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

合集下载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江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繁荣的地方。

在这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秘江南民俗文化的奥秘。

一、走进民居江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景线。

江南民居的外围常常是高墙深院,被篱笆、院门、门楼等结构所围。

院门是江南民居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特点。

江南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花园错落有致,非常漂亮。

二、闻香识茶江南人向来喜欢喝茶。

夏日,江南地区的艳阳天里,闲逛街头巷尾,不难找到口感醇厚、芳香四溢的茶馆。

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茶叶,还可以体验到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艺表演、品茗、买茶、品茶配菜等环节,为江南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三、赏花品月江南四季如春,景色怡人。

春天,桃花、梅花的盛开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夏天,荷花与睡莲错落有致,不失清新与雅致;秋天,金秋时节,菊花绽放、牵牛花盛开,美不胜收;冬天,梅花孤零零地在冰雪中含苞待放,为大自然增添一份韧性和美丽。

四、欣赏表演江南人生活情趣丰富多样,包括有音乐、舞蹈、民间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如苏州最有名的园林——拙政园内,不仅有着美不胜收的景点和建筑,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

从民间说唱到盛大的音乐演出,无不深深地捕获人们的心灵。

五、品尝美食江南风味也是独特的。

无论是苏州的小笼包、杭州的龙井虾仁、南京的盐水鸭、无锡的锡兰酥油茶、浙江的乌龙面包,都是值得品尝的。

在江南的小街小巷里,总有一些小店饱含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小店里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有时候,只需要到江南一处小餐馆坐坐,品尝当地的小吃美食,就能领略到江南人的热情和友善。

江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美好记忆。

当人们沉浸在丹青妙手、飘逸曲舞、喝着香甜的茶,品尝着美味佳肴之中时,那才是真正的江南。

了解江南古镇文化

了解江南古镇文化

了解江南古镇文化江南古镇文化指的是中国江南地区的古老城镇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化。

江南地区位于中国东部,以其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而闻名,其中的古镇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江南古镇文化包括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文化习俗、传说故事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首先,江南古镇的建筑风格是其独特的文化标志之一、江南古镇多以水乡为特色,河流纵横,如苏州的周庄、西塘,杭州的乌镇,它们以水为血脉,以桥水房为主要建筑形式。

这些古镇的建筑没有高楼大厦,而是以小桥、流水和围合式建筑群环绕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江南、南方少数民族等多种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江南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珠。

江南古镇的建筑体现着江南人民淡泊名利、热爱生活、依水而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江南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江南古镇的传统手工艺是江南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承载着丰富的手工艺传统。

比如苏州的刺绣、顾绣,杭州的丝织、木雕,乌镇的竹编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技艺独特,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艺术价值,代表了江南古镇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江南古镇文化和传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江南古镇的文化习俗是江南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以其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民俗而闻名,而古镇则是这些传统文化的孵化器和传承者。

例如,苏州的春节灯会、西塘的赶庙会、乌镇的水乡婚礼等。

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使人们领略到江南古镇的浓厚年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古镇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最后,江南古镇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江南文化的智慧和智慧。

比如苏州的睡美人传说、乌镇的白蛇传等。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吸引力和魅力,还反映了古镇人民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它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将江南古镇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给后人。

总的来说,江南古镇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江南文化的繁荣与影响南宋文化、苏州园林等

中国古代江南文化的繁荣与影响南宋文化、苏州园林等

影响:江南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开放、包 容、创新的文化特点为人类文明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3
南宋文化与江南文 化
THEME TEMPLATE
南宋文化的特点
文化氛围浓厚, 文人辈出
诗词、绘画等 艺术形式繁荣
发展
文化交流频繁, 吸收了中原和 南方各地的文
化精华
文化教育普及, 学术思想活跃
江南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认可度
江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江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南文化的艺术、文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江南文化的国际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还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江南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为 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影响了西方文艺复兴:江南文化的精致与细腻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方艺术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江南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了解与 融合。
江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江南文化对现代艺术创作的 影响
江南文化对现代社会治理的 影响
江南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 影响
江南文化对现代人生活品质 的影响
06
江南文化的国际影 响
THEME TEMPLATE
江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传播途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贸易通道 文化交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等 海外影响:江南文化的元素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如园林、茶文化等 学术研究:海外学者对中国江南文化的研究和关注,推动了江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江南的人文风情的赏析

江南的人文风情的赏析

江南的人文风情的赏析江南地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情而闻名于世。

这里既有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艺术形式,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江南的人文风情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在。

一、建筑艺术的奇景江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古老的园林、寺庙和民居都展现出江南人文风情的魅力。

其中,苏州的园林是最具代表性的,以其精致的布局和精湛的园林艺术技巧而广受赞誉。

拙政园、留园等苏州园林无不彰显出江南人的精致与雅致。

除了园林,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民居也是江南建筑艺术的奇景。

无锡的灵山大佛、宜兴的宜园、杭州的灵隐寺等都是典型的江南建筑艺术代表。

这些建筑以其精雕细琢、独具匠心的设计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

二、传统艺术的瑰宝江南地区还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

其中,苏州的昆曲、绍兴的越剧、杭州的京剧等被誉为中国戏曲的“三绝”。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在音乐、表演和服饰方面独树一帜,更展现出江南人民对于艺术的热爱和专注。

在绘画艺术方面,江南地区也有着悠久的传统。

宋代的文人画和元代的花鸟画都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无论是温润婉约的南宗画派,还是刚劲豪放的吴派画作,都彰显出江南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底蕴的瑰宝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的繁荣地。

文人墨客、学者名家络绎不绝,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经典著作。

近代以来,一批重要的文化人物如鲁迅、徐志摩、郁达夫等也在江南地区活动和创作,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

古代的运河文化也是江南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杭大运河贯穿了江南地区,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孕育了丰富的艺术、文化和历史。

泛舟运河、沿途观赏古建筑和民俗风情,成为了领略江南人文风情的绝佳方式。

总结:江南的人文风情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魅力而闻名于世。

从建筑艺术的奇景到传统艺术的瑰宝,再到文化底蕴的瑰宝,江南地区展现了其多样丰富的人文魅力。

走进江南,我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与历史对话,感受着古人留下的智慧和情感。

宋元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宋元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宋元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在中国历史上,江南文化一直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宋元时期,江南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历史。

本文将着重介绍宋元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一、宋元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尤其在江南,文化发展更是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文化从中原向江南转移,因此原本的中原文化和江南地区的文化得以相互交融,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1. 宋代江南文化的发展在宋代,江南地区的文化开始蓬勃发展。

南宋时期,江南在诗词、绘画、剧本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展。

南宋时期的文学很有特点,以婉约派为主,代表人物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此外,南宋时期的绘画也有很高的水平,它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择端,他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

2. 元代江南文化的发展元代江南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宋代文化。

在元代,江南地区的文化达到了巅峰,这得益于元朝开港政策的实施。

元代江南地区的商业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元代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小说、绘画等方面。

元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即是在江南地区创作完成的。

此外,元代时期的绘画也很有特色,包括温润沥胆的花鸟画和山水画。

二、宋元时期江南文化的特点1. 华丽而婉约的文学风格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文学风格非常华丽、清新、婉约。

此时期的作家们通常善于用含蓄和委婉的语气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情感。

2. 独特的地域特色江南地区的文化有很强的地域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当地人喜欢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以及地方美食等。

因此,江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一点在文学、绘画以及音乐等方面都体现得非常明显。

3. 神秘而玄妙的艺术表现元代南宗画派的艺术表现形式神秘而玄妙。

除了山水描绘,南宗绘画还善于描绘人物、鸟兽、花卉等题材。

相比较而言,元代南宗画派在绘画构图和题材创作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

4. 宽松而热情的文化氛围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十分宽松。

江南文化美学特征

江南文化美学特征

江南文化美学特征江南文化是指中国南方江南地区的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等省份。

它源于自古代南方江南文化,融合中原汉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江南文化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有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令人难以名状的文化美学特征。

首先,江南文化的艺术美学展现了“雅俗共赏”的精神。

这一特征在画扇、书法和服装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比如,江南文化非常重视画扇艺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也得到了赞扬。

它不仅追求技法的精湛,而且重视技法的整体熟练度,以把握全局的能力在书法技法中得到了表现。

此外,江南文化也倡导风格多样的服装文化,如古典风格的衣着、传统的汉服和当代时尚的服装等,给人以尊重的精神,让每个人都能穿出自己的风格。

其次,江南文化的文学艺术形成了一种轻松清新的精神,有助于传播文化美学思想。

比如,江南文化崇尚诗词抒情,古典诗词是江南文化的精髓,江南诗经中的古典文学艺术诗词,表达了宇宙万物之美及人与宇宙之美的和谐和谐。

此外,江南文化还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以“书香”描述道德伦理教育,融合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伦理价值,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出江南文化的文化精神。

第三,江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社会文化方面,体现了江南文化的人文精神。

比如,江南文化重视“温文尔雅”的礼仪文化,主张以文明的行为方式来招待客人,用文雅的言谈来回答客人的提问,以礼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

江南文化还重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节俭、勤奋、和平与友爱的教育。

综上所述,江南文化的美学特征源于多元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合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美学特征。

江南文化的艺术美学、文学艺术以及审美文化等都体现出它雅俗共赏、清新抒情、温文尔雅等多方面的文化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在显示出江南文化的传统精神和审美价值的同时,也为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高中历史《江南文化》深度解析、教学构想

高中历史《江南文化》深度解析、教学构想

高中历史《江南文化》深度解析、教学构想一、课程背景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江南地区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江南文化的深度解析,让学生了解江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掌握江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献阅读、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江南文化的独特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乡特色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江南地区的历史演变。

2. 江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分析江南文化产生的历史原因,阐述江南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

3. 江南文化的核心内容:详细讲解江南文化在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4. 江南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探讨江南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江南文化。

四、教学方法1. 文献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江南文化相关的经典文献,加深对江南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江南文化的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江南地区的文化遗址和特色建筑,直观感受江南文化的魅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文化案例,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2. 文献阅读报告:评估学生在文献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江南水乡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江南水乡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江南水乡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江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水乡之美举世闻名。

徜徉于江南水乡,不仅可观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还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角度,探究江南水乡的魅力。

一、历史特色1. 唐宋文化唐宋时期,江南地区是文化繁荣的中心。

这个时期,如杭州、苏州、扬州、南京等城市都成为了中国经济与文化重心地,汇聚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也催生了中国艺术的黄金时代。

唐宋时期,江南许多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和传承,例如:“苏小调”、“杭州雕漆”、“绍兴黄酒”等等,至今仍负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2. 明清文化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的城镇发展更加迅速。

在这个时期,江南水乡城市成为了许多文化大师的栖息地,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方。

这个时期,江南水乡艺术家们常以水乡自然景象为基础,吸纳京师绘画、刻印之大成,研制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水墨画和雕刻品,如“窗棂末鹰”、“苏州鸟语”等。

在这些艺术品后,人们得以感受到当时文化繁荣的盛景。

二、文化特色1. 江南古建筑江南水乡的古建筑比比皆是,这些建筑既有唐宋文化的底蕴,也有明清文化的精髓。

这些古建筑多以精雕细琢的木雕、石雕或木结构等形式出现,其中最为代表的当属江南的园林。

这些园林独具中国园林的风貌,既增添了造景艺术的美感,也展示了工艺美术的瑰丽,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古风美人江南水乡素以秀丽绝伦、独具魅力的美人风采著称于世,其“小家碧玉”之美,向人们展示了江南女子温柔、文雅的特点。

民族服饰中,“旗袍”便是江南水乡的代表。

江南水乡的美女们多数都穿着旗袍,与那优美的园林建筑、曲水流觞相互映衬,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3. 唱戏传统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非常丰富,如村落文艺、水乡歌舞、传统戏曲等等。

其中唱戏在江南被视为博采众长的文化产物。

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都通过扬州、苏州、杭州、南京等地的戏曲演出得以广泛传播,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江南文化
摘要
白居易《忆江南》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就像一个摇篮,她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滋养了温婉如玉的江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学,她的美让人如痴如醉,让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留给我们那许多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江南文化文学
1.江南历史文化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南京可以说得上是江南的典型代表,那夫子庙里供奉着的,那秦淮河的碧波里流淌着的,那画舫里的歌姬弹唱着的,都是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

“江南”,显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所指。

它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它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也是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人文领域,包含了多重的语义空间。

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能不忆江南”的喟叹和感慨一直伴随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之旅。

“江南”在历代发展中的自然地理范围不断变迁。

从先秦到西汉时期,“江南”尚不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词,所指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包括现今的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从东开始,“江南”已经较多地指称吴越地区,接近于后来狭义的江南地区。

魏晋六朝时期,由于孙权割据东南建立吴国,同时永嘉晋室南迁,南朝偏安江左,“江南”概念在代表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指向了南方诸朝廷,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

唐代“江南”的概念开始有了较为确定的内涵,指称逐渐稳定。

到了元朝,“江南”不再作为行政地区的正式名称,但“江南”一词越来越多地用来指称原来的“吴”地区。

清顺治二年(1645),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辖区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

此后虽然经历了多番区域范围的合并和分离,但以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为中心的“江南”的地理概念还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我们所说的“江南文化”,正是在辨析和界定了“江南”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范围和经济范围之后,再衍生出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的概念。

所以,“江南文化”指的就是以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地域文化。

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片广大地区在山川、物产、气候、风俗、语言等自然地理条件上的相近、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上的相当,更重要的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沿革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较为趋同的文化气象和氛围。

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同时具有了时代性和群体性的意义。

2.江南民俗文化
江南多水,水乡行船似乎更能体现一种生活之艺术。

“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撸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

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如此文字,如此民俗,的确极富休闲情趣,引人遐想。

我想,中国文人的趣味大都有一点病态,比如,倾心于怪异的假山、扭曲的古树,还有一个林黛玉,所以他们很难发现那些最简朴且最本质的东西的……江南还有一种埠船,与乌蓬船和白蓬船的功能不同。

“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便可以打个来回,因而被称之为埠船……埠船的职能就是搭客上下,传送信件,还会替村里代办货物,无论是一斤麻油,一尺鞋面布,或是一斤大闸蟹,只要店铺里有的,都可以替你买来;而且艄公们也不写账,只凭着自己的记忆,却一件都不会遗漏或出差错。

”把潮湿的心托付给清风明月,最怀念雨巷深处,那一抹淡淡的氤氲与温馨……江南的船除了用作交通工具外,还有其他的用途——江南人可以在船上做生意、居住,或者开一家水上酒店……江南“有货郎担,挑着担子,手里摇着特制的小鼓。

在水乡,因为行走不便,所以就出现了一种便于水行的船店,来弥补这个缺憾。

这种船的外观与普通的埠船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个人摇橹,每到一个村庄,船里就有人敲起小锣来,大家便知道是船店来了,就会赶到河岸边,各自买需要的东西。

船店上的货物除柴米之外,还有洋油与洋灯罩,也有芒麻鞋面布和洋头绳,以及丝线,很多日用商品都可以买得到。

”至于水上酒店,就是在湖上多有一些可供食客吃喝观景两不误的大型龙舟,开饭的时候船会起航绕湖行进,游客坐在画舫雕窗里,一边细品美味的饭食,一边看湖上的景色,实在是一种极美的享受。

江南过去还有一种“上坟船”,意即清明时节坐船去扫墓。

“上坟船大抵是三道船亦名三明瓦,一船至多也只容七八人,因吃饭时用方桌坐八个人便已很挤了。

凡大家丁口众多,遗有祭田者,上坟船之数,大率一房中男女各一只,鼓手船厨司船酒饭船各一只,酒饭船并备祭品,如干三牲,香蜡纸钱爆仗,锡五事,桌伸棕荐等。

”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清明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清明扫墓的时候,家人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门,这也算是片刻的休闲吧。

江南人清明扫墓的风俗多有记载——“江南的墓祭在一年中共有三次,一是,正月日拜坟,实则是拜岁;二是,十月日送寒衣,亦只是平常拜奠而已。

”这两次上坟都很简单,只有男子参与,亦无鼓乐相随。

直到清明世时节上坟时,几乎全家出发,既是祭札,并作春游,家人尤其是女人和小孩子自然十分踊跃。

清明时节,江南人扫墓时,有些古风遗存的人家常喜欢用黄花麦果作供,是一种将细如小拇指的五六根面条拧成的食品,名曰茧果。

扫墓时,江南人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

这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取嫩茎可食,味颇鲜美,味似豌豆苗。

四月的江南,紫云英花开延绵不绝,一片锦绣,如华美的地毯,且花朵状若蝴蝶,间有白色的花蕊,相传可以治痢疾。

此外,江南人还喜食豆腐干。

寻常的豆腐干方约寸半,厚三分,值钱二文。

周德和品牌的豆腐干犹为精巧,不仅小而薄,且黝黑坚实,如紫檀香片。

周德和的油炸豆腐干,其以竹丝插其末端,不仅味美而且柔软,不失为一种上好的民间小吃。

江南乡间多喜制麻花,且不曰店而曰摊,大抵都很简陋,只须两只高凳架上木板,于其上和面搓条,傍一炉可烙烧饼,一油锅可炸麻花。

可见厨子用长竹筷翻弄,择其黄熟者夹置铁丝笼中,有客来买时便用竹丝穿了打结递给他;而做麻花者手执一根小木
棍,用以摊饼湿面,还会时时空敲木板,极有节奏与声调,此为江南麻花摊的一大特色。

把潮湿的心托付给清风明月,最怀念雨巷深处,那一抹淡淡的氤氲与温馨…… 江南的麻花摊在早晨还兼卖粥,米粒少而汁厚,或谓其加小粉,亦未知真假。

平时,食客取麻花折断后放入碗内,令盛粥其上,“双手捧碗缩颈而吸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名曰麻花粥。

江南还有一种早点名为蒸羊,是用鲜荷叶包了拿来,放在热粥底下,略加盐花,吃起来实在别有风味。

江南的菱角也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

江南的菱角极为清香可口。

每当金秋时节,泛舟湖上,看菱荡起伏,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情。

江南的渔民通常会在湖水中插一根木棍,这样漂浮的菱角枝蔓就会不断缠绕在上面,越积越多,待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取下以小舟载回,经仔细拣摘后拿到城里去卖,可得相当收入。

水红菱、花蒂、火刀、风菱、驼背白等,这些菱角在南方都是习以为常的,而对于生长于北方的我来说却是难得的稀罕之物了。

江南的民间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玩艺儿,如江南乡下卖的烂泥菩萨、状元泥塑;以及一团和气、不倒翁、爆竹等等,均是上好的手工艺品。

在江南,每一条小溪上都建有弯弯的小桥。

我总会用心观看,希望能看到在弯弯的月亮下,那条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船上唱着那古老歌谣的阿娇…… 因为,江南就是我心中的天堂!江南的水,轻轻盈盈,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才华横溢,风情万种。

在江南的水雾中,那些山,微蓝;那些树,嫩绿;江南的空气,充满着水的灵气,吸上一口,便足以荡涤人们的灵魂。

江南水,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晶莹剔透,清晰可见;水下藻荇丛生,随水摇曳,依依袅袅…… 在这样的环境里,沿岸而建的民居就显得尤其别致和精巧。

悬楼吊脚,倒影在水中,朦朦胧胧,似幻似真;飞阁垂檐,极尽清丽典雅之风情;九曲回廊,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水雾中。

远处画桥如虹,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像在述说着江南人文历史的婉约与沧桑。

3.总结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相互激荡,呈现出彼此交织、更趋错综复杂的全球文化图景,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区域文化精神的追索与建构,正在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与研究的重要主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江南文化与文学,对于我们重新连接土地、乡亲、历史、意义与生命,无疑具有重大的功用。

因此,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注重对江南文化与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体味江南,领略江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