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氢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0的自旋核,磁矩的取向不是任意的,而
是量子化的,共有(2I + 1)种取向。可用磁量
子数m表示:m:I,I-1,,-I+1,-I I = 1/2的自旋核,共有2种取向 (+1/2,-1/2)
I = 1的自旋核,共有3种取向
(+1,0, -1)
z
z
z
B0
m = +1/2
m =+1 m =
频率为1,在B1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 自旋核旋进方向相同的回旋频率1
B0

RF B1

当1 = 0时,核就会吸收能量, 由低能态(+1/2)跃迁至高能态(-
1/2),这种现象称核磁共振。
共振吸收频率
=
同一种核,
例如 对于1H
1 2
· B0
=常数, ∝B0
B0=1.41TG =60MHz, B0=2.35TG =100MHz

B0一定时,不同的核,不同,不同。
例如:B0 =4.7TG时,下列核的共振频率:
1H 13C 19F 31P
Υ=26.752(107 rad./s.T), 200MHz Υ=6.728 (107 rad./s.T), 50.3MHz Υ=25.181(107 rad./s.T), 188.2MHz Υ=10.841(107 rad./s.T),
25Mg
12
27Al
13
55Mn
25
67Zn
30

I=1: I=2:
I=3: I=0:
2H
1
6Li
3
14N
7
58Co 10B
27
5 16O 32S
12C
6
8
16
I0的原子核都具有自旋现象 产生磁矩( ),
与自旋角动量P有关。
P = =
h 2
I ( I 1)
· P
I值不同,原子核表面电荷分布情况不同,可用电 四极矩eQ来衡量, eQ是核表面电荷偏离球体的物理量 度.
核电荷非均匀分布 , 扁椭球自转
37Cl ,7Li 体, 0 。如 17 3
电荷均匀分布于原子核表面(I = 于核磁共振检测。
eQ = 0)的核,核磁共振的谱线窄,有利
1 2
,
电荷非均匀分布于原子核表面 ( I> 1 ,eQ
2
0 )的核,都具有特有的弛
豫机制( Relaxation ) , 导致核磁共振
B0 回旋轴
B0
核磁距 回旋轴 自旋轴
自旋轴 核磁距
I = 1/2
I =1/2
(经典力学分析,自旋核在 B0 中就象一个
旋转的陀螺在地心场中。)
进动的频率

= 20 = · B0
0 =
1 · B 2 0
0 ∝ B0

核磁共振
若在垂直于B0的方向加射频场B1,其
I= 1, 2…
I=0
I=1/2:
1H
1
13C
6
15N
7
19F
9
31P
来自百度文库
15
57Fe
26
77Se
34
195Pt
78
199Hg
80

33S
I=3/2:
7Li
39K
3
9Be
4
11B
5
23Na
11
16
19
63Cu 81Br
29
65Cu
29
35Cl
17
37Cl
17
79Br
35
35
...
I=5/2:
17O
8
量子力学选律可知,只有m = 1的
跃迁,才是允许跃迁,所以相邻两能级之
间的能量差:
E = E 2 – E 1 E = =
h - · · m 2 h · 2
· B0
· B0
E ∝ B 0
E
E1
E2 B0
磁诱导产生自旋核的能级裂分
E = h
h h = · · B0 2
, eQ = 0:
核电荷均匀分布于球体表面,
球形自转体,
0



I = 1/2 eQ =0
I > 1/2 eQ > 0
I > 1/2 eQ < 0
1 I> 2 核电荷在原子核表面呈非均匀分布

eQ > 0
14N 7
核电荷非均匀分布,长椭球自转
2H , 体, 0 。 如 1

eQ < 0
的谱线加宽,不利于核磁共振检测。
二、核磁共振
磁矩的取向 I 0的自旋核,具有一定的角动量 P, ( P =
h 2
I ( I 1) ), 核 自 旋 产 生 磁 矩
( = · P )。 自旋核的取向,即磁矩 的取向。 无外磁场(B0)时,磁矩 的取向是任意
的。
在B0中
(T=104高斯)
81MHz
188.2MHz
H-1 F-19
81MHz 50.3MHz
P-31 C-13
200MHz
100MHz
0MHz
产生NMR条件
(1) I 0的自旋核 (2) 外磁场B0 (3) 与B0相互垂直的射频场B1, 且 1 = 0
m = m = m = m = 1
m = 1/2
m = 1
m = 2 I=2
I = 1/2
I=1
在B0中:
自旋角动量在Z轴(B0轴)上的投影:
PZ =
h 2
m
h · 2
磁矩在Z轴(B0轴)上的投影:
Z = · PZ =
m
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能E: h E = -Z· B0=- · m · B0 2
= · B0 2
自旋核在B0场中的进动
I 0的自旋核, 绕自旋轴旋转(自旋轴
的方向与 一致),自旋轴又与 B0场保持一
角,绕 B0 场进动( Precess ) , 或称 Larmor 进
动。这是由于 B0对 有一个扭力, 与B0平
行,旋转又产生离心力,平衡时保持 不变。
核磁共振氢谱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1H NMR)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仪 化学位移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自旋偶合与裂分
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常见的自旋系统
H-1 NMR解析及其应用
第一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自旋, 核磁矩 核磁共振
电偶极矩:
电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相距很小距离时,
就构成电偶极矩。
电四极矩: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偶极矩相距很近时, 构成电四极矩。 电四极矩公式: Q = 2/5 z (b2-a2)
原子核的电四极矩
I = 0,
eQ = 0:
核电荷均匀分布于球体表面,
球形非自转体, = 0。
I
1 = 2
核弛豫
一、核自旋和核磁矩
原子核是带正电的微粒(由质子 +中子组成),大 多数原子核都具有自旋现象。 核的自旋现象,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I值与原子核 的质量A和核电荷数(质子数或原子序数)Z有关。
质量(A) 奇 偶 偶 原子序数(Z) 奇或偶 奇 偶 I 半整数 整数 0 I=1/2,3/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