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
2024年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轨道交通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通过分析广州轨道交通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发展历程自1997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通以来,广州地铁网络逐步扩大,目前已形成七号线、十三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全长超过300公里。
此外,广州还拥有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等其他轨道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随着广州人口的增长与城市扩张,轨道交通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1.建设规模扩大:广州轨道交通工程规模逐年扩大,每年新建和扩建多条线路,以满足人口增长和交通需求。
2.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引入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如自动售票机、刷脸支付等,提升了乘客体验。
3.优化线网布局:广州轨道交通市场通过优化线网布局,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效率。
4.多元化服务模式:除了基本的地铁服务外,广州轨道交通市场还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无障碍设施、Wifi覆盖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影响因素广州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城市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需求也随之增加,轨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
2.政府支持政策:广州市政府积极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轨道交通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乘客需求变化:乘客对出行方式的需求不断变化,轨道交通市场需要根据乘客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4.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轨道交通市场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
发展趋势未来广州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规模继续扩大:广州地铁线路将进一步扩大,连接更多地区,提供更便捷的出行环境。
2.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将进一步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广州将继续将轨道交通纳入城市规划,并通过规划的方式,引导城市的发展与轨道交通的发展相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未来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和环保的交通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发展历程、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部,沿特定的路线,采用电力驱动,通过轨道运行的交通工具。
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包括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等。
这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大大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地铁建设。
当时,伦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从那时起,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我国,第一条城市地铁线路于1969年在北京建成通车,随后其他城市也相继建设了地铁线路。
到2020年底,我国已有4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系统。
三、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投资巨大。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新建线路和扩大规模时更为明显。
其次是运营成本高。
轨道交通系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支持。
再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力不足,尤其是高峰时段,容易出现拥挤和乘坐难的问题。
最后,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协调和整合的问题,导致线网不畅通、换乘不便等。
四、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趋势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将采取一系列举措。
首先,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参与。
其次,优化线网规划和布局,加强不同线路之间的衔接和换乘设置,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引入智能化技术,如自动驾驶和智能调度系统,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此外,探索新型轨道交通技术,如磁悬浮列车和超级高铁等,以提升运行速度和乘客体验。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经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的论文

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的论文《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大运量、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20 世纪 60年代,北京开始建设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
此后,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相继开始了地铁建设。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较为缓慢。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不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一)运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有数十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世界前列。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地铁网络已经较为完善,一些二线城市也在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中,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在车辆制造、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铁列车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舒适性。
(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除了地铁和轻轨,我国还出现了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多种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
不同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和区域,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促进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还带动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的优化。
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建设成本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线路建设、车辆购置、站点建设等方面。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71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7378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这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不仅连接了市区与远郊,也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了密集的交通网。
同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不仅有传统的地铁、轻轨,还有新型的磁悬浮列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准点率和运营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和便捷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此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还致力于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服务,如车站自助服务、无线网络覆盖、电子支付等,进一步提升了出行体验。
二、发展趋势展望1. 规模持续扩大: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将继续扩大。
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开通轨道交通线路,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2. 技术创新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加速技术创新和升级。
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发展。
3. 一体化发展: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更加紧密的一体化发展。
例如,与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衔接将更加便捷,提供更加便利的换乘服务。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还将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型出行方式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出行体系。
4. 智能化服务: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服务。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方式,其优越性在于快速、安全、环保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发展1.早期轨道交通早期轨道交通主要是指马车铁路,它是19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铁路运输方式。
马车铁路以马拉车厢代替了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这种方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马车铁路逐渐被淘汰。
2.电气化轨道交通20世纪初期,电气化轨道交通开始出现。
最早的电气化铁路是在英国伦敦地下修建的地铁系统,它于1863年开始运营。
此后,欧美等国家陆续建设了自己的地铁系统,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3.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中国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北京地铁,在1969年开始规划建设。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系统。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轨道交通建设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现状1.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位列第一。
此外,欧洲和亚洲是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最为活跃的两个地区。
2.中国轨道交通现状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超过7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并且正在规划建设更多的线路。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并且不断推进网络化运营。
3.全球轨道交通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例如,在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试验无人驾驶地铁;而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区,则正在推广使用高速磁悬浮列车。
四、未来发展方向1.智能化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趋向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列车自主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
这将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绿色低碳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环保,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和清洁能源供电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网络化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网络化,实现不同线路之间的无缝衔接,并且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进行联动,提高出行便利性。
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成为许多大中城市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快捷、环保的需求。
因此,轨道交通逐渐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1.地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许多大城市已经建设了成熟的地铁网络,可以提供高密度、高效率的运输服务。
同时,地铁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高铁技术的革新高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长途交通的认知,实现了城市之间的高速连接。
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列车时速逐渐提升,同时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
高铁无疑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3.智能化应用的推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轨道交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售票、智能调度、远程监控等技术的推广使得轨道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智能化应用也提高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1.绿色环保是必然趋势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绿色环保的。
使用新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采取环保措施是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智慧化和自动化是必然趋势未来城市交通的智慧化和自动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的智慧化是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3.高铁网络的扩展和提速高铁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建设更多连接城市的高铁线路,并提高列车时速,可以大大缩小城市之间的距离,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
4.人性化服务体验的提升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还需要注重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改善列车车厢的舒适度、提供更贴近乘客需求的服务、增加站点设施等都是提升乘客出行体验的重要手段。
结语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
而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交通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文将对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解决交通问题方面的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轨道交通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传统的地铁系统以及轻轨系统,已经成为了众多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轨道交通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高容量的载客量、较快的速度以及准时性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中大量人口的出行需求。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实现。
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为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会使得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事故风险。
二、轨道交通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技术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预测和趋势。
1. 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磁悬浮技术具有速度快、运行平稳、无轨槽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地建设了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证明了其在高铁系统中的可行性。
预计未来,磁悬浮技术将在更多的城市中得到应用。
2. 超级高铁的出现随着人们对出行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超级高铁技术将成为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超级高铁不仅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还可以适应长距离的运输需求。
未来,超级高铁将成为城际交通的重要选择,进一步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3. 环保、智能的运营模式未来的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智能化的运营。
电动化技术的应用将减少尾气排放,降低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同时,智能化的运营模式将能够更好地监控运行情况,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人为管理成本。
嵌入式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为轨道交通运营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面临的挑战尽管轨道交通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1. 现状概述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
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从2000年开始,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新建线路不断增加,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城市。
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通车里程超过7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位居世界第一。
2. 现状问题虽然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1 运营压力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运营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高峰期的拥挤现象时有发生,给乘客带来了不便。
2.2 安全隐患存在尽管轨道交通在安全方面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乘客的文明素质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站台乱跳乱闯的情况时有发生。
2.3 线路覆盖不均衡目前,中国的轨道交通线路覆盖不够均衡。
一些发达城市的轨道交通网已经相对成熟,而一些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还比较薄弱。
3.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需要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加强线路建设和提升服务水平。
3.1 加大线路建设力度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大对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投入。
首先要在一些中小城市中推进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升其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城市间的轨道交通联通,提高出行便利性。
3.2 引入智能科技未来的轨道交通发展还应更加注重智能科技的应用。
例如,可以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提高运行的精准度和效率。
通过智能票务系统,乘客可以实现无纸化乘车,提升服务水平。
3.3 加强安全管理和乘客素质培养在未来的轨道交通发展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应加强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措施,例如在站台上安装护栏、加强视频监控等,提高乘客的安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取为: 0.0016
240N/t
空气阻力 机械阻力
160N/t 80N/t
所需功率随速度三次方而增大 0%
0
固定阻力 0N/t
80 160 240 320 400 行 车 速 度, V,(km/h)
13
每吨列车质量所需要的牵引功率
行车速度 Km/h
比功率 kW/t
实际参考值
60
机 车
120
牵 引
(最小300,需减速通过)
1000
(最小600,需减速通过)
准高速铁路
1400-1700
速度范围 Km/h 100-80
120-140
160-200
采用摆式列车技术后 的速度范围,Km/h
120-100
160-180
200-250
高速铁路
2500-4500
200-300
300-360
特高速铁路 6000-10000
城轨
公路 水 运
综合运输体系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速度,km/h
11
(A)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
(一) 大功率驱动系统
(二) 提高曲线通过能力
(三) 提高运动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 (四) 高速列车运行信息化和自动化 (五) 空气动力学工程 (六) 高速列车试验技术
2,有源主动控制——车体可控傾摆,二系横向主动 悬挂,轮对摇头角主动控制,流变阻尼等
29
车体横向振动的控制
无控制时振 幅超过 10mm
加以控制后 可使振幅 限制在 10mm以内
30
半有源主动控制系统
31
有源主动控制系统
32
(四)高速列车运行信息化和自动化
28
运行平稳性和运动稳定性的要求是矛盾的
➢ 平稳性要求柔性悬挂,稳定性要求加大刚度。 ➢ 径向曲线通过要求轮对弱弹性定位,
稳定性要求加大轮对定位刚度。 ➢ 解决矛盾的途经:
❖精心设计,折衷要求,优化悬挂参数——受限制; ❖采用可控参数技术,如:
1,无源主动控制——抗侧滚扭杆,抗蛇行阻尼, 变参数定位,迫导向转向架等
速度 27
运行平稳性指标
动态响应随速度而加剧
例如:轮轨力
但乘坐舒适度不能降低
即加速度响应在高速下应 保持在常速下的水平 例如:由加速度响应计算的 横向、垂向平稳性指标W仍 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即:
P,(KN)
500
400
V=250km/h
V=200km/h
300
V=160km/h V=120km/h
线性蛇行失稳临界速度,VA 作为线性系统的运动不稳定性, 在无激励下蛇行运动加剧的速度
非线性蛇行失稳临界速度,VB 作为线性系统的运动不稳定性, 由极限环的稳定性所决定。
极 限 环 幅 值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VB
VA 速度
亚临界 Hopf 分叉
极
不稳定
限
环
幅
不稳定
值 稳定
V ≤ 最大运行速度
VB
VB VA
300-400
360-500
24
2. 采用径向转向架
自由轮对—能自动回到径向位置
故具有弱约束轮对的转向架 就是径向转向架
刚性转向架—前轮对以巨大冲角
冲向钢轨,产生很大轮轨力
径向转向架—轮对保持径向位置
冲角为零,轮缘力为零各轮 对以其横向蠕滑力平均承受 轮轨力,称为蠕滑导向,可 大大改善通过曲线时的轮轨 受力状况。
4. 车体倾摆技术
从固定设备考虑 从移动设备考虑
22
1. 加大线路曲线半径和设置超高
最小曲线半径,R 的计算:
R (m) 11.8Vk2 hh欠
Vk — 最大通过速度,单位为km/h h — 轨道外轨超高,以mm计。R =1500 tgØ, Ø为超高角。
一般铁道,h≤110 mm;高速铁道, h≤180 mm
V=80km/h
200
V=40km/h
10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 (ms)
Wx≤ 2.5 ;
Wy ≤ 2.5
故高速车辆必需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
例如:具有更柔软的悬挂特性:
二系横向悬挂刚度减小到0.15MN/mm, 车体与转向架间的自由间隙加大到 ±80 mm, 一般速度下的车辆仅为±20mm。
❖ 牵引力还取决于粘着重量——因为动轴轴重对轨道的动
力作用随速度而加剧,故不能过大: 低速可到25t,一般为21-23t, 我国第一列高速列车为19.5t, 国际标准: 17t。
❖ 增加动轴数量比增加动轴轴重更有效——走向动
力分散,增加粘着重量,充分发挥牵引及动力制动能力。 964年日本设计的0-系高速列车全为动轴 80年代法国TGV及德国ICE采用动力集中 90年代法国和德国都相继改为动力分散。
• 铁路运输━━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城际铁路:区域城际铁路、全国城际铁路
高速铁路:200∽360km/h
高速磁浮:400∽450km/h HSGT
真空管道:400∽1000km/h
• 水路运输━海运、河运
• 航空运输━国内、国际
• 管道运输━油气、煤水 4
不同交通方式的能耗与污染对比
两种模式的综合运输体系:
已在广深线运行。 2,我国研制的
准高速摆式列车,将在成渝线运用。
26
(三)提高运动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
两个不同的范畴
运动稳定性—系统的固有属性,
取决于系统参数。
运行平稳性—系统对外干扰的响应,
与外干扰的强度密切相关。
蛇行失稳临界速度
轮对因踏面锥度而蛇行
既是保证正常工作的最聪明设计, 又是造成蛇行失稳的原因。
高高速速地地面面交交通通
HIGH-SPEED GROUND TRANSPORTATION
HSGT
西南交通大学牵沈引动沈志力志云国云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牵沈引志动力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1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
•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 采用线性电机可以无限制地发挥牵引力——加拿大1987年
试验成功,日本东京12号地铁27.8公里采用线性电机牵引, 坡度可达8%。
19
普通 电机
线性电机原理及应用
展开 线性 电机
日本地铁车辆采用线性电机牵引可 减小隧道截面节约地铁投资
定子置于轨道上 转子置于车辆上
20
(二)提高曲线通过能力
能否通过曲线是限制速度的瓶颈
100 1984 12M4T
1321 15.4 14.4 921.6 270 12960
300 1990 10M6T
1323 11.3 11.1 710.4 300 12000
500 1996 16M
1324 11.1 10.9 697.6 285 18240
1数 x 粘着重量。
160
210
230
250
270
300
480
500
( 动 力 集 中( )动 动力 车分 组散
) 动 车 组
1
我国货物列车的实际水平
3
我国旅客列车的实际水平
5
提速列车达到的水平
9
日本0系动车组为11.5kW/t
11 日本100系动车组为11kW/t
13 德国第一代ICE-2列车为12kW/t
15 法国第一代TGV列车为15.4kW/t
12
(一)大功率驱动系统
200km/h
列车行车阻力为:
F0 = a + bV + cV2
其中:
100% 80%
空气阻力所占百分比
空气阻力接近70%
85%
320N/t
F0 ——每吨列车质量的阻力
单位:N/t
60%
a ——固定阻力系数,
取为: 11
b ——机械阻力系数,
40%
取为: 0.11
c ——空气阻力系数,
• 成长壮大中的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
1. 交通规划与管理 2. 道路与铁道工程 3.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 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3
综合运输体系
• 公路运输 ━━ 二级公路,
交通量: 7500辆/日
一级公路,
交通量:15000辆/日
四车道高速公路,交通量:27500辆/日
六车道高速公路,交通量:40000辆/日
交流牵引电机,实现交-直-交传动
❖ 交—直传动的局限——自重大,维修困难。 轴功率一般只能到800 kW, 最大到1000kW。
❖ 采用交流牵引电机——无整流子,可做到无维修。 速度调节及控制用VVVF等调频变 频技术,实现交—直—交传动。 轴功率最大可到1250-1800kW。
16
2. 增加动轴数量—— 由动力集中到动力分散
美国模式 ━━ 汽车 + 飞机 环保模式 ━━ 轨道交通 + 汽车、飞机
5
发展轨道交通, 构建和谐社会
• 城市轨道交通
构成经济区交通网的骨架
•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
• 全国城际轨道交通
1. 全国铁路网
2. 高速铁路
3. 高速磁浮列车
高速地面交通,HSGT
4. 超高速真空管道交通
6
2020年建成:
14条新线,
18 法国第二代TGV列车为17.9kW/t 48 法国1989年试验482.4km/h时为46.43k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