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317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下)3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2023.03【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裂解B.煤的液化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2.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D.不随意丢弃旧电池,生活垃圾分类放置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11.2LNO与11.2L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l2与H2O反应:Cl2+H2O=2H++Cl-+ClO-CO-+2H+=CO2↑+H2O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3C.Fe2(SO4)3溶液与氨水反应:Fe3++3OH-=Fe(OH)3↓D.Na与H2O反应:2Na+2H2O=2Na++2OH-+H2↑5.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HNO3→H++NO3-B.CaCO3 Ca2++CO23-C.NaHSO4→Na++H++SO24-D.NH3•H2O NH4++OH-6.将一定浓度的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后,已知其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2mol·L-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2mol·L-1,则混合后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mol·L-1B.0.4mol·L-1C.0.6mol·L-1D.0.8mol·L-17.对于2A(g)+B(g)⇌4C(g)△H<0,假设反应处于恒容容器中的平衡状态,在此条件下,一定会增大气体C浓度的措施是A.增加A 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移出C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H<0,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改变的条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使用了催化剂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9.200°C时,11.6克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6克。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Br~80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定窑烧制的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匀净,薄而坚硬,素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下列物质材质与之相同的是()A.黄花梨四撞提盒B.女史箴图C.曾侯乙青铜编钟D.青花山水长形瓷枕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23592U 和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B.3BCl 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C.+4NH 的电子式为+HH [H N H]∶∶,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D.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2N 和科学家合成的3N 、4N 分子,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B.金刚石的熔点高于SiC ,是因为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石墨中相邻碳原子平面之间相隔很近,因此层和层之间存在很强的静电作用使电子几乎不能在碳原子平面中运动D.氨气易液化,是因为氨分子间形成氢键4.Z 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和Y 互为同系物B.X →Y 属于取代反应,Y →Z 属于氧化反应C.X 生成Y 的过程中会有副产物D.X 、Y 、Z 中所有原子可共平面5.下列装置与对应操作正确的是()A.比较4KMnO 、2Cl 、S的氧化性B.分离苯酚和水的混合物C.制取3NaHCO 晶体D.测定KI 溶液的浓度A.AB.BC.CD.D 6.W 、X 、Y 、Z 、M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X 和Z 的基态原子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M 的某种盐的阴离子-3WXZ 由于形成如图的双聚物结构导致溶解度降低。

化学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化学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化学班月考质量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高三年级化学班共计40人,考试情况:较差,最高成绩36分,平均成绩22.7分。

30分以上的有5人。

二、化学试题分析:
难度偏大,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的掌握和阅读文本、图像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特点:试题依托新情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的是存在困难。

在本次出题中考察物质及其变化、化学常用计量、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氯和硫的知识。

在试卷出题中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40分,平均得分是12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得分率极低。

三、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不清,基础方程式记不住
2.题目情景较新,学生对题目存在畏难情绪;
3.眼高手低,落笔有误;
4.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关键词;
5.从图表、图像中他获取信息能力差,对材料缺乏耐心,没有认真分析材料,导致选择题做错;
6.考试时间把控存在较大问题,选择题化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答题回答不上。

三、期中考试措施及落实情况
1、督促学生的基础知识背诵,落实检查
2、平时让学生多读题,自主提取题目信息,提升学生在新情景题目中的审题能
力,克服畏难情绪。

3、降低难度,落实基础。

对重点知识精讲细讲,对复杂题目可做适当取舍。

届高三化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

届高三化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

2012届高三化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2届高三化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2届高三化学三模考试质量分析的全部内容。

2012届高三第三模化学考试质量分析高三化学备课组杨玉林一、试题分析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试题在考查双基知识的同时,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化学学科《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种能力要求,检测了学生对所学化学基本概念、基础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

试题立足双基知识,体现能力要求;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学科内综合;重视化学实验,注重文字表达;侧重考查了运用化学双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结构分为Ⅰ、Ⅱ两卷(各50分),包括选择、填空、实验、推断和计算五大类题总共32个小题,命题范围几乎涉及到高考要求的全部内容,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较广,区分度较好,较好的体现了阶段考试的基础性、诊断性和模拟性。

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语言表述简炼,信息含量丰富,情境设置障碍不大,开门见山直入考点。

总之,这套试题整体难度虽然不大,但解题思考容量较广,计算型选择题较多,基础性和综合性较强,是一套质量较好的阶段性检测试题,既有利于教师诊断和评估阶段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查漏补缺,对后期教材单元章节过关复习有着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分析1学生的潜力已经开始显现。

2、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1)基础知识记忆不准:学生对化学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高三化学月考分析总结(2)

高三化学月考分析总结(2)

高三化学月考分析总结(2)高三化学月考分析总结四、考试时时间把握不好,题做不完,在较难的,自己拿不准的题目上花费时间太多,导致会做的题做不上。

解决措施:提醒学生在平时完成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不要有拖拉的毛病。

因为考试的.时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气氛、心态都和平时有所不同。

大家在平时如果对待作业和练习以考试的状态处理,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比较从容自如,更好的把握每一道考试题。

五、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总觉得自己有很多知识不知不懂,从而导致学习不主动,成绩不上反下。

解决措施: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是自己的,家长和老师是来帮助自己的,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跟家长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才能让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要从思想上下定决心,抓紧时间,努力实施。

解决自己沉积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恒心、耐心,切忌耍小聪明,敷衍了事。

无论采取方案,都要扎扎实实的去做。

高三化学月考分析总结 [篇3]一、试题分析本次月考试卷,卷面总计25道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二单元到专题四的内容,在紧扣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稍有拓展,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考查知识点以铁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为主。

年段平均分为33.66,及格率,13.13%,优秀率 2.7%。

二、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三大题型。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错题分析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总体做的很差,总体平均分在30分左右(选择题部分总共60分),这说明了三个问题:1、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差,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不透彻,甚至存在着将知识点混淆的情况;2、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差,大多数学生可能对某个知识点有较好的掌握但无法应用所学的知识;3、学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力差,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题的能力也差。

非选择题部分总体上,学生在第21、23、25题上的出错率较高,而这三道题都涉及到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说明学生在这一快知识的理解掌握上出现问题,尤其是对Fe2+和Fe3+之间的转化上问题颇深。

怎样写高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怎样写高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怎样写高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怎样写高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是对每位同学半学期学习情况检查和总结。

也是对每位同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检查和总结。

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与之前学校制定的目标相比,绝大部分班级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这次期中考试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全体教师辛勤教育、教学是分不开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部分班级与原定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质量分析:
我们将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通过使用兄弟学校的试卷,进一步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力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1、年级组质量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前,教导处根据学校的意图对此将作进一步的规范:
(1)分析范围缩小: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反思研究型分析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团体型分析方法。

年级组以两项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年级质量分析。

(2)分析内容的规范:成绩分析;学情分析;教情分析;反思改进。

2、学科质量分析:
各备课组按规定时间和规定的分析项目,完成了期中考试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从试题的质量,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反思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实每位教师都应该进行自己所教学科的质量分析,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

3、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今后的一切考试要立足于命题,把严格监考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把规范阅卷工作落到实处。

登分工作,统分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到人。

一定要坚持考前培训,开考后巡视。

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对一种化合物进行质量分析,了解质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质量分析是指根据化合物的质量与其特定成分的关系来确定化合物的成分。

本实验采用滴定法来进行质量分析。

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来测定待测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和试剂瓶,准备滴定管、酒精灯、烧杯等所需实验器材,称取适量待测物质。

2. 预处理样品:将待测物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过滤除去悬浮固体。

3. 配制滴定液: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和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滴定液的浓度。

4. 开始滴定:将待测溶液加入滴定瓶中,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然后使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当指示剂颜色变化明显时停止滴定。

5. 记录实验数据:根据滴定液的消耗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6. 统计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待测物质的含量,并计算出质量百分比。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1. 待测物质:X化合物2. 滴定液:Y溶液3. 指示剂:紫色酚酞溶液4. 滴定条件:滴定室温度为25℃,滴定液体积用1.0mL滴定管读数。

5. 观察现象:开始滴定时溶液呈现无色状态,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逐渐变为粉红色,最后变为淡黄色。

6. 滴定结果:滴定过程中滴定液消耗体积为11.5mL。

7. 数据处理: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X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40%。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质量分析,我们成功确定了X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40%。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质量分析的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然而,本实验仅仅通过滴定法对化合物进行质量分析,滴定法的适用范围有限。

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来确定一个化合物的组成和其相对质量的比例。

本文将以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为主题,介绍质量分析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质量分析的原理质量分析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不同组分的相对质量比例。

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式和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方法计量样品中不同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质量,以确定它们在样品中的含量和比例。

在质量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的实验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燃烧法等。

滴定法是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计算滴定剂的用量和反应方程中的摩尔比例来确定待测物质的相对含量。

重量法是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两者的质量比例关系。

燃烧法是通过将待测物质完全燃烧后分析生成物质的质量,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相对含量。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物质按照实验要求制备样品。

样品制备的方法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析的目的而定,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试剂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溶液配制浓度。

3. 滴定操作:按照滴定法的操作步骤,将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并进行滴定操作。

记录滴定剂的用量和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4. 重量测量:按照重量法的操作步骤,将待测物质和反应物质分别称量,并记录质量变化。

5. 燃烧操作:将待测物质进行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物质收集起来。

称量收集到的生成物质的质量。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例,并进行结果分析。

三、结果分析通过质量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定性分析中,根据化学反应的性质和实验证据,判断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

例如,在滴定法中,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可滴定物质的质量比例。

在定量分析中,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公式,计算样品中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和质量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质量分析
高三备课组
2013年11月30日我校进行了高三年级的第二次月考。

本次的试卷主要围绕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进行出题,现就这次月考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总体来此次试卷难度不大.,题量适中而且计算量也很适中,选择题中第9、12题简单.,第7,8,11,,12难度适中其中第13偏难,大题26题由于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易失分..第28,29题推断有一定的难度.而第27题相当简单.
选择题最高分42分,最低分0分. 非选择题最高分55分,最低分0分
2、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没有夯实: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内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如第28对实验问题没有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第29题反映出学生对无机物之间转化把握得不准;第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解答时多数学生不了解常见物质之间的特征转化关系
(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不够,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析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如第28题不能准确提取有用信息、知识迁移能力不够
(3)答题缺乏规范意识: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如方程式的书写忘记相关条件等
(4)阅读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失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策略。

如选择题答题时把选不正确的当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
三、改进措施
1、狠抓双基,过好课本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认认真真过教材,扎扎实抓基础。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全面理解重要化学物质的本质和特性,理清各种化学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坚持课堂内深化理解,课堂外强化记忆。

2、明确考点,把握考纲
复习中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考点要求要明确,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现状,对资料的使用和练习题目的选做要有针对性,结合知识点和考点,以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为例,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熟悉解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充分发挥高考题的示范作用
3.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复习教学中要力争处理好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关系。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主干脉络,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

重点知识要经常强调,难点知识应分散突破,薄弱环节要反复练习。

4、注重归纳,提升思维
课堂教学中应抓住基本概念的重点、难点、热点构建知识体系,对“零”、“散”、“杂”的双基知识进行分析、整理,然后总结归纳,做到网络化、系统化和重点化的整合,再将化学规律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化学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作业,规范书写
针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布置书面作业,严格要求按时完成计划作业。

通过书面作业来规范解题思路和答题要求,利用习题课加强审题思维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考场上力争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得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