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
古诗后汉书马援传翻译赏析

古诗后汉书马援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后汉书马援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
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
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
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
”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
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
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
”后稍定,郡中服之。
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址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址。
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
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
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
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翻译】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
十二岁时丧父,年轻时就胸怀大志,(马援)曾经对宾客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
”光武帝刘秀即位,马援仍然留在西川,隗嚣非常敬重他,任用马援为绥德将军,参与筹划大计。
建武四年冬天,隗嚣让马援送书信到洛阳。
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
九年,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
十一年夏季,任用马援为陇西太守。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
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
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
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
”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
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
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
”后稍定,郡中服之。
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
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
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
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
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马援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与决筹策与:和B.嚣使援奉书洛阳奉:送C.拜援为太中大夫拜:跪拜,叩拜D.谅为烈士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现场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与”,“参与”,C项“拜”,授予官职,D项“烈士”,“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
“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阅读答案附译文

“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阅读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
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
女弟为大司空王邑小妻。
家长安中,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事母兄,养弱弟,修行义。
王莽末,青、徐贼起,太师王匡请融为助军,与共东征。
及汉兵起,融复从王邑败于昆阳下,归长安。
汉兵长驱入关,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至新丰。
莽败,融以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萌以为校尉,甚重之,荐融为巨鹿太守。
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不欲出关,而高祖父尝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亦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独谓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兄弟皆然之。
融于是日往守萌,辞让巨鹿,图出河西。
萌为言更始,乃得为张掖属国都尉。
融大喜,即将家属而西。
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
是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并州郡英俊,融皆与为厚善。
及更始败,融与粱统等计议曰:“今天下扰乱,未知所归。
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
当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
”议既定,而各谦让,咸以融世任河西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
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
河西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
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破之。
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节选自《后汉书·窦融列传》,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新:刚刚B.兄弟皆然之然:认为正确C.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相:指一方,大家D.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寇:敌人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任侠为名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融于是日往守萌以勇气闻于诸侯C.萌为言更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窦融在任强弩将军司马期间,因屡建军功被封为建武男。
后汉书·马融列传高考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马融列传》高考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后汉书•马融列传》高考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
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费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鹭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
因兄子丧自刻归。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出为河间王厩长史。
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
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宗。
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
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朝廷不能用。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
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
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踊:物价上涨B.遂寝蒐狩之礼寝:停止C融乃感激感激:感慨D.稽久不进稽:停留8 .下列每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愚夫不为②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B.①诣东观典校秘书②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C①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②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费之躯D.①不应征聘,名重关西②重在东观著述9 .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得赦还,复拜议郎B.欲仕州郡C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D.会羌虏飙起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明因其个性而造成马融仕途不顺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①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马融传阅读答案.doc

马融传阅读答案马融字季长。
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以下是精心准备的马融传阅读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郑玄在马融门下③,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尝算浑天②不合,诸弟子莫能解。
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成骇服。
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③”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
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④。
融果转式⑤逐-,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本,此必死矣。
”遂罢追《郑玄在马融门下》阅读答案《郑玄在马融门下》阅读答案。
玄竞以得免。
(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注】①郑玄: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
马融: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
②浑天: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多利用浑天仪这种算具进行演算。
③礼乐皆东:这里是说儒家的学问都跟随郑玄传到东面去了④在水上据屐:在水面之上,脚穿木屐。
⑤转式:旋转式盘推演吉凶,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三年不得相见 ( ) (2)及玄业成辞归 ( )11.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动算具立刻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害怕佩服。
B.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下子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感到害怕和佩服。
C.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转动算具,一推算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D.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身立刻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郑玄在马融门下》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12.马融“果转式逐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3.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未得见,可见马融学问大。
B.有人推举郑玄来演算,说明有人知晓他的才能。
C.马融追赶郑玄的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心胸狭窄。
D.郑玄能成功地逃脱追赶,得益于他的聪明才智。
【精编范文】马融列传 后汉书阅读答案附翻译-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马融列传后汉书阅读答案附翻译马融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后汉书·马融列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
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搜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
因兄子丧自劾归。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出为河间王厩长史。
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
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宗。
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
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朝廷不能用。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
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
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列传》)【设计意图】文言文选用人物传记,让学生直观揣摩一些文言现象,结合教材知识,可以有效解答。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踊:物价上涨B、遂寝搜狩之礼寝:停止C、融乃感激感激:感慨D、稽久不进稽:停留17.下列每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愚夫不为②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B、①诣东观典校秘书②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C、①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②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D、①不应征聘,名重关西②重在东观著述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融上《广成颂》以讽谏,要求息战,得罪邓氏,而被弹劾。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
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
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
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
”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
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
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
”后稍定,郡中服之。
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
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
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
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
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马援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与决筹策与:和B.嚣使援奉书洛阳奉:送C.拜援为太中大夫拜:跪拜,叩拜D.谅为烈士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现场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与”,“参与”,C项“拜”,授予官职,D项“烈士”,“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
2019年后汉书·马融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后汉书·马融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后汉书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
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
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注】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
因兄子丧,自劾归。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出为河间王厩长史。
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
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
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
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
遗令薄葬。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
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
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注】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
因兄子丧,自劾归。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出为河间王厩长史。
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尝坐高堂,施绛纱帐,
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
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
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
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
遗令薄葬。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
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
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
【注】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B.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C.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D.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5.下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B.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人性本善”“逍遥齐物”等思想。
C.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佛道两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D.《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长进。
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B.马融起初拒绝了大将军邓骘的征召,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
C.马融因上奏《广成颂》讽谏朝廷,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十年得不到升迁,还遭到禁锢,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D.马融门下学生数以千计。
教授学生时,他坐在高堂上,堂上设置红色纱帐,纱帐后安排女乐,学生按照次序传习他的学说,能登堂入室得其面授者很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5分)
(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5分)
参考答案
4.C
5.B(“人性本善”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
)
6.C(马融因为哥哥的孩子去世,向朝廷请求回乡,太后认为马融轻视、羞辱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锢他。
不是因为上奏《广成颂》被禁锢。
)
7.(1)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
(“据”、“刎”、“所以”、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2)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行,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
(“以为”、“宜”、“寝”、“从”各1分,句意1分。
“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两句亦可作互文理解,对学生不作要求。
)
【参考译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
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才气。
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
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游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
挚恂认为马融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为舍人,但是马融内心很不乐意,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
恰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
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
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
”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邀请。
永初四年,任命为校书郎中,到东观做典校秘书。
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
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行,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
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圣贤都没有放弃,勇、智、仁、信、忠五才,没有一个可以废止。
元初二年,上奏《广成颂》来规劝进谏此事。
《广成颂》的上奏,违逆(得罪)了邓氏,马融被滞留在东观,十年都没有调任新职。
因为哥哥的孩子死了,他便向朝廷请求回乡。
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监禁他。
太后死后,安帝刘祜亲政,把他召回郎署做侍从郎官,又做了皇帝的侍讲官。
后离开京师做了河间王的厩长史。
当时皇帝车马东巡泰山,马融上了一篇《东巡颂》,皇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很不一般,召他进
京任命为郎中。
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个大学者,教授的学生常以千数。
擅长演奏琴,喜欢吹笛子,性情放达率真,不拘泥于儒士的礼节。
居室房屋里的器物服饰,多有奢侈讲究的装饰。
曾经坐在高堂上,挂着绛纱帐,前面教授学生,后面排列着女乐,学生按照次序传习他的学说,很少有人登堂入室。
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等到看到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先生精深而不广博,郑先生广博而不精深。
又精深又广博的,谁又能超过我呢?”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一共二十一篇。
当初,马融被邓氏惩罚,不敢再违逆得罪权势人家,于是替大将军梁冀起草奏书参奏李固,又写了吹捧梁冀的《西第颂》,因此被正直之人羞耻。
八十八岁,延熹九年死在家中。
留下遗嘱要求简单安葬自己。
(范晔)评价说:马融不应邓骘之请,犹豫徘徊在陇、汉一带,是想要坚守自己的操守吗?接着却羞愧于孤陋寡闻的人保持所谓的名节,爱惜自己高贵之身,最终因为奢侈享乐放纵心性,纠合亲附朋党成为别人讥笑的对象,原本就知道懂得节制自己欲望的人很少啊。
大概做事艰苦,那么顾惜保全自己的想法就少一些;生活优厚,所以想要安定保全自己的顾虑就多了。
登上高处而不害怕的,那是刑徒之人;不坐在屋檐下的,那是家有千金之人。
推究其中主要的原因,归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