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常见术语''

合集下载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 =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 0%,即增长率为(-10%。

二、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三、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 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一、统计术语常见统计术语:增长类、比重、倍数、平均等增长类:a.基期量与现期量:跟谁比谁就是基期题型识别:给一年求另一年方法:前除后乘b.增长量与增长率:计算:增长量=现基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1+r)-基期=基期*r增长量=现期/(1+r)*r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都是一个概念c.同比与环比同比:与去年同一时间比,例如:2013年第一季度的同比是2012年第一季度环比: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例如:2013年第一季度的环比是2012年第四季度d.减少量与减少率:增长量为-20吨等同于减少量为20吨;增长率为-20%等同于减少率为20%e.增长n倍2015年比2010年增长300%与2015年比2010年增长了300%2015年比2010年高出3倍与2015年比2010年高出了3倍2015年是2014年的4倍上述说法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比重:题型判定:题干中出现比重、贡献率、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售/产量“占”字一出现,前面除以后面心竺提醒:求利润率,在资料分析中除以收入,数学运算中除以成本倍数:关键词:是、为、前面是分子,后面是分母A是B的倍,即A/B倍数是增长率+1平均:A均B,人均GDP=GDP/人。

每后面是分母,每亩产量=产量/亩数其他相关术语:顺差、逆差:顺差是出口大于进口;逆差反之成数:几层就是十分之几,与折扣类似翻番:翻1番是2倍,翻N 番=乘2的N 次方倍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副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 俗称:服务业GDP ,GNP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越小越好二、速算技巧计算类(截位法):选项首位不同或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除数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 首位一样或次位差小于首位:一般都是截3位有效数字比较类(分数比较):1、如果分子大同时分母小,分数值大;分子小且分母大、分数值小2、分子分母同大同小时,看速度,变化快的起决定性作用:分子变化快则看分子,分子大则分数大,分母变化快的看分母,分母大的则分数小三、高频考点增长类:增长量:增长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1、增长率化分数;2、增长量=现期/(1+n );减少量=现期/(n -1)需要记住:1/2到1/16的所有特殊分数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速度增长率差不多,现期量大,则增长量大前两者都不可以,则用特殊分数计算解决当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时,直接相减比较数据大小增长率:一般增长率:计算 已知都是百分数,求百分点,直接加减计算比较 增长率基本公式运用: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间隔增长率:r1+r2+r1r2,其中当r1和r2均小于10%时可以忽略r1r2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居中,但不正中,偏向基数较大的一方线段法:基期两个部分的量之比与线段长度之比成反比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比较:(现期量/基期量)来代替年均增长率的具体值计算采用代入法比重:部分占整体: 现期比重BA 基期比重(a 和b 分别代表A 和B 的增长率)B A ×a 1b 1++两期比重A/B-A/B*(1+b )/(1+a )=A/B*(a -b )/(1+a ),判断大小:若a 大于b ,比重上升,若a 小于b ,比重下降,若a=b ,比重不变;上升和下降的百分点一般情况小于(a -b )的绝对值,如果四个选项都满足此范围就需要计算,计算采取截位法倍数:A 是B 的多少倍: 现期倍数BA 基期倍数(a 和b 分别代表A 和B 的增长率)B A ×a 1b 1++平均数:“每”字后面是分母: 现期平均数BA 基期平均数(a 和b 分别代表A 和B 的增长率)B A ×a 1b 1++ 两期平均数比较 当分子增长率大于分母增长率时,现期平均数大;当分子增长率小于分母增长率时,现期平均数小 平均数增长量B A ×a1b -a + 平均数增长率b 1b -a +其他:简单计算:找到数据直接选或简单加减排序题:注意顺序,看清是低到高还是高到低名词的坑,是增长率还是增长量等等单位,看清单位是万还是亿大数据显示一般不选A综合分析:从简单入手,从现期、题干短的,计算简单的入手相对绝对法:优先看有“大约”、“可能”、“大概”、“左右”的选项,正确的概率较大。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及公式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及公式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及公式风暴羚羊1. 增长率①增长率=(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②年增长率=(今年数值-去年数值)÷去年数值③年均增长率=—1≈(B/A-1)/n 估算结果会略大于实际值(选小一点的)。

(B是最终年份,A是初始年份,n是间隔年份数)④拉动……增长……=部分的增加值÷整体的原来值2. 倍数与番数倍数:两个数字做商,得到两个数间的倍数。

番数:翻几番,就是变成2的几次方倍。

3. 百分比与百分点百分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二者关系:百分数去掉百分比后加减得到百分点.4. 同比与环比同比:同比就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同比增长速度=(同比增长量÷去年同期量)×100%同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100%环比:今年第n月与第n-1月或第n+1月比.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量÷上期量)×100%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100%5.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进口额小于出口额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贸易逆差: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6。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7. 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华图教育叶天竞资料分析是公考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在国考与联考中的都会考察20道题,分值也非常高,但广大考生还是感觉资料分析这个模块很棘手,数据量特别大,很多题不太会列式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考生们对统计术语不太熟悉,可以说,只要大家掌握了常见的统计术语,我们就能够顺利的把考题的式子列出来,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统计术语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性统计术语1.基期量、现期量:分为两种情况:有时间作为基准的,时间相对靠前的量就是基期量,时间相对靠后的就是现期量;无时间基准的,“比”之后的是基期,之前的是现期。

例1:2007年前三个季度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则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17941+15.6%)2.增长量增长量是刻画增长具体数值大小的,增长量为正,表示正增长,反之,表示负增长。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例2:2010年8月某企业完成销售额200万元,同比增长20%,则同比增长金额为(20%2001+20% ) 3.增长率增长率用来描述增长快慢,增长率为正,表示正增长,反之,表示负增长。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例3:某校去年毕业人数1000人,今年毕业人数为1160人,则今年的增长量为(1160-1000=160)人,增长率为(160=16%1000)4.年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例4:某公司2007年销售额为2亿元,预计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则其2010年销售额为2(1+10%) 3亿元。

5.拉动增长率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基期量例5:2011年某市GDP产值10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40亿元;2012年某市GDP达到12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50亿元,那么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拉动全市GDP增长率为(10%)。

资料分析-23页

资料分析-23页

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相关公式常见速算方法常见题型解析常见术语及相关公式一、基期A 和报告期B(末期/现期)基期是指在计算指数、增速等指标时,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

“基”是指统计基数,“期”是指统计时限。

报告期是指与基期进行对比的现在时期或当前时期。

【例】根据2015年和2010年两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果要计算“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速……那么这句话隐含的信息是:2010年为基期,2015年为报告期(末期/现期)。

二、增长量和增长率(增速、增幅)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B-A增长率m%是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相对变化程度,又称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

m%=100%B AA -⨯增长率();(1%)BA m =⨯+;(1%)BA m =+三、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同比增长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增长速度,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增长速度。

-=100%⨯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同比去年同期数环比增长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期(紧挨着的那一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增长速度,用以说明现象的逐期增长速度,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季度环比,年环比等。

-=100%⨯本期数上期数环比上期数四、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是用100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可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例】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物价上涨了8%,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五、倍数与翻番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远大于基数的场合。

补充:A 是B 的3倍A 比B 多2倍A 比B 增加了200%A 比B 增加2倍倍数就是增长率+1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量是以2n变化的。

=2nA n A ⨯翻番六、比重比重是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都是百分数形式。

假设总量为A,分量为B,分量占总量的比重为x%,比重主要考查的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

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华图教育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一、综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二、人口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专业术语说明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专业术语说明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专业术语说明汇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最后一部分为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转换和综合分析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图表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具体包括:一、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判断;二、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及依存程度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三、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因此,在解答资料分析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专业术语,对此,学一手教育在这里对此类术语进行一下介绍:1.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和减少;百分数问题是资料分析最重要的内容,所以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变化,是必须掌握的。

例题: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今年为多少?今年产量=a×(1+20%)=1.2a。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去年为多少?去年产量=b÷(1+20%)=5/6b。

例题: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为多少?今年比去年增长量=b-a。

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b-a)a×100%(和谁比,谁就在分母位置)。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只完成了(只占)计划的80%,则计划为多少?计划产量=b÷80%=54b。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超额完成计划的20%,则计划为多少?计划产量=b÷(1+20%)=56b。

2.百分点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题:工业增加值去年的增长速度为12%,今年增长速度为17%,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6%,去年物价上升了9%,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3个百分点。

3.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资料分析(二)常用资料术语

资料分析(二)常用资料术语
(六)
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增长率=(现期/(1+增长率)
)*增长率=(现期/(增长量百化分+1)
增长量可以将百化分:
(七)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现期、基期及年份差的确定和年均增长率相同
(八)
常用百化分:
1/2=50% 1/4=25% 1/8=12.5% 1/16=6.25%
1/3≈33.3% 1/6≈16.7% 1/12≈8.3%
1/5=20%1/10=10%1/20=5%
1/7≈14.3%1/14≈7.1%1/9≈11.1%1/11≈9.1%
1/13≈7.7%1/15≈6.7%1/17≈5.9%
1/18≈5.6%1/19≈5.3%
(九)
已知现期量、增长率比较增长量大小:
1、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2、一大一下:化为百化分
资料分析(二)
(一)
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用除法计算
百分点:表示百分数的变化,用加减法计算
(二)
增长率:比基数多出的比例
倍数:两个数的直接比值
倍数=增长率+1
(三)
成数:1成=10%
翻番:翻一番是原来的两倍,翻两番是原来的4倍,则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四)Βιβλιοθήκη 一般增长率:计算:1、出现%,百分点用加减
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
(五)
增长率比较方法: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现期-基期)/基期=现期/基期-1
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用现期除以基期比较
1、当现期/基期=2倍的关系使用(现期量/基期量)比较
2、当现期/基期=1倍的关系使用(增长量/基期)比较
3、只给了增长量和现期可以用(增长量/现期)比较(数值越大的增长率越大:增长越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常见术语''
2011-1-11 16:04:23 阅读数:2087 次
我是新手?还在为如何备考公务员发愁?!
--非常适合公务员考试新手的在线做题软件。

完全免费、题目质量高、高手考友等你结识!
在行测资料分析题中,常常会引用许多统计资料,而这些统计资料中,又常常会出现许多的术语。

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
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
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

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

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

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

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

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四)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序时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

这种平均数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是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
均数。

两者的差别在于:
(1)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2)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3)一般平均数通常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

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

根据这一定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和方程法。

3.平均增长速度
因平均增长速度不等于全期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故它不能根据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直接计算。

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或百分之百)进行间接计算。

(五)增幅与同比增长
1.增幅
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

2.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

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六)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标准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

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七)强度指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八)价格、价格水平、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价格
价格是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值表现,用货币来表现。

2.价格水平
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
权计算出来的。

比如:某市2002年9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87元,10月份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53元。

用10月份4.53减去9月份的4.87可以得出全市鸡蛋价格水平10月份比9月份减少0.34元。

3.价格指数
表明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商品和服务项目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对比来计算的。

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是指国内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水平指标,简称CPI。

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

(九)发展水平和增长量
1.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

2.增长量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这个差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计算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

(十)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前一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前一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2.累积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是指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