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思考题
核磁共振波谱法课后习题

核磁共振波谱法思考题和习题1.解释下列各词(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效应 (2)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 (3)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 (4)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1)屏蔽效应: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在外加磁场B 0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造成核实际受到的磁场强度减弱。
去屏蔽效应:烯烃、醛、芳环中,π电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环流,使氢原子周围产生感应磁场,如果感应磁场的方向与外加磁场相同,即增加了外加磁场,所以在外加磁场还没有达到Bo 时,就发生能级的跃迁,称为去屏蔽效应,该区域称为去屏蔽区。
(2)自旋偶合:相邻核自旋产生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相互作用的现象。
自旋裂分:由自旋偶合引起的共振峰分裂现象。
(3)化学位移:在一定的辐射频率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自旋核,产生核磁共振的磁场强度或共振吸收频率不同的现象。
偶合常数:多重峰的峰间距;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
(4)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完全相同的核。
磁等价核:分子中的一组化学等价核,若它们对组外任何一个核都是以相同的大小偶合,则这一组核为磁等价核。
2.下列哪一组原子核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为什么?21H 、147N 199F 、126C 126C 、11H 126C 、168O并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原子核能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是因为具有核自旋,其自旋量子数不等于0。
质量数和质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0 ,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
由此,126C、168O这一组原子核都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
3.为什么强射频波照射样品,会使NMR 信号消失,而UV 与IR 吸收光谱法则不消失?自旋核在磁场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处在低能态核和处于高能态核的分布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当B 0 = 1.409 T ,温度为300K 时,高能态和低能态的1H 核数之比为处于低能级的核数比高能态核数多十万分之一,而NMR 信号就是靠这极弱过量的低能态核产生的。
核磁共振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核磁共振谱习题对为1,错误为2一、判断题(共16 题)[1] 自旋量子数I=1 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2 )[2] 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2)[3]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1 )[4] 核磁共振法中,测定某一质子的化学位移时,常用的参比物质是(CH3)4Si 分子。
(1 )[5] 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临近氢核的个数。
(1)[6] 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临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1)[7] 核磁共振法中,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变小。
(2 )[8] 核磁共振法中的耦合常数因外磁场强度的变大而增大。
(2)[9] 对核磁共振波谱法,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变小。
(1 )[10] NMR 波谱法中化学等价的核也是磁等价的,磁等价的核也是化学等价的。
(2 )[11] 羟基的化学位移随氢键的强度变化而移动,氢键越强,化学位移δ 值就越大。
(1 )[12] 碳谱的化学位移范围较宽(0-200),所以碳谱的灵敏度高于氢谱。
(3)[13] 在宽带去耦碳谱中,不同类型的碳核产生的裂分峰数目不同。
(2)[14] 在13C NMR 谱中,由于13C-13C 相连的概率很低,所以通常不考虑13C 核间的耦合。
(1 )[15] 含19F 的化合物,可观测到19F 对13C 核的耦合裂分,且谱带裂分数符合n+1 规律。
(1 )[16] 在碳谱中,13C-1 H 发生耦合作用,但是13C-1 H 的耦合常数远比1 H-1 H 之间耦合常数小。
(2)二、选择题(共24 题)[1] 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4 )。
A. 自旋核加热过程B.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C.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D.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2] 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波谱学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1 )。
NMR考试复习题

In a1H NMR experiment, the carrier frequency is typically plac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pectrum.(This coincidentally corresponds pretty closely to water in aqueous samples.) For a particular NMR experiment at 11.7T (500 MHz), the carrier frequency was placed at 4.8 ppm and a 90 degree pulse length was found to be 8us. Calculate the following:
12.积算符推导(类似作业)
1)Evaluate a single pulse heteronuclear coupled experiment with a 90x pulse on I. Following the pulse, apply the coupling operator first and the chemical shift operator second. Does this give the same answer as we got in class applying chemical shift first and coupling second?
这种磁核之间的相互干扰称为自旋—自旋耦合,,由自旋耦合产生的多重谱峰现象称为自旋裂分.耦合常数与外加磁场无关,而与两个核在分子中相隔的化学键的数目和种类有关。耦合常数的大小还与化学键的性质以及立体化学因素有关,是核磁共振谱能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参数之一。
MRI习题与参考答案

MRI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l、关于鼻咽癌的MRI诊断,错误的是A、鼻咽癌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8%以上B、绝大多数浸润性生长为主C、肿瘤可顺肌束.神经血管束及纤维—脂纺组织界面蔓延D、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E、少数较表浅的鼻咽癌以外生性生长为主,向鼻腔内突出正确答案: D2、临床疑舌癌在MR检查技术中,错误的是:A、头颅正交线圈口部位千线圈中心B、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扫描C、SET I加权;FSET2加权D、增强扫描加脂肪抑制技术E、平扫不加脂肪抑制正确答案: E3、肾上腺MR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Tl加权像呈中等信号B、正常肾上腺信号与肝实质相仿C、肾上腺在Tl加权像上与周围高信号脂肪形成鲜明对比D、肾上腺左右两支的粗细大小约是隔角的3倍E、肾上腺T2加权像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小正确答案: D4、心脏左右缘搏动减弱,大血管搏动正常,是诊断下述何种疾病的特征性表现:A、联合瓣膜病B、主动脉狭窄C、左心衰D、心肌病E、心包积液正确答案: E5、关千支气管扩张C T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A、柱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管壁增厚B、距胸膜下3cm内的肺周边部见到支气管C、扩张支气管内可出现气—液平面D、“印戒征”是扩张支气管与扫描平面垂直时的特征表现E、扩张支气管与扫描平面垂直时表现为“双道征”正确答案: E6、平均次数与信噪比及采集时间的相互关系为:A、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也增加一倍采集时间亦增加一倍B、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一倍C、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2倍D、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一倍E、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一倍采集时间增加2倍正确答案: D7、胰腺的解剖及MR I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胰腺分为头、颈、体、尾4个部分B、钩突是胰头的一部分C、总胆管下端位千胰头后方D、胰头、体、尾位于腹膜后E、脾静脉位于胰体、尾后方正确答案: D8、提高信噪比可通过:A、降低信号的强度和提高噪声的强度B、保持信号强度不变;提高噪声强度C、提高信号的强度和降低噪声的强度D、保持噪声强度不变,降低信号强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C9、MRI检查时,克服胎儿运动引起伪影问题的主要方法是A、快速成像序列B、呼吸补偿C、增强扫描D、屏气扫描E、脂肪抑制正确答案: A10、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C T表现正确的是A、假腔的强化高峰早于真腔B、真腔受压.狭窄变性C、增强C T不能显示内膜瓣D、假腔造影剂排空时间早千真腔E、真假腔强化高峰同时出现正确答案: B11、胰腺扫描层厚最好选为A、11"'12皿lB、 5 6皿nC 、78mmD、9"'1ommE、2"'3mm正确答案: B12、下列有关胰腺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为头、干、颈、体、尾五部分B、T l WI上信号比肝脏低C、胰管内胰液信号高于纯水D、是人体最大的腺体E、属于腹膜内位器官正确答案: B13、关千肝硬化再生结节,错误的是A、病理上肝硬化分为小结节和大结节两种类型B、肝脏各叶比例失调肝脏表面不光滑C、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D、再生结节TlWI上呈等或低信号正确答案: D14、老年脑下述部位铁沉积过多:A、小脑臼质B、顶叶臼质C、枕叶臼质D、额叶臼质E、黑质.尾状核正确答案: E15、下列关于视神经胶质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神经胶质瘤多为良性B、视神经胶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C、视神经胶质瘤在横轴位和矢状位MRI增强扫描时常表现为"轨道征”D、视神经胶质瘤可与视神经纤维瘤病II型伴发E、视神经胶质瘤仅累及单侧视神经正确答案: A16、静脉窦血栓C T扫描特征性表现是A、多发性脑梗塞B、广泛性脑水肿C、脑实质内斑片状高密度灶D、增强扫描显示“空三角征”E、增强扫描可见“带状”正确答案: D17、下述哪些为影响分辨率的因素:A、层厚B、观察视野C、矩阵D、以上全是E、以上全不是正确答案: D18、印肺动脉、@支气管动脉、@肺淋巴管、@肺静脉、@支气管静脉、属千肺功能性血管的是:A、心@@B、团@C、®@D、心@E、®@@正确答案: D19、视神经胶质瘤多见千:A、老年B、婴儿C、儿童D、青年E、少年正确答案: C20、关于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错误的是A、增强扫描静止期病灶有片状或环状强化B、病灶多呈长椭圆形,常垂直千侧脑室分布C、多发生在脑臼质区,常为多发,也可单发D、活动期病灶多表现为TlWI低信号,T2WI高信号E、表现为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臼质的脱髓鞘斑块正确答案: A21、鹘关节扫描技术,正确的是:A、扫描层厚7"'8mmB、Tl加权必须用脂肪抑制C、T2加权必须用脂肪抑制D、常规扫描位置横断位、矢状位E、只做患侧鹘关节正确答案: C22、视神经孔在眶斜位摄影投影在眼眶:A、外上象限B、内上象限C、内下象限D、外下象限E、眼眶中心正确答案: A23、关于骨髓瘤MRI表现,错位的是A、病变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B、病变也可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C、病变在Tl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脂肪抑制病灶的信号强度更高D、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E、与其他脊柱肿瘤病变不同,一般不导致椎体的模形变形正确答案: E24、自由感应衰减信号产生千射频脉冲激励自旋质子A、无法确定B、任何时刻C、之中D、之前E、之后正确答案: E25、目前广泛应用千临床的MRI设备主磁场强度范围为A、o.01r~11.7TB、o.1sr~11. 7TC、0.15T~3. O TD、0.01T~7. O TE、0.15T~7.0T正确答案: C26、MRA是利用了流体的()A、流空效应B、流入性增强效应C、相位效应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 D27、女性,42岁。
核磁共振习题完整版文档

例9:C3H8O2 IR; 1800~1650 cm-1 无明显吸收峰
22 1H
(2) C4H7BrO2 a) 三重峰 δ=1.
NMR: 3.4(单峰), 4.6(单峰) ,面积比3:1
CH3-O-CH2-O-CH3
8(3H)二重峰,4.
47 1H c) 单峰 δ=11.
CH3-O-CH2-O-CH3
化合物A:(b.p.69℃)δ值8.4(6H)单峰. 化合物B:(b.p.82 ℃) δ=1.2(3H)三重 峰,1.9(2H)多重峰,5.8(1H)三重峰. 化合物C:(b.p.96 ℃) δ=1.4(3H)二重峰, 3.8(3H)二重峰,4.1(1H)多重峰 化合物D:(b.p.120 ℃) δ=2.2(2H)五重峰, 3.7(4H)三重峰。
NMR: 3.
120 ℃) δ=2.
47 1H
c) 单峰 δ=11.
(1) C5H12 2(3H)三重峰,1.
08 3H b) 五重峰 δ=2. 例8: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4O,其光谱特征是:NMR谱有一单峰;
(2)
C3H6
(3) C H O 例1:预计下列每个化合物将有几个核磁共振信号?
化合物A:(b.
从以下数据,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式:C3H6O。 22 1H
(2) C4H7BrO2
a) 三重峰 δ=1.
C6H12O IR; 1710 cm-1
NMR: δ1. 1(S) ,面积比3:1
(CH3)2CHCOCH(CH3)2
(CH3)3CCOCH3
(1) C5H12
(2) C3H6
例11. C7H14O IR; 1710 cm-1 NMR: 1.1(双重峰), 2.8(七重峰) ,面积比6:1
近代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近代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一、夫兰克—赫兹实验1解释曲线I p -V G2形成的原因答;充汞的夫兰克-赫兹管,其阴极K 被灯丝H 加热,发射电子。
电子在K 和栅极G 之间被加速电压KG U 加速而获得能量,并与汞原子碰撞,栅极与板极A 之间加反向拒斥电压GA U ,只有穿过栅极后仍有较大动能的电子,才能克服拒斥电场作用,到达板极形成板流A I 。
2实验中,取不同的减速电压V p 时,曲线I p -V G2应有何变化?为什么?答;减速电压增大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到达极板的电子所需的动能就越大,一些在较小的拒斥电压下能到达极板的电子在拒斥电压升高后就不能到达极板了。
总的来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减小,因此极板电流减小。
3实验中,取不同的灯丝电压V f 时,曲线I p -V G2应有何变化?为什么?答;灯丝电压变大导致灯丝实际功率变大,灯丝的温度升高,从而在其他参数不变得情况下,单位时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增加,从而极板电流增大。
灯丝电压不能过高或过低。
因为灯丝电压的高低,确定了阴极的工作温度,按照热电子发射的规律,影响阴极热电子的发射能力。
灯丝电位低,阴极的发射电子的能力减小,使得在碰撞区与汞原子相碰撞的电子减少,从而使板极A 所检测到的电流减小,给检测带来困难,从而致使A GK I U 曲线的分辨率下降;灯丝电压高,按照上面的分析,灯丝电压的提高能提高电流的分辨率。
但灯丝电压高, 致使阴极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增加,同时电子的初速增大,引起逃逸电子增多,相邻峰、谷值的差值却减小了。
二、塞曼效应1、什么叫塞曼效应,磁场为何可使谱线分裂?答;若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为原子的总磁矩。
总磁矩在磁场中受到力矩的作用而绕磁场方向旋进从而可以使谱线分离2、叙述各光学器件在实验中各起什么作用?答;略3、如何判断F-P 标准具已调好?答;实验时当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候,圆环无吞吐现象时说明F-P 标准具的两反射面平行了。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篇一: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 )2.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 )3.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 )4.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 )5.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 )6.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 )7.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 )8.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 )9.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 )12.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3.不同的原子核产生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 )14.(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
a.峰的位置; b.峰的裂分; c.峰高; d.积分线高度。
2.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b.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c.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d.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两种。
3.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
a.i=1/2; b.i=0; c.i=1; d.i>1。
4.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ch3br; b.ch4; c.ch3i; d.ch3f。
第四章磁共振成像_习题与解答_课程资源_精品课程--医学影像物理学

第四章磁共振成像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核磁共振最早应用于临床是在A.1946年 B.1973年 C.20世纪6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E.18世纪2.MRI成像基础是A.组织间吸收系数的差别B.组织间密度高低的差别C.组织间形态的差别D.组织间驰豫时间的差别E.组织间大小的差别3.人体MRI最常用的成像原子核是.A.氢原子核B.钠原子核C.钙原子核 D.磷原子核E.铁原子核4.自旋回波序列是指A.90°、90° B.90°、180° C.180°、180° D.90°、180°、180°5.MRI信号通常是指A.90°、90°脉冲序列信号B.纵向恢复接收信号C.自由感应衰减信号D.共振吸收信号6.巳知核的旋磁比,今欲使其发生磁共振,则外磁场B0与射频脉冲RF的的关系是A.只有当Bo=1T,才能发生磁共振 B.只有当Bo=2T,才能发生磁共振 C.只有当Bo=3T,才能发生磁共振D.只要Bo与满足拉莫公式,就可能发生磁共振E.只要Bo与满足拉莫公式,就一定发生磁共振7.在磁场Bo中,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核从外界吸收了能量,则其旋进角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8.纵向磁化矢量恢复的规律是按随时间增加,式中是指A.恢复到原来最大值的63%时所需时间 B.恢复到原来最大值的37%时所需时间C.恢复到原来最大值的33%时所需时间D.恢复到原来最大值的67%时所需时间9.长短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组织成分B.组织结构C.外磁场场强D.组织形态E.磁环境10.符合拉莫尔频率的射频RF使宏观磁化矢量M偏离方向角,则这个RF是一个什么射频脉冲A.角脉冲B.角脉冲 C. +90°脉冲 D. +180°11.在空间位置编码时,若z轴方向为外磁场方向,选片所加的梯度磁场通常是A.x方向加梯度场 B.y方向加梯度场 C.z方向加梯度场 D.x或y任一方向加梯度场或12.在自旋回波作用下,磁共振信号的幅值满足若要取得一帧,的加权图像,则有A. B. C. D. 13.常规SE序列加权扫描参数为.A. ms, ms B. ms, ms C. ms. ms D. ms, ms E. ms, ms14.常规SE序列加权扫描参数为A. ms, ms B. ms, ms C. ms. ms D. ms, ms E. ms, ms15.自旋回波(SE)序列中去相位是指A.180°脉冲激励后B.180°脉冲激励时C.90°脉冲激励后D.磁场不均匀所致的相位差别E.以上都不对16.影响图像对比度的主要成像参数是A. B.脉冲序列C.纵向磁化矢量D.磁场系统17.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空间分辨力,而空间分辨力主要由A.磁场大小决定B.成像体素的大小决定C.像素的大小决定D.脉冲序列决定18.MRI设备不包括A.主磁体B.梯度线圈C.射频发生器D.高压发生器E.信号发生器19.MRI表现为高信号的组织是A.亚急性出血B.急性出血C.含铁血黄素D.骨钙铁E.流空血管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空现象的范畴A.施加90°脉冲B.使用对比剂C.流空的血管呈黑色D.在某些状态下,流动液体还可表现为高信号E.流动血液的信号还与流动方向有关21.流动血液的信号与下列哪些无关A.流动方向B.流动速度c.湍流D.层流E.流动血液黏稠度22.下列哪一项不是MRI成像的优点A.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B.不受骨伪影干扰C.可多参数成像D.能多方位成像E.对钙化灶显示敏感2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影响信噪比的因素A.磁场强度B.梯度场强度C.像素大小D.重复时间E.矩阵大小24.MRI检查中如何减薄断层的厚度A.增加 B.减低 C.改变频率编码D.改变相位编码E.增加梯度磁场的强度25.流动血液的MRI信号为A.极低信号或极高信号B.略高信号C.高低混杂信号D.略低信号26.飞跃时间法(TOF)MEA成像是用A.饱和的质子流入层面B.不饱和的质子流入层面C.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D.被射频激励的血液中质子E.流空效应27.梯度磁场的目的是 A.增强磁场的均匀性B.减少磁场强度C.帮助空间定位D.增加磁场强度E.减小伪像28.相位编码将导致Y轴上的像素A.相位不同,频率不同B.相位不同,频率相同C.相位相同,频率不同D.相位相同,频率相同E.与频率无关29梯度回波序列的主要优点是A.减低噪音B.提高对比分辨率C.提高图像信噪比D·提高空间分辨力 E·缩短检查时间30.下列哪项是MRI检查的缺点A.高对比度B.多方位成像C.骨伪像D.运动伪像E·多参数成像31.目前哪项技术是胰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A.MRI B.CT C.B-US D.X射线 E.核素显像32.纵向磁化矢量的恢复正比于A. B. C. D. E.以上各项都不是33.横向磁化矢量的衰减正比于A. B. C. D. E.以上各项都不是34.下列哪项正确A. B. C. D.35.较长的 A.增加权重 B.减少权重 C.增加权重 D.减少权重36.较长的A.增加权重 B.减少权重 C.增加权重 D.减少权重37.部分饱和脉冲序列产生A.加权图像B.加权图像 C.加权图像D.减少权重(二)多项选择题38.处于外磁场中,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则其宏观总磁矩A.沿主磁场方向B.纵向分量最大C.只有纵向分量D.水平分量为零 E.纵向分量为零F.沿水平方向39.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A.原子核绕外磁场的旋进B.加入RF就会发生共振吸收 c.原子核能级劈裂D·加入射频能量等于劈裂能级间距时,出现能级跃迁E.自旋核在磁场中与射频电磁波共振‘40.宏观磁化强度矢量M与外磁场Bo的关系是A.强,M大 B.弱,M大C.强,M小 D.弱,M小41.在磁共振中,加权图像是指A.加权B.加权C.加权D.主磁场加权42.MRI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主磁场系统B.射频系统c.图像重建系统D.信号接收系统43.MRI组织参数,包括下列哪几项A.质子密度B.回波时间C.流空效应D.值 E.值44.相对CT而言,MRI优点包括下列哪几项A.直接多轴面成像B.化学成像,信息量大c.密度分辨率高D.空间分辨率高E.无碘过敏危险45.关于MRI中射频脉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化质子B.使质子同相进动C.具有磁场成分D.是无线电频率脉冲,电磁波的一种E.以上都不正确46造成自旋的失相位原因有A.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内在的不均匀性) B.外磁场的不均匀性 C.横向驰豫时间增长D.纵向驰豫时间缩短 E.环境温度过高47.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受外磁场的不均匀性的影响 B.受的影响 C.受外磁场的不均匀性的影响D.受的影响 E.受影响48.为了达到更薄的层厚,可以A.降低发射RF带宽 B.降低接收RF带宽 C.增大层面选择梯度的强度D.以上选项都正确49.MRI中图像重建的过程A.选择层面B.相位编码C.频率编码D.以上选项都正确50.MRI中的图像处理伪影A.混叠 B.截断 C.化学位移 D.部分容积(三)名词解释51.核磁矩52.纯旋进(核) 53.磁化强度矢量54.拉莫尔频率55.自由感应衰减信号56.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57.自旋回波序列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核磁共振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弛豫过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电子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4什么是化学等价,磁等价?
5氢谱的偶合有哪几种?
6为什么要用13C核磁共振研究有机分子结构?
7碳谱的偶合有哪几种?
8电子屏蔽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对化学位移是如何影响的?
9叙述简化1H NMR谱的实验方法;
10在NMR测试中TMS为什么是最理想的标准样品?
11简述13C NMR.谱的特点
12在CH3-CH2-COOH的氢核磁共振谱图中可观察到其中有四重峰及三重峰各一组.(1)说明这些峰的产生原因;(2)哪一组峰处于较低场?为什么?
13.影响1H-NMR和13CNMR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14碳谱的去偶化方法有哪些?
习题
选择题
1. 核磁共振氢谱能给出的信息是:()
A 质子类型
B 氢分布
C 氢核间的关系
D (1)、(2)和(3)
2. 对于I=1/2 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存在的特定能级数是()
A 1
B 2
C 3
D 4
4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化合物是()
5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中,出现二重峰的化合物为()
A、溴乙烷
B、乙苯
C、异丁烷 D 乙烯
6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化合物是()
A、苯甲醛
B、乙苯
C、异丁烷 D 乙酸
7 CH3CH(OH)COCH3在通常情况下核磁共振谱图中将出现几组吸收峰()
A 3
B 4
C 5
D 6
8下列化合物的13C NMR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化合物是()
A 乙烷
B 甲苯
C 苯乙烯
D 丙酮
9 在苯的二取代物13C NMR简化谱图中获得苯的有效取代信息中应该出现几个单峰()
A 1
B 2
C 4
D 6
10 某化合物的1HNMR谱为(δ):0.9(3H;d),1.1(6H;s),2.0~2.2(8H;m),2.3(2H;s),6.5(1H;s)。
对应下列哪一个结构()
11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中,出现三重峰的化合物为()
A、甲苯
B、乙苯
C、丙酮 D 甲醚
12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中,出现二重峰的化合物为()
A、丙烷
B、甲苯
C、异丁烷 D 乙酸
13下列化合物的13C NMR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化合物是()
A 丙烷
B 乙苯
C 乙烯
D 乙醛
14 在苯的一取代物13C NMR简化谱图中获得苯的有效取代信息中应该出现几个单峰()
A 1
B 2
C 4
D 6
填空题
1. 当外加磁场强度B0增加时,对质子来说,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所需能量.
2. 某试样的质谱图的M 和M+2 峰的比值为3:1,则分子中一定含有氯原子。
3 在NMR 谱法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
4 NMR波谱仪按射频源分,可以分为、。
5 核的等价性包括、。
简答题
1电子屏蔽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对化学位移是如何影响的?
2叙述简化1H NMR谱的实验方法;
3在NMR测试中TMS为什么是最理想的标准样品?
4简述13C NMR.谱的特点
5在CH3-CH2-COOH的氢核磁共振谱图中可观察到其中有四重峰及三重峰各一组.(1)说明这些峰的产生原因;(2)哪一组峰处于较低场?为什么?
6 影响1H-NMR和13CNMR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7碳谱的去偶化方法有哪些?
8. 1,1,2-三氯乙烷的低分辨氢核磁共振谱在1δ= 3.95及2δ=5.77处出现两个峰(峰1, 峰2)。
(1) 试估计这两个峰的面积比为多少?
(2) 若改用高分辨仪器,得到的核磁共振谱将会出现几个峰?位于何处?
解析题
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0O3,NMR谱如下。
IR谱表明该化合物结构中有羰基,NMR谱图中δ=11.3 还有一吸收峰。
试推测其结构,并给出峰归属。
2. 某化合物的同位素丰度比为M:M+2:M+4:M+6 = 30:29:10:1,推断分子内存在的卤素原子的类型与数目。
3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处的质子是否化学位移等价,为什么?
4 已知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8O3,其1H-NMR 谱如下图,试推出其分子结构。
5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5H12O,其谱图所示,推导其结构。
6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O,其谱图如图所示,试推导其结构。
2化合物M(C9H10O),IR在3600~3200 cm-1、1650 cm-1、1600~1400 cm-1(多峰)、1150 cm-1、750 cm-1和700 cm-1有特征吸收,M的1HNMR谱图如下,写出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