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s课件

3
5
8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成本性态分析和
变动成本法s)
26
第二步: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项目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合计
96000 84000 108000 288000
(2) 销售成本(销售量×5)
40000 35000 45000 120000
(3) 贡献毛益(1)-(2)
变动成本法s)
29
例题:某企业最近3年只生产一种甲产品,资料如下:
项目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第1年 0
6000 6000
0
第2年 0
8000 6000 2000
第3年 2000 4000 6000
0
合计 0
18000 18000
0
甲产品每件售价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4000元,固定性销售 及管理费用总额6000元。
变动成本法s)
19
2.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
(存货估价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产成品、在产品还 是已销商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 变动部分。
采用完全成本法,不论是产成品、在产品还 是已销商品,其成本均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 动成本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成本性态分析和
变动成本法s)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成本性态分析和
变动成本法s)
9
(三)混合成本(Mixed Cost)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受业务量影响,但 其变动幅度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 的成本。
混合成本的类型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伸变动成本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固定成本的特点
➢ 特点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 ②
固定成本的特点
➢ 特点2: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②
固定成本的分类①( P56)
➢ 根据固定成本的支出数量是否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 行为的影响,可将固定成本进一步分类,如果不受影响, 则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反之,如果受影响,则为酌量性固 定成本。
➢ (2)酌量性变动成本(有的商量的成本)
例如: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按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 支付的技术转让费(不是一次性支付)等。
当企业财务陷入困难时期,管理层通常可以减少酌量性变 动成本,但不能减少设计变动成本。
主要内容
约束性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设计变动成本
按成本 性态分 类
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
——基础,基础,基础!
本章一、二节的主要内容
按成本 性态分 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设计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阶梯成本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
产品成本
工程分析法
混合成本 账户分析法 的分解 合同确定法
工作量
1、半变动成本(P58)②
➢具有一定初始量的变动成本。它的特点是:通常有一个 初始量,类似固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业务量增加了, 成本也呈正比例的增长。这一部分又类似变动成本。
成本(元) 5 000
变动成本部分
2 20000
固定成本部分
0
5 000
机器通小话时 时间
图 2-8 某企业话租费用中设的备固支定出成的本固与定变成动本成与变 本动成本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管理会计》PPT课件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本总额
=总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
(四)简化预算编制
(五
一、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及其理论根据 ➢ 变动成本计算法就是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
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数一笔列 入收益表内,并用“期间成本”的名称,作为贡献毛益 总额的减除项目。 ➢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根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 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便保持生产能力,并使它 处于准备状态而发生的成本。它们同产品的实际产量没有 直接联系,既不会由于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也不会因产量 的下降而减少。它们实质上是与会计期间相联系所发生的 费用,并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丧失,故其效益不应递延 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收益 表内,作为本期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除项目。
(3)读出直线截距a=55元。
(4)在直线上任取一点(7,105),则:b 105 55 7.14(元)
7
(5)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Y=55+7.14X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元) 120
55
0123456789
图2-7
(件)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三、直线回归法
➢ 直线回归法是根据一定期间业务量与相应混合成本 之间历史资料,利用微分极值原理计算出最能反映业 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从而确定成本性态 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
(一)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 总额保持不变的有关成本。如厂房、建筑物按直线法 计提的折旧,机器设备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其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 《管理会计(一)》第 二 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管理会计(一)》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和促销费B.研究开发费C.固定资产折旧费D.职工培训费2.由产品的工艺设计所确定的成本是()。
A.酌量性变动成本B.设计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酌量性固定成本3.一般来说,企业的运货员、质检员等人员的工资属于()。
A.酌量性固定成本B.阶梯成本C.半变动成本D.约束性固定成本4.属于公用事业费的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一般属于()A. 半变动成本B. 阶梯成本C. 酌量性固定成本D. 约束性固定成本5.下列适合于用计算机回归软件来解决的混合成本分解法是()。
A. 高低点法B. 散布图法C. 最小平方法D. 合同确认法6.根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存货计价B. 评估盈利能力C. 定价决策D. 提供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的有用信息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 变动成本法将制造费用列作期间费用B. 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制造费用列为成本C. 变动成本法不考虑直接人工费用D. 变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费用8.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包括()。
A.变动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9.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性制造费用10.下列关于变动成本计算法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是期间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和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而非生产成本被当作期间费用C.固定生产成本是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D.固定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都属于产品成本11.变动成本法把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列作()。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公式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在相关范围内,总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Y=a+bx。
其中,y代表总成本,x代表业务量,b代表固定成本总额半变动成本高低点法根据历史资料中业务量最高和最低期的成本数据,来分解成本的方法,叫高低点法。
由于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因而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Y=a+bX其中,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混合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部分;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y高-bx高或a=y低-bx低用高低点法来分解成本十分简单,但由于选用的资料有限,因而计算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二.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如下:完全成本法下的职能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三.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量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设销售价格为p ,销售量为x ,固定成本总额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 ,利润为P ,则这些变量之间可用下式表达:P=px-bx-a=(p-b)x-a二.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px-bx=(p-b)x =CM·x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边际贡献率=(px )TCM)(销售收入边际贡献×100%=(px )CM)(销售价格单位边际贡献×100%变动成本率=(px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bx ×100%=(p))(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b ×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三.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额销售量或实际预算额安全边际量×100%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与安全边际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需要掌握公式: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预算利润总额预算边际贡献计划期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第五章经营与定价决策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加成率)=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1+加成率)加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目标利润)(++×100%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FV=PV ·(1+i)n=PV ·FVIFinPV=FV ·ni )1(1+=FV ·PVIFin 其中:FV 为复利终值,PV 为复利现值,FVIFin 为复利终值系数,PVIFin 为复利现值系数。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成本分类
变动成本法将总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完全成本法则将总成本全部计入产 品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决策依据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变动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而完全成本法则更适用 于长期决策。
利润计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分摊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计算出的利润可能较低;而在 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分摊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出的利润可能较高。
VS
重要性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 更加精细地管理和控制成本。通过运用成 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 地了解自身的成本结构和行为,从而制定 出更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和经营决策。这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管理会计与成本性态分析概述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目标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 变动成本法
• 引言 • 管理会计与成本性态分析概述 •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和分析 •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 • 案例研究与实践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研究成 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分析成本性态,企业可以 更好地理解成本行为,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07
结论与展望
对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的总结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概念,它有助于企 业更好地理解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更
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输标02入题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它只将与业务量 直接相关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作为期 间费用处理。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管理会计

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概念 : 变动成本的基本特性也是有条件的。其条
件性表现在变动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成正 比例变动的关系(即完全的线性关系), 通常也只有在一定成本动因范围内存在。 超过这一成本动因范围,两者之间就不一 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即表现为非线性联 系)。
二、成本的分类
按成本与其成本动因的关系分类 :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三、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成本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 成本在制定计划和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在管理会计的实践中,成本按性态分类是 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成本动因来归 属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成本金额。所以, 这一节重点讲述成本性态及其分析。
变动成本的习性有两个基本特点: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
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会受业务量的增减变
动影响,它是保持不变的。
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分类 : 变动成本也可进一步区分为:设计变动成本和酌
量性变动成本。设计变动成本是由产品的工艺设 计所确定的,只要产品设计及工艺技术不改变, 成本就不会变动,所以不受企业管理部门的影响。 酌量性变动成本通常受管理部门决策影响,有很 大的选择性,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出的 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这些成本的显著特点 是其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阶 层决定,如销售佣金计提的百分数即由经理所定。
学习要求
了解成本的含义和成本的三种基本分类 重点掌握成本的性态分析和混合成本的各种分
解方法 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在经营预测、经营决策
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涵义、变动成本法与完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在产品定价中的应用
定价策略
根据成本性态分析,制定基于成 本的定价策略,确保产品定价既
能覆盖成本又能实现盈利。
价格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利用 成本性态分析调整产品价格,以
保持竞争优势。
促销定价
在促销活动中,利用成本性态分 析制定价格折扣策略,提高销售
量和市场份额。
05
结论
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既包含固定成本又包含变动成本的成本。这些成本通常与 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有关。
混合成本的特性是,其总额和单位成本都随着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但变化程度不同。在一定时期内,混合成本的总额与生产数量的增减呈
非线性关系。
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准确的识别、计量和记录, 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编制。
技术创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将更加依 赖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效率和 准确性。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管理会计将更加注重国际 市场的需求和标准,推动国际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焦点,管理会计将更 加注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信息披露和绩效 评价。
02
成本性态分析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生产 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这些成本通 常与企业的长期决策和投资有关,例如 租赁费用、保险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固定成本的特性是,其总额在一定时期 内是固定的,不随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 化,但单位固定成本会随着生产数量的
增加而减少。
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需要对固定成 本进行准确的识别、计量和记录,以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公式第二章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在相关范围内,总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Y=a+bx 。
其中,y 代表总成本,x 代表业务量,b 代表固定成本总额半变动成本高低点法根据历史资料中业务量最高和最低期的成本数据,来分解成本的方法,叫高低点法。
由于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因而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Y=a+bX其中,Y 代表一定期间某项混合成本总额;X 代表业务量;a 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 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部分;低高低高高低点产量之差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x x y y x y b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a = y 高-bx 高 或 a = y 低-bx 低用高低点法来分解成本十分简单,但由于选用的资料有限,因而计算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二.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如下:完全成本法下的职能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三.营业利润差额= 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 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量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销售价格一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固定成本设销售价格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则这些变量之间可用下式表达:P = px-bx-a=(p-b)x-a二.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p-b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px-bx=(p-b)x=CM·x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TCM - a边际贡献率 =(px )TCM)(销售收入边际贡献 ×100%=(px )CM)(销售价格单位边际贡献 ×100%变动成本率=(px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bx ×100%=(p))(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b ×100%边际贡献率 + 变动成本率 = 1 边际贡献率 = 1- 变动成本率三.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 -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 )()()(额销售量或实际预算额安全边际量×100%营业利润 = 安全边际(数量) ×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利润 = 安全边际(金额) ×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与安全边际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需要掌握公式:销售利润率 =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 单位边际贡献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 - 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目标利润经营杠杆系数 = 销售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 经营杠杆系数 = 预算利润总额预算边际贡献计划期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第四章 经营决策分析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第五章 经营与定价决策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加成率)= 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1+加成率)加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 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目标利润+×100%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目标利润)(++×100%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FV = PV ·(1+i)n = PV ·FVIFinPV = FV ·ni )1(1+ = FV ·PVIFin 其中:FV 为复利终值,PV 为复利现值,FVIFin 为复利终值系数,PVIFin 为复利现值系数。
2.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FV A = A ·ii n 1)1(-+ = A ·FVIFAin PV A = A ·ii n-+-)1(1 = A ·PVIFAin 其中:FV A 为年金终值,PV A 为年金现值,FVIFAin 为年金终值系数,PVIFAin 为年金现值系数。
除了上述根据已知的年金计算年金终值或年金现值外,也可以根据已知的终值或现值计算年金。
A = inFV IFA FV A A =in PV IFA PV A投资回收期(PP)= 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平均报酬率(ARR )=初始投资额年平均净利润获利指数(PI)=初始投资额的现值合计值合计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现每年现金流量=年现金流入-年现金流出=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润+折旧=(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 所得税率第八章标准成本与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各项作业标准工时×相应的标准工资率)预算变动制造费用总额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总数量变动制造费用分配基础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分配基础标准用量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基础预计总数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分配基础标准用量产品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价格差异计算公式: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一(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数量差异计算公式: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一(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注意:计算价格差异时,要以实际用量为基础;计算数量差异时,要以标准价格为基础。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计算公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材料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数量差异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材料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和变动制造费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一标准费用分配率)×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配基础实际用量一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费用实际发生总额-固定费用预算总额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按实际用量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按实际用量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 按实际用量应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分配基础实际用量一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第九章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预算成本节约额 =预算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 =(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部边际贡献 =分部销售收入-分部变动成本分部经理可控边际贡献 =分部边际贡献-分部经理可控的固定成本 分部边际=分部经理可控边际-分部经理不可控的固定成本分部税前利润=分部边际-分配来的共同固定成本公司税前利润=∑各分部税前利润投资报酬率 =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投资报酬率还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指标的乘积: 投资报酬率 =营业资产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营业利润= 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 = 营业资产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营业利润 = 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剩余收益 = 营业利润-基本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最低预期报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