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物理知识点苏教版
苏教版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用q表示。
单位J/kg。
公式:q=Q/m。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 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则Q放=cm△t 。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
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二阻力阻力臂(FlLI二F2L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2、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 (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F1F212110F1F2011123、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二FS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 P=FV 单位:W5、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二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滑轮自重、绳的摩擦有关,与提升高度、提升速度与绕线方式无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光滑程度、倾斜程度有关。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上物理苏科版的知识点包括:
1. 物理量的测量:介绍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如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测量。
2. 运动和力: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特点;介绍牛顿的运动定律和力的概念。
3. 能量与功: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功等;介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4. 压强和浮力:介绍压强和浮力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5. 电流与电路:介绍电流、电路和电阻的概念;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6. 电能与电功: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介绍电功率和电能转化。
7. 磁场与电磁感应:介绍磁场的特点和电磁感应现象;介绍楞次定律和电动势的概念。
8.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介绍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介绍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点。
9. 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和成像规律;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10.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征:介绍声音的传播规律和声音的特点;介绍声音的反射和共鸣现象。
以上是九上物理苏科版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要点归纳 苏科版

知识要点归纳一: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注:支点一定是杠杆上的某一点)2.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成: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3.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定 滑轮)4.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5.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6.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二: 功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公式:W=Fs ;国际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3.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 斜面:FS=Gh (不计摩擦时)或Sh G F = 。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100⨯=总有用W W η 6. 功率(P):物体单位时间(t)里所做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tW P =。
单位:P →瓦特;W →焦;t →秒。
(1瓦=1焦/秒) 7.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所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三: 机械能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
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1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 P=FV 单位:W五、机械效率(实验)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2机械能和内能一、动能、势能、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集锦5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集锦5篇〕篇1: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和知识点电磁1.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在程度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根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3.人们为了形象地描绘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
(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
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4.可以用安培定那么(右手螺旋定那么: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断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到达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
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间隔操纵上常有应用。
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7.直流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动而制作的。
在这一过程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直流电动机里利用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
8.闭合回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电路闭合;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平行。
9.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
本文档为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要:
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描述方法:位置、速度、加速度
-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 图象表示法: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
-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规律
第二单元:力的概念和作用
-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 力的作用:力的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 绳索和滑轮系统
第三单元:功和机械能
- 功:功的定义、功的计算
- 功的应用:提升功、摩擦功、机械能守恒定律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转化和损失
第四单元:流体的性质和流体静力学
- 流体的性质:流体的定义、流体的压强、流体的浮力- 流体静力学:帕斯卡定律、浸没法测定物体密度
- 血压和水压的应用
第五单元: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 镜面和光学反射定律
- 光的应用:平面镜和曲面镜
第六单元:光的折射和光的颜色
-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 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彩色的反射和折射
第七单元:电流和电路
-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电路的基本要素
- 连续电流和直流电路:电流的方向、电流大小的测量、简单直流电路
-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征、总电阻的计算
以上是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知识。
下面是本册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第一章:力的作用和质点的运动1. 什么是力?什么是质点?2. 力和质点的运动有什么关系?3. 力的种类和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是什么?4. 什么是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第二章:力的合成与分解1. 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2. 如何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3. 如何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计算合力?第三章: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测定1. 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测定?2. 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如何确定力的方向?第四章:作用力、反作用力和牛顿第三定律1. 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3. 如何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万有引力1. 什么是万有引力?2. 万有引力定律如何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3. 如何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第六章:运动的描述1. 什么是位移和路径?2. 速度和加速度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3. 如何计算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第七章:二维运动1. 什么是二维运动?2. 如何利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3. 如何计算物体在二维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第八章:力和运动的关系1. 力和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什么关系?2. 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第九章:动能和动能定理1. 什么是动能?2. 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3. 动能定理如何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第十章:机械能守恒1. 什么是机械能?2.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何描述能量守恒的现象?3. 如何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中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学期物理知识点苏教版
【变阻器】
1、定义:
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可以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自身的电阻,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在电路分析中,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作为一个定值电阻,也可以作为一个变值电阻。
2、构造:
滑动变阻器的构成一般包括接线柱、滑片、电阻丝、金属杆和瓷筒等五部分。
3、符号:常用Rx 表示
4、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以逐渐改变电阻。
5、作用:改变电流、调节电压和保护用电器。
6、使用方法:滑动变阻器一般串联在电路中。
连接时应“一上一下”的把接线柱接人电路中。
连接电路时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处。
7、铭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能够了解它的阻值和允许通过的电流。
例如铭牌上标有“ 20Q 1.5A”的字样,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20Q,允许通过的电流是1.5A。
8、优缺点:
优点:能连续地改变接人电路的电阻值;
缺点:不能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大小。
【两种电荷】
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 ”。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一电能
3、导体和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
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 ,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 ,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 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2) 、电流的磁效应。
(3) 、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
(1) 、国际单位:A
⑵、常用单位:mA卩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Q0A
6、测量:
(1) 、仪器:电流表,
(2) 、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二、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
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
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三、电路
1、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 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 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 ,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 ,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 明确所选量程;(2) 明确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 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咼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