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生产与市场分析_廖镜华

合集下载

氨纶行业分析报告

氨纶行业分析报告

氨纶行业分析报告氨纶是一种内含高比例氨基基团的氨化合物,具有强力收缩和延伸能力,因此广泛应用于制作高质量弹性纤维、织品和各种纺织成品。

氨纶具有温和、柔软、舒适、轻便的特性,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特点,因此在纺织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氨纶行业进行深度分析,包括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

一、定义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一般指由高分子物质聚氨酯制成的纤维,是一种塑料纤维之一。

氨纶的分子主要由聚己二酸及1,4-丁二胺等物质组成,具有很高的弹力性和柔软度,是一种先进的弹性材料。

二、分类特点按使用范围划分,氨纶可以分为内衣用氨纶、袜子用氨纶、泳装用氨纶等多种类型。

内衣用氨纶又称为聚氨脂弹性纤维,是氨纶中的最主要种类。

内衣用氨纶具有高弹性、皱纹恢复性、耐污性等特点。

袜子用氨纶则具有高弹性和不易松弛的特点。

泳装用氨纶则具有耐用、耐污、不易退色、防晒、弹力好等特点。

三、产业链氨纶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氨纶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终端销售企业等四个环节。

原材料供应商向氨纶生产企业提供氨纶的主要原料,氨纶生产企业将氨纶生产后直接销售或者与加工企业合作进行加工后销售给终端销售企业。

四、发展历程氨纶的研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商业化生产。

之后,随着人们对舒适度和伸展性的追求不断提高,氨纶市场需求不断提高。

目前,氨纶已经成为各类服装品牌和家庭用纺织品中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国家制订了多项政策规定,以引导氨纶产业健康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保障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鼓励健康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

六、经济环境氨纶行业是一个不断壮大的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此行业飞速发展。

2023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氨纶行业是纺织行业中的一种特殊纤维,具有高弹性、高强度、耐长期拉伸和耐化学品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运动器材等领域。

尽管氨纶行业在中国发展较晚,但近年来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对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的简要总结。

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功能性产品需求的增加,氨纶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氨纶行业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增长,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

2. 产品结构优化:差别化氨纶产品以功能性为主导,逐渐取代传统氨纶产品。

比如,耐高温氨纶、抗菌氨纶、吸湿排汗氨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差别化氨纶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3.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差别化氨纶行业对技术创新有很高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的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差别化氨纶产品,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4. 自主品牌建设加强: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差别化氨纶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建设。

一些企业通过与时尚设计师合作,推出专属系列产品,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5. 行业标准逐步完善:差别化氨纶行业的发展还受限于行业标准的不完善。

近年来,相关部门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促进了差别化氨纶行业健康发展。

6.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差别化氨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些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

7. 消费升级需求增加: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需求不断增加。

差别化氨纶作为一种高品质、高性能的纤维材料,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舒适性的需求,因此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8. 产业链协同发展:差别化氨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一些差别化氨纶企业开始加强与纺织原料供应商、织造企业等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总体来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差别化氨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差别化氨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差别化氨纶市场分析现状简介本文将对差别化氨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差别化氨纶是一种高弹性、高强度的合成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医疗等行业。

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功能性需求的增加,差别化氨纶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差别化氨纶市场正持续增长。

2019年,全球差别化氨纶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此增长主要受到消费者对高性能功能纤维的需求增加的推动。

市场驱动因素1. 舒适性需求的提升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差别化氨纶作为一种柔软、透气的纤维材料,能够提供出色的舒适感。

例如,差别化氨纶面料在运动服装中广泛应用,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和舒适的穿着体验,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 功能性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差别化氨纶市场受益于其多功能的特性。

差别化氨纶可以具备防紫外线、防静电、抗菌等功能,这些特性使其在医疗、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相比其他合成纤维,差别化氨纶在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差别化氨纶作为环保纤维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挑战虽然差别化氨纶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1. 原料价格波动差别化氨纶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都有一定的影响。

原料价格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差别化氨纶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影响市场需求。

2. 技术难题差别化氨纶作为一种高科技纤维材料,其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对于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差别化氨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企业不断进行研发投入,这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构成一定的挑战。

市场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差别化氨纶市场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新兴市场潜力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的消费者对差别化氨纶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些地区的新兴市场对于差别化氨纶产业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氨纶行业分析报告

氨纶行业分析报告

氨纶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氨纶简介 (3)1、氨纶是“类味精型”纺织原料 (3)2、氨纶生产在中国,消费在全球 (4)二、行业发展现状 (6)1、氨纶已经历两年的行业低潮期 (6)2、淡季满负荷提价,旺季行情可期 (7)三、行业展望:供需改善,行业重回增长之路 (8)1、内需增长回暖、外需复苏,氨纶需求具有持续性 (8)(1)内需增长逐渐回暖 (9)(2)外需复苏或超预期 (9)2、供给增长放缓,行业进入产能消化阶段 (10)(1)存量产能结构性减少 (10)(2)增量产能扩张放缓 (11)3、PTMEG价格趋势向下减缓成本压力 (13)4、供需格局改善,行业景气拐点已现 (14)四、投资策略及风险因素 (15)1、投资策略 (15)2、风险因素 (15)一、氨纶简介1、氨纶是“类味精型”纺织原料氨纶是现代纺织服装工业必不可少的“类味精型”纺织原料。

氨纶,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称,可用于一切需要良好弹性恢复率的织物。

因为弹性太大,氨纶不能单独做成纺织品,而是少量添加到纺织品当中,与其他纤维混纺供织造使用,一般使用含量为5-25%,因此氨纶素有“味精型”纤维的美誉。

氨纶是化纤家族中唯一只有长丝而没有短纤维的品种,既可在针织机上直接与其它化纤长丝交织,也可先与其它纤维一起制成包覆纱、包芯纱、合捻纱等形式,再在经编、纬编、机织等设备上进行加工织造。

氨纶可用于织造各种内衣、游泳衣、紧身衣、牛仔裤、运动服等弹性部分。

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具有改善纺织品性能和风格的特殊性能。

2、氨纶生产在中国,消费在全球我国是氨纶的主要生产基地,预计产能占全球产能的70%以上。

随着下游纺织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氨纶行业也经历了一段产能高速增长期,从2005年的20.7 万吨上升到2012 年底的52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

根据Indorama 公司数据显示,2010 年全球氨纶产能在57.5 万吨,我国氨纶产能约40 万吨,产能占比约70%。

中国氨纶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氨纶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氨纶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一、氨纶行业产业链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也叫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其余化纤难以比拟的弹性,具有耐热性好、耐候性好、吸湿性较强等优点。

氨纶可用于一切为满足舒适性要求可以拉伸的服装,如专业运动服、游泳衣、防护服,一般使用含量为5~25%。

二、中国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氨纶产量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氨纶产量达到83.2万吨,同比增长14.44%,2013-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9.94%。

从我国氨纶进出口额来看,一方面由于防疫物资对氨纶需求拉动,包括口罩带、防护服等;另一方面海外下游产业链订单回流,拉动国内下游需求,自2020年下半年起,下游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加,2020年我国氨纶进口金额为17697.5万美元,同比下降12.54%,出口金额为36551.5万美元,同比下降0.33%。

注:因不可抗力,2018年进出口数据暂时无法提供。

氨纶丝的纤度从11dtex到3750dtex,最常用规格是20D、30D、40D、70D、140D,其中40D使用比例超50%,在机包、空包、棉包、纬编以及经编上都有广泛运用;近两年20D和30D等细旦丝的使用比例快速增长,尤其应用在内衣、袜子和圆机上;140D以上的粗旦丝在花边、织带、袜口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纤度更大的粗旦丝则主要用于织带和纸尿布。

三、中国氨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近年来我国氨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底,国内行业前5分别为浙江华峰(20%),晓星氨纶(16%),新乡白鹭(13%),诸暨华海(8%)和泰和新材(5%)。

2021年新增产能较少,新增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分批释放。

2021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年中有新乡白鹭3万吨和泰和新材1.5万吨产能建成投产,年底确定性较高的是华峰集团重庆基地4万吨和泰和新材3万吨产线投产。

中长期来看,华峰化学计划投资43.6亿元建设30万吨氨纶,建设期为6年;韩国晓星集团计划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年产36万吨氨纶和30万吨聚四氢呋喃(PTMEG)。

氨纶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氨纶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氨纶市场供需现状分析1、氨纶生产工艺:以溶液干法为主要工艺目前氨纶的生产工艺有溶液干法、溶液湿法、化学反应法、熔融纺丝四种. 其中干法纺丝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氨纶纺丝工艺, 干法纺丝产量约为世界氨纶总产量 80%. 湿法纺丝和化学反应法逐步被淘汰, 熔融纺丝理论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但受原料、技术、性能、需求、设备等各方面因素限制, 实际上市场份额也在减少. 从产品性能上来看, 熔融纺丝的优势并不突出, 终端市场接受度不高, 导致大部份企业逐渐退出熔融纺丝氨纶市场, 仅有个别企业维持小量生产以供应特殊客户.溶液干法工艺:聚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以 1:2 的摩尔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时间条件下形成预聚物, 预聚物经溶剂溶解后, 再加入二胺进行链增长反应, 形成嵌段共聚物溶液, 再经加入助剂后混合、过滤、脱泡等工序, 制成性能均匀一致的纺丝原液. 然后用计量泵定量均匀地压入喷丝头, 纺丝液从喷丝板毛细孔中被挤出形成丝条细流, 进入纺丝甬道. 甬道中充有热空气(或者热氮气) , 使丝条细流中的溶剂迅速挥发, 并被空气(或者氮气)带走, 丝条浓度不断提高直至凝固, 同时氨纶普通为复丝, 在凝固前经过加捻器将其抱合, 最后上油, 卷绕成一定的卷装.氨纶生产工艺——溶液干法干法纺丝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氨纶纺丝方法. 其纤度为 1.1-123tex, 纺丝速度普通为 200~600m/min, 有的甚至可高达 1200m/min. 干法纺丝工艺技术成熟, 制成的纤维质量和性能都很优良. 杜邦、拜耳、东洋纺等及国内大部分厂家均采用溶液干法纺丝技术.氨纶产业链2、国内氨纶供给:产能稳步增长, 行业格局迎来改善国内氨纶产能持续增长. 2022年国内氨纶产能达到 79.2万吨, 同比增速为5.53%. 2022年至 2022 年, 产能年复合增长率为6.63%. 国内氨纶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2022年国内氨纶企业平均开工率为 80.36%, 整体依然维持在较为合理的位置. 氨纶产能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占总产能的 82.1%.2022-2022 年国内氨纶供应情况2022 年国内氨纶产能分布氨纶行业有望在2022 年下半年复苏. 2022年国内氨纶总产能 79.2万吨. 2022年新乡化纤新增 4 万吨产能, 华峰氨纶新增 6 万吨产能、杜钟新奥神氨纶新增 1.2万吨产能. 2022年投产概率大的为泰和新材的 1.5万吨差别化氨纶, 2022年华峰氨纶新增 4 万吨产能. 供给收缩方面, 2022年确认淘汰的产能为邦联氨纶 2.5万吨, 薛永兴 1.5万吨, 合计 4 万吨. 2022潜在淘汰对象四海氨纶 1.9万吨、中柏氨纶(原开普特氨纶) 1 万吨, 合计 3 万吨. 结合新增供给和供给收缩, 我们估计在 2022 年氨纶行业产能可能会呈现整体负增长, 考虑新增需求稳定, 2022 年新增产能经过市场消化后, 估计 2022 年下半年氨纶行业供需格局将明显改善, 行业迎来复苏.国内氨纶产能及其增速氨纶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持续受益. 氨纶行业具有明显的头部效应, 2022 年国内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 CR5 ) 为 66.5%. 目前市场上仍有大量小产能企业在生产, 随着头部企业的持续扩产, 具有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将以更低的成本占领市场, 小企业老旧的产能将被淘汰,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2022年预计国内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 CR5 将达到 72.3%, 有效市占率更高. 相对来说,2022 、2022 年的产能扩张比较理性, 行业也有不错的利润空间. 2022年产能扩张则稍多(特别是在纺服整体需求不佳的情况下) , 因此 2022 年利润承受压力, 行业普通企业浮现亏损.2022 年国内氨纶生产企业国内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 CR5 )氨纶下游应用领域分布氨纶 CR5 达到 64% (单位:万吨)2022 年氨纶行业产能扩张稍多2022 年氨纶行业浮现亏损3、国内氨纶需求:下游需求广泛, 消费逐年上升国内氨纶表观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2年国内氨纶表观消费量 60.71 万吨, 同比增长 6.56%. 经过 2022 年的回暖之后, 国内氨纶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略有降低. 2022-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 9.55%, 依然维持稳定增长.2022-2022 国内氨纶需求情况氨纶主要应用在纺织服装领域. 氨纶普通不单独使用, 而是少量使用于织物中, 改善织物性能, 提升织物档次, 含量普通在 3-30% 摆布, 可根据不同产品的使用性能调整氨纶含量. 例如, 泳衣氨纶含量 20% 摆布, 内衣 8-15%, 瑜伽服 10-20%, 压缩衣 15-30%, 成衣 3-8%, 丝袜 10-30%.氨纶下游织造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包纱主要用于休闲服、牛崽裤等. 圆机和经编用于制作内衣、健美服、泳装、袜子等. 其中经编常用于弹力面料的编织, 含氨纶量通常为 18%, 织物具有良好的横向弹力和纵向弹力. 面料花边主要用于装饰花边、松紧带等. 随着氨纶价格中枢的不断下移, 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 氨纶在纺织品中的添加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氨纶下游织造需求占比氨纶下游应用领域分布2022-2022 年国内氨纶进出口情况2022 年国内氨纶主要进口国2022 年国内氨纶主要出口国。

2024年氨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氨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氨纶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拉伸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和化工行业。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市场竞争和市场机遇等方面对氨纶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氨纶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内氨纶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氨纶广泛应用于纺织和服装行业,以及对功能性纤维的需求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消费者对高弹性、高舒适性的需求不断增加,氨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市场趋势1.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推动了氨纶市场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氨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问题亟待解决,相关企业开始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高弹性纤维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穿着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对高弹性纤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氨纶作为一种具有高弹性的纤维,能够满足人们对柔软、舒适的穿着感的需求,因此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

3.功能性纤维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对衣物功能性的需求增加,氨纶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例如,一些企业研发出具有抗菌、防紫外线等功能的氨纶纤维,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市场竞争氨纶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和化工企业主导。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一些知名企业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在市场推广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以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机遇1.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纺织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氨纶市场的需求增长。

在这些新兴市场中,氨纶作为一种性能优秀的合成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科技创新带来新机遇:科技创新不断为氨纶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一些企业通过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不断提高氨纶纤维的性能,并开发出更多具有功能性的氨纶纤维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2024年氨纶汗布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氨纶汗布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氨纶汗布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氨纶汗布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决策参考。

2. 市场概述氨纶汗布是一种具有防汗吸湿、透气舒适等特点的面料,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服装、户外装备和床上用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运动时尚的兴起,氨纶汗布市场不断壮大。

3.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氨纶汗布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氨纶汗布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XX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运动装备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高品质、功能性面料的需求增加。

4. 市场竞争分析氨纶汗布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纺织企业和品牌运动装备厂商。

国际知名运动装备品牌商纷纷推出以氨纶汗布为原料的产品,加剧了市场竞争。

此外,新兴的创业公司也在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的关键。

在氨纶汗布市场,具备优质原料供应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5. 市场趋势分析5.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越来越关注。

氨纶汗布市场也不例外。

客户对于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氨纶汗布的需求逐渐增加。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环保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加强产品的可持续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5.2 创新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产品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应该不断推出具有新功能、新款式的氨纶汗布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5.3 电商销售渠道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

氨纶汗布产品也呈现出线上渠道销售增长的趋势。

企业应该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提升线上销售能力。

6. 市场前景预测综合以上分析,可以预见氨纶汗布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舒适体验的追求,氨纶汗布市场将继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纤与纺织技术 第 4 期
28
Chemica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2004 年 12 月
综述与专论
文章编号 :1672 -500X(2004)04 -0028-05
第 4 期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4 年 12 月 Chemica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29
公司
Dupon 杜邦
Hyosung 晓 星 Taekwang 泰光 Tongkook 东国 Radici 兰蒂奇 Bayer 拜耳 Asahi 旭化成 山东烟台 Fillattice Toyobo 东洋纺 杜钟氨纶(LDZ) 浙江华峰 其余 合计
表 3 1998~ 2002 年 氨纶进口数量及占国内需求量比例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进口数量 t
4 264 7 162 10 351 18 438 29 000
年增长率
% / 67 .9 44 .5 78 .1 57 .1
占国内需求量比例
% 38 .77 44 .77 41 .41 51 .22 55 .77
扩展 , 导致我国原有氨纶生产企业不断扩建 , 杜 邦 、 晓星等公司在我国新的合资企业多家布点 , 2003 年 9 月底生产能力已达到 6 .38 万 t , 年增长 90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信息部预计 :2004 年我 国氨纶产能 8 万 t , 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氨纶 生产国 。 我国氨纶产能与需求量见图 1 。 我国氨 纶主要生产厂家见表 4 。
巴斯夫公司 、 拜耳(Bayer Desmopan)公司 、 美国诺 誉(Noveon)化工公司供应 。 据悉我国纺织工业非 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 、 锦州大邦化工有限公司 、 济南新合纤有限公司 已研发和提供 熔纺氨纶切 片。此外, 国内对熔纺氨纶用的亚氨酯交联剂 (SCR)、 专用油剂(SPO)、 防水解剂 、 防变色剂 、 封闭型聚氨酯加成物等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可喜 成果 。 2 .2 氨纶生产技术比较
第 4 期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4 年 12 月 Chemica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31
项目 纤度 dtex 主要原料
生产原理 纺丝速度 m/ min
表 5 干法 、 湿法 、 熔融纺丝方法比较
图 1 我国氨纶产能与需求量比较
2 .1 氨纶生产原料 我国氨纶生产 90 %以上采用干法和熔融纺丝
方法 , 其主要原料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 和聚氨酯树脂切片几乎全靠进口 。PTMEG 由四氢 呋喃(THF)和 1 , 4 丁二醇合成制备 。1 , 4 丁二醇的 主要生产国为美国 、 德国和日本 , 世界现有生产 能力107万t , 我国生产能力约6万t , 主要用于
聚氨酯切片真空干燥 , 经 螺 杆挤 压 纺丝 机熔 融 、 计 量 、 喷丝 、 牵伸 、 上 油 、 卷绕 得 成品丝 。
400 ~ 800
三废治理
回收溶剂 、基本不产生废水 废水 需处理达标排放
PBT 聚酯树脂生产 , 部分用于 THF 和 PTMEG 生 产 。 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中海壳牌南海石 化 80 万 t 乙烯项目将在 2005 年底投产 , 产品中 13 .5 万 t 聚醚多元醇主要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 、 弹性体和工程塑料 ;计划采用世界先进的丁二烯 直接氧化法 , 从 15 .5 万 t 丁二烯中 , 用 2 .2 万 t 丁二烯生产 3t 1 , 4 丁二醇 , 联产 0 .5 万 t 四氢呋 喃 。 为了增加氨纶原料来源 , 建议把 1 , 4 丁二醇 多用于生产四氢呋喃 。
月末生产能力扩大至 27 .84 万 t 。其中亚洲产能 19 .63 万 t , 占世界产能的 70 .5 %;北美洲产能 4 . 54 万 t , 占世界产能的 16 .31 %;欧洲产能 2 .95 万 t , 占世界产能的 10 .6 %。 韩国 、中国大陆 、美 国 、 日本 、 中国台湾为氨纶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 区 , 占世界总产 能的 80 .51 %, 其中韩国 占 27 . 55 %, 中国大陆占 22 .92 %, 美国占 14 .36 %。近 年来世界氨纶生产能力详见表 1 , 世界氨纶主要 生产企业详见表 2[ 2] 。
进入新世纪 , 我国氨纶生产进入一个高速增 长阶段 , 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增长 , 经编 、 纬编针 织机大量增加 , 世界氨纶生产从投资费用高 、 技 术含量高 、 产品成本高趋向工艺技术成熟 , 促使 “贵族纤维”平民化 。 世界氨纶生产由欧美向亚太
地区转移 , 其用途由内衣向外衣发展 , 由女性服 饰向男性服饰延伸 , 由衣着向装饰和产业纺织品
氨纶生产与市场分析
廖镜华
(惠州市百路宝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 惠州 516001)
摘 要 :综述了国内外氨纶的发展现状 、 纺丝技术和产 品用途 , 分析了其市场前景 。 关键词 :氨纶纤维 发展现状 生产技术 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Q 342+.29 文献标识码 :A
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合成 纤维 , 它是指高分子链中含有 85 %以上聚氨酯链 段的弹性纤维 。 1937 年德国拜耳(Bayer)公司首 次研发并申请专利 , 1959 年美国杜邦(Du pont)公 司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开始工业化生产[ 1] 。氨纶弹 性纤维由聚醚或聚酯多元醇软链段与芳香族二异 氰酸酯硬链段嵌段共聚 , 组成刚柔结合的聚氨基 甲酸酯弹性体 。 分子结构赋予氨纶的物理性能优 于橡胶丝 , 成为提高纺织品弹性和附加值的“味 精”材料 。 聚氨酯纤维国际上通称 Spandex(斯潘 德克 斯)纤 维 , 美 国 杜 邦公 司 商 品名 Lycra (莱 卡), 英国 称 Elastane , 日 本称 ESPA , 我国 称氨 纶 , 香港俗称“拉架”人造橡胶丝 。
1 世界氨纶生产概况
世界氨纶产量 , 上世纪 60 年代年均 7 千 t , 70 年代年均 2 万 t , 80 年代年均 4 万 t 。 进入 90 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创新 、 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以 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 世界氨纶生产和消费进 入快速发展期 。 杜邦公司在 1963 ~ 1976 年扩展 欧美市场的基础上 , 1992 年至今采取独资 Lycra 商标和合资 、 合作非“莱卡”商标的两极化战略扩 展亚洲 市场 。 1996 年 世界 氨纶 产量 7 .21 万 t , 1996 ~ 2003 年氨纶年 均增长率 15 %。2003 年 9
世界氨纶生产有四种工艺技术 :干法纺丝 、湿 法纺丝 、 熔融挤压纺丝和化学反应纺丝[ 4~ 5] 。 干 法纺丝技术成熟 、 约占总产量的 80 %;湿法纺丝 是主要纺丝方法之一 ;化学反应纺丝是美国环球 公司的专利技术 ;熔融挤压纺丝是近年新兴的氨 纶纺丝技术 。关于干法 、湿法 、化学反应纺丝法生 产氨纶的生产原理 、原料消耗 、吨纤维的公用工程 和产品质量 , 作者曾另文作过介绍[6] 。 现将氨纶 干法 、湿法 、熔纺法工艺技术比较列于表 5 。
表 1 1999~ 2006 年世界氨纶产能状况与预测
年 份
实际产能 万t
预计产能 万t
199 9
18 .80
-
200 0
21 .00
-
200 1
22 .20
-
200 2
25 .48
-
200 3
27 .84
-
200 4
-
2 7 .90
200 5
-
2 8 .00
200 6
-
3 0 .00
收稿日期 :2004-06-18
化纤与纺织技术 第 4 期
30
Chemica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2004 年 12 月
表 4 我国氨纶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产能
生产厂家
杜邦纤维中国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氨纶有限公司 LDZ 氨纶有限公司 连云港钟山氨纶有限公司 海门氨纶纤维公司 江苏南黄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门侨星染织有限公司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嘉兴晓星氨纶有限公司 绍兴龙山氨纶有限公司 杭州旭化成氨纶有限公司 瑞安市华升化纤有限公司 广东鹤山海山有限公司 福建长乐顺氏弹性纤维公司 郑州中原氨纶有限公司 保定天鹅氨纶有限公司 吉林辽源市得亨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弹性纤维有限公司 广东东国氨纶(珠海)有限公司 广东晓星氨纶有限公司 广东亿仁氨纶有限公司
表 2 2002 年全球主要氨纶企业产能情况
现有生产能力 万 t/ a
6 .67
3 .55
工艺路线 干法(连续聚合) 干法(连续聚合)
工厂所在地
美国 、新 加 坡 、中 国 大 陆 、韩 国 、 日本 、加 拿 大 、巴 西 、阿根 廷 、英 国 、荷兰 中国大陆 、韩国
2 .16
干法(间歇聚合)
韩国
酸酯 在 溶 剂 DMF 中 聚 合 。 氰酸 酯 , 在溶剂 DMF 中间歇
纺丝液经喷丝板 , 在高温气 聚合 。 纺 丝 液 经 喷 丝 头 在
流中成 丝 , 经 上油 、 卷绕 制 水相 凝固成丝 、 经干燥 、 上
成筒子丝 。
油 、 卷绕得成品丝 。
400~ 900
200~ 360
纤维级聚氨酯切片干法 Nhomakorabea湿法
熔融法
11~ 2489
22~ 2489
17 ~ 1244
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 、 聚乙 二醇(PEG)、芳 香 族二 异 氰
酸酯(MDI 或 TDI)、溶 剂 二 甲基甲酰胺(DMF)
聚己二 酸乙 二酯 、聚四 亚甲 基乙 二醇醚 、MDI 或 TDI 、溶 剂二 甲基甲酰胺
聚醚 树 脂 与芳 香 族 二 异 氰 聚酯 或 聚 醚 与 芳 香族 二 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