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退药原因 避免退药(一)

合集下载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门诊药房[春笔1]是医院为患者提供药品的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医院形象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整体评价。

近年来,各地医院药房退药问题逐渐突出,药房退药呈现出科室涉及广泛且退药量大的情况。

该问题已经引起各地医院的广泛重视,部分医院[春笔2]针对退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退药问题得到较大的缓解。

本篇文章将简要分析部分医院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通过对医院的退药原因以及应对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和关于医患关系、医疗问题的想法。

通过加强医学工作者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患沟通以及与相关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来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退药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病区;药房;退药;原因引言药品作为商品之一,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其质量对治疗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关乎生命安全。

要想给予用药安全保障,在药品发出以后,不允许退换。

首先,药物在不稳定条件下,极容易影响质量,而且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如果有不法分子借助退药,掉包换药,很难对其真假进行辨识,这对其他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退药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需深入分析住院药房一段时间内的退药处方,采用可行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退药原因分析1.1医院因素在医院药品流动的过程中,涉及到医生、药师和护理人员等。

部分医生因为没有对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进行详细了解导致处方不合理;部分医师追求经济利益,多开药、开贵药造成患者不满;部分药师对新上市药物缺乏了解,对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影响到用药安全;发药时审方不严,对药品标签、外包装相似的,药剂人员凭印象发药,没有认真核对,在做检查时被护士发现造成换药、退药等;另外,少数情况存在药房药物供应没有实时更新,导致处方开出后药品无货。

某县人民医院[春笔3]住院药房退药原因的分析结果中显示,医嘱调整和医嘱错误导致的退药占到了退药总原因的61.9%。

临床科室退药原因分析

临床科室退药原因分析

临床科室退药原因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当前病区药房的退药现象较为普遍,大量的退药增加了药房的工作量,影响药品质量,且易导致调剂差错的发生。

现就病区药房2月份主要退药科室退药原因进行分析。

退药原因分析1.患者自动出院占退药原因的第1位,病人自动出院和死亡退药属不可避免的合理退药。

2.更改医嘱也是退药中比较多见的原因,如病情得到控制后减少用量、如感染症状改善而停用抗生素、感染得不到控制时医师凭经验或依照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等。

可进食后停营养药、不出血则停止血药等。

但如果医师修改医嘱能在领药单提交之前完成,那么将会大大减少退药的数量和次数,减少药师收费记账和护士一系列岗位的工作量。

3.患者拒绝用药也会导致退药,虽然其比例很低,但只要医师处理得当也是可以避免的。

4.药品无货、断货的情况也会导致退药,所以需要药房人员在第一时间把计算机里的库存清零,否则也会因药房人员工作的失误而出现不合理退药。

5.药品开错、开多和录入错误均属不合理退药,以上原因只要医师认真核对均可以避免。

6.其他如不良反应等导致退药的发生率均较低。

建议:无论是何种退药原因,以何种方法解决,都会给医院带来诸多不利。

因此,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药师应加强宣传力度,多与临床医师、患者沟通,为临床提供有关合理用药的信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尽量减少退药的发生。

医师在药品使用上应更加规范,未做药敏试验前,谨慎使用抗生素,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应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完善,使每天的退药和医嘱单上的领药能够在打印之前自动互抵,减少退药操作量,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加强药品管理,完善退药制度,对退回药品要把好质量关。

虽然退药在目前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医师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工作的严谨态度等方面加以重视,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遏制那些可避免的退药现象,才是减少退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1 73 R 9【 0 1 1 — 0 6 0 1 7 — 3 12 1 )2 0 7 — 1
护理工作 的内涵是 “ 保护生命 、 减轻病 痛、 增进健康”这就 评价制 度 、 , 奖惩制度 等 ; 将健康 教育规 划 、 运作 与评价体 系和 明确了护士的工作职责。随着人们健康观念 的转变和 医院服务 护士考评融为一体 ,把教 育内容分解到 日常工作 的各个 环节 功能的扩大 , 门诊工作正转化为检查 、 断、 诊 治疗 、 防、 预 康复 和 中 ; 护理部建立健康教育考评标 准 , 实施监控并将 考核结果 列 促进健康为一体 的多元工作模式 。护士作 为健 康教育 的主要 入护理质量管理体 系 ; 采用量化 和随机健 康教育 、 个体 化与集 实施者 , 已将健康 教育纳入 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1 ] 目 体 性健康教育 等多种形 式相结合 , 。但 内容 因人 而异 、 因病 而异 、 前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从护理人员 、 管理 、 病人三方面存在着 因治疗手段而异 ; 统筹运用 、 综合使用 各种健康教育方 式 , 提 些影响因素 , 现就门诊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综述如下 。 高效率 。 1影响门诊开展健康教 育的因素 23有针对性且 医护 同步 . 1 护理人员的因素 . 1 针对 不同个体 、 同时机 、 同健康 问题给予有效 宣教 。 不 不 1 .主观因素 : .1 1 ①对健 康教育内涵不 清楚 。 ②健康教育意识淡 如 医护宣教 内容有所出人 , 可造成病人不接受护士的宣教 。因 薄。 长期 以来受功能制护理模式 的影 响 , 护理工作一直处于被 此 , 注意与医疗 同步 , 对护 士无法参 与的手术 、 检查等应 询问 动执行 医嘱 、 观察病 情及操 作 和文 书 的现状 , 士缺 乏健康 医生 , 护 做到宣教一致 。 教育重要性 的认 识。③缺乏健康 教育相关 知识和技能 。 玉 24时 机 选 择 孙 . 红等【 查 提 出 4%的护士不知道健康教 育基本程序 ,7 , 调 5 6%的 ①病人 或家属提 问时是健康教育 的最佳 时机 ,针对提 出 护士不知道 如何讲解 。 ④掌握健康教育时机不 当。 ⑤不愿承担 的问题开展恰 当的健康教育。②健康教育与护理活动相结合 , 教育义务。 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 。 ⑥ 教育本身是护理工作的 边 操作边讲解 , 如在 门诊 手术室 、 药室等 , 换 充分利用 一切可 组成部分 ,并非各种教育需要护士刻 意安排时间 。⑦ 急于求 利用的时间重视 点滴 教育 。③在 门诊病 人就诊高峰期以外的 成、 流于形式 。 时段 , 此时环境 比较安 静 , 情绪稳定 , 患者 李英杰等『 告此时 暇 1 .客观 因素 : .2 1 ①护士年龄大 、 学历低 。我院门诊 护士 2 位 , 对 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最合适 。 7 平均年龄 4.岁 , 、 中学历 占 4 . ② 工作量 大, 5 8 初 高 0 %。 7 缺乏教 25宣教方法 . 育 时间 。我院门诊 E均挂号 19 t 2 0人次。 ① 语言通俗 易懂 , 护士 态度 谦 和 , 吐文雅有度 , 谈 具有感 1 . 2管理因素 染力, 使对方产生信任 和尊 重。②恰 当辅 以肢体语言 , 微笑是 健康教育管理相对滞后 , 缺乏明确的质量控 制方法 , 管理 最好 的语言 , 笑能使病人产生信任感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 微 监督薄弱 , 在资金 、 、 设备 时间上缺乏相应的支持 。 率。 ③简化 内容 , 强调重点。门诊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时间短 , 故 1 . 3病人 因素 此宣教 内容不易多 ,让患者在有 限的候 诊时间掌握简单 的健 对护士信任度偏低 ; 自身素质和文化层次差别 大 ; 对健康 康 内容。 ④宣教形式多样 , 根据患者就诊 的科室制定个性化 的 知识认识和接受程度不 同 ; 对疾病认识不 足 ; 渴望获得 医学知 宣传单 , 内容涵 盖饮食 、 炼 、 锻 注意事项 、 就诊等 , 如何 运用于 识程度不 同。 文化层次低 的人群如老年人 ,让病人 阅读后提 出问题给予讲 2如何有效地开展 门诊健康教育 解 。其好处是既有利 于知识 的普及 、 节省人力 , 又能缓解患者 21 . 加强护士 自身建设 等候就诊的焦虑心理 , 有利于维护有序 的诊疗 秩序 , 还可进行 ①加强宣传 教育意识 , 健康教育工 作。目 重视 前健康教育 专题讲座、 播放 录像和幻灯 、 计版报 、 设 宣传栏 等 , 印刷资料是 已成为一种治疗手段 , 作为一名护士 , 首先要 明确健康 教育的 门诊健康教育利用最多 的形式 。 重要性 、 性 , 长期 切实把健康 教育作 为一种 自身行为 , 为一 参考文献 作 种重要工作。 ②护理管理者要更新观念, 将现代护理理论纳人 【 赖尾 兰. 1 ] 浅谈有 关健 康教 育 的几 个 问题【 . 建 医药杂 志 , J福 ] 继续教育项 目, 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角色意识 , 明确护 士在健 康 2 0 .85 :1— 1 . 0 6 2 ( ) 6 17 1 教 育中的地位 和作用 。 ③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李金 [] 2 孙玉红 , 宋新然 , 张珂 . 护士履行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娥【 斗 认为抓好学校教育 、 继续教育和临床带教三方面培训, 创 [. 学报 ,0 6 1 ( 1 : — 7 J护理 ] 2 0 ,3 1 ) 6 6 . 6 造更多 的培训机会 , 如举办学习班 、 讲座 、 派学习等 , 护 [ 李金娥 . 外 鼓励 3 ] 护理健 康教 育 滞后原 因分 析与 对策『. 研 究 , J护理 ] 士参加继续教育 , 逐步改变其学历低基 础差 的现状 ; 教育内容 2 0 ,05 : 3 ~ 2 1 0 6 2 ( ) 2 0 13 . 1 体 现“ 四新”即新知识 、 , 新理论 、 新技术 、 新方法 , 真正达到“ 充 [】 4曹军华 , 霞, 赵 徐敏 . 医院健康教育 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 影响 电加能 ” 更新知识 的目的f 4 1 。 及对策【. 医学 ,063( ) 8—8. J新疆 】 20 ,63 : 2 14 1 2 重视健康教育管理 . 2 【 李英杰, 5 】 董俊平. 康教 育 内容及 方法的调 查分析【. 健 J家庭护 ] 完善健康教育制度 , 包括 日 常教育制度、 检查考核制度、 士 ,0 86 3 . 2 0 。( )

细说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与对策建议

细说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与对策建议

细说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与对策建议发表时间:2019-07-23T10:56:11.3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李静[导读] 结合我国药品的暂行条例,如果住院药物发出,是不允许进行退换的。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 641300)结合我国药品的暂行条例,如果住院药物发出,是不允许进行退换的。

但是,目前在住院药房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患者退药情况。

住院药房退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退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提升药品管理的有效性。

1.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有哪些?第一,遗嘱更改。

因为医嘱的更改,时有发生患者退药的情况。

在住院病房查房时,医生如果发现患者的情况出现了改变,便对药品进行调整。

但是在该过程中,没和及时通知药房,以至于药房还是根据原有的医嘱进行配药,导致患者时常出现退药的情况。

部分医生不熟悉药房的药品种类,在药品规格治疗患者时,会出现一些偏差。

例如,阿司匹林药物有胶囊脊型与普通规格,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为医生不够了解药品规格,进而导致药品的种类不适合患者进行服用,最终出现退药的情况。

此外,还有特殊药物,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序贯疗法治疗,在服用一段时间以后,药房没有及时把医嘱暂停,都是在分配完药物以后才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药房的药品管理带来了负担。

第二,相关科室沟通存在问题。

住院病房医生与药房之间不及时沟通,导致患者和药品的情况很难有效进行协调,经常存在医生开药药房没货的问题,或者是经常存在药房开药而患者临时出院的问题。

此外,因为患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转科治疗,而各个科室的医生缺乏有效沟通,以至于患者出现了退药的情况。

第三,患者拒绝用药。

因为患者没有充分和医生交流与沟通,在药品中存在一些患者不耐受的因素,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终进行退药。

并且,针对医生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存在不信任的情况,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以至于患者拒绝对药品进行服用、自行停药,进而出现退药情况。

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标签:退药;分析;对策笔者从事药学工作多年,发现近年来药房窗口经常出现患者退药的现象。

作为药剂师,退还是不退,处理起来有时的确感到棘手。

药房发药是患者就医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重视处理和解决好药房退药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本院退药处方进行分析,针对退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以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医疗安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1 退药原因分析1.1 药物方面原因不良反应是造成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多见于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

如使用抗菌药物,虽然部分品种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在使用前已做过皮试,但因抗菌藥物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仍占较高比例。

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易导致患者短时间的厌食、恶心、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阿莫西林胶囊等易致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瘙痒、荨麻疹,甚至药物热等[1];另外,像二甲双胍、西咪替丁等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不能进食等胃肠道反应。

有些患者因机体因素及耐受性原因,出现了上述症状,便停止治疗,并要求退药[2]。

这种情况说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2 患者自身原因患者拒绝用药,包括经济因素或者患者认为医师所开具的是非主要治疗药品。

这多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充分,或者患者看到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不愿服用;此外,患者家中已有同类药品或患者就诊两个以上科室,购药后发现药品有配伍禁忌或作用相似而要求退药。

1.3 药房原因药房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药品计划、采购、请领、发放等环节不畅通、不及时,而导致有些药品短缺又未及时更改药品供应消息,造成患者已交费却无药可取,只好退药。

1.4 医生方面原因1.4.1 用药不对症诊疗时对病情了解不仔细,所开药品不对症。

或者患者住院治疗后,确诊与初诊不一致,药物治疗方案需要改变。

1.4.2 医师处方量过大多因患者病情变化而发生退药,病情好转或治愈后,患者将剩余药品退回。

退药原因分析总结

退药原因分析总结

退药原因分析总结1. 引言退药是指患者或家属将已经购买的药品退回药店或医院药房的行为。

退药原因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提高药店或医院药房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并总结退药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退药原因的分类根据患者退药的原因,可以将退药原因分为以下几类:2.1 药品效果不佳患者在使用药品一段时间后,发现药物效果不如预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药品无效:患者认为药品对其病情没有改善作用。

•药物副作用:药品使用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药物配送错误药物配送错误是指药店或医院药房发放的药品与患者购买的药品不符,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药品规格不符:药店或医院药房提供的药品规格与患者购买的不同。

•药品名称不符:药店或医院药房提供的药品名称与患者购买的不同。

2.3 药品价格因素药品价格因素是指患者在购买药品后发现相同药品在其他渠道上有更低的价格,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药品价格过高:患者发现购买的药品价格高于市面上同类药品的价格。

•药品降价:患者购买后不久,药品价格被降低。

2.4 医生指导错误医生指导错误是指医生在处方和用药指导方面存在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药剂量错误:医生在处方中给出的用药剂量与实际情况不符。

•用药时机错误:医生在处方中给出的用药时机与实际情况不符。

3. 解决办法针对不同的退药原因,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3.1 药品效果不佳•提供药物指导:药店或医院药房应提供详细的药物使用说明,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时间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定期随访:药店或医院药房应与患者建立定期随访机制,及时关注患者的药效反应,帮助患者解决药物使用中的问题。

3.2 药物配送错误•加强质量控制:药店或医院药房应建立严格的药品配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品规格和名称的准确性。

•定期培训:药店或医院药房应定期对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药品配送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及原因分析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及原因分析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及原因分析近年来,我院门诊西药房存在退药现象,引起了医院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该现象主要表现为患者在领取药物后,不久就主动或被动退还药物。

这一现象对医院的药品管理、药品使用、医患关系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退药现象的原因。

退药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不合适:一些药品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适或副作用等症状,不得不退药。

2. 医疗服务不及时:医生或药师提供的解释不够详细或及时,使得患者对药物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疑虑。

3. 费用问题:患者出现经济困难或不愿承担一些药物的高价,因此选择退药。

4. 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使用中就出现了退药的现象。

其次,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退药现象对医院、患者、医生等各方面的影响。

对医院而言,退药现象会导致药品库存的增加,占用资金和资源,并使药物的有效期受到影响。

对患者而言,退药现象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用药体验及治疗效果,并延长就医时间。

对医生而言,退药现象会对医疗服务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为有效解决退药现象,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在注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如下措施:1. 优化药物配方:医生在制定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药物敏感性等因素,精心设计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 提高医生的解释能力:医生在解释用药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应更为详细,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争取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3. 优化药物价格:药品价格应当合理,同时医院应对现有政策及程度进行宣传,让患者知道他们的医疗支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贴,减轻患者的负担,减少患者退药的现象。

4. 加强药师服务:药师应在药品购买后对药品适应症、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指导,增强患者的药品使用信心。

总之,退药现象不仅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也暴露出医院药品管理等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标签:退药原因;药品管理;合理用药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药剂科调剂管理工作正逐步推行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但是退药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院科学管理的“瓶颈”。

虽然国家、医院对退药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如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因种种原因不易执行。

医院作为服务性单位,其服务宗旨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药剂科既要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从而妥善地处理好退药问题。

笔者根据本院中心药房退药记录,对2006年10月~2006年12月间3 771次退药原因、三个月退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各种退药原因及退药金额情况,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我院住院药房,收集2006年10~12月27个临床科室的退药申请单,对其退药原因、退药人次、退药次数退药金额进行统计。

1.2 方法将退药单中退药原因进行统计,计算各种原因所占的总百分比;将三个月药品发放金额、退药金额进行统计,计算退药占入库药品金额的百分比。

2 结果退药药品次数共计3 771次,退药人数1 650人次。

其中因医嘱原因造成退药的占66.48%;因药房无药退药的占6.07%;因病人原因(死亡、不良反应、病人拒用、转科、转院)占17.37%;其他(计算机系统不完善等)占10.08%,见表1。

每月退药金额约29万元。

每月发放药品金额约1 000万元,其中退药金额约占出库金额的3%,见表2。

3 讨论将退药原因归为三类。

第一类:医嘱原因(病人出院、更改医嘱、医嘱错误、晚停医嘱);第二类:患者原因(死亡、不良反应、病人拒绝用药、转院、转科);第三类:药品原因;第四类:其他原因(计算机系统不完善等)。

由于医生主管原因造成医嘱错误所致的退药占第一位,为66.48%,在退药诸多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退药原因避免退药(一)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退药的原因,减少门诊退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统计门诊2006年1~11月的退药处方372张,按退药原因进行分类。

结果退药原因有医生原因、药师原因、患者原因、其他原因。

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医生、药师的责任心,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关键词】退药原因;减少退药;用药安全
笔者统计门诊2006年1~11月的退药处方372张,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止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院的门诊药房处方量1~11月33789张,门诊及病房收入300.32万元,病房按汇总取药,无处方。

门诊退药量372张,合计金额3.6万元。

如何控制退药数量及保证退回药品的质量,这是最关心的问题。

2分析退药原因
2.1医生方面原因
2.1.1大处方医生开大处方,造成药品在效期内或病程内不能用完,或因患者病情变化而发生退药,病情好转或治愈后,患者将剩余药品退回。

2.1.2因治疗需要退药患者住院治疗后,确诊与初诊不一致,药物治疗方案需要改变。

临床治疗需要停药,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需要住院治疗,或转科或转院治疗后退药。

2.1.3处方错误因医师开错药名、药量、剂量、剂型,以及两种以上药品存在配伍禁忌或作用相似。

有些是重复开药处方,医生喜欢用商品名,等患者从药房取出药品,发现家中已有,所以遂要求退药。

2.2药师方面原因药房工作人员发错药品,发出有质量问题的药品或者是近效期药品。

2.3患者方面原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但缺乏基本的用药常识,有些患者看到说明书列出的不良反应就不敢服用要求退药,或者患者认为是非主要治疗药品。

有的患者不遵医嘱,任意改动用法用量或中途自行停药,造成药物疗效不佳,要求退药,患者家中已有同类药品,或者患者就诊两个
以上科室,购药后发现药品有配伍禁忌或作用相似,要求退药,再有还存在患者经济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