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期末复习20160603 (1)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试题3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学 学学 学学 学学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 。
A、常规检测B、特定目的监测C、空气污染监测D、研究性监测2.优先监测是对环境中 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A、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低B、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C、潜在危害小,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D、环境中所有3.消减断面通常设置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米处。
A、500B、1000C、1500D、20004.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区域内有多个污染源,且分布比较均匀时,宜选用布点法。
A、同心圆布点法B、网格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5.可疑数据是否剔除,判断的方法有: 。
A、狄克逊检验B、与算术平均值比较C、格鲁布斯检验D、与中位数比较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 的颗粒物。
A、<100μmB、>100μmC、>10μmD、<10μm7.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金属元素时,需对样品进行 预处理。
A、萃取B、蒸馏C、消解D、离子交换8.用电极法测定F-,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 。
A、增加水样总离子强度,使电极得到响应B、中和强酸、强碱,调节pH为中性C、恒定离子强度,消除干扰离子和酸度影响D、避免F-被瓶壁吸附9. 测定空气中NO x时,吸收液能与 反应,最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A、NO B、NO2 C、NO3- D、N2O10.测定烟气中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较采样速度 。
A、大B、小C、相等D、无所谓11.测定水样的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 。
A、有机物的含量B、金属化合物含量C、色度D、离子总浓度或含盐量1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N时,应选用 比色皿,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石英,紫外分光光度计B、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C、石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石英,气相色谱仪13.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砷、六价铬及强致癌污染物时,采样点应设在。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3、综合水样: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4、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这种水样在观察某一时段平均浓度很有用,但不适用于不同组分在贮存过程发生明显变化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这种水样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样。
5、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称。
6、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H2SO4蒸汽等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这种演变过程的速率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7、危险废物: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8、生态监测:是在地球上的全部或局部范围内观察和收集生命支持能力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9、生物污染监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及时掌握被污染的程度,以便采取措施,改善生物生存环境,保证生物食品的安全。
10、渗沥水:是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
11、底质: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和废(污)水排出物沉积,以及生物活动,物质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等过程的产物。
12、瞬时水样:在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的水样。
(自己加的)SS:悬浮物 TOC:总有机碳 COD:化学需氧量 VOC S:挥发性有机物 DO:溶解氧PM10:可吸入颗粒物BOD:生化需氧量BOD5:五日培养法TSP:总悬浮颗粒物填空题:1、水样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方法:洁净水72h,轻度污染48h,严重污染12h内;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2、调解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环境监测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通过监测来检验和判别工业排放物浓度或排放量是否超标,检验和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分类: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2)纠纷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二,中国环境标准体系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本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三,废水监测项目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第二类是在污染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四,河流监测断面采样点位布设当水面宽小于50米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50—100,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大于一百,设左中右三条。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不足0.5,在二分之一处设;0.5—5,水下0.5处设;5—10,水下0.5处,河底上0.5处;大于10,水下0.5,水底上0.5,二分之一处,各设一。
五,水样保存方法与保存要求要求1.减缓生物作用2.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3.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
保存措施:1,冷藏或冷冻 2,加入化学保存剂:控制溶液 pH 值,加入氧化剂,加入还原剂,加入抑制剂六,水样消解的作用和要求及消解类型类型: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要求:消解后水样要清澈透明无沉淀。
作用: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解的无机物。
七,水样常见富集与分离方法过滤,气提,顶空,蒸馏,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共沉淀,层析。
室内环境检测考试重点

一、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1、民用建筑工程的定义和分类:民用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和装修工程的统称。
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为 两类:1类有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II 类有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 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
3、采样要求:3.1 抽样时间应在工程完工7天以后交付使用前进行;采用集中空调的应在空调正常运转下进行;自然通风的氢应在对外关闭门窗24小时,其余在1小时候进行;装修工程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室 内采样时,须同时在室外上风处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3.2 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
3.3 4、计算一 一 T P4.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 = V •可」—(式中V 。
-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单位L ; V- 0t 273 +1 Pt采样体积,为采样流量与时间的乘积单位L ; t-采样点温度;T 0-273K ;P0-标准大气压10L 3kPa )度;A 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a-校准曲线的截距;b-回归线的斜率;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
)(A::0)一 0 (公式中的表示与4.2相同)bV所采空气样品的浓度mg/m 3; m-样品中苯的量;V-空气采样体积)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 t-采样点温度;)例题:教材P 1369解:氨采样体积为5L 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V 0 得4.2甲醛浓度计算公式:c (HCHO ) =("— :0)一0 bV(式中c (HCHO )-甲醛浓度mg/m 3;A-样品溶液的吸光4.3 氨的计算公式:c (NH 3)二 m4.4 苯的计算公式:c =V (C空气中苯的浓度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浓度:c c = c X 101.3 t + 273 一、^------- X(c -标准状态下的苯浓度 mg/m 3;273 c“ T P 「 273 101.3=V • ------ 0— • — =5 X -------------- • ------t 273 +1 P 0 273 + 27.2 101.3Vf4.55L由c(NH )= /二,?)—〃 =(A - X Bs分别求得两点的氨浓度为0.18,0.19两者的平均3 bv V值为0.185,此值小于0.2。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布点、采样及分析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方法,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长时间定期或连续监视测定,以获取反映环境质量代表值信息和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基体环境样品中,除污染物外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称为基体。
3.基体效应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在实际测定中带来的误差。
4.生化需氧量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
5.化学需氧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6.优先监测对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7、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8、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9、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0、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11、准确度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1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13、平行性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4、重复性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5、再现性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6、灵敏度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17、空白试验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18、校准曲线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19、检测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20、测定下限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21、测定上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二、填空题1、按目的分,环境监测可分为__研究性监测_、特定目的监测和___监视性监测__;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又可分为四种,即污染事故监测、___仲裁监测_、__考核验证监测__及咨询服务监测。
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复习资料

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复习资料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检测内容:氡、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民用建筑工程分类:Ⅰ类: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Ⅱ类: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1、取样批量(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
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并应包含同类型的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房间”:自然间,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留的空间单元。
“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不同的楼层和不同的房间类型。
对于室内氡浓度测量来说:土壤氡对建筑物低层室内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低层应增加抽检数量,向上可以减少。
2、取样数量(房间面积S/检测点数)S<50/ 1 50≤S<100/ 2 100≤S<500/ 不少于3 500≤S<1000/ 不少于5 1000≤S<3000/ 不少于6 S≥3000/ 每1000㎡不少于33、取样方法(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时:A 采用集中空调:在空调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B 采用自然通风: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4)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5)氡浓度检测时:A 采用集中空调:在空调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B 采用自然通风: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4、不合格处理(1)查找污染源,当确定是某种材料引起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或处理。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布点、采样及分析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方法,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长时间定期或连续监视测定,以获取反映环境质量代表值信息和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基体环境样品中,除污染物外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称为基体。
3.基体效应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在实际测定中带来的误差。
4.生化需氧量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
5.化学需氧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6.优先监测对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7、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8、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9、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0、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11、准确度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1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13、平行性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4、重复性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5、再现性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6、灵敏度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17、空白试验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18、校准曲线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19、检测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20、测定下限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21、测定上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二、填空题1、按目的分,环境监测可分为__研究性监测_、特定目的监测和___监视性监测__;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又可分为四种,即污染事故监测、___仲裁监测_、__考核验证监测__及咨询服务监测。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VN=VNP N T SPS TN =0 Λ3^B^^S273101.325 300 L =80.83L三计算题1当测定某水样六价铬时, 在8支50mL 比色管中依次加入 0、0.20、0.50、1.00、2.00、4.00、 6.00、8.00Ug 的六价铬标准系列,稀释至刻度。
取2份平行水样 A 、B 各10mL ,稀释至50mL, 经空白校正后测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六价铬量分别为 5.50、5.88Ug ,计算该水样含六价铬为多少 mg/L 。
( 0.569mg∕L )M=解:5.50/10=0.550(mg/L) 5.88∕10=0.588(mg∕L) 六价铬(mg∕L)=(0.550+0.588)/ 2=0.5695.50 5.882μ g=5.69μ g5.690.569 10j3mgP=10μ g∕mL=0.569 μ g/mL= 10L =0.569mg/L3已知某采样点的温度为27C,大气压力为100.00kPa°现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S02的日平均浓度,每隔4h 采样一次,共采集 6次,每次采样30min ,采样流量0.5L∕min。
将6次 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 50.00mL,取10.00mL 用分光光度法测知含 SO22.5μg,求该采样点大气 在标准状态下的 SO2日平均浓度。
(0.155mg∕m3 )编号稀释 倍数取水样体积(mL ) Na2S2O3标准溶 液浓度(mol/L ) Na2S2O3标液用量(mL )当天 五天 A 50 100 0.0125 9.16 4.33 B40 100 0.0125 9.12 3.10 空白1000.01259.258.76% IW⅛f Φ r X8X1000 , Ol 25M ⅛33XIJo(W A LIoo0.022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 BOD5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BOD5值。
(217.49mg/L ,221.69mg∕L )以A 水牌为钏;H 閔OOO —册"唤呗R 恤II L3:Ilf c-50mL 0.155 10Vmg3IOmL=0.155 μ g/L=10 m=0.155mg∕m34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 Pb,已知采样滤膜直径为 9cm ,采样体积为50m3,采样使气温为15C ,大气压力为102.1kPa°分析时取半张滤膜,浸取、消解后定溶至 25.0ml ,试样溶液测得值为 0.8ug∕ml ,求空气中 Pb 的浓度(mg∕m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第一章绪论1.室内空气污染: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称此为室内空气受到污染。
2.室内空气品质:也即室内空气品质是指居室空间的空气质量,包括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新风量等状况。
第二章室内空气品质及其评价1.引起室内空气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1)通风和气流组织问题2)热舒适问题3)室外空气污染4)交叉污染5)室内污染6)微生物污染2.CO的危害。
1)快速被肺吸收与血红蛋白结合,组织氧的传输;2)对需氧量大的器官伤害程度大(心脏、脑部等)。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4.现代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引发三种病症1 )病态建筑综合症( SBS )3 )与建筑有关的疾病( BRI )3 )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者( MCS)5.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第三章建筑室内环境1.建筑室内环境微气候:微气候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
2.室外热环境是指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
3.降水:指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进入大气层,经过凝结后又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分。
如雨、雪、雹都属降水现象。
4.影响人体热舒适感觉的因素有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人的新陈代谢率和衣服热阻,前四个因素为室内物理因素,后两个因素为个人因素。
5.人工照明特点1)不受光气候影响2)不受建筑设计影响3)控制方便4)需要消耗大量电能5)增加夏天空调负荷6.光污染:指光对人类及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大部分来自低效率、非必要的人造光源。
7.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和音色。
第四章室内空气污染物1.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分为,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2.室内空气污染按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室外污染源和室内污染源。
3.室内气溶胶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燃烧型气溶胶、矿物型气溶胶、生物型气溶胶三种。
4.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以及人自身的活动。
(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这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气,以上物质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2)建筑物自身的污染:此类污染正在逐步检出,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如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氡。
(3)室外污染物转移到室内:包括:①地层中固有的,如氡及其子体;②地基在建房前已受到工农业废弃物的污染,而又未得到彻底清理,如某些农药、化工燃料、汞等;③质量不合格的生活用水,淋浴、冷却空调、加湿空气等,可能存在各种致病菌和化学污染物如军团菌、苯等;④人为带入室内,如将工作服带人室内;⑤从邻近家中传来,如厨房排烟道受堵,下层厨房排出的烟气可随烟道进入上层厨房内。
(4)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做饭与吸烟是室内燃烧的主要污染,厨房中的油烟和香烟中的烟雾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分析出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
其中气态物质占90%,它们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性。
(5)人的其他室内活动:人类日常使用家庭卫生用品,如消毒剂、干洗剂、香水、洗涤剂、蚊香等,可产生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氮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人类使用的多种家用电器,如冰箱、电脑、电视等,可产生四氯化碳、四氯乙烯、三氯乙烯、乙苯、苯等有毒物质;人类使用的化妆品、纸张、纺织纤维等,存在大量的甲醛。
(6)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这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
5.车内空气消毒净化方法:1)臭氧消毒2)离子杀毒3)光触媒消毒4)高温蒸汽消毒 5)紫外线消毒6)竹炭法吸毒第五章室内空气监测1.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一般分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种。
2.常用富集采样方法:1)溶液吸收法2)填充柱阻留法3)滤料阻留法4)低温冷凝富集采样法5)自然积集法.3.吸收液的选择原则:1 )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 )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3 )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4 )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并尽可能回收利用。
4. 室内监测布点的原则:1)代表性2)可比性3)可行性5.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1)质量浓度: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单位:mg/m3、ug/m3)2)体积浓度: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单位:ppm、ppb;)质量浓度与体积浓度互换(ppm与,mg/m3的互换)A(mg/m3)=ME(ppm)/22.4M:污染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污染物的质量浓度,mg/m3;E:污染物的体积浓度,ppm;22.4:在标准状况(0℃,101325Pa)下气体的摩尔体积,m3/mol。
在标准状况下,已知空气中SO2的体积浓度为4ppm,试换算成质量浓度mg/m3。
注:SO2分子量为64第六章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检测1. 室内环境检测的标准分级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4)企业标准2. SO2被吸入人体后主要损伤呼吸器官,SO2是酸雨的主要形成物。
3. CO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血红蛋白(COHb)后,使Hb失去输氧能力,CO和Hb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其结合力比O2的结合力大200~300倍,而HbCO的解离速度又比HbO2慢3600倍。
因此,CO进入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不仅妨碍了血液的输氧能力,使组织器官不能及时得到氧的供应,而且抑制、减缓了HbO2的解析与氧的释放,从而加重组织缺氧。
严重CO中毒时,可因组织缺氧而导致死亡。
4.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有腐蚀性,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
由于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对眼、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5.厨房是家庭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空间,其污染来源主要有三方面:1)是从柴、煤、煤气等用炊火源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比室外空气中的浓度高出好多倍。
2)是烹饪菜肴时产生的油烟。
家庭烹调厨房油烟指食物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热氧化和热裂解产生的混合物。
3)是厨房燥热。
灶台高温燥热,将直接刺激当事人的皮肤,使之毛细孔扩张,长期以往会加速皮肤的老化粗糙与斑点。
第七章室内环境污染控制1.噪声的危害1)影响听力: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听力会下降,产生噪声性耳聋。
突然的强烈的噪声,会使耳朵鼓膜破裂、出血,甚至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产生暴震性耳聋。
2)影响视力: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病、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3)使人致病:噪声使人体紧张,引起心律改变,血压升高,加速心脏衰老,诱发心脏病。
还影响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功能家乱、产生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引起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
4)影响人的心理:使人烦恼、易怒、易激动,甚至失去理智;分散人的注意力,引发交通、工伤事故,使工作效率降低等。
2.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1)使用绿色环保建材,控制室内污染源;2)采样通风换气、合理使用空调;3)采用空气净化技术;4)优化设计建筑物;5)完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绿色环保材料准入制度。
3.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程序望:现场观察、了解污染情况。
闻:污染检测、掌握污染物质和程度。
问:了解问题、寻找污染源头。
切:综合分析鉴别、确定室内环境污染解决方法和治理方案。
4.绿色装修的主要原则应遵循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经济性的原则。
5.自然通风的实现手段1)风压2)热压3)风压与热压相结合4)机械辅助式6.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是指借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降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7. 除尘:指从各种废气中将固体颗粒物分离、捕集、回收的过程。
8.室内环境污染的综合控制策略1)正确认识室内空气污染与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2)建立健全室内污染评价体系与空气质量标准。
3)强调过程控制的理念。
第八章国内外室内环境相关标准与规范1.室内环境检测方法标准:是指为统一室内环境检测的采样、保存、结果计算和测定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
2.室内环境检测方法标准:是指为统一室内环境检测的采样、保存、结果计算和测定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
第九章现代住宅与绿色建材1.绿色建材:采用清沽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的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2.居室容积:人均居室容积是指每个居住者所占有居室的空间容积。
3.我国城镇住宅居室容积卫生标准暂定为20m3/人4.居室净高: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我国规定为2.4m-2.8m。
5.居室进深:指的是开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
6.健康住宅:指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在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的住宅7.绿色生态住宅: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自然回报之间的平衡。
8.室内小气候:由于围护结构building envelope(屋顶、地板、墙壁、门窗),加上室内空调设备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与室外不同的室内局部气候。
9..组成室内小气候的4种气象因素:气温/气湿/气流/辐射第十章核事故污染防治与处置1.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历史上的几次严重核事故1)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2)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3)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3.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
4.核污染的危害: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
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可以对周围产生很强的辐射,形成核污染。
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
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如果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就能使人患上肿瘤、白血病及遗传障碍。
5.核辐射的防护1)要逃到低于地面的坑洞地下室等地方避免冲击波对人体的直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