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合集下载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的共焦显微镜特征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的共焦显微镜特征
tra tfn s n e e i si e s i d x:d t r na t n u c me l ee mi n s a d o t o
[ ] l dPes nt2 0 ,1 17 10 J .Bo rs Mo i 0 6 1 :0 - 1 . o , [ ] 张桂 清 , 3 曾秋 棠 , 曹林 生 , 氯 沙坦 对 家 兔 实 等. 验 性 动脉 粥样 硬 化血 管 内皮 的保 护 作 用 [ ] J.
第l 6卷 第 5期 21 0 0年 5 月
7 5. 2
河 北 区 学
HE BE DI I IME C NE
Vo . 6, . i 1 No 5
M a 2 0 y, 01
uaoya- [ ] L Doa W a gJG ,ta. Amb ltr r 2 iY, lcE, n e 1
中国 药理 学通 报 ,0 3 1 ( ) 3 9 3 3 2 0 ,9 3 :0 - 1 . 江凤 林 , 侃 , 中书. 贝 沙 坦 氢 氯 噻 嗪 片 杨 梁 厄 [] 4 治疗 轻 中度原 发 性高 血压 的疗效 观 察 [ ] 高 J. 血压 杂志 ,0 6 1 ( )5 6 5 7 2 0 ,4 7 :7 — 7 . 厄 [ ] 周 永 平. 贝 沙坦 对 高 血 压 病 左 室肥 厚 的影 5 响 [ ] 四川 医学 ,0 4 2 ( )4 0 4 1 J. 2 0 ,5 4 :2 - 2 .
关 键 调 : 共 焦显微 镜检 查 ; F cs营养 不 良 ; 内 皮 ; 角 膜 uh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 722 文献标识码 : B d i1 .9 9j i n 10 - 23 2 1. 50 4 o :0 S6 / . s.0 6 6 3 . 00 0 .0 s

fuchs斑名词解释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fuchs斑名词解释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fuchs斑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Fuchs斑是一种眼科疾病,也被称为Fuchs内皮营养不良性角膜病变。

它是由于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引起的,进而导致角膜组织水肿和隐形质量降低。

这种疾病通常会逐渐发展,患者往往会出现视力模糊、光感度下降、眼部不适等症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多个部分来介绍和解释Fuchs斑。

首先,在本文引言部分,我们将对Fuchs斑进行概述,并简要描述文章的结构安排。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提供关于Fuchs斑的定义、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解释。

第三部分将探讨Fuchs斑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人群特点、地理分布和季节性影响以及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治疗和预防Fuchs斑的方法和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选项,以及预防该疾病的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概述本文要点,并强调Fuchs斑的重要性或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Fuchs斑的全面解释和说明。

通过定义、起源和相关因素的描述,读者将能够了解这一眼科疾病的基本知识。

此外,通过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预防措施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疾病,并获得对其处理和预防方法的启示。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Fuchs斑在眼科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对该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的发展。

2. Fuchs斑名词解释2.1 定义和起源Fuchs斑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被称为Fuchs角膜内皮萎缩症。

它主要影响眼睛的角膜内皮层,导致其功能受损并最终导致视力问题。

这种疾病首次由Ernst Fuchs于1910年描述,因此得名。

2.2 病因和症状Fuchs斑通常起因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减少或退化,这会导致水分在眼球前房积聚。

该积水引发了角膜内皮层的肿胀和厚度增加,最终影响到光线的传输进入眼球。

长期以来,日积月累的色素沉着会渐渐出现在黄斑区域。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科普讲座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科普讲座

导言
疾病的原因和诱因:Fuchs角膜内皮营 养不良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诊断和 治疗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和检查:Fuchs角膜内皮营养 不良的临床表现包括水肿和混浊的角膜 ,以及其它视力障碍。医生可以通过眼 底镜检查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测试来 确定诊断。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 良科普讲座
目录 导言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和生活建议
导言
导言
角膜内皮的重要性:角膜内皮是角膜的 内层细胞,对于维持角膜的透明度和保 护角膜免受外界损伤非常重要。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定义和症状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 疾病,其特征是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和 液体排泄功能的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视 力模糊和眼部不适等症状。
预防和生活建议
日常注意事项:如果被诊断出患有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需要定期复 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保持良好 的眼部卫生和避免过度用眼也非常重要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能够治愈Fuchs角 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方法,但可以通过一 些方法来缓解症状和保护视力。例如, 使用人工泪液和药物来减少角膜水肿, 或者通过角膜移植来改善视力。源自防和生活建议预防和生活建议
预防措施:由于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 良的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还没有特别的 预防措施可供采取。但是,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例如摄取均衡的饮食和定期 进行眼睛检查,可能有助于减少患病的 风险。

深层角膜炎词汇中英对照

深层角膜炎词汇中英对照

深层角膜炎词汇中英对照角膜炎是指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深层角膜炎词汇中英对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深层角膜炎词汇中英对照一:deep keratitis 深层角膜炎interstitial keratitis 基质性角膜炎曾用名“实质性角膜炎”。

neuroparalytic keratitis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keratitis sicca 干燥性角膜炎sclerosing keratitis 硬化性角膜炎exposure keratitis 暴露性角膜炎曾用名“兔眼性角膜炎(lagophthalmic keratitis)”。

traumatic keratitis 外伤性角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角膜结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BKC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keratoconjunctivitis 急性出血性角膜结膜炎phlyctenular keratoconjunctivitis 泡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干燥性角膜结膜炎corneal ulcer 角膜溃疡catarrhal corneal ulcer 卡他性角膜溃疡atheromatous corneal ulcer 粥样角膜溃疡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rneal ulcer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又称“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pyocyaneal corneal ulcer)”。

?serpiginous corneal ulcer, Saemisch corneal ulcer 匍行性角膜溃疡曾用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hypopyon corneal ulcer)”。

trachomatous corneal ulcerm 沙眼性角膜溃疡rodent corneal ulcer, Mooren ulcer 蚕食性角膜溃疡曾用名“慢性匍行性角膜溃疡(chronic serpiginous corneal ulcer)”。

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

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

中央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裂隙灯下可见在角膜中轴部的 前实质层内,有一圆形环状或盘状黄白色 混浊,周边部角膜保持透明。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多于2-7岁发病,出现复发性角膜糜烂 及视力减退。
后膜营养不良
福克斯(Fuchs)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
良:为双眼对称性疾患,5岁前即可发病。 早期症状为复发性角膜糜烂,周期性发作, 每次历时数周,20岁后发作频度减少,但 视力开始下降,角膜知觉减退。实质浅层 有颗粒状混浊。 治疗:早期针对复发性角膜糜烂进行治疗。 后期为改善视力,可行准分子激光PTK浅层 角膜切除术。
滴胶状营养不良:又名家族性上皮下角膜淀粉样 沉着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双眼进行性视力 下降,幼年便出现明显视力障碍,严重者其视力 在0.1以下。有轻度或中度眼刺激症状,常伴结膜 充血,易被误诊为角膜炎。 治疗:早期针对复发性角膜糜烂治疗,后期为改 善视力,可行准分子激光PTK角膜切削术,术后 可恢复一定视力,但数年后往往复发。
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双眼
性、原发性具有病理组织特征改变的疾病, 与原来的角膜组织炎症或者系统性疾病无 关。
前膜营养不良
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是最常见的前膜营
养不良,女性患者较多见,主要症状是自 发性反复发作的患眼疼痛、刺激症状及暂 时的视力模糊。角膜中央上皮层及基底膜 内可见灰白色小点或斑片、地图样和指纹 状细小线条,可发生上皮反复性剥脱。
边缘性角膜变性
边缘性角膜变性:多见于成年男性,多为
双眼,但不对称,病程较长,进展缓慢。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视力减退,是高度散光 所致,炎症发作时,患者有刺激症状和异 物感。发病初期可见上方角膜周边部的实 质中有点状混浊,自角膜上边缘有新生血 管浸入角膜,在角膜实质层形成血管沟。 沟内近角膜中央部可见小球状黄色沉着物 质。

眼科疾病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诊疗规范

眼科疾病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诊疗规范

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诊疗规范一、角膜老年环【概述】角膜老年环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环状分布的类脂质沉着。

【临床表现】1.常见于老年人,双眼发病。

2 .初起时浑浊在角膜上、下方,逐渐发展为环形。

3 .该环呈白色,通常约Imm宽,外侧边界清楚,内侧边界稍模糊.与角膜缘之间有透明角膜带相隔。

【诊断要点】根据患者年龄以及角膜周边部与角膜缘有透明带相隔的环状白色浑浊等特征,可以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般无特殊治疗.二、带状角膜病变【概述】带状角膜病变继发于各种眼部或系统性疾病,为主要累及角膜前弹力层的表浅角膜钙化变性。

【临床表现】1.患眼有异物感,视力下降。

4 .病变多起于睑裂区角膜缘部,前弹力层出现细点状灰白色钙质沉着。

5 .病变外侧与角膜缘有透明角膜分隔,内侧呈火焰状向中央发展,汇合为横过角膜险裂区的带状浑浊。

6 .沉着的钙盐最终变成高出上皮表面的白色斑片,有时伴有新生血管。

【诊断要点】根据角膜上出现位于前弹力层界面、横跨角膜睑裂区的灰白钙质沉着带等特征,可以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葡萄膜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衰竭等。

2 .病症轻微者局部使用依地酸二钠眼药水滴眼,重症者在无菌条件下表面麻醉后刮去角膜上皮,用2.5%依地酸二钠溶液浸洗角膜.通过螯合作用去除钙质。

或配戴浸泡有依地酸二钠滴眼液的治疗性角膜接触镜,也有一定疗效。

3 .浑浊严重者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或准分子激光治疗(PTK)o4 .治愈后数年内病变常复发,复发病例重复上述治疗仍然有效。

三、边缘性角膜变性【概述】边缘性角膜变性又称Terrien边缘变性,是一种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性炎症有关的角膜变性疾病。

【临床表现】1.多见于男性。

常于青年期发病,病程缓慢。

常累及双眼,但双眼的角膜病变程度不完全对称。

5 .一般无明显红痛畏光病史,视力呈慢性进行性下降。

6 .慢性单眼或双眼角膜边缘部变薄扩张,以鼻上象限多见,部分患者下方角膜周边部亦变薄扩张,若干年后变薄区在3点或9点汇合,形成全周边缘性角膜变薄扩张。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 良; 超声乳化 白内障吸除术 ; 白内障摘 除术 ; 人工晶状 体
Clinical observations of 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 after cataract surgery
Xu Yingnan,
Long Tan,Xie Lixin.Shandong Eye Institute,Qingdao Ey e Hospital,Qingdao 26607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ie Lixin,Email:Zixin xie@hotmail.com __ 【Abstract】 objee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uchs endotheliM dystrophy (FED) on the
a paired t test, W ilcoxon ranks test and Pearson correlation.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CD of f ive
eyes could not be determ in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V in the
loss rate for endothelial cells was 21.78+20.67% .The postoperative CCT in all FED patients was
remaining 25 eyes was no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O.444,P>0.05).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常见的症状有哪些,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早期症状介绍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常见的症状有哪些,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早期症状介绍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常见的症状有哪些,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早期症状介绍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角膜混浊、角膜烧伤、视力障碍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一、症状一、症状:1.临床改变: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1)角膜改变:Fuchs内皮营养不良具有角膜中央后部典型碎银状外貌,通常称为cornea guttata。

临床病程通常10~20年,可分3期。

在第1期中,患者无症状,角膜后面中央部有分布不规则的点状赘生物及尘埃状色素小点。

其后,后弹力层可呈灰色并加厚。

第2期,角膜基质及上皮发生水肿,患者视物不清,并有耀眼感。

基质水肿起初出现于后弹力层前方及紧靠前弹力层处,之后全部基质逐渐呈毛玻璃状,且在肿胀中出现含液体的裂隙,使后弹力层形成皱褶。

上皮水肿起初使角膜表面呈猪皮状或似洒满小水滴,后逐渐形成大卵圆形或弯曲的上皮下大泡,破裂时引起发作性疼痛。

由于基质变混及不规则散光,视力急剧减退。

睡醒时视力尤差,因睡眠中泪液挥发减少使其渗透性降低,以致角膜水肿增加。

第3期,上皮下结缔组织出现,同时上皮水肿减少,视力尽管已极差降至仅辨手动,但自觉较前舒服。

此期可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上皮脱落、微生物所致溃疡、周边部新生血管及眼压升高。

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病变始于中央部,渐向周边扩展。

从角膜后方至前方可出现下列改变:角膜点状变性,后弹力层增厚并起皱;内皮色素沉着;基质水肿,出现上皮下结缔组织和周边部表层新生血管;上皮水肿及大泡。

突出的改变为角膜后部中央呈银箔样(beaten silver)外观变性,改变类似ICE综合征所见,但较粗糙。

最显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位于后弹力层后方,内皮细胞产生新的胶原组织,临床上表现为后弹力层增厚。

后弹力层与新生的胶原组织形成多板层结构,以PAS染色后呈现浓淡相间的层次,并产生临床所见灰色盘旋状图案。

2)合并青光眼:Fuchs内皮上皮营养不良可伴有两种类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估计发病率占10%~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关于角膜斑点和Fuchs内皮营养不良合并青光眼的报告是含糊不 清的。事实上眼压升高的病人,常常可以继发角膜内皮的改变。 在并发青光眼的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上也可以发生 改变。内皮营养不良的程度并不常跟眼压程度有关。其他因素 同样可以影响青光眼和角膜内皮的变化。例如前葡萄膜炎、青 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等也会影响到角膜内皮形态的改变。同样 正常人角膜内皮也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在青光眼与角膜内 皮改变之间的任何损害因素都必须考虑进去。
临床表现
此期患者视力下降,出现疼痛并进行性加剧。当角膜内皮细胞 密度下降,角膜内皮生物泵功能失常后,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水 肿从Descemet膜前的实质层开始,Descemet膜出现皱褶,角膜 厚度增加,实质层如毛玻璃样轻度混浊。继而角膜上皮呈微囊 状水肿,角膜表面不平。患者常在清晨时视力恶化,日间由于 角膜前表面的水分被蒸发,上皮水肿有所好转,视力因而改善。 当眼压增高时,上皮水肿加剧。角膜上皮与上皮下水肿可融合 成水疱及大泡,大泡破损后眼部剧疼。
临床表现
从角膜后方至前方可出现下列改变: 角膜点状变性,后弹力层增厚并起皱;内皮色素沉着;基质水 肿,出现上皮下结缔组织和周边部表层新生血管;上皮水肿及 大泡。突出的改变为角膜后部中央呈银箔样(beaten silver)外观 变性,改变类似ICE综合征所见,但较粗糙。最显著的病理组织 学改变位于后弹力层后方,内皮细胞产生新的胶原组织,临床 上表现为后弹力层增厚。后弹力层与新生的胶原组织形成多板 层结构,以PAS染色后呈现浓淡相间的层次,并产生临床所见灰 色盘旋状图案。
病因
滴状赘疣进一步使角膜内皮细胞受到损伤,终于引起角膜泵功 能和抗细胞凋亡功能的失代偿,以致丧失有用的视力。 原发性营养不良的角膜内皮细胞可能引起位于后弹力膜后面的 胶原沉积。单纯的滴状角膜组织学表现为疣或赘生物样外貌, 其他情况则可表现为局部胶原沉积、额外覆盖的基底膜或均匀 增厚的后胶原层。然而,曾在一例Fuchs内皮营养不良的角膜标 本上发现病毒颗粒,提示获得性病因的可能。

临床表现
2.临床分期 本病病程分为3期,可达20年或更长的时间。 (1)第1期[角膜滴状赘疣又名“滴状角膜”(cornea guttata)期]: 此期患者无自觉症状。采用裂隙灯直接照明法检查时,可见角 膜中央部的后表面有多个细小的、向后突起的滴状赘疣 (guttata),略带青铜色;用后照明法时,显示在内皮表面,有 散在的、圆形、折光性金色小凹;用与角膜相切的宽光带照明 法时,可见Descemet膜呈现金箔状变厚,并具一些不规则的灰 色混浊斑点于其上。
发病机制
(2)滴状角膜与房水流出: 滴状角膜患者有较高的异常房水流畅系数发生率,但随后研究 证实滴状角膜组房水流畅系数平均值与正常组没有统计学差异, 滴状角膜病变范围和房水流畅系数之间亦无联系。滴状角膜组 与无滴状角膜匹配组比较研究,发现前者具有较低的平均眼压。 (3)Fuchs内皮营养不良与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与Fuchs内皮营养不良的联系仍未清楚,以前估计 10%~15%的Fuchs内皮营养不良患者具有开角青光眼。然而在 Fuchs内皮营养不良研究中,没有发现Fuchs内皮营养不良与原 发性开角青光眼存在遗传重叠。
临床表现
(3)第3期(瘢痕形成期): 角膜长期水肿可导致角膜血管新生,而在上皮下弥漫地形成结 缔组织层。多次反复发作大泡破裂者,更易形成瘢痕。角膜瘢 痕形成后知觉减退,上皮水肿减轻,疼痛有所缓解,但视力更 趋下降。
并发症
角膜变性、失代偿及青光眼等。
实验室检查
遗传学检查可确定遗传方式。
其他辅助检查
病因
本病有一定的遗传性,遗传方式尚不十分清楚,有些病例已证 实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不明,可能是多方面的,一些尚 未被认识到的因素干扰了角膜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 致了内皮泵功能的失代偿。 本病除散发病例外,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01年,Biswas 等对一家系进行基因组分析,发现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 1p34.3-p32内的、Ⅷ型胶原Alpha2(COL8A2)基因发生了Q455K错 义突变。这可能使Ⅷ型胶原对角膜内皮细胞的终末分化作用受 到了干扰,扰乱了角膜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使其产生异常 的基底膜与纤维胶原产物——滴状赘疣。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
别名
cornea guttata;滴状角膜;角膜滴状变性
类别
眼科/角膜病/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角膜营养不良
ICD号
H18.5
概述
Fuchs内皮营养不良(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又叫滴状角膜 (cornea guttata),是一种常见现象,随年龄其发生率显著增加。 许多滴状角膜患者,角膜其他方面表现正常且不影响视力。少 数患者发生角膜基质和上皮水肿,可引起视力显著减退。Fuchs 于1910年首先描述这一临床现象,随后认识到它与原发性角膜 内皮营养不良有关,角膜上皮和基质的改变为继发的。 原发性角膜点状混浊有3种临床类型: 第1种,角膜后方散在数个变性点,为内皮正常老年性改变的 一部分;第2种,变性数目增多,常伴有内皮色素斑点,融合 成片,简单地称为“内皮营养不良”;第3种,变性数目不断 增加,伴有角膜水肿,即构成Fuchs内皮营养不良。
发病机制
具有浅前房和Fuchs内皮营养不良的患者,易发生闭角型青光 眼。显然,这是由于角膜逐渐增厚并最终导致房角关闭的结果。 以前一些作者提出闭角型青光眼,尤其伴有虹膜萎缩的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滴状角膜发生率较高。也曾提出滴状角膜或Fuchs 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的前房轴深较浅,但另外研究认为这是两种 非相关的异常情况同时存在,可能互相存在影响。
临床表现
(2)合并青光眼: Fuchs内皮上皮营养不良可伴有两种类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估计发病率占10%~15%。其开 角青光眼发生机制可能与小梁内皮网受累有关。浅前房和Fuchs 营养不良时角膜实质逐渐增厚,导致虹膜角膜角完全关闭,而 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许多病例,房角关闭发生在角膜水肿 发生之前。这些病例青光眼的机制与远视眼和浅前房有关,同 时可能与Fuchs营养不良具有某些联系。在青光眼发生机制上, Fuchs营养不良与ICE综合征不同。
概述
继发性角膜点状变性出现于角膜炎症之后,为梅毒性基质性角 膜炎的特征。
流行病学
Fuchs内皮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双眼发病,通常不 对称。好发中年绝经期后女性,年龄通常在40~70岁之间。有 人报告女性与男性之比高达4∶1。不同种族间存在差异。开角 型和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占10%~15%。
发病机制
虽然Fuchs内皮营养不良中内皮的根本异常尚不清楚,但临床所 见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1. 胶原组织产生增加 多在后弹力层后方及上皮下。正如许多其 他角膜疾病,Fuchs营养不良的不正常内皮细胞产生多余的胶原, 包括有稀疏胶原的异常,基底膜及多层较疏松的原纤维胶原。 上皮下结缔组织来自从角膜缘或基质迁徙来的成纤维细胞,但 其中一部分亦可能来自上皮。 2.内皮屏障作用及泵功能降低 在内皮退行性变而遭破坏的同时 可以出现。
其他辅助检查
部分地区局限性致密增厚且向后突出为滴赘。滴赘与内皮细胞 间有时出现纤丝与无定形物。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角膜的特征性改变,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但应注意鉴别。
鉴别诊断
1.ICE综合征 在于Fuchs内皮营养不良是双侧发病,完全没有ICE 综合征的房角及虹膜改变。 2.PPMD 在于Fuchs内皮营养不良很少见有桥样虹膜角膜粘连、 虹膜改变及PPMD特有的角膜后部不规则改变。
发病机制
细胞顶端间隙的连接破坏,使房水穿过内皮屏障进入基质及上 皮。由于病变内皮不能将这些液体泵出,而上皮屏障又阻止其 从角膜前面排出,致使角膜发生水肿。病变晚期,由于上皮下 瘢痕形成阻止液体进入上皮,基质瘢痕形成使角膜不再增厚, 后部胶原组织使角膜后部韧性增加而较难肿胀,故角膜结构较 前紧密,患者也感觉较为舒适。本病早期角膜内皮细胞Na+-K +泵(Na+-K+ATP酶)的密度明显增加,随病情发展,Na+-K+ 泵的密度逐渐下降,最终泵功能完全丧失。
临床表现
1.临床改变(1)角膜改变: Fuchs内皮营养不良具有角膜中央后部典型碎银状外貌,通常称 为“cornea guttata”。临床病程通常10~20年,可分3期。在第1 期中,患者无症状,角膜后面中央部有分布不规则的点状赘生 物及尘埃状色素小点。其后,后弹力层可呈灰色并加厚。第2 期,角膜基质及上皮发生水肿,患者视物不清,并有耀眼感。 基质水肿起初出现于后弹力层前方及紧靠前弹力层处,之后全 部基质逐渐呈毛玻璃状,且在肿胀中出现含液体的裂隙,使后 弹力层形成皱褶。
临床表现
采用内皮镜检查时,可见在内皮细胞正常镶嵌形态下出现一些 黑区。角膜滴状赘疣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具有本病的诊断体征, 因为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发展成Fuchs角膜营养不良,而只是老年 性角膜内皮细胞退变所产生的产物。角膜滴状赘疣也可以是本 病的早期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滴状赘疣的数量可逐渐加多, 互相融合并向周边部扩展,侵及全角膜的后面。内皮细胞生物 泵的功能一旦丧失,则进入本病的第2期。 (2)第2期(实质性与上皮性水肿期即原发性角膜失代偿期):
1.虹膜角膜角镜检查 可以了解小梁网受累情况。 2.角膜内皮镜面反射显微镜检查 可以了解后弹力层及角膜内皮 病变情况。 3.病理学检查 可见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变薄,Descemet膜 增厚且有滴状赘疣位于其后,此赘疣可突向前房,亦可埋于 Descemet膜后部。实质层水肿,板层间隙加宽,胶原排列紊乱, 角膜细胞增多。Bowman层基本完整,部分区域有局灶性断裂, 断裂处有结缔组织侵入,并可伸展至上皮细胞层。
发病机制
3.青光眼发病机制 (1)眼压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关于青光眼与滴状角膜及Fuchs内皮营养不良联系的报告还存在 争议,其中一个原因是眼压升高亦常导致角膜内皮继发性变化。 内皮细胞密度减少可见于: 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和某些继发性青光眼,但角膜内 皮改变的程度并不始终与眼压升高的程度一致,提示其他因素 (如年龄或前葡萄膜炎)会影响青光眼与角膜内皮变化之间的关 系。因此,在评价青光眼与滴状角膜及Fuchs内皮营养关系时, 必须考虑到上述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