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 观潮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南宋的历史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临安举行观潮盛典的风俗以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借助钱塘江潮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帮助理解课文。
2.查找别人写作的观钱塘江潮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文言词句。
2.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难点1.诵读教学法。
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1.钱塘江潮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2.当代人们观赏钱塘江潮的照片。
1课时“钱塘江上潮如崩,吴儿驭浪正兴浓”,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之一。
钱塘江的潮水与当地的地形有关,钱塘江口呈喇叭形状,每当海上潮水涌入,钱塘江口水位急剧上升,波涛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左右是潮水最大的时候,男女老少相携观潮,络绎不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睹这天下奇观吧。
周密(1232—1298年),字公谨,号草窗,祖籍某某(今属某某)。
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宋末曾任义乌县令,宋亡后不仕,从事著述。
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草窗词》等。
1.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某某,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某某某某),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观潮》所记即为此事。
2.钱塘江潮,又叫某某潮或某某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
和“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一起合称为“天下四绝”。
当江潮从东面涌来时,似一条银线,渐渐地“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一线潮。
在钱塘江盐官镇一带的观潮胜地公园,可以观赏到最为壮观的某某潮。
潮水在盐官鳌塔附近,形成壮观的“盐官宝塔一线潮”。
“某某之潮,世共称之,盖某某城东银涛滚滚整齐而来,历城西不数里即参差不齐……每当中秋大汛,中外人士咸来观瞻”(《海昌胜迹志》),故盐官观潮自古为最。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观潮课题:观潮课型新知预展学习目标:1熟读并翻译文章,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汇2整体把握文章,说出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潮”的3通过本文的学习,说说文中有哪些你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至少两点)学习重点:翻译文章,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汇教学随笔知识链接: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
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自主预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雷霆()杨诚斋()艨艟()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善泅()僦赁()罗绮()2.辨明词义:既望方玉城雪岭出没倏尔略不相睹皆披发文身江干溢目溯迎而上如履平地随波而逝僦赁3.重点句子翻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合作探究1.通过梳理文章,说说文章四个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着眼点和立足点分别是什么?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文中从哪些词语来写钱塘江潮之“伟观”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用成语语来形容一下这种景象。
(至少三个)教学反思:3.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4.文章题目是观潮,通过自主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钱塘江潮之“伟观”,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面从写作方法来进行赏析。
拓展运用:请你展开想像,结合课文内容为钱塘江大潮写解说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含试卷)

28﹡观潮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读懂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1.读懂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周密,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
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
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
其诗文亦佳。
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2.《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
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第一课时1. 注音或写字。
京尹. shū尔 善泅. sù迎而上 鲸波万rèn 车马塞.途 一舸. 艨艟.. 倍穹. 如lǚ平地 j iù赁.看幕 珠翠罗qǐ 2.解释加点的词。
资料链接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倏尔..黄烟四起: 突然 人物略.不相睹: 微,一点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高 珠翠罗绮溢.目: 满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农历十六 方.其远处海门: 当……时 如履.平地: 踩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被 随波而逝.: 去,往 皆披发文.身: 刺着文采 溯迎..而上: 逆流迎着潮水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岸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海涌银为郭.古义: 外城 今义: 姓 吞天沃.日 古义: 用水淋洗 今义: 肥沃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 名词,马 今义: 动词,骑马标枪:古义: 举枪 今义: 一种体育器材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观潮
课题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探Fra bibliotek学习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
把在自学中的疑难,在小组中交流,并将你们小组中认为重点的字词句以及还不能解释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2.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精彩的场面描写一、课前探究1、读准字音:雷霆杨诚斋艨艟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善泅僦赁罗绮鲸波2、学生质疑二、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三、互助提升1、辨明词义既望方其远出海门则玉城雪岭皆披发文身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珠翠罗绮溢目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2、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3、理清文章思路: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4、根据内容,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四、体验成功:1、翻译下列句子: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④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2、改写文章第一段。
五、快乐心得:《观潮》学案周密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巧的结构安排二、教学重点、难点:赏析精巧的结构安排一、课前探究1、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2、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
二、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三、互助提升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观潮》【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
【学习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①京尹.()②乘骑.()③艨.( )艟.( )④溯.()⑤善泅.()者⑥一舸.()无迹⑦履.()⑧罗绮.()⑨僦.()赁.()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既望..:()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
()际天..:()沃日..:()艨艟..:()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一舸.无迹()为.火所焚:()披发文.身,()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溯迎..于鲸波万仞。
()()..而上,出没3、尝试翻译第三段。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钱塘江潮这一自然奇观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也成了古今盛事。
我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作者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感知江潮1、播放钱塘江潮的音视频资料,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钱塘江潮的壮观;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注意句子的断句停顿。
2、听完之后,你觉得文中那句话最能表达你心中的感受?3、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文言词汇。
你还有那些词语意思不懂呢?请你大声说出来。
4、再自读课文,说一说每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二)理解江潮5、理解第一段: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潮的?突出了其什么特点?6、理解第二段:①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②本段末句采用了什么写法?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7、理解第三段:哪些语句最能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8、理解第四段: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三)品析《观潮》9、品选材构思:本文题目是“观潮”,可后面三个画面却着力描写了人的活动,这是不是离题?请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8课观潮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能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课文;
4、休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1、背景解读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
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
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2、走近作者
周密(1232—
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
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
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
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
其诗文亦佳。
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3、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 一舸()善泅()
迎而上
3、解
1
)珠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如履平地
:
1、疏通文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28.观潮精彩开篇词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就是钱江涌潮。
钱江涌潮从某某角度看最为壮观。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某某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
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
为此,某某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去《观潮》!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本课的重点文言词句。
2.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本文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理思路一、情境导入南宋的国都临安,即现在的某某。
观潮地当时在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某某某某),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体味一下南宋都城的生活风俗吧!二、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霆.(tíng) 斋.(zhāi) 艨艟..(méng chōng)履.(lǚ) 倏.(shū) 舸.(gě)泅.(qiú) 僦赁..(jiù lìn) 仞.(rèn) 绮.(qǐ)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方:①方其远出海门(当……时)②方出神(正)③方七百里(面积)观:①观潮(观看,动词)②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仅: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②仅如银线(几乎,将近)为: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②海涌银为郭(成为)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以:①以此夸能(凭借)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势:①势极雄豪(气势)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能:①以此夸能(本领)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2)词类活用①天下之伟观.也(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观潮
预习导学:
1、生字注音
雷霆.()沃.日()艨艟
..()()乘骑.()履.()倏.尔()舸.()泅.()溯.()
仞.()罗绮.()僦赁
..()()穹.()
2、解释加点的词
(1)既望
..
(2)方.其远.出海门
(3)仅.如银线
(4)际天
..
(5)沃日
..
(6)艨艟
..
(7)既而尽
...奔腾分合五阵
..之势
(8)乘骑.
(9)舸.
(10)披.
(11)江干.
(12)倍穹.
(13)僦赁
..
(14)席地
..
3、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号,
代词人。
课文初探:
1、揭示本文中心的句子
2、用比喻夸张和引用的手法写海潮的句子是
3、解读课文
第1段写
第2段写
第3段写
第4段写。
这是从表现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
导入
当堂达标:
1、引用杨万里的诗有什么作用?
2、对吴中健儿弄潮的描写一气入注
(填动词)这些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的形象特点,表现了美。
(填句子)写弄潮儿的外形;_________________(填句子)写弄潮儿的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句子)写弄潮儿的矫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句子)夸张的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
3全文以_________为线索,用镜头摄像笔法分别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图画,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正面描写,_________属于侧面描写。
小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方其远出海门。
()
如履平地。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2、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
拓展延伸:
济南风景优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三大名胜。
大明湖边有稼轩祠、鉄公祠、雨荷亭等多处名胜古迹,且湖中泉水众多,有诗赞曰:“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中考链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详颀长叹为观止
B故执和煦家喻户晓
C墨守和偕得天独厚
D涉足晦涩中流砥柱
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北京市建委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的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