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医院病区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致输入错误 , 例如在录入时因对药品熟悉度较低 , 误将 头孢克肟 分散片输为头孢 克肟缓释 片; 另外 同种药 品具有多个规格 , 若对 药 品不够熟悉则 极易出现输入错误 ,例如丹参多酚酸 盐注射液 有 三个 规格 , 分别 为 5 0 、 1 0 0 、 2 0 0 a r g , 输入 时稍有疏 忽就可能会 出现错误 。此外 , 对于部分读音较为相似的药 物 , 录入时若 未进 行认真核对也极易造成错误 。 3 . 1 . 4患者 因素及其 他 : 临时转 院或 者 出院 , 原长期 医嘱 尚未完 全执行 、部分患者临时取消手术或不能按期进行手术等都会 引 起退药 现象 。另外 , 所开药物 的规格 、 生产厂家等与患者要求不 符, 也会导致患者拒绝使用而退药 。此外 , 药物引起不 良反应等 也 是引起 患者退药 的常见 因素 。 3 . 2对策 : 病区药房退药作 为各医院极为常见 的现象 , 极 易增加 医院管理难度 , 且会对临床用药 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因此 , 加强 对药房退药的重视 ,强化退药工作管理就显得尤 为重要 。医院
l 5 6
・
北方药学 2 0 1 7年第 l 4卷第 1 2 期
药事管理 ・
医院病 区药房退药原 因分 析及 其应对措施
曾美燕 ( 厦门 市中医院 厦门 3 6 1 0 0 0 )
摘要 : 目的 : 调查分析 医院病 区药房退药情况并提 出应对措施 。方 法: 收取我 院 2 0 l 5年 l ~ l 2月各科退药处方情况 , 并进行统计分 析, 同时对退药原 因进行 分析 总结 , 并制定干预 对策。结果 : 2 0 1 5年 退药总金 额 1 6 2 . 8 3万元 , 占同期 消耗 药品金额 的 4 . 0 9 %, 平均 每 月退药金额 1 3 . 5 7万元。病区药房退药共 6 9 8 7 例次, 退 药原 因以更改 医嘱为主 , 占2 9 . 4 8 %, 其 次为病 区录入错误与 患者 临时出 院、 转科 , 分别 占2 6 . 6 2 %、 2 0 . 6 1 %。结论 : 病 区药房退药是 医院各科 室均较 为常见的现 象, 医院应重视退药情况 , 不 断完善各项管理 制度及 管理规 范, 同时不断提 高医护人 员技 能及专业素养 , 尽 可能减 少退 药现 象。 关键词 : 病 区 药房 退 药 原 因分 析 中图分类号 : R 9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7) 1 2 一 O 1 5 6 一 O 2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门诊药房[春笔1]是医院为患者提供药品的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医院形象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整体评价。
近年来,各地医院药房退药问题逐渐突出,药房退药呈现出科室涉及广泛且退药量大的情况。
该问题已经引起各地医院的广泛重视,部分医院[春笔2]针对退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退药问题得到较大的缓解。
本篇文章将简要分析部分医院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通过对医院的退药原因以及应对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和关于医患关系、医疗问题的想法。
通过加强医学工作者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患沟通以及与相关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来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退药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病区;药房;退药;原因引言药品作为商品之一,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其质量对治疗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关乎生命安全。
要想给予用药安全保障,在药品发出以后,不允许退换。
首先,药物在不稳定条件下,极容易影响质量,而且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如果有不法分子借助退药,掉包换药,很难对其真假进行辨识,这对其他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退药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需深入分析住院药房一段时间内的退药处方,采用可行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退药原因分析1.1医院因素在医院药品流动的过程中,涉及到医生、药师和护理人员等。
部分医生因为没有对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进行详细了解导致处方不合理;部分医师追求经济利益,多开药、开贵药造成患者不满;部分药师对新上市药物缺乏了解,对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影响到用药安全;发药时审方不严,对药品标签、外包装相似的,药剂人员凭印象发药,没有认真核对,在做检查时被护士发现造成换药、退药等;另外,少数情况存在药房药物供应没有实时更新,导致处方开出后药品无货。
某县人民医院[春笔3]住院药房退药原因的分析结果中显示,医嘱调整和医嘱错误导致的退药占到了退药总原因的61.9%。
对我院住院病人退药情况的思考

对我院住院病人退药情况的思考
对我院住院病人退药情况的思考
背景
•我院住院病人退药情况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原因
问题分析
•住院病人退药不及时的问题
•住院病人退药流程复杂的问题
•住院病人退药信息记录不完善的问题
解决方案
1. 提升退药意识
•加强医护人员对住院病人退药重要性的培训
•设立退药提示和宣传栏,提醒住院病人及家属关注退药事宜2. 优化退药流程
•对住院病人退药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和统筹规划
•简化住院病人退药手续,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推行电子化退药系统,提高退药效率和准确性
3. 完善退药信息记录
•提供便利的退药信息记录方式,如电子病历、短信提醒等
•确保住院病人退药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设立专门的退药记录和统计岗位,及时掌握退药情况
效果评估
•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收集住院病人退药情况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退药方案,提高退药效率和满意度结论
•提高住院病人退药情况对于优化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优化流程、完善信息记录等措施,可有效改善住院病人退药情况
•我院将持续关注住院病人退药情况,并不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465例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2465例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退药问题的改进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6年7月—12月的退药申请单共2465例,对退药的原因、科室以及所退药品种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465例退药申请单中退药原因居前3位的依次是:患者出院、治疗方案调整、患者拒绝使用;退药科室前3位的是儿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所退药物种类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类药、呼吸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与中成药。
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品管理,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有效控制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337-02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医政发(2011)11号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处理好医患关系,节约国家卫生资源,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医院不得不为患者退药。
因此,在现阶段各个医院的退药事件都是普遍存在的,而退回的药物由于无法确定其在发出之后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存储要求,也就无法保证所退回的药品质量。
由此可知,退药情况对药品的安全性具有重大影响[2]。
笔者对我院2016年7—12月共2465张退药申请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我院住院药房2016年7—12月共2465例退药申请单。
1.2 方法将所有退药单根据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品种等情况分类,并录入EXCEL 表格进行统计。
2.结果2.1 退药原因2465例退药申请单退药原因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患者出院(35.42%)、治疗方案调整(35.01%)、患者拒绝使用(14.40%);详情见表1。
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调查本院住院患者的退药情况。
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12月的退药申请单1 316张,进行分析。
结果退药情况多见于停药、更改医嘱、患者出院等。
结论药品规范有待加强。
【关键词】住院患者;退药;分析;对策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27条中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川。
此规定是防止假劣药品混人药房以保证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
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不依从性、医生的不合理用药等原因不得不给患者退药。
现对本院病房药局2007年度1316例次退药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用药管理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病房药局2007年1~12月8个科室的退药申请单。
1.2 退药方法本院规定:口服药品、外用制剂、外包装损坏药品及已污染药品不在退药范围内,在特殊原因下其他药品在医嘱开出3个工作日内办理退药手续。
负责医师填好退药申请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退药原因等,经科主任签字确认后与药品一起交到药局,经核对无质量问题后确认退药。
2 结果构成退药的主要原因:①因停药、更改医嘱而退药的771例次,占退药总数的58.6%;②因出院而退药的142例次,占退药总数的10.8%;③因电脑操作失误而退药的121例次,占退药总数的9.2%;④因患者拒绝用药及欠费后补交费等因素退药的105例次,占退药总数的7.9%;⑤因患者死亡退药的97例次,占退药总数的7.3%;⑥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的32例次,占退药总数的2.4%;⑦因其他原因退药的为48例次,占退药总数的3.6%。
退药涉及金额27.32万元。
分析其原因:①本院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药品规格、剂量、是否属于医保用药等信息不够熟悉,形成了药物使用混乱、频繁更改用药医嘱的现象。
再者本院内科住院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变化较快,从而造成医生频繁改变治疗方案等现象,使得医生停止医嘱或更改医嘱造成退药的情况不断发生,占退药总数的58.6%;②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本院住院患者中70%以上为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
儿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减少退药对策探讨

大于对照组(P<0 05),提示母乳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
究其原因,金双歧属于一种口服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在人体肠道中调整、繁殖与生长,对正常菌群进行补充,对肠道菌群平衡进行调节,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为尿胆原,最终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口服用药后可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将肠道pH值降低,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对肠蠕动进行促进,使得胆红素排泄量增加〔7〕。
茵栀黄口服液则属于一种中药制剂,包括栀子、金银花、黄芪与茵陈等药物,其中茵陈具有退黄、利湿、清热作用,可将胆汁分泌量增加;黄芩具有解毒、泄热、利尿功效,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善,对胆汁排泄与胆囊收缩进行促进;栀子则可通过促进胆囊收缩来增加胆汁排泄量,使胆红素肝肠循环减少,进而达到退黄效果〔8〕。
以上各种药物可共同对胆汁分泌进行促进,使得肠蠕动增加,加快体内胆红素排除,具有退黄利湿、清热解毒功效。
结合茵栀黄口服液与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利于发挥药物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采用暂停母乳喂养的方法降低胆红素水平,一方面新生儿已经习惯母乳喂养对奶粉喂养不耐受,甚至有可能引起腹泻、湿疹等问题,另一方面停母乳后可导致乳房泌乳不足,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母乳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可避免因停母乳所导致的喂养不耐受和泌乳不足等影响生长发育的问题。
参考文献〔1〕郑玉灿,林谦,夏晨 王氏保赤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比较〔J〕 上海医药,2020,41(7):28 30,45〔2〕蔡婷婷,江小龙,朱良梅 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4):132 133〔3〕金克,胡青青,钱燕,等 茵栀黄口服液与清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超敏C 反应蛋白、甲胎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3):2891 2893〔4〕王少华,周信英,何国芳,等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和C 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6):3711 3714〔5〕贾南,贾毅,郑玲芳,等 茵栀黄口服液与白蛋白联合方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相关因子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3):225 228〔6〕何贤静,李海雯,李乐,等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5):58 59,79〔7〕宋焕清,宋红,李晶晶,等 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NBNA评分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9,14(2):450 453,458〔8〕胡晓慧,陈卫园 小儿推拿辅助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功能与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4):3246 3249儿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减少退药对策探讨王夏林(厦门市儿童医院,福建厦门361006)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分析住院医嘱退药原因,以探寻减少退药对策,提高住院医嘱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标签:退药原因;药品管理;合理用药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药剂科调剂管理工作正逐步推行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但是退药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院科学管理的“瓶颈”。
虽然国家、医院对退药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如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因种种原因不易执行。
医院作为服务性单位,其服务宗旨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药剂科既要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从而妥善地处理好退药问题。
笔者根据本院中心药房退药记录,对2006年10月~2006年12月间3 771次退药原因、三个月退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各种退药原因及退药金额情况,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我院住院药房,收集2006年10~12月27个临床科室的退药申请单,对其退药原因、退药人次、退药次数退药金额进行统计。
1.2 方法将退药单中退药原因进行统计,计算各种原因所占的总百分比;将三个月药品发放金额、退药金额进行统计,计算退药占入库药品金额的百分比。
2 结果退药药品次数共计3 771次,退药人数1 650人次。
其中因医嘱原因造成退药的占66.48%;因药房无药退药的占6.07%;因病人原因(死亡、不良反应、病人拒用、转科、转院)占17.37%;其他(计算机系统不完善等)占10.08%,见表1。
每月退药金额约29万元。
每月发放药品金额约1 000万元,其中退药金额约占出库金额的3%,见表2。
3 讨论将退药原因归为三类。
第一类:医嘱原因(病人出院、更改医嘱、医嘱错误、晚停医嘱);第二类:患者原因(死亡、不良反应、病人拒绝用药、转院、转科);第三类:药品原因;第四类:其他原因(计算机系统不完善等)。
由于医生主管原因造成医嘱错误所致的退药占第一位,为66.48%,在退药诸多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医嘱4615条退药原因分析及建议

·药物与临床·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医嘱4615条退药原因分析及建议李 婧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
但实际工作中,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处理好医患关系等原因,退药尤为普遍,特别在住院药房。
退回的药品质量无法保证,还增加了药师与护士的工作量,浪费医疗资源,对医疗安全带来隐患。
现根据自身实际工作,分析我院住院药房2018年度4615条退药医嘱退药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并及时反馈到临床,医、药、护三者相互配合协调,减少退药量,从而建立完善的退药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
1 临床资料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共有16个病区。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8年度住院药房退药单4615条,其中患者出院2145条(46.5%),医嘱调整846条(18.3%),录入错误365条(7.9%),患者转科350条(7.6%),患者死亡221条(4.8%),不良反应203条(4.4%),患者拒用180条(3.9%),停医嘱169条(3.7%),其他原因136条(2.9%)。
平均每月384.6条,每天12.6条。
2 原因分析我院退药流程是护士先打出退药单,将已核对好、摆放正确的药品退回药房,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药师仔细核对每种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效期,只能从外观判断药品质量,检查合格后再与电脑上的退方认真核对科室、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金额,准确无误才能收回药品并归还到原位,退药单双方签字,确认单子才完成退药程序,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
2.1 出院、医嘱调整、转科或死亡因素 医嘱分为临时医嘱与长期医嘱,长期医嘱为今日取药明日使用。
患者出院,如长期医嘱未及时停止会自动产生退药,退一种药常与其一组的其他药品也会产生退药现象,是造成频繁退药的主要原因。
若患者病情复杂,经三级查房或相关科室会诊、讨论后调整治疗方案,或原来使用的药品疗效不佳需调整医嘱更换药品,造成退药;危重患者入院到ICU,作者单位:250101 济南市济钢医院药剂科通信作者:李婧,Email:*********************经过系统的治疗病情好转,ICU费用太高要转到普通病房,造成退药;患者死亡,也造成退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采用在该院住院药房退药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退药资料,总结在医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 主要药房退药的原因有医嘱调整、处方输入错误、患者死亡、患者出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用药等,通过制定对应的改进对策,可改善住院药房的合理用药。结论 对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可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值得深入开展。
标签: 住院药房管理;退药问题;对策 药品作为一种具有时效性、安全性的特殊商品,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避免劣质药、过期药进入医院,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中规定:药品经医院售出后,如果不是医院责任,是不可退还的[1]。医院住院药房作为医院分销药品的科室,为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提供了药品管理、药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工作的优质与否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医院药房在实际工作中却常会因为医患之间的矛盾而对患者进行退药,这样固然可以提高医院的对外形象和保障患者的权益,但是退药问题的发生同样会造成药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2-3]。因此,探讨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并给予解决是提升医院服务、保障药品安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院对以往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制定有效的相关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采用在该院住院药房退药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72例,女性328例;年龄范围在7~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1.3)岁。对其退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
2 结果 2.1 退药情况 对1000份退药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导致退药的原因最多是医嘱调整,有334例(33.4%),最少的是药物不良反应,有42例(4.2%),见表1。
2.2 原因分析 2.2.1医嘱调整 导致医院住院药房发生退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嘱调整,占33.4%,存在的问题有,①临床医师在查房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发生加重 或者减缓等变化,在对病人密切检查后,一般会改变治疗方案,从而改变原先的医嘱,重新给药,造成退药的发生;②临床医师对于药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医嘱调整,比如临床医师对抗生素长期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病人的耐药性增加,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医师常会更换抗生素,最终导致退药的发生[4]。③医师对药品的不熟悉也会导致退药,比如临床上常选择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川崎病,但是药房中的阿司匹林多为两种规格,一种是25 mg片剂,一种是100 mg胶囊剂。医师若输错处方,患者处于自身经济的考虑往往会选择退药。
2.2.2处方输入错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新药品的不断增加,住院药房内药品的种类规格较为繁多,在输入医嘱信息时常会导致输入错误的发生。医疗工作人员在处方输入中将药品的用法、剂量输入错误,造成退药的发生[5]。有报道称洛阳某医院在开具的处方单上显示,性别为男性,临床诊断却为月经不规则。虽然这样的错误极为稀少,但是对于医院的声誉却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2.3患者出院 当患者病情康复时,会选择出院,而此时常会有剩余的药品,病人由于病情得到康复而无需药物支持,最终导致退药的发生。
2.2.4药物不良反应 给予病人药物治疗时,若医护人员未询问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史或病人有隐瞒时,常会导致病人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病人第一次使用某种药品时也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出于自身权益的考虑,多会选择退药。
2.2.5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用药 此类原因占有30.5%,仅次于医嘱调整导致的退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一般来说,病人均是在门诊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才进入住院治疗,患者基本上已购买治疗所需的部分药物且有剩余,而在实际工作中,医疗人员常会因没有及时仔细地询问病人剩余药品的情况而开出已有的药品,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多会因为经济问题而退药[6]。②有时患儿家属会因给药方式的不合理而提出退药,对于服用同一种药物的患儿来说,颗粒状药物相比片剂药物具有利于患儿吞咽的优点,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常会因忽略这一点而导致患儿家属退药。③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病人及病人家属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医学知识,部分病人及病人家属在医师开具处方后对其会产生质疑,认为医师多开药或开贵药,最终选择退药[7]。
3 改进对策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医院住院药房存在的问题主要进行三方面的改进措施。 3.1注意处方开具剂量 对于第一次使用某药品的患者,医师对于病人使用药品的疗效以及后续的不良反应不甚了解,在开具处方时,应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小剂量、短疗程的医嘱信息。一旦病人发生不良反应,不但可以减少退药的发生,同时可以减轻病人的不良反应状况[8]。 3.2优化药品信息 在医师开具处方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药品信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药品信息的数据库中,应注意增加或者更新药品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医保目录等信息。药事部门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药品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配合信息科向医护人员做好用药提醒。
3.3加强医患沟通 医师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应多多考虑病人的感受,事先询问病人的不良反应史,根据病人的剩余药品、医保状况、经济条件等情况,针对性地向其开具安全、经济的药品,减少因药品重复、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的退药情况。医师应加强合理用药的意识,注意与病人的有效沟通,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3.4完善退药管理制度
①对于已经拆散的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已被污染的药品、特殊保存的药品应该拒绝退还药,这几类药品一经退还会对于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9-10]。②对于符合第一项制度的药品应注意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批号是否属于本院,否则不予退药,对于因处方输入错误等医院责任造成的退药情况,可按照严格的退药步骤进行退药。③对已经退还但不能进行二次销售的药品,应按照制度报损[11]。④制定奖惩制度,对于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认真的工作人员给予处罚,对于工作热情、有责任感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3.5加强合理用药 住院药房应加强药品信息、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①通过微信公共平台、讲座、宣传栏、网络媒介等多个平台使医护人员加强用药知识的学习,明确认识到退药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②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由经验丰富的信息科人员对新进以及知识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培训。③临床医师在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分析记录,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用药信息[12-13]。
4 结论 药品的质量管理是住院药房管理的关键所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尽管卫生部规定医院所售药品不可进行退换,以免影响病人的用药安全,但在药房的实际工作中,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退药,退药不但会影响药品的安全性,而且会增加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14-15]。在本次研究中,该院对1000例患者的退药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导致患者退药的医嘱调整、处方输入错误、患者死亡、患者出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用药等五项原因,其中医嘱调整、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用药为主要的退药原因,占63.9%,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医护人员没有事先及时对病人的剩药情况进行了解,部分医师的不合理用药。因此,该院制定了相应的改进对策用于减少退药的发生,共制订了注意处方开具剂量、优化药品信息、加 强医患沟通、完善退药管理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等五项措施,从处方、药品等信息入手,信息科注意信息的收集,并向医护人员及时进行药品信息的提醒;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注意及时了解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史以及剩药情况;同时制定完善的退药管理制度,包括退药限制条件、退药步骤、报损制度、奖惩制度等,从根本上保障住院药房内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措施医院有效减少了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发生,保障住院病人的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溢华.关于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179-180.
[2] 吕双丛,曹瑞丽,赵喜荣.我院住院药房2014年1-6月退药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 12(12):101-103.
[3] T Sankaravadivu, kE Samjeeva,E Bhavya. A Prospective Study on Rational Drug Use and The Essential Drug Concep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2012,2(2):503-506.
[4] 林小华,李笑莺,卢嘉贤.我院住院药房拆零药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药学,2015,12(4):144-145.
[5] 刘汉斌,李文霞,暂军民.某院住院药房不良退药原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药事,2015,29(6):652-654.
[6] 彭永翔.当前医院中药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16-317.
[7] 谢显琴.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门诊退药分析[J].海峡药学,2014,26(12):262-263.
[8] 王书杰,李小云,范雪亮.我院651条住院患者退药医嘱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9):65-67.
[9] 徐凯.基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加强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11):2057-2058.
[10] 王子超,杨东亮,丁仰宏,等.2013年第4季度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与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11):141-143.
[11] 严玮,缪婧,姜晓燕.我院病区退药情况调查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65-66.
[12] 王巍.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15,21(9):