展示)
师:谁能借助这幅图片和文字,再来说一说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呢?我们请这一位女同学。
生:有一天,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混沌一片的东西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