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素材
荆楚小故事

荆楚小故事
荆楚,是中国的地名之一,位于中部地区。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荆楚小故事是指发生在荆楚地区的一些有趣、感人或传奇的故事。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荆楚小故事。
故事一:荆轲刺秦
公元前227年,楚国的荆轲为了报答楚王的恩情,决心刺杀秦王。
他深入敌境,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
他伪装成一名楚国逃兵,以接近秦王。
然而,他最终在秦王的宴会上被识破,被捕并处死。
尽管失败,但荆轲的勇气和忠诚感动了后人,成为了楚国的英雄人物。
故事二:楚汉相争
公元前206年,楚国的刘邦与汉国的项羽展开了一场历时四年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楚汉相争。
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项羽战败身亡,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有着重大影响的故事,也是荆楚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故事三:武汉酱板桥
武汉酱板桥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古桥,建于明代。
在民间传说中,这座桥的桥墩是由一种特殊的酱料制成,因此得名酱板桥。
相传,当地人在建桥时用酱料代替水泥,这样可以让桥墩更加坚固耐用。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它成为了武汉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
来观赏。
这些荆楚小故事,正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展现了荆楚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无论是荆轲刺秦的忠诚,还是楚汉相争的血雨腥风,都彰显出荆楚人民的勇气和智慧。
同时,武汉酱板桥的传说也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了解了荆楚地区的历史,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关于荆楚文案

关于荆楚文案
荆楚,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它代表着古代中国长江流域地区的一个古老文明。
在文案创作中,荆楚文化可以为创作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荆楚的文案,供您参考:
1. 荆楚大地,千年文明,璀璨辉煌。
2.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3. 长江之滨,荆楚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4. 荆楚儿女,勤劳智慧,创新进取。
5. 荆楚文化,融合华夏,影响世界。
6. 走进荆楚,探寻千年文明之源。
7. 荆楚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
8. 荆楚大地,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9. 荆楚之美,传承千年,永不凋零。
10. 荆楚精神,与时俱进,永载史册。
介绍荆门荆楚文化的底蕴品格情怀作文

介绍荆门荆楚文化的底蕴品格情怀作文荆门,这个地名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吧!它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的荆楚文化底蕴,让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品格情怀。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荆楚文化的起源。
据说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晚期,荆楚地区的先民就开始了农耕生活。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文化。
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还表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
荆楚文化的品格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勇毅坚韧。
荆楚人民历来以勇毅坚韧著称于世。
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敢于拼搏奋斗。
这种精神在荆楚文化的传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荆
楚大地埋忠骨”,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赞美。
二、团结友爱。
荆楚人民注重团结友爱,讲究“和合共生”。
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这种氛围也渗透到了荆楚文化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荆楚一家亲”,就是对这种氛围的一种描述。
三、开放包容。
荆楚人民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他们也能够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不断创新发展。
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也成为了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荆楚文化兼容并蓄”,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概括。
荆楚文化是一种充满品格情怀的文化。
它代表了荆楚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发扬荆楚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荆楚文化的五大精神及事例

荆楚文化的五大精神及事例荆楚文化是湖北省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湖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湖北人民对于家园的热爱与向往的集中体现。
荆楚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和精神内核,成为了湖北人民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源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精神,即荆楚精神、荆楚魂、湘楚精神、荆楚胆和荆楚情。
荆楚精神,是指湖北人民自古以来在困境和逆境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它是一种刚毅坚韧、积极进取的品质,是湖北人民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决心。
例如,湖北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了荆楚精神的伟大力量。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湖北人民众志成城,相互扶持,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他们不怕困难,逆行而上,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荆楚魂,是指湖北人民对于家乡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它是一种淳朴真诚、朴素而充满情感的品质,是湖北人民对家园的依恋和眷恋。
例如,在湖北丹江口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湖北人民展现了荆楚魂的独特魅力。
他们玩忽个人得失,团结一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牢记嘱托,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在沉默中奉献,在奋斗中创造。
湘楚精神,是指湖北与湖南两省共同的文化精神。
它是一种豪情满怀、谦和包容的品质,是湖北人民与湖南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例如,湖北岳阳楼与湖南岳阳楼两岸联手合作,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了湖北与湖南两省之间的深厚友谊。
两省人民共同走过磨难,共同奋进,共同进步,在文化交流中加深了解,提升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荆楚胆,是指湖北人民坚毅勇敢、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品质。
它是一种英勇无畏、无所畏惧的品质,是湖北人民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
例如,湖北人民在洪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来的荆楚胆。
他们奋勇救人,无所畏惧,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家园,守护生命的安全。
荆楚情,是指湖北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它是一种深情厚谊、乐观向上的品质,是湖北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热情。
例如,湖北人民在丰收季节举办的荆楚情节庆活动,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业的热爱。
荆楚文化的五大精神及事例

荆楚文化的五大精神及事例摘要:一、引言1.荆楚文化概述2.荆楚文化五大精神的重要性二、荆楚文化五大精神详解1.筚路蓝缕,开拓进取a.事例:屈原矢志不渝,为楚国繁荣尽心尽力b.事例:刘备、诸葛亮蜀汉创业,勇往直前2.崇尚英雄,忠诚爱国a.事例:屈原忠诚为国,以身殉职b.事例:岳飞精忠报国,抗金救民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a.事例:孙叔敖兴修水利,为民造福b.事例:张居正整顿政治,强国富民4.崇尚学术,求实创新a.事例:屈原博学多才,开楚辞先河b.事例:华佗创新医学,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5.团结友爱,守望相助a.事例: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b.事例:武汉抗疫,全国各地支援相助三、荆楚文化五大精神的现实意义1.激发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2.推动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3.强化社会团结,共克时艰4.培育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会5.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结论1.荆楚文化五大精神的价值与贡献2.新时代弘扬荆楚文化的必要性正文: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和精神财富。
荆楚文化五大精神,即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崇尚英雄,忠诚爱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学术,求实创新;团结友爱,守望相助,是荆楚文化的核心价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首先,筚路蓝缕,开拓进取。
这一精神体现了荆楚先民们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品质。
如屈原矢志不渝,为楚国繁荣尽心尽力,最终以身殉职;又如刘备、诸葛亮在蜀汉创业过程中,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这些事例都展示了荆楚人民敢于担当、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其次,崇尚英雄,忠诚爱国。
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忠诚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屈原忠诚为国,以身殉职,成为中国历史上忠诚爱国的典范。
岳飞抗金救民,精忠报国,为世人所敬仰。
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这种崇尚英雄、忠诚爱国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再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一精神体现了荆楚人民追求进步、崇尚道德的品质。
赞美荆楚文化的句子

赞美荆楚文化的句子1. "哎哟喂,说起荆楚文化,那简直是历史长河里的璀璨明珠,亮瞎了我的眼!你想象一下,走在武汉的户部巷,那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不就像是荆楚文化里那份热烈而又不失细腻的生活哲学吗?每一口都是故事,每一碗都满载着传承。
"例子:老张带着小孙子逛户部巷,小孙子指着热干面摊问:“爷爷,这为啥这么好吃?”老张笑眯眯地说:“因为这面啊,就像咱们荆楚人一样,外表粗犷内里温柔,吃一口就懂了咱文化的味道。
”2. "说到荆楚,怎能不提那楚辞的浪漫?就像咱们现代人写情书,但比那还要深情千百倍。
屈原的《离骚》,读起来就像是穿越千年,和一位老朋友在心田里对话,字字句句,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例子:小李在江边朗诵《离骚》,旁边散步的老奶奶停下脚步,眼里闪着泪光:“孩子,你读出了屈大夫的心声啊,咱们荆楚人的魂,就在这字里行间游荡呢。
”3. "荆楚之地,山水相依,那黄鹤楼往那儿一站,就像是历史与现代的守护者,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风流往事。
站上去,风一吹,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马蹄声和文人墨客的吟诗作对。
"例子:小两口蜜月旅行到黄鹤楼,丈夫搂着妻子说:“看这楼,多壮观!它见证了多少爱情和梦想,咱们的爱情也要像它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
”4. "提起荆楚美食,那简直是舌尖上的盛宴!潜江的小龙虾,麻辣鲜香,一口下去,简直是夏天的灵魂伴侣。
这味道,就是荆楚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味道的极致追求。
"例子:夏夜,朋友聚会,大家围坐一桌,剥着小龙虾,聊着天。
“这虾,绝了!难怪说荆楚之地出美食,这滋味,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5. "荆楚文化,是书卷里的墨香,也是田间地头的稻香。
那荆州的稻田画,美得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人不禁感叹,生活原来可以如此诗意。
"例子:周末,一家三口驱车前往荆州看稻田画,孩子兴奋地指着画说:“妈妈,快看!大地变成了一本大书,讲着好多好多故事呢!”6. "你知道吗?荆楚的丝绸,轻如蝉翼,滑如流水,穿在身上,就像是把整个江南的温柔都披在了肩上。
荆楚文化经典故事

荆楚文化经典故事1、炎帝神农尝百草:讲述炎帝神农为了寻找草药,不断尝试各种植物,最终因尝食断肠草而死。
这个故事体现了荆楚先民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的精神。
2、大禹治水:讲述大禹在荆楚地区治理洪水,最终成功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荆楚先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和勇气。
3、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庄王在春秋时期向周天子询问九鼎大小轻重,意在夺取周朝的天下。
这个故事反映了楚国对中原文化的向往和野心。
4、屈原沉江: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遭谗言被贬,最终投江自尽。
他的作品《离骚》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表现了屈原对国家的忠诚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5、项羽破釜沉舟: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率领楚军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
这个故事表现了荆楚勇士的豪情和果敢。
6、刘备借荆州:三国时期,刘备曾向孙权借取荆州,作为暂时的栖身之地。
这个故事反映了荆州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7、黄鹤楼传说:黄鹤楼是荆楚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传说中有一位仙人曾在此驾鹤西去。
这个故事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
8、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数月未归。
孟姜女千里寻夫,历尽艰辛,最后在长城边得知丈夫已经死亡,放声大哭,哭倒了长城。
这个故事表现了荆楚人民对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暴政的抗议。
10、画龙点睛:南北朝时期有个画家张僧繇,他在墙上画了四条龙,可是都没有画眼睛。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画了眼睛的话,龙就会飞走的。
”大家不信,一定要他画上眼睛。
结果他刚给最后一条龙画上眼睛,突然雷电交加,两条龙腾空而去。
这个故事说明了艺术作品的神奇魅力。
11、昭君出塞:西汉时期,匈奴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在路上,昭君弹奏琵琶表达离别之情,她的美貌和才情让匈奴首领惊叹不已。
这个故事表现了荆楚女子为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
荆楚文化小故事

荆楚文化小故事
荆楚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以下是一些荆楚文化的小故事:
1. 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也是楚辞的创立者。
他忠君爱国,但在楚国被秦国攻占后,他悲痛欲绝,选择在楚国江边投江自尽。
他的故事和诗歌至今仍然被世人传颂。
2. 楚国和齐国的一场战役:在楚国和齐国的一场战役中,楚国的大将伍子胥用计策成功地迷惑了齐国的大将,使得楚国的军队成功地击败了齐国。
这个故事展示了楚国将士的智慧和勇敢。
3. 楚国的历史:楚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诸侯国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
楚国的文化和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4. 楚国的音乐:楚国的音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楚国的音乐家创造了许多美妙的乐曲,其中最有名的是《楚歌》。
5. 楚国的风俗:楚国的人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喜欢佩戴各种饰品,喜欢过节日。
楚国的风俗至今仍然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保留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十大系列:荆楚文化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
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荆楚文化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
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偃蹇连蜷的舞蹈、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
荆楚文化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荆楚文化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
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荆楚文化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
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荆楚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
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荆楚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汉剧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乡土气息浓厚;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感染力强;荆州花鼓戏,声腔优美雅俗共赏。
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
荆楚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宜昌夷陵区的民间版画、安陆的民间漫画、丹江口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黄梅县的桃花和木版年画、阳新的布贴、通山的木雕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这些地方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荆楚文化江城武汉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
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
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荆楚文化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
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为标志,形武昌起义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
“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
荆楚文化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创新特质,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
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五是“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建筑与历史武汉三镇烟波江上——黄鹤楼石破天惊一辛亥革命第一枪长春真人——长春观云梦遗迹——东湖国之重宝——湖北省博物馆五百罗汉——归元寺历历汉阳树——晴川阁汉口开埠——江汉关艺术与文学楚辞大家——屈原知音难求——俞伯牙与钟子期风流天下闻——孟浩然科学与工艺蔡侯纸——蔡伦活字印刷——毕升茶圣——陆羽本草纲目——李时珍生活与传统百年老街——江汉路汉口正街——汉正街饮食文化三无不成席——鄂菜户部巷——鄂小吃原标题:烟波江上现在的黄鹤楼,非崔颢登临的黄鹤楼。
旧址离此还有千米之距。
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果不其然,眼下此楼的非凡气势,足够说明登临者的慧眼。
浩然长江,劈开巴山群峰,携潇湘云水,在三楚之地与汉水汇合,造就了隔水而视的武汉三镇。
我脚下的黄鹤楼,位于武汉市的蛇山黄鹤矶头,楼五层,气势浩然。
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毅然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不改旧时容颜,坚挺依旧。
当年,我独自徘徊于长桥上,寻寻觅觅,然黄鹤楼不见了踪影,只好走到古琴台,凭吊了事。
现在,武汉三镇漂浮在一片烟雨里,似一艘从远古缓驶而来的捕鱼船,临了,泊靠于江边,悬起了它千岁风灯。
猛然有一种冲动从心底腾起,似乎那一位艄公就在我眼前,左手握橹右手持酒,微笑着与我寒暄。
他不就是黄鹤楼吗?一身的蓑衣,滴着千古辛酸,滴滴含有说不尽的沧桑故事。
当年的诗人崔颢有无与我同样的感觉,我说不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站在黄鹤楼上的那种苍茫而游动的悲壮心态与我是相似的。
他一口气吟尽心中的块垒,才得以解脱,甩袖而去。
一个真正的诗人,必具备心怀天地的大胸怀,不然他的文字不会感天撼地。
这里需要大“我”而非小“我”。
我们再来读一遍他的七律《黄鹤楼》吧:“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真是千古绝唱,不可再复制。
连诗仙李白登得此楼,见有崔颢题诗,他连连赞叹不敢题写,只好幽默地写了两句打油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是我们古人的修养和谦和心态,不能不叫人心服。
不像如今的某些头头脑脑和所谓的文化名人,胆大妄为,不自量力,挥笔便涂鸦,毫无愧疚之心。
古时行路难,少小离家老大回者,十有八九。
所以楼头远眺的崔颢,只好对江兴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了。
古人感情沉静,少有浮躁心态,怀乡之情似一条无形的丝线,把游子和故土联结在一起。
而我们则方便了许多,譬如我站在烟雨蒙蒙的黄鹤楼头,打开手机喊,“喂!听得见吗?我现在已经登上黄鹤楼了,武汉三镇均在一览之中啊”。
的确,我比崔颢优越了许多,乡关万里一日可达。
然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因为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便利而失去了一些什么?又有谁,会为远去的黄鹤而黯然神伤呢?倒是有一位壮年男子登楼后对他的同行者说,有名的黄鹤楼也就这样,登上来了又怎么样?还不如早早回去灌一肚子清凉啤酒,再来一个足底按摩为好。
闻罢此言,心中流出一股很苦的滋味,霎时,无颜面对这一座千年古楼。
好在崔颢、李白、王维、白居易、陆游们早已远去,不然他们会作何感想呢?黄鹤楼初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之后,屡建屡毁,风雨飘摇。
1955年,因兴建跨越武汉的长江大桥而遭拆除。
三十年之后,再度复建于武昌,以至于今。
虽然形貌似古,但已是钢筋水泥的现代结构,亦实非旧观,但它的“神”依然存在,可见精神力量之永恒。
黄鹤楼,因崔颢的一首诗而名扬遐迩,千古不朽,诚如清代诗人赵瓯北所说“楼真千尺回,地以一诗传”了。
老天也有一付柔肠,刚才登楼时大雨瓢泼,我们撑伞而登,鞋子与裤腿全淋湿了,因登楼艰难,浑身汗水淋淋,而当我们登到顶层时雨小了,变成了蒙松雨,继而云走天晴,周遭之高楼大厦,脚下的长江大桥,晴川与芳草皆显出了本色。
江上的烟雨,更富柔情和诗意。
来往的船只,都是流动的画面,静静的、幽幽的,何来何往?云天没有答案。
怨不得登高远眺的崔颢如斯感叹。
举目,龟蛇二山依然静卧,长发披肩。
龟蛇锁大江,是诗人毛泽东当时的感受,是心情使然。
在我看来,龟山和蛇山,像两个护江的壮士,枕戈待旦,在保一江的平安和畅通。
然而,烟波江上的历史沿革,依然延续,崔颢的愁绪并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因为此愁不仅仅是属于个体的,而是属于人生之愁,天地之愁。
愁不一定都是坏事,愁有时使人多思、使人清醒,也使人生情和远虑,在这般亘古恒定的烟波江上,尤其如斯。
查干,蒙古族,生于内蒙古扎鲁特旗。
曾任内蒙古乌盟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司级专职编委、编审。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中国朱鹮代言人。
中国第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终评委。
著有《灵魂家园》等多部诗集。
散文、评论,散见于全国报刊。
部分作品被译美、英、法、日、朝、匈牙利、波兰文,介绍国外。
二十次荣获国家、自治区文学大奖。
黄鹤楼: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
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
”新楼要雄伟多了,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
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
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
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
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最为出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楼”。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之地建楼,取凭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
达官显贵墨客骚人登楼一游,或际会四方之客,或酬唱应和之曲,放悲声,抒情怀,低吟浅唱,壮怀激烈,皆可乘兴而来,尽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