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限时训练二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限时训练(试卷+答案+答题卡)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住绩作出重要指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就国。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D.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必将是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会涌现出许多技能人才。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再练限时训练 第二部分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

第四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 板块一 考点对应练 一、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下》)答案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参考译文】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
有个人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吆喝说:“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到这个地步的。
”(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
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选自《晋书》)答案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参考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好朋友好久没有来了乐广去问原因。
(朋友)回答说:“以前在你办公的地方坐着蒙你给酒给我喝。
我刚刚要喝酒看见杯子里有一条蛇。
我感到很恶心喝了酒之后就病了。
”当时河南官府办公的地方墙上挂着一张用牛角装饰的弓弓上用漆画着一条蛇。
乐广猜想他杯子里的蛇是弓的影子就请朋友再来原来的地方摆酒对朋友说:“酒里面是不是又出现了蛇?”(朋友)回答说:“跟以前见的一样。
”乐广把原因告诉了他。
朋友顿时明白了病一下子就好了。
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江苏省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章 古诗鉴赏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用时:45分钟满分:5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______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建立国家荣典制度表彰雕刻艺术家,设立雕刻文化艺术基金鼓励创造精品,________解决雕刻文化改革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③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________,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坦陈从而灵心慧性B.坦陈进而灵心慧性C.坦承从而妙手偶得D.坦承进而妙手偶得答案 C解析坦陈:坦率地陈述,重在陈述。
坦承:坦白地承认,重在承认。
根据语境,应为“坦承”。
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和因果关系。
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在递进关系。
从语境看,是表示因果关系。
妙手偶得:技艺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偶得:偶然得到。
妙手:技艺高超的人。
灵心慧性:强调聪颖的天资。
从语境看,此处更强调偶然得到佳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家公司的利润近三个季度来一直下滑,根本原因是公司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的。
B.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
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D.《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极其珍贵。
答案 B解析A项结构混乱,删去“造成的”或“根本原因”。
C项不合逻辑,“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改成“谁又能否认它是”。
D项成分残缺,在“美德”后加“的人”。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3分)()A.“恒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告语:走进“恒春”,明媚一生。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第四部分文学、文化常识限时小卷2

限时小卷2限时:35分钟满分:43分得分:分1.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3分)A.历史剧《屈原》和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都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
B.《变色龙》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讽刺小说。
C.《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山坡羊,是曲牌名。
D.《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志怪小说集。
【解析】《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集。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3分)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中京剧的代表剧目主要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和《背影》。
D.《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3.(2021·广东)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右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B)(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B.《使至塞上》(王维)C.《黄鹤楼》(崔颢)D.《游山西村》(陆游)【解析】右图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从题材上讲属于边塞诗,与B项题材相契合。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3分)A.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备受后人推崇。
B.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表”是臣子给皇帝的奏章。
C.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用来纪年,例如:丁卯年。
5.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欣赏明代书法家祝枝山的书法作品(局部),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9分)(1)关于图片中的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3分)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2)将“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含义用成语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寝食不安B.夜长梦多C.食不果腹D.废寝忘食(3)在我们学过的《出师表》中,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B)(3分)A.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限时小卷2议论文阅读

限时小卷2 议论文阅读
【示例一】材料一作为第②段的论据最合适。“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观点是爱所有的人和第 ②段的观点“让所有人幸福,扩大爱的范围”相符合。 【示例二】材料二作为第⑤段的论据最合适。陈树湘牺牲 时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第⑤段的观点“择善而从,就是让爱 同忠诚结合”相符合。(正确判断出选文段落1分,理由2分,共3 分。意思相近即可)
-11-
限时小卷2 议论文阅读
二 (2022·辽宁盘锦)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会说话的汉字 白远新
①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认识许多汉字,就像 认识许多人,并与许多人说话。那么汉字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呢?我认为,汉字说话就是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歌。
②综艺节目《朗读者》让朗读者读小说、散文、诗歌, 给大家听,不就是汉字说话了吗?
-14-
限时小卷2 议论文阅读
⑤散文是用汉字书写的好风景。作家郁达夫说:“现代的 散文,作者不忘自我,也不忘自然与社会。即使写到了自然景 物,也总是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抒怀抱;一 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就是会说话的汉字魅力 所在。
-15-
限时小卷2 议论文阅读
⑥诗歌是由汉字塑造的艺术品。一方面,凝练的汉字促成 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一首诗里的汉字很少,可它一个字能顶许 多字。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与“圆”二字, 字少而意丰。纵的烟直冲云天,又大又圆的落日孤悬于地平线 之上,构成一幅空间阔大壮美的画。另一方面,“会说话”的汉 字构成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之美。例如《关雎》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字一句,两字一顿,“鸠” “洲”“逑”为韵脚,共同构成了诗歌韵律美和节奏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限时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jī)文绉绉..(zōu)诚慌诚恐深恶.痛疾(wù)B.瞥.见(piě)眼翳.(yì)无可质疑藏污纳垢.(gòu)C.一绺绺..(liǔ)炽.热(zhì)筋疲力尽正襟.危坐(jīng)D.酸渍.(zì)锃.亮(zèng)骤雨猝至广袤.无垠(mào)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B.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C.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因为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D.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耕田不可。
3.结合文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指外表很凶恶,让人感到十分害怕。
)4.下面句子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最_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_。
A.慈祥温和刚烈欺负B.仁慈温和刚气侮辱C.仁慈温柔刚气欺负D.慈祥温柔刚烈侮辱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浙江专用2025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六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二含解析

限时综合训练二(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40分)绝壁上的青羊申平老葛发觉绝壁上的那只青羊已经好几天了,但是那只青羊一点也不知道。
它每天按例在绝壁上时隐时现,在凸凸凹凹、石缝荆棘中找草吃。
这天青羊又出现了。
它在峭壁悬崖上如履平地地穿行,一点也没觉出今日和平常有什么不同。
当它跃上一个平台,欣喜地吃着上面的嫩草时,它突然觉得有点不对了,它嗅到了一股味道,对,是那种比老虎豺狼更恐怖的味道。
它惊恐地抬头四望,却什么也没有发觉。
它迟疑徘徊,猛地感到一条后腿被什么给缠住了。
它低头一看,知道大事不好。
套子!它被猎人下的套子套住了。
青羊舍命挣扎,但越是挣扎,套子就勒得越紧。
青羊只好不动,静待那最危急时刻的到来。
不知过了多久,青羊听见绝壁上面有响动,接着,一个人拽着绳子下来了。
这个人就是老葛。
老葛一看套住了青羊,不由喜不自胜。
他喊了一声:“太好了,这回我儿子有救了!”青羊听见老葛的喊声,立即回应了一声无望的哀叫。
它使出全身力气猛地一挣,未果;随后就把自己的身体弯成一张弓,把两只犄角变成两把利剑,杀气腾腾直对着老葛,做好打算给他以致命一击。
老葛一看青羊这架势,就有点胆怯。
他的脚不敢踏上平台,就那么悬在壁上想方法。
说起来老葛并不算是个猎人,只是小时跟他爹上过几次山罢了。
后来他爹死了,也禁猎了,他除了偷偷摸摸地套过几只野兔解馋外,根本就没打过什么大牲口,更没有打过青羊。
要知道,绝壁上的青羊那可是神物,凡是能挂住雪花的地方它都能上去,你说它神不神?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不得不铤而走险了。
老葛端详着青年,他活到40多岁还第一次看到活的青羊。
这家伙除了毛是青黑色的,其他和常见的山羊似乎也没多大区分。
但是据说青羊浑身都是宝,它的骨肉对治疗跌打损伤有特效。
老葛记得小时候他扭了腰,只喝了一盅滴入青羊血的酒,立马就好了。
他的儿子瘫在床上好几年治不好,现在青羊给他带来了希望。
可是怎样把青羊从绝壁上弄上去却是个问题。
第16课《诫子书书》第2课时限时训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限时训练二(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错题滚动(48分)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每空1分)愠()罔()殆()肱()逾矩()箪()三省吾身()派遣()殉职()热忱()拈轻怕重()纯粹()二.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6分,每空1分)热枕:拈轻怕重:麻木不仁:见异思迁:鄙薄:漠不关心:三.默写下列诗句(16分,每首4分)默写《峨眉山月歌》默写《江南逢李龟年》默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默写《夜上受降城闻笛》四.翻译下列句子(14分,每句2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当堂检测(52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3分,每空1分)(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 ) (3)遂成枯落(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4分,没空1分)励精淫慢险躁治性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4.翻译下面的句子。
(8分,每句2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作者相关(7分,每空1分)《诫子书》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
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限时训练二 40分钟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
该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
2月20日,中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
研讨会上,科幻作家韩松说,《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与世界的对话。
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与画西方虽有不同却又具备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
科幻电影必将是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科幻能够超越国家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一种方式。
影片通过凝聚全人类的共识来解决地球的生存危机,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最示了中国价值观念的伟大力量。
(摘编自《影片<流浪里球>研讨会发言摘编》,《人民日报》2019年2月21日)材料二:材料三:国家航天局新闻办副主任孟华认为,《流浪纪地球》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投援”体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战友情突出了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则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另一种意义。
他认为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重视温故知新、以古鉴今。
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刷、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
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
想象未来、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
(摘编自《流浪地球》:硬科技与软文化打造中国科幻大片》,《光明日报》2019 年2月27日) 材料四:“《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整体出现——不是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冲突——即‘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慈欣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地球是全部历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个象征。
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麦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
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现这种情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
“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
”(《<流浪地球>票房过40亿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新华网2019年2月21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根据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整体产值,中国科幻电影是中国科幻产业中的主力军,整个行业呈持续增长态势。
B.2018年上半年在国内科幻电影整本票房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从海外引进的影片,占比超过九成,国产科幻电影的票房比例不足一成。
C. 《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说明中国科幻产业布局并不合理,过于依赖科幻电影的发展,《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加重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
D.《流浪地球》票房的不断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气告》中对2019年本土科幻电影票房将大幅增长的预测的准确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流浪地球》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的一大原因是,它在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B.材料三中,孟华和尹鸿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解读,虽然角度不同,但都着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方面。
C.尹鸿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新的维度、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这一意义弥补了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塑造上的瑕疵和遗憾。
D.比起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流浪地球》的小说和电影创造的“流浪地球”范式更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6.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场有何启示?请联系材料简要说明。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
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
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
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
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
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
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
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四、写作(60分)青岛二模:华美之袍,促旧换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精致华美的睡袍,他感到非常开心。
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穿上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要体验穿新衣的快乐。
可是,很快他就快乐不起来了,家里的旧式家具、污糟地板以及各种陈设在新袍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不和谐。
他再没有心思去感受袍子的舒适和华贵,而是赶紧把家里的陈设都换成新的,以求跟新袍子相匹配。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本题目为现象类材料作文,考生需要由材料中的现象出发去揭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