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
非法行医涉及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惩处非法行医犯罪,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一)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二)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第四条实施非法行医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诈骗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条本解释所称“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认定。
非法行医两次以上触犯刑法

非法行医两次以上触犯刑法
作者:暂无
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5年第2期
因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后,再次非法行医构成非法行医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第一款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
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中第五十七条的规定, [ 非法行医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
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
健康的;
(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非法行医罪刑罚分为三个量刑幅度: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
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行医处罚多少钱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非法行医处罚多少钱非法行医是指没有医生执照,只有一点医术却为人们看病,看处方药等行为。
在国内非法行医的人还不在少数,每年许多病患也因为医生非法行医的关系而死亡或发生其他的危害。
非法行医是会遭受处罚,那么非法行医处罚多少钱?非法行医处罚多少钱1、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的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哪种情况可以判定为非法行医?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惩处非法行医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7年5月9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认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并对造成刑法有关条款中“情节严重”和“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作出了详细规定。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标准及处罚

法律分析: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医院管理处罚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管理处罚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四条医院设立专门的处罚委员会,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审理和处罚。
第二章违规行为及处罚第五条违规行为及处罚种类:一、医疗违规行为1. 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手术、治疗、检查等医疗活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2. 伪造、篡改病历资料,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擅自改变患者治疗方案,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拒绝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5. 滥用职权,对患者进行不当的医疗处置,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二、服务违规行为1. 服务态度恶劣,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辱骂、恐吓、威胁等行为,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2. 接待患者时推诿、搪塞、敷衍,不认真履行职责,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3. 拖延患者就诊时间,造成患者不满,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4. 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收取患者额外费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5.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纪律违规行为1. 违反医院作息制度,迟到、早退、旷工,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2. 违反医院保密制度,泄露患者隐私,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降职或解聘。
行政诉讼:乡村医生擅自在家从事诊疗活动,因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

⾏政诉讼:乡村医⽣擅⾃在家从事诊疗活动,因⾮法⾏医被⾏政处罚【摘要】原告具有乡村医⽣执业证书,被告县卫健局经群众来电举报乡村医⽣张某某在⾃⼰家中⾏医。
认定为未经注册取得《执业医师证书》擅⾃在⾃⼰家中从事诊疗活动,属于⾮法⾏医。
决定予以罚款⼈民币4万元的⾏政处罚。
原告对此不服,向本院提起⾏政诉讼。
2020年1⽉2⽇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家中执业,不属于《乡村医⽣从业管理条例》调整的对象,被告所作的⾏政⾏为适⽤法律、法规正确。
【关键词】⾏政诉讼,⾏政处罚,乡村医⽣,执业证书,⾮法⾏医⼀.引⾔乡村医⽣是取得了乡村医⽣执业证书但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在⾃⼰家中执业属于⾮法⾏医。
本⽂通过⼀司法裁判案例对此加以说明。
资料来源于“张某某与x县卫⽣健康局、x县⼈民政府卫⽣⾏政管理(卫⽣)⼀审⾏政判决书(2019)x0921⾏初37号”。
⼆.基本案情原告具有乡村医⽣执业证书,执业地点为x镇x卫⽣所。
经群众来电举报x镇x村乡村医⽣张某某在⾃⼰家中⾏医后,被告县卫健局组织相关执法⼈员进⾏现场调查,对现场正在进⾏输液治疗的患者制作询问笔录,并对现场检查的药品、器械等物品作出先⾏登记保存。
2018年12⽉21⽇,被告县卫健局作出《⾏政处罚决定书》。
2019年5⽉21⽇,被告县政府作出《⾏政复议决定书》,决定维持《⾏政处罚决定书》。
原告对此不服,向本院提起⾏政诉讼。
三.裁判结果两被告所作的⾏政⾏为证据确凿,适⽤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原告所诉⽆事实及法律依据。
2020年1⽉2⽇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四.裁判理由《乡村医⽣从业管理条例》调整的对象第⼀是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第⼆是必须在注册的村医疗卫⽣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
本案原告持有乡村医⽣执业证书,是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但原告执业的地点是⾃⼰家中,未在注册的执业地点x镇x卫⽣所或其他村医疗卫⽣机构进⾏执业,不属于《乡村医⽣从业管理条例》调整的对象,不适⽤《乡村医⽣从业管理条例》。
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惩罚规定

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惩罚规定
引言
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惩罚规定是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文将对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惩罚规定进行探讨
和总结。
惩罚规定
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惩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处罚
对于一般的违规行为,医疗机构或个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方式包括:
- 警告:对一般的违规行为给予口头或书面的警告。
- 罚款:对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 暂停执业:对涉及严重违规行为的医疗从业者,可以暂停其
执业资格一定的时间。
- 撤销执业:对涉及极其严重违规行为的医疗从业者,可以永
久撤销其执业资格。
刑事处罚
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医疗职业违规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
刑事处罚的方式包括:
- 罚金: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
- 有期徒刑:对于犯罪较为严重的医疗从业者,可以判处一定时间的有期徒刑。
- 无期徒刑或死刑:对于犯罪极其严重的医疗从业者,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经济赔偿
患者受到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损害,可以向相关医疗机构或个人提起经济赔偿的诉讼。
经济赔偿的方式包括:
- 医疗费用赔偿:患者因医疗职业违规行为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以由责任方承担。
- 损失赔偿:患者因医疗职业违规行为而造成的其他损失,如精神损失、财产损失等,可以要求责任方进行赔偿。
结论
医疗职业违规行为的惩罚规定旨在保护患者的权益,维护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
对于违规行为,将采取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经济赔偿等措施,以确保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疗行业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与法律规定

医疗行业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与法律规定在医疗行业,违规行为不仅会损害患者的权益,也会破坏行业的正常秩序。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法律对医疗行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相应的行政处罚。
本文将对医疗行业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与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非法行医非法行医是医疗行业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最大威胁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非法行医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非法行医者将被判处刑罚。
此外,相关法律还规定了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对医疗机构的合法经营进行了监管。
二、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违规行为之一,也是对患者权益伤害比较严重的行为。
对于虚假宣传,相关法律对医疗机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广告法》,医药广告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夸大药物的功效和效果。
违反虚假宣传规定的医疗机构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撤销广告发布许可。
三、医疗事故处理不当医疗事故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何妥善处理医疗事故是医疗行业的重要问题。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进行调查处理。
如果医疗机构未能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四、违规收费违规收费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患者诉求较多的问题之一。
相关法律对医疗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了规定,要求医疗机构收费必须公开透明,不得随意变动收费项目和标准。
如果医疗机构违反收费规定进行违规收费,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限期改正。
五、违规处方医疗行业中存在的违规处方行为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为了规范医疗行业,相关法律对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必须按照临床需要和国家标准进行,不得滥用药品和药物。
如果医生违反处方规定进行违规处方,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暂停执业。
六、医疗隐私泄露医疗隐私是患者的个人隐私,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非法行医属于一般的民事行为,因此行为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就是两方面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而行政责任其实就是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
那么,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赢了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国务院于1994年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该法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44条还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菘停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以下的罚款。
”此外,卫生部发布的有关行政规章,如《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
其中也规定了取缔、打击非法行医的财产处罚方法,即没收非法收和药品、器械,可并处罚款。
相关规定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罚款及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二)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三)擅自执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四)给患者造成伤害;(五)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六)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钱物;(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以上就是对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的详细解答,同时还为大家附上了相应的法规内容。
对于非法行医的行为,是很容易变成非法行医罪的,此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仅仅是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了。
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赢了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来源:(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cr/170334.html)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盗窃罪立案追诉标准(2018年)规定(2018)有哪些/cr/658851.html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量刑标准(2018年)/cr/658850.html •无期徒刑劳动有工资吗/cr/658849.html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罪名是什么样子的/cr/658848.html •持械聚众斗殴指什么械,未持械者如何判/cr/658847.html •被人告诈骗罪会被通缉吗/cr/658846.html •无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会被释放/cr/658845.html •侵犯他人财务是犯法行为吗/cr/658844.html •欺骗金额达到多少才算刑事犯罪/cr/658843.html•房东挪用垫资款犯罪吗/cr/658842.html•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什么意思/cr/658841.html•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是什么意思/cr/658840.html•聚众斗殴从犯会怎样判,一般判几年/cr/658839.html•经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2018年)/cr/658838.html•公司集资诈骗员工有责任吗/cr/658837.html•无期徒刑能上诉吗 /cr/658836.html •如何区分开设赌场罪的主从犯/cr/658835.html•被施工单位诬告怎么办/cr/658834.html•醉酒砸坏公物3万能判刑吗/cr/658833.html•别人先动手打人我还手违法吗/cr/658832.html•诈骗4万要判多少年 /cr/658831.html•被判处拘役刑该在哪里执行刑罚/cr/658830.html•派出所诈骗案立案条件/cr/658829.html•诈骗被抓,所得财物怎么处理/cr/658828.html•刑事案件没查出问题如何结案/cr/658827.html•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什么意思/cr/658826.html•毒品共同犯罪的定义是什么/cr/658825.html•什么是共同犯罪 /cr/658824.html •挪用资金罪是三类罪犯吗/cr/658823.html•网上被骗了多少算诈骗/cr/658822.html•单位犯罪的构成 /cr/658821.html •被警察打了怎么投诉 /cr/658820.html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后自首必须要坐牢吗/cr/658819.html•贪污罪如何认定主犯从犯/cr/658818.html•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区别有哪些/cr/658817.html•未成年犯罪可以查到吗/cr/658816.html•欺诈不成功会被判刑吗/cr/658815.html•赌资多少算是赌博罪 /cr/658814.html •商业贿赂包括陈列费吗/cr/658813.html•2018最新诈骗罪量刑标准(2018年)规定(2018)/cr/658812.html•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cr/658811.html•我国有期徒刑最高是多少年/cr/658810.html•共同犯罪的主犯承担什么刑事责任/cr/658809.html•遗弃被继承人如何认定/cr/658808.html•同案犯怎么辩护 /cr/658807.html•信用卡借给别人还不上钱算诈骗吗/cr/658806.html•酒驾怎么才能判缓刑 /cr/658805.html •赌博处罚标准(2018年)/cr/658804.html•无期徒刑有政治权利吗/cr/658803.html•网络诈骗案到哪报案 /cr/658802.html •共犯只供述自己的罪行算自首吗/cr/658801.html•自卫过当杀人有罪吗 /cr/658800.html •恶势力犯罪集团的概念/cr/658799.html•谣言诽谤非法发短信什么罪/cr/658798.html•毁林造林是否属于盗伐林木罪/cr/658797.html•重伤二级能判缓刑吗,重伤二级量刑标准(2018年) /cr/658796.html•刑法共同犯罪的种类 /cr/658795.html •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cr/658794.html•什么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cr/658793.html•打架致对方腰椎骨治疗费1万多该怎么赔/cr/658792.html•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区别/cr/658791.html•抢劫罪主从犯的区别 /cr/658790.html •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自首可以从轻处罚吗/cr/658789.html•朋友斗殴打架被关进了派出所拘留最长多久时间/cr/658788.html•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是什么/cr/658787.html•骗婚罪判几年 /cr/658786.html•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cr/658785.html•在外地犯案回家自首是在哪里审理/cr/658784.html•虚开发票的处罚包括无期徒刑吗/cr/658783.html•男子掐死伙伴抛尸逃亡12年,杀人肯定判死刑吗/cr/658782.html•翻车导致公共财物受损怎么量刑/cr/658781.html•电话辱骂会构成犯罪吗/cr/658780.html•申请假释的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cr/658779.html•外借专项资金多长时间可定性为挪用/cr/658778.html•刑事判决书会寄给单位吗/cr/658777.html•微信被骗了钱怎么办 /cr/658776.html •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刑法仅有46个死刑罪名/cr/658775.html•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2018年)/cr/658774.html•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是什么意思/cr/658773.html•酒托是什么意思,酒托犯法吗/cr/658772.html•非法买卖枪支属于什么犯罪/cr/658771.html•股东集体决定用款是否构成挪用资金/cr/658770.html•坐过牢的人有什么影响/cr/658769.html•重伤甲级最高赔偿金额多少/cr/658768.html•在网上发表诽谤国家领导人的应如何处罚/cr/658767.html•被外地法院判缓刑要回老家吗/cr/658766.html•打架伤人逃跑二年再自首会减刑吗/cr/658765.html•非法私藏大量仿真枪会被判刑吗/cr/658764.html•刑事案件多久消除案底/cr/658763.html•诈骗400万从犯判多少年/cr/658762.html•单位构成挪用资金罪主体吗/cr/658761.html•缓刑失效怎么判 /cr/658760.html•刑事被告人出庭不再穿囚服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cr/658759.html•诈骗失败构成犯罪吗 /cr/658758.html •山东省高院的强奸罪的量刑细则/cr/658757.html•共同危险行为区别于共同加害行为的主要特征/cr/658756.html•关于故意伤害罪有什么规定(2018)/cr/658755.html•什么是挤占挪用 /cr/658754.html •安乐死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吗/cr/658753.html•2018年法院冻结银行账户程序的有关规定(2018) /cr/65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