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异物管理规定职责(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产品质量的稳定,防止异物混入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异物管理规定及职责。
二、定义1. 异物: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非产品固有成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任何物质。
2. 异物管理规定:是指为预防和控制异物混入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3. 职责:是指本规定中规定的各级人员、部门在异物管理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异物管理领导小组(1)职责: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异物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异物管理工作的落实;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异物管理工作。
(2)组成:由公司总经理、生产部、质量部、设备部、采购部、仓储部、销售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生产部(1)职责:负责生产过程的异物预防与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2)具体职责:- 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异物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洁、无异物;- 加强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异物预防意识;- 发现异物,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并上报领导;- 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3. 质量部(1)职责:负责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2)具体职责:- 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明确异物检验项目;- 对产品进行异物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发现异物,及时通知生产部采取措施;- 对异物来源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验技能。
4. 设备部(1)职责: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清洁、无异物。
(2)具体职责:- 制定设备清洁、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洁、无异物;- 发现设备问题,及时上报领导;- 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 采购部(1)职责:负责采购过程中的异物预防与控制,确保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制度,它的实施对于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就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车间异物的概念及危害车间异物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出现的不属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物品,它可能是由于管理不严、操作失误、环境混乱等原因引起的。
车间异物一旦进入生产流程,可能会给产品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造成设备故障、生产事故等危害。
因此,车间异物的控制十分必要。
二、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有效控制车间异物的出现,企业应该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责任制度,明确车间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车间异物对生产的危害。
其次,应该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查找和清除车间异物。
同时,要建立记录制度,对车间异物的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还需要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车间异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意识。
三、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相关工作。
首先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负责人。
其次是要加强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
再次是要加强巡查,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清除车间异物。
最后是要加强记录,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对车间异物的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四、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效果经过实施一段时间后,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将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首先是生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生产现场整洁有序,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停工和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次是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企业的生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防止和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在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异物控制管理。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第二章异物分类与来源第四条异物分为外来异物和本身异物。
外来异物是指非食品原料和非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金属、玻璃、塑料、纸屑、木屑、纤维、昆虫、头发等。
本身异物是指食品原料中本身存在的杂质,如粮食中的尘土、水果蔬菜中的昆虫等。
第五条异物来源主要包括:(一)原料采购过程中带入的异物;(二)生产设备、容器、工具等磨损、脱落产生的异物;(三)生产环境中的异物,如尘埃、昆虫、细菌等;(四)包装材料中的异物;(五)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的异物污染。
第三章异物控制措施第六条原料采购环节:(一)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查;(二)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验收、检验;(三)原料储存时应采取防尘、防虫、防鼠等措施,避免原料受到污染。
第七条生产环节:(一)定期对生产设备、容器、工具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磨损、脱落产生异物;(二)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防止尘埃、昆虫、细菌等异物污染;(三)加强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防护措施,防止异物混入。
第八条包装环节:(一)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并对包装材料进行验收、检验;(二)包装过程中应严格操作,防止异物混入;(三)包装完成后应进行密封,防止异物进入。
第九条运输、储存、销售环节:(一)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污染食品;(二)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防止异物污染;(三)销售过程中应注意防护,防止异物混入。
食品工厂异物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工厂异物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食品质量,防止异物对食品的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食品工厂的异物控制管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二、异物分类1. 外来异物:包括虫子、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纸壳、木屑、薄膜、纸渣、塑料、手套皮等食品以外的异物。
2. 本身异物:指产品本身带有的异物,如烤焦物、杂质等。
三、异物混入原因1. 原料处理不良: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造成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2. 加工用器具破损: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3. 加工人员带入:人员管理不严格,造成异物的混入。
4. 加工环境不良: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水质不洁等。
四、异物控制措施1. 原料控制:严格筛选原料,确保原料质量。
对原料进行清洗、消毒、去杂质等处理,防止原料中带入异物。
2. 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工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对易发生破损的部件进行重点检查,及时更换破损部件。
3. 人员管理:加强员工卫生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制定员工个人卫生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用品、洗手消毒等。
4. 环境管理: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安装纱窗、纱门等设施,防止虫子等异物进入。
5. 生产过程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物。
设置异物隔离区,对发现的异物进行隔离处理。
6. 质量检测: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异物来源进行追踪。
五、培训与考核1. 对全体员工进行异物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异物控制意识。
2. 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异物控制要求,并对不合格者进行整改。
六、记录与反馈1. 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异物发现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对异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
七、制度执行与监督1. 设立异物控制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异物控制制度的执行。
异物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

异物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避免因异物导致的事故和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对于可能危及设备安全和人员健康的异物,应该积极清除,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条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异物时,应及时汇报,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第五条公司将定期开展异物排查工作,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六条对于违反异物控制规定的员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第七条公司将不定期开展异物控制培训,提高员工对异物控制的重视和认识。
第二章异物分类及危害第八条根据异物的来源和危害度,将异物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异物:可能对设备造成物理损坏。
2. 塑料异物:损坏设备或导致电气故障。
3. 纸张异物:可能引发火灾危险。
4. 液体异物:导致设备短路或电器故障。
5. 尖锐异物: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6. 有机物异物:可能引发化学反应。
第九条以上述异物为例,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十条对于较为常见的异物,例如纸屑、食物渣等,应该定期清理,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一条特殊工种或场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异物防控措施。
第三章异物控制措施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异物,并做好记录,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各个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异物排查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异物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五条公司应配备相应的清理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的异物清理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异物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十七条公司应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异物控制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异物控制档案,记录各项工作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四章异物处置程序第十九条对于发现的异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程序。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异物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防止异杂物污染产品,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有序,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各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原料成品仓库、小料课。
3 异物控制3.1虫子、飞蛾、苍蝇的控制3.1.1保持纱窗、门帘等基础设施完好,若有损坏由维修人员进行及时维修;3.1.2各工段的灭蚊灯完好,定时进行清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3.1.3各工段地漏、下水道盖板等应完好,且及时盖上,班后进行清洁;3.1.4窗户要密封,必要时进行固定,进入车间要做到随手关门;3.1.5洁净区密封处应密封,生产时内包间应处于正压状态;3.1.6各进入洁净区通道处应安装有关闭装置,确保不用时能进行封闭,洁净区通往外包的窗口必须设置软帘等装置,防止蚊虫老鼠等害虫进入;3.2线状异物、头发、毛刷丝的控制3.2.1生产区员工统一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子,按照规定顺序穿戴衣帽,耳朵不得露在外面;包装、接盘区域须戴口罩,鼻孔不得裸露在外,每次进入洁净区前进行除毛发异物处理,雨鞋每班清洗;3.2.2员工不得在生产现场整理头发;3.2.3操作人员应对生产过程中原料、包材进行异物检查与控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并反馈;3.2.4车间内包不得用丝线对余粉包装袋或其他物件进行捆扎,也不得使用带有易脱落毛发、丝线的工器具或其他物件;3.2.5 定期检查设备松动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主任或现场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通告机修人员进行维修,不得使用封口胶、纸板及线头类物质进行固定;每班清点工器具数量,对工器具进行统一管理。
3.3蚂蚁的控制3.3.1 外部环境每天进行一次灭蚁活动(洒药);3.3.2厂区内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所有内包地角线处定期检查、处理,不得留有蚂蚁滋生点,所有包材使用前进行无蚁检查;3.4金属的控制3.4.1车间严禁使用钢丝球等易落的工器具、卫生用具,其他非固定细小金属物件不得置于食品暴露的上方;3.4.2过筛用的筛网要求每班检查,发现破损视情况的严重性,进行检修或更换;3.4.3生产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卫生情况,及时将松动螺母拧紧,及时更换可能破损的设备部件,及时将生锈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或更换。
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异物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对异物控制作了有关的规定。
二、异物描述及说明1、异物的种类1.1 外来异物虫子、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纸壳、木屑、薄膜、纸渣、塑料、手套皮等食品以外的异物。
1.2 本身的异物不能被客户接受的产品本身带有的异物,比如烤焦物等。
2、异物混入的原因2.1 原料处理不良带入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等造成的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2.2 加工用器具破损混入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塑料箱、薄膜的破损;灯泡、灯管破裂造成玻璃的混入;焊接维修器具有焊豆、焊渣等造成金属片的混入。
2.3 加工人员的带入人员管理不注意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线绒、手套皮、创可贴、纽扣、钥匙、饰物、烟蒂等的混入。
2.4 加工环境不良造成的异物混入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水质的不洁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3、防止异物混入的措施控制异物首先要从混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3.1 加强生产过程异物管理的力度生产过程中周转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盖上盖子,防止异物掉入。
烘烤后剩下的烤焦物要及时清理,保持烤炉干净整洁。
3.2 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现场发现卫生隐患要及时消除,如:飞虫的捕杀、毛发的控制、破损工器具的控制、现场报表纸张的控制、现场墙上纸张的控制。
有灯管、灯泡爆裂等事故发生时要进行区域性的彻底清理,不安全的产品一律报废。
3.3 加强对异物重要性的认识现场要加强对异物控制的管理,并把此项列入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规程当中,全体动员,把异物的混入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三、异物控制及具体的管理措施1、非生产性物品管理1.1.进更衣室前,自检便服上的纽扣或拉锁有无脱落或松动,对于易脱落的纽扣要及时取下。
1.2 进入厨房现场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如:钥匙等),不准携带进入厨房。
异物控制管理规范

异物控制管理规范1.0目的:为控制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异物,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此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2.0范围:适用于装配车间、注塑车间和货仓组(包括外发仓库)异物控制管理。
3.0 职责和权限:3.1生产部:装配车间和注塑车间负责实施异物的控制。
3.2货仓组:负责进出物料整洁有序,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环境技术监督指导。
3.4 品管部:生产过程品质控制监督。
4.0 定义:异物的定义:非源自产品本身的所有物品,包括金属、塑料、纸壳、头发、纸渣、手套、碎屑、昆虫、油污、灰尘、首饰、零食、食品、饮料等。
5.0 内容: 5.1外来异物类型:5.2异物来源分析:5.2.1 人员卫生: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管理不善易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线绒、手套皮、创可贴、纽扣、钥匙、饰物等的混入。
5.2.2 器具器具: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油污、薄膜的破损。
5.2.3 原料处理: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等造成的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5.2.4 操作方法:根据原料本身异物较多而工艺中特别增设选别、清洗等去除异物的工序。
5.2.5生产环境: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清洁水质的不洁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5.3.异物控制内容:5.3.1车间人员卫生标准控制:1)装配和注塑车间进入前女工需将头发盘起,佩戴好工帽,装配车间员工进入车间前需在换鞋区换拖鞋进入,生产组长严格监督执行。
2)严禁衣帽不洁或闲杂人员进入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严禁吃零食。
食品、饮料等严禁带入车间内。
3)严禁非生产用工具进入车间,并对器具进行下班清点,并记录工器具的数量,发现偏差及时追查,并把问题及时上报上级主管。
4)严禁随地吐痰及一切影响工艺卫生的举止,若工作中划伤手应及时出车间进行处理,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停工,若可以工作,但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操作人员应对生产过程中原料、包材(特别是听罐、包装膜)进行异物检查与控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反馈。
4.5车间内包不得使用丝线对余粉包装袋或其他物件进行捆扎,也不得使用带有任何易脱落毛发、丝线的工器具或其他物件
4.6严禁将棕扫把、拖把等带入车间洁净区,严禁使用易脱毛的白、黄色毛刷清扫与粉接触的旋筛、过滤网、灌装斗、灌装螺杆等设备;
8.0 塑料片、丝的控制
8.1 检查塑料门帘、装粉内袋质量情况,发现破损进行更换;
8.2下料口、软连接如使用塑料制品,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破损,并且确保安全固定,如使用过程中破损或掉入奶粉中,必须检查确认该奶粉或该批产品完全合格后才能放行。
8.3生产场所不得使用塑料工器具;
9.0 玻璃的控制
9.1 生产场所不允许使用玻璃工器具;
4.0 线状异物、头发、棕丝、毛刷丝的控制:
4.1生产洁净区员工统一穿戴洁净的连体工作服(帽、衣、裤连体带踏脚带)、发网、口罩,头发、鼻孔不得裸露在外,每次进入洁净区前进行除毛发异物处理,工作服、布鞋套每班清洗,;
4.2生产现场使用的与粉接触器具、过滤等装置必需分开单独清洗、消毒、烘干,不得与衣服、毛巾等共用;
3 z$ o$ k% ~# I" U- X% t+ ? ~食界论坛--我们的食界论坛,互相交流的天地!(7)生产现场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味、有烟操作,如必须进行,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食品
(8)教育与培训:车间所有管理人员、食品处理和监督人员都必须经过食品加工技术及产品污染预防等方面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13.0混有异杂物产品的处理:生产各环节如有以上异物混入,必须停止生产,车间主任和化验室共同进行处理,并对潜在质量隐患的产品进行鉴定和处理。
6.2过筛用的筛网要求每班检查,发现破损立即停产更换;
6.3生产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卫生情况,及时将松动螺丝拧紧,及时更换可能破损的设备部件。
6.4操作人员负责检查厅罐、听盖等包材质量,杜绝因挂丝、破损污染产品现象。
6.5投料旋筛下方安装除铁装置,定期检查并清除,防止原料带入铁屑;
7.0虫鼠害的控制:与虫害控制公司签订虫害控制合同,厂部每月2次虫害控制效果评估,并与由虫害控制公司共同出具虫害控制报告,如虫害控制不达标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 L6 X5 t- z1 q8 s食界论坛--我们的食界论坛,互相交流的天地!(3)开始工作之前、每次离开工作台之后、以及在双手可能已经弄脏或接触其他非洁净物品后,必须按程序进行洗手、消毒。
4 W6 ~3 u7 A3 T食界论坛--我们的食界论坛,互相交流的天地!(4)所有员工不得化妆、不得佩戴饰品上班,不得将可移动物品特别是细小物品置于食品暴露的上方。
5.0 蚂蚁的控制:
5.1 外围环境每月进行两次灭蚁活动(洒药等);
5.2 厂内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所有内包地角线处定期检查、处理,不得留有蚂蚁滋生点;
5.3 所有包材使用前进行无蚁检查;
6.0 金属的控制:
6.1 车间严禁使用钢丝球等易脱落的工器具/卫生用具,其他非固定细小金属物件不得置于食品暴露的上方;
文件名称
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编号版次
拟制部门
审核人
批准人
修订时间
2010,规范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舒适,特制定本制度。
2.0使用范围:*******厂。
3.0 虫子、飞蛾、苍蝇的控制:
3.1保持纱窗、门帘等基础设施完好,若有损坏由维修人员进行及时维修;
(5)使手套(如果用它们处理食品)处于完整无损、清洁卫生的状态。手套应当用不渗透的材料制。不用时不得放置于食品或内包材上方
6 a! g: I+ |- A$ J0 u7 |+ P食界论坛--我们的食界论坛,互相交流的天地!(6)! N$ W4 O9 V2 h: \/ Y1 R) W, Q( |食界论坛--我们的食界论坛,互相交流的天地!任何人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车间,不得在车间内吸烟、吃槟榔、吃口香糖、喝饮料等。
4.7内包统一使用大功率吸尘器进行清洁卫生,操作时不得位于食品暴露的上风或上方;
4.8工器具等按规定摆放在工具柜内,除正在使用外不得出现在其他任何地方;
4.9定期检查设备松动等异常情况,每班清点工器具数量,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机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汇报主任,不得使用封口胶、纸板及线头类物质进行固定;
4.10各工段建立内部市场链,发现问题向源头追查原因和索赔。
12.3清洁卫生:凡是在工作中直接接触食品、食品接触面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使食品免受到污染。保持清洁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
(1)穿适合作业的外套、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或食品包装材料受污染。
(2)保持好个人的清洁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澡,工作服每班清洗,每周至少剪一次指甲、洗一次工作鞋。
9.2生产区不得佩带玻璃眼镜;
9.3 生产区必须使用的玻璃制品如钟表灯管必须添加塑料套;
9.4 照明灯直接安装在操作台或裸露产品的生产线上方,要有防暴装置;
9.5 温度计不得采用玻璃温度计,严禁使用水银温度计与产品接触;
9.6杀虫灯进行杀虫的区域,灭虫灯的托盘必须安装,有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10.0竹木制品的控制:洁净区内严禁使用竹木制品
3.2 各工段的灭蚊灯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3 各工段地漏、下水道盖板等应完好,及时盖上,每班清洁消毒;
3.4窗户要密封,进入车间要做到随手关门;
3.5 洁净区密封处应密封,洗手消毒处不漏水;
3.6 确保空调效果,生产时内包间应处于正压状态;
3.7 各进入洁净区通道处应安装有关闭装置,确保不用时能进行封闭。洁净区通往外包的窗口必须设置软帘等装置,防止蚊虫、老鼠等害虫进入
11.0机修每次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结束后,应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和卫生工作,防止金属和其它异物混入乳制品中,污染产品。
12.0其他异物控制
12.1疾病控制:经体检或监督人员观察,凡是患有或似乎患有疾病、创面,包括疖、疮或感染性的创伤,或可成为食品、食品接触面或食品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污染源的员工,直至消除上述病症之前,均不得参与作业,否则会造成污染。必须要求员工,发现上述疾病,要向上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