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与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一、考点解读标点符号和辨析、修改病句两个考点在2008年泰州市中考考纲中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要求“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类病句;《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⑴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⑵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字顺;⑶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一)标点符号掌握和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具有许多特定的表意功能:表示语音停顿,显示语义关系,标志特殊用法,帮助区别语意,表示特定感情,体现特定语气等。
本考点要求考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中考卷中,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近年中考中,一是在第I卷中采用客观选择题,一般占2~3分;二是在第И卷作文中体现,要求能正确停顿、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并能书写规范。
(二)辨析、修改病句“辨析、修改病句”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六类语病,前四者为结构类,后两者为逻辑类。
这一考点,既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也考查对语病的修改能力。
考查可以采用客观题进行,也可以采用主观题进行,还可能与其他考点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
近几年中考,大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一般占2~3分,对于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修改病句,在学生作文和其他省、市的中考卷中有所体现。
二、考点分析标点三、复习策略(一)课时安排:三课时(二)内容第一课时标点符号一、知识梳理(一)导语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
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标点符号的相关内容复习1、标点符号的分类、作用、形状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共十六种点号有7种:句号。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病句的符号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病句的符号导读:主要有以下九种: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修改病句与标点符号

修改病句与标点符号小学病句修改一.修改病句。
1.从用词不当的角度修改下列病句。
(1)学校的操场上扩张了不少。
(2)外宾参观了我们表演的节目后,赞叹不已。
(3)为了革命,多少先烈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2.从句子不完整的角度修改病句。
(1)我们要响应保护益鸟。
(2)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3)儿童节那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乐。
3.从词序排列不当的角度修改病句。
(1)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3)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4.从词义重复的角度修改病句。
(1)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果子。
(3)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5.从感情色彩的角度修改病句。
(1)敌人很顽强,不肯投降。
(2)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3)王老师处理问题非常武断,我们都很佩服他。
6.从句子关联的角度修改病句。
(1)由于掌握科学知识,他花了很多心血。
(2)这么长的课文,虽然浏览一遍,也要十几分钟。
(2)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7.小学病句修改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教师节到了,我们积极响应学校“为老师献上一杯茶”。
(2)月光照在透过窗帘的屋子里。
(3)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都被赶到九霄云外了。
(4)李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5)你的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你个人的荣誉,而且关系到我们全班的荣誉。
(6)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真是呕心沥血,处心积虑。
(7)新开张的商店门前张贴着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8)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9)班主任经常鼓动大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10)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
8.读下面一段话,在原文上修改5个不恰当的词,再选填修改的原因。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取得)诺贝尔奖金。
她在取得(成绩)和受到别人(吹捧)时,(头一个)想到的是她少年(时候)教语法的欧班老师。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病句修改符号的用法及画法

病句修改符号的用法及画法
病句是指句子结构或语法错误造成的不通顺或语义混乱。
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符号的用法及画法:
1.句号(。
):表示陈述句或结束句子的标点符号,一般书写为一个
小圆点。
2.问号(?):表示疑问句或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一般书写为一个
小圆点之上加一个竖线。
3.感叹号(!):表示感叹句或强调语气的句子,一般书写为一个小
圆点之上加一个横线。
4.逗号(,):表示列举、分割句子成分或短语间的停顿,一般书写
为一个小斜线加一个小圆弧。
5.冒号(:):表示引出、解释或列举内容的标点符号,一般书写为
一个小圆点之上加两个小圆点。
6.分号(;):表示分割句子成分或表达对比、并列等关系的标点符号,一般书写为一个小圆点之上加一个小斜线。
7.引号(“”):表示引用别人的话或特殊含义的词语,一般书写为
左引号(“)在前,右引号(”)在后。
8.括号(():表示插入补充说明、省略一些内容、括弧语等,一般
书写为左括号(()在前,右括号())在后。
9.省略号(…):表示省略部分内容或表示语气的变化,一般书写为
三个小圆点排列成横线。
在书写符号时,需要注意符号之间的间隔和书写的规范性。
病句和标点修改范例

病句和标点修改范例一.病句修改1.新春的足迹随着爆竹声踏上了神州大地。
把“足迹”改成“脚步”。
(“足迹”和“踏上”不搭配)2.老师把全部心血都流在学生身上了。
把“流”改成“倾注(花)”。
(“心血”和“流”不搭配)3.歌舞团的精湛表演陶醉了在场的一千多名观众。
原句改为:歌舞团的精湛表演使在场的一千多名观众陶醉了。
(“陶醉”后不能带宾语)4.西亚的石油储量是世界最丰富的地区。
删去“地区”。
(“石油储量”和“地区”不搭配)5.有没有错别字是评价好文章的标准之一。
删去第一个“有”。
(“有没有”和“好”是属于“两面和一面”不搭配)6.宁红减肥茶是肥胖者的克星。
“肥胖者”改成“肥胖病”。
(“肥胖者”和“克星”不搭配)7.街头上,许多清仓货物成倍地降价出售。
“成倍”改成“大幅度”。
(下降不能用倍数。
)8.他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忽然蒙上了一层湿润的泪水。
“目光”改成“眼睛”。
(“目光”不能“蒙上”)9.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眼界。
删去“经过”或“让”。
(缺少主语)10.课已上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复习了。
“复习”后加“阶段”。
(“进入”和“复习”不搭配)11.我们欢迎两位专家来我厂莅临指导。
原句改为:我们欢迎两位专家莅临我厂指导。
(“来”和“莅临”语义重复)12.在晚霞的映照下,这位姑娘脸蛋格外通红。
删去“通”。
(“格外”和“通”语义重复)13.听了几位校长的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删去“长时间”。
(“长时间”和“久久”语义重复)14.代表们对开发山区的经济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原句改为:代表们对开发山区的经济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广泛”应该修饰“交换”)15.水泥厂把源源不断的水泥运往全国各地。
原句改为:水泥厂源源不断地把水泥运往全国各地。
(“源源不断”不能修饰“水泥”)16.石油工人向困难从不低头退让。
“从不”和“向困难”交换位置。
(语序不当)17.棋类比赛,对小张很感兴趣。
“棋类比赛”和“小张”交换(“对”介词用错)18.家乡的变化,对于本地的农民是十分熟悉的。
三年级加标点+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三年级加标点+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三年级上册语文加标点符号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人+话]。
如:老人问:“姑娘,你是气象员吗?”二、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话+人]。
如“姑娘,你是气象员吗?”老人问。
三、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话+人+话]如:“嗯,”姑娘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乡里气象站的气象员。
”1、XXX说今天好热啊你都出汗了2、今天好热啊你都出汗了XXX说3、今天好热啊XXX说你都出汗了4.XXX说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5.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XXX说6.我爸上班了XXX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7.爷爷说你看到什么了孩子8.你看到什么了孩子爷爷说9.XXX老师来了XXX的妈妈说快给XXX倒杯水10.冬冬的妈妈说XXX老师来了快给XXX倒杯水11.老师说欢迎同学们回到学校13.爷爷我有年轮吗小槐树好奇地问14.XXX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这儿有很多胶卷15.XXX问老师明天如果下雨还去春游么16.这是不可能的他说那天我就在旁边17.你爸爸呢我说他怎么不在家18.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成这样就很不错了19.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20.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21.进修肯定要认真立场决定一切XXX师说三年级上册语文“用点窜符号点窜病句”1.我们家离学校很进。
2.他这道题可能一定做错了。
3.爷爷家种了玉米、高粱、大豆、松树等粮食作物。
4.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5.广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6.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7.班会上,XXX首先第一个发言。
8.上课了,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9.为庆祝六一,我们班的女同学都穿上了五颜六色的红裙子。
10.这一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上学迟到的现象。
11.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讲卫生。
12.XXX穿着棉衣和帽子去逛街。
13.他不禁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14.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亮》,受到了深入的教育。
15.通过教师的教育,使他认识到本人的错误。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与标点符号
一.修改病句。
1.从用词不当的角度修改下列病句。
(1)学校的操场上扩张了不少。
(2)外宾参观了我们表演的节目后,赞叹不已。
(3)为了革命,多少先烈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2.从句子不完整的角度修改病句。
(1)我们要响应保护益鸟。
(2)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3)儿童节那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乐。
3.从词序排列不当的角度修改病句。
(1)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3)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4.从词义重复的角度修改病句。
(1)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果子。
(2)《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3)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5.从感情色彩的角度修改病句。
(1)敌人很顽强,不肯投降。
(2)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3)王老师处理问题非常武断,我们都很佩服他。
6.从句子关联的角度修改病句。
(1)由于掌握科学知识,他花了很多心血。
(2)这么长的课文,虽然浏览一遍,也要十几分钟。
(2)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7.
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教师节到了,我们积极响应学校“为老师献上一杯茶”。
(2)月光照在透过窗帘的屋子里。
(3)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都被赶到九霄云外了。
(4)李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5)你的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你个人的荣誉,而且关系到我们全班的荣誉。
(6)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真是呕心沥血,处心积虑。
(7)新开张的商店门前张贴着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8)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9)班主任经常鼓动大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10)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
8.读下面一段话,在原文上修改5个不恰当的词,再选填修改的原因。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取得)诺贝尔奖金。
她在取得(成绩)和受到别人(吹捧)时,(头一个)想到的是她少年(时候)教语法的欧班老师。
修改的理由:(原来用词)⑴词义太轻了;⑵范围太小了;⑶词语搭配不当;⑷词的感情色彩不对;⑸这里不该用口语。
选择填空(修改理由填序号)
⑴把()改为(),理由是()。
⑵把()改为(),理由是()。
⑶把()改为(),理由是()。
⑷把()改为(),理由是()。
⑸把()改为(),理由是()。
9.下面的话中七处有错误,请你找出来,在原文上改正。
“六一”节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节目,美好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把同学们都吸引住了,刘明同学表演单人舞,舞姿忧美;张林同学表演小提琴独凑,非常动听。
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尽情歌唱,欢乐的歌声在操场上空回声。
二、标点符号。
1.判断下列省略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语句中断B.内容省略C.列举省略D.说话断断续续
(1)对……对不起!我……大概认错人了。
( ) (2)过春节的时候,我们这里可热闹呢!舞龙灯,挑旱船,耍狮子,扭秧歌……样样都有。
()(3)穿长袍的问:“这位是……”()(4)“我的信如果要发表……”那一段话,我也不大明白。
2.判断下列破折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解释说明
B.语音中断
C.声音延长
D.表示转折
(1)今天我本来打算去一趟,可是—()(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3)“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么?”赵大爷站在七斤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4)“嘟—”火车进站了。
()
3.判断下列引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反语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定称谓
(1)“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一方面侵略别国,一方面表示友好,这种“友谊”一钱不值。
()(3)我把“中国石”奉为至宝。
()
4.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学会合作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吗老师和蔼地问。
(2)奥运会比赛项目很多有射击体操跳水举重足球等等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4)好半天他突然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5)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为国牺牲的英雄如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